[好雷]鳥人的一些心得

看板movie作者 (noop)時間8年前 (2015/10/21 17:11), 8年前編輯推噓7(701)
留言8則, 7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終於看完鳥人了 這部片本該是在電影院看的,只是到了國賓才發現票賣完了,改看進擊的鼓手。 就這樣一直拖到今天,才看了DVD,沒想到卻成為我最愛的三部電影之一。 他的故事是在說一個過氣的超人演員,過去因為扮演鳥人而大紅大紫,後來為了生計,淪 為B級爛片的演員。三十年後,他為了重振雄風,賭上自己所有的財產,在百老匯自導自 演一部舞台劇。整個故事的時間,也就是始於舞台劇的第一場預演的前一天,結束在首演 的隔天。主軸圍繞在主角與演員們(男2、女1、女2)和親人間(前妻與女兒)的相處, 透過主角「演出」和所有人的反應而組成。 大一國文老師曾經說過,戲中戲必定有深刻的隱喻,看到戲中戲一定要注意,戲中腳色的 演出,哪些是真、哪些是假、哪些是既是真既是假。而鳥人片中的戲中戲根本是明喻,因 為全片就是由戲中戲組成。不管是舞台上的演員對著觀眾,或是主角的女兒坐在樓牆邊緣 對著底下的觀眾,還是透過各種螢幕(screen)將個人訊息散佈給讀者的電腦手機的使用 者,又或者是將個人的情感表現給他人的主體,甚至是透過電影或電腦螢幕觀看鳥人這部 電影的觀眾,每個人都既是觀眾又是演出者。整部電影的的核心概念便是一個字「演」( act),電影中每個人都在追求如何好好地演出虛假的自己,自己所欣賞的虛假的形象, 自己透過身體或訊息的載具演出自己所希望成為形像。而這虛假的形象並非是自我的超越 ,而是眾人(觀眾)所在乎、所注視的各種美麗標籤。然而主角卻是想找到真正的自己, 沒有任何的演出,一個平靜(peace)的自我,能夠脫離過去腐爛如毒瘤般深植於心的超 人形象,在舞台劇中展現一個完整且真實的自我。他失敗了。 戲中的男2現實中的男2: 麥可是一個和主角對比的腳色,他自稱他的演技都是真實的自己(truth)。在舞台上, 他不需要劇本,只要憑著自我的反應便能知道接下來的台詞。在舞台上他要求一切必須真 實,酒要是真的、槍要是真的、床戲也要來真的。他自認在舞台上觀眾面前的「他」完完 全全都是真的,根本不需要「演」。然而,他在舞台下卻連勃起這種天生的反應都做不到 ,只能用拙劣的演技掩蓋自己的迷失。他展演他的自戀、自信、自大、友善,然而在酒吧 遇見影評,給主角的建議卻是低劣的抱大腿和迎合觀眾。明明想上主角的女兒卻拒絕對方 求歡,明明不愛自己的伴侶,卻虛情假意的滿口愛情道理,只有在隱密的後台才敢展現自 己的獸性的一面。他竊奪主角的人生故事,讓自己成為報紙的焦點,讓自己「演」得漂亮 感動人心。主角因此而發怒,卻成為主角放棄自我的導火線,走上追求「鳥人形象」的道 路。而這個腳色甚至連皮膚都是假的。 女兒與愛人 主角的女兒是全片最重要的腳色,是主角最在乎的人,也是摧毀主角的人。女兒代表片頭 所說的「不幸處在的混亂時代」,這個時代的一切都是虛假的,人們不再重視真實,人們 追求的是混亂失去秩序(out of order),所有能被記住的、被注視的人只有失去自我和 最會演的人(out of mind)。這樣的價值觀在女兒對主角的暴怒展露無疑,在這世界上 你不出現在臉書、twitter、撲浪上,你根本就「不存在」。主角在大街上裸奔時,路人 的第一個反應是拿出手機錄下眼前這幕「吸引人」的場景,然後在twitter上分享。這麼 恥辱的經驗,卻成為女兒改變態度的關鍵。當主角發自內心懺悔自己不是一個好爸爸,女 兒卻一改敵視的態度,只溫柔的回答:你不是,隨後便拿出手機,暗自覺得自己終於有了 一個「好爸爸」。女兒的轉變,成為主角放棄找尋自我的關鍵。在故事中,可以看出主角 只有在與「愛人」相處時,才會展現真正的自己,那個差勁的自己,那個不會說好話、不 會關心安慰他人、不會扮演一個好爸爸和好丈夫的自己。他對女兒重拾毒品,出於真誠的 關心而大聲怒罵,他只是真心希望女兒能夠脫離大麻,雖然他自己也覺得抽大麻也不錯。 他對前妻的探班,感到開心,雖然他總是說出兩人痛苦的往事。他在女2告訴他懷孕時, 他只能呆住,無法說出虛假的安慰話語。然而真實的他,沒有人愛,極力想扮演的形象, 也沒有人愛。就如舞台劇最後一幕的台詞:「為什麼你不愛我?我只不過是想成為你愛的 人。」而他的愛人們,也只有在他如劇中在腦袋上開一槍,殺掉他真實的自我,讓自己混 亂,才能得到愛戴。 主角與鳥人 鳥人代表過去如超人般的自己,舞台上閃亮耀眼的形象。在電影開頭,主角努力想撇開過 去的形象,想掙脫鳥人的束縛,希望找到真正的自我,以嶄新的形象展現自己。在此時鳥 人只是腦中的聲音,主角還能抵抗誘惑,堅持自我。隨著男2和女兒的刺激,主角放棄了 自己的堅持,淪為低聲下氣想巴結影評的懦夫。但他並非沒有反抗,在影評對他過去的形 象進行批評時,他做了最後的掙扎,成為全片的高潮。他徹底批判了整個社會不斷為自己 貼上標籤,讓標籤為自己樹立一個漂亮的形象,好讓自己找到一個腳色,得以好好地扮演 ,獲得觀眾的注視。反而對近在眼前的真實,卻視而不見。最終,他放棄了自我,成為他 所想像的鳥人。在舞台上,他用真槍殺死了真實的自我,以完全虛假的自己站在觀眾面前 ,獲得所有觀眾的注視與喝采。主角以他最虛假的表演,得到他這輩子企求的「愛情」, 前妻、女兒和觀眾都回來了。然而這愛情,卻如他喜歡的紫丁香一般,他都感受不到了。 他唯一能做的只有:為愛而亡,給予自己的全部,以換取終極的愛情。 感想: 當今的社會不就像電影所展示的,到處都是舞台與觀眾,真實的舞台,各種的螢幕,報紙 文字,甚至是身體和語言。每個人都在「演」,演出他所想像的自己。雖然演一定會包含 部分的真實,但由於社會中的個人越來越疏離,真實的相處幾乎是不可能(例如:偶像名 人、臉書上的友人),即使是生活中會遇到的人,也大多只是點頭之交,因此觀眾無從判 斷真實,也沒有興趣判斷一個人的真假。我們可以透過各種載體傳遞,我們所想扮演的腳 色形象。可以透過穿著,透過臉書上的文字,來傳達我們希望觀眾所以為的「我」的形象 。而「鳥人」正是那個最不真實的自己,促使我們去假造自己,去展現我們最與眾不同的 地方,讓我們自以為得到觀眾「真實的愛情」。而我們的生活卻變成無時無刻在維護我們 小心翼翼所經營的形象,以符合大眾喜愛與支持的各種標籤。不禁讓我反思,在自由主義 盛行的社會中,會不會我們自以為的自由,只是對真實自我的束縛?當我們透過一鏡到底 的視角,成為主角一舉一動的觀眾時,會不會正是這病態價值觀的鑄造者?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40.112.213.173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ovie/M.1445418662.A.78D.html ※ 編輯: mousoyo (140.112.213.173), 10/21/2015 17:11:52

10/21 18:22, , 1F
推 很棒的觀點
10/21 18:22, 1F

10/21 19:21, , 2F
影評心得文時常可見某些字翻成英文加括號,有特殊含義嗎
10/21 19:21, 2F

10/21 19:53, , 3F
回2f,通常為了避免搞混意思或是更加強調句子原意,會用英
10/21 19:53, 3F

10/21 19:53, , 4F
文或是術語的原文表示。
10/21 19:53, 4F

10/21 20:46, , 5F
10/21 20:46, 5F

10/26 08:36, , 6F
推被鳥咬到變鳥人
10/26 08:36, 6F

10/28 11:35, , 7F
10/28 11:35, 7F

02/14 23:58, , 8F
真的寫得很棒
02/14 23:58, 8F
文章代碼(AID): #1M9rQcUD (mov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