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雷]一千次晚安-因為憤怒

看板movie作者 (KAI)時間9年前 (2014/08/25 10:10), 編輯推噓5(502)
留言7則, 6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以下有雷... 妳為什麼要到戰地攝影? 因為憤怒。 現在還是嗎? 當然。 電影《一千次晚安》 觀賞完挪威導演艾瑞克波貝(Erik Poppe)的電影《一千次晚安》,我感受到相似的憤怒, 還有深深的無力感。我對這個導演不熟,查詢過後才知原來他以前也是記者,也到過戰地 採訪拍攝,這部電影基本上就是他的親身經歷,難怪如此有張力和深度。戰爭總是無情殘 酷,但世人的漠視更加深這種殘酷,女主角蕾貝卡對這種漠視感到憤怒,因此立志投身戰 場,紀錄第一線畫面以第一時間送到全世界,好讓世人關注,我想這也是所有戰地記者的 心願,但是,她的家人該如何自處?片中丈夫每晚都得擔心接到電話,坐上飛機前往不知 名的國家收屍,小孩們則是抱著媽媽不曉得什麼時候會死去的恐懼過活,對親人的愛與對 世界的愛以及內心渴望,該如何平衡?真是兩難。 片中對於蕾貝卡去過哪些戰地拍過哪些照片沒有很詳細的描述,倒是對她與家人們的相處 著墨甚深,大女兒想靠近卻又不敢太親近的表情,小女兒用天真的笑容和哭鬧來面對媽媽 有可能一去不回的恐懼,每當母親從戰地回國,小女兒總是會說:「有買禮物嗎?」來作 掩飾,真是令人鼻酸。而大女兒因為需要製作關於非洲的報告,慢慢靠近母親,了解母親 在戰地時的經歷,最後還一起到了非洲作採訪拍攝,卻因為母親執著丟下她衝進危險地帶 拍攝而崩潰。蕾貝卡提著相機衝進逃亡難民中拍攝的畫面,真是令人動容,眼神閃閃發火 ,那是為了拯救這些人們的眼神,也是堅持自我信念的光芒,歸國後,面對崩潰的女兒與 丈夫,以及內心燃燒的火焰,茫然若失,糾結矛盾,茱麗葉畢諾許演起來分毫不差,不愧 是我最愛的歐洲女星,她真的超適合演母親角色。 記得之前普立茲新聞攝影展,裡頭一張禿鷹等待進食一位骨瘦如柴的黑人孩童的得獎照片 ,我想大家都知道這張照片,但當時這位攝影師卻是飽受抨擊,世人指責他為什麼當下不 救這個小孩而選擇拍照,最後他受不了巨大的壓力竟然自殺,徒留一片唏噓,那到底誰才 是兇手?我想起《項塔蘭》裡的一句話:「了解世界出了什麼毛病,的確是件好事,但了 解不管世界出了多大毛病,你都無法改變,也同樣重要,這世上有些不幸的事,其實是在 有人想改變時,才變得更加不幸。」那我們到底該怎麼做?這世界總是沒有錯的,錯的是 我們心靈的脆弱,我們要怎麼做呢? 今年世界不安靜,以色列屠殺巴人,兩架飛機掉落,伊波拉病毒,台灣也很不安靜,太陽 花學運,北捷殺人,馬公空難,高雄氣爆,然後年底要選舉,這些事件發生後的處理對比 政治企業家的骯髒嘴臉,隔空喊話,令我氣憤,自己是台中人,也對浪費公帑的BRT氣憤 ,可是我能做什麼呢?什麼也無法做吧,世界會一直走下去,不管對與錯,每個人意識的 總合起來就會發生這些事。 可是,總要有憤怒的人吧,我想起電影裡的台詞,你為什麼到戰地攝影,因為憤怒。獲得 諾貝爾文學獎的土耳其作家帕慕克也說過:我寫作,是因為我對你們這些人生氣。就像我 寫了《那年夏天我們的綠光》,也是因為我憤怒,我對政府草率處理歷史建築而生氣,我 對漠視一切的人生氣,雖然有可能就像電影的最後,自殺炸彈客的年紀竟然跟她女兒相當 ,她跪在地上,無力面對逐漸遠離的車,無法阻止接下來的爆炸,像眷村最終還是被鏟平 ,但,我還是會繼續拿著筆,就像蕾貝卡拿起相機,適時的表達,因為……憤怒。 -- http://ericdect.pixnet.net/blog KAI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61.223.168.64 ※ 文章網址: http://www.ptt.cc/bbs/movie/M.1408932626.A.BB8.html

08/25 11:41, , 1F
推!
08/25 11:41, 1F

08/25 12:24, , 2F
推好文~
08/25 12:24, 2F

08/25 16:02, , 3F
推 這片真的很棒
08/25 16:02, 3F

08/25 23:22, , 4F
寫的真好!
08/25 23:22, 4F

09/09 01:05, , 5F
09/09 01:05, 5F

03/24 23:55, , 6F
d b y+l g j f ts
03/24 23:55, 6F

04/12 09:30, , 7F
to all:d b y +l g j f ts
04/12 09:30, 7F
文章代碼(AID): #1J-fiIku (mov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