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雷]《太陽的孩子》一部從土裡長出來的電影

看板movie作者 (乖飽飽)時間8年前 (2015/09/21 21:50), 編輯推噓5(501)
留言6則, 5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好讀無音樂網誌版 http://goo.gl/x7tETZ ) 在這輛高掛經濟大旗的疾馳列車上,這部電影活脫脫從土裡長了出來,硬生生擋在路中央 要我們停下來,低頭看看這片孕育了我們的土地,重新思考最根本的問題: 什麼是「家」? 幾年來持續關心著東台灣,偶爾爬文研究、參與連署、去政府機關前〝路過〞,在一次次 失望、無奈的打擊下,久而久之竟也對財團與政府聯手打造的一幕幕荒腔走板的戲碼,漸 感麻木。影片中描述的許多情節,都是一幕幕曾經上演的真實故事,像是原住民當年配合 政府合法登記土地,卻因為「鄉公所弄丟文件」而蠻橫地將土地納入國有。這樣的事件, 新聞或許報導過,我們可能也看過,但在新聞只是〝配飯吃的娛樂〞中,很難對遙遠別人 家的事留下深刻的印象。 但是,透過「電影」的重新詮釋,觀眾很容易在一個好的故事中,去體會角色遇到的種種 美好與困頓,進而去關心、去了解,又重新喚醒了那些被我們輕易放過、甚至在一次又一 次「就地合法」下莫名變得合理的荒謬。 謝謝鄭有傑和勒嘎‧舒米導演拍出這部電影,因為這不只是東海岸的議題,而是全台灣正 在發生的事情。 蘊含著關心土地的心情,我恨不得所有人擠爆電影院;但就電影論電影,我必須說,這部 片讓我失望了…… ---------------------------------(以下微雷)------------------------------- 因為鄉村求職不易,只好丟下一家老小,獨自上台北打拚(看得我這山裡來的孩子一整個 很有感哪),不過小學五年級的姐姐被迫提前長大,電影也極大篇幅地描繪出「青少年成 長歷程」。但除了這位早熟地讓人心疼的小姐姐之外,其他的角色卻顯得略為平面,尤其 是那位小學同學,一下賣地蓋飯店、一下又跟著族人靜坐抗議,這中間的落差轉變,雖可 以〝為了討生活身不由己〞來解釋,但觀影時還是難免覺得突兀。 而女主角Panay在台北工作電話聲聲催促下,一番掙扎後選擇辭職返鄉,投入海稻米的復 育計畫,途中當然幾經波折,導演也細心地盡可能都拍了進來,像是Panay失落地站在 「一年四百億,建設新海岸」的大張宣導海報前(而且海報上一定要假仙地放上笑得燦爛 的原住民),就是刻意而巧妙的安排呀。但不知道是不是女主角演技不夠到位,還是腳本 本身的問題,總覺得每一樣都只是蜻蜓點水,難以深刻體會黑暗無光的困境,因此也難以 對之後絕處逢生產生極澎湃的感動。 「向政府要不到資金轉而號召族人一起動手做→在座談會上雖然有些族人提出疑慮,但在 前頭目也就是Panay父親的一句話中,大家又迅速點頭稱是→挖水圳成功→種稻田成功→ 一家人團聚,部落恢復往日生氣」Too easy!!! 我不斷想起另一部小人物堅定不移最後扳 倒大鯨魚的《永不妥協》,巧的是這也是一部改編自真人真事的電影,但這部電影完全展 現了主角面對的各種挫折與考驗、一步步努力克服的辛酸歷程。光是要取得當地居民的信 任就得三顧茅廬、來回周旋,哪是一場座談會就能輕鬆解決的呢! 電影一開始,我就覺得這位女主角很眼熟,直到最後才在片尾字幕後知後覺:「啊,是阿 洛啊!」腦中馬上想起幾年前初聽見阿洛唱現場時,被她獨特嗓音震撼而掉了一地雞皮疙 瘩。是的,我很喜歡阿洛的聲音,但在這部電影裡,她的聲音與表情卻讓我難以完全入戲 ,倒是小姐姐吳燕姿(好吧,我承認第一眼錯看成孫燕姿>////<)的表現讓人眼睛一亮,尤 其是最後一幕,才是真正說出了簡介上寫的「溫柔且堅定的行動」啊!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23.192.247.162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ovie/M.1442843452.A.67B.html

09/21 22:02, , 1F
嗯推,蠻同意的,雖然很喜歡這部片,但有些橋段太刻意
09/21 22:02, 1F

09/21 22:02, , 2F
安排,且有些臺詞太生硬實在很惋惜
09/21 22:02, 2F

09/21 22:06, , 3F
Z>B啊
09/21 22:06, 3F

09/21 22:59, , 4F
利大於弊XDDDDDD
09/21 22:59, 4F

09/26 21:32, , 5F
看第一次跟你想法一樣 看第二次改觀
09/26 21:32, 5F

10/03 22:40, , 6F
推!
10/03 22:40, 6F
文章代碼(AID): #1M00iyPx (mov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