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東京眼(8) 《KANO》 教台灣人的事

看板movie作者 (路過的貓)時間10年前 (2014/04/04 13:22), 編輯推噓26(26020)
留言46則, 24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2014/04/03 日經中文網 日經中文網特約撰稿人 健吾: 香港人眼看台灣的社會革命,羨慕又妒忌。總是在問,為什麼台灣行,香港不行。我 給你一個答案:意識分別。 台灣電影人魏德聖繼《海角七號》、《賽德克巴萊》後,再監製了一套三小時的長片 ,叫《KANO》。故事講述三十年代的台灣,於日治時期台南嘉義的嘉義農林一隊名不 經傳,從來沒有嬴過一場棒球賽的農村球隊,打入於日本本土舉辦的甲子園決賽。 故事中,不論教練、球兒,都熱血非常。電影中經常出現的「概念」,對台灣和香港 的漫畫讀者,並不陌生。《KANO》異常卻又真實地熱血。這種著重熱血、友情、努力 ,最後得到成績的故事,就像漫畫《少年Jump》宣傳的意識形態,也是「很日本」的 一種電影文本概念。 教練近藤(永瀨正敏飾)在片中,要求一隊完全不成器的球兒每天要在嘉義跑一圈, 一邊跑,一邊要高喊「甲子園」。搞得學生都覺得,甲子園就好像在「自己的隔鄰」 ,進甲子園好像不是不可能的事。雖然,三十年代由台灣去日本,要坐五天的輪船。 教練總是要學生做大量的練習,因為,近藤説:「練習是不會騙人的。」直至後來, 學校經費緊絀,近藤自己出錢給學生做食費。到後來,近藤到了甲子園,投手吳明捷 嶄露頭角,被日本記者質問:「這種三及第(日本人、台灣人、台灣原住民,當年稱 為蕃人)的球隊,如何運作,如何可以打到棒球?」近藤還會回嘴,説:「棒球和人 種沒有關係,日本人擅長防守,台灣人擅長攻擊,蕃人跑得快。是最好的球隊的組合 。」令日本人也沒有話説。 故事好看,電影拍得長,但一點也不累贅。不會棒球的香港觀眾也看得愜意。可是, 這種電影,在中國語圈地區上映,就註定會得到一個下場--被網民説整套電影「媚 日戀殖」。 殖民地是什麼?後殖民又是一個怎樣的概念,在大學,只有少數同學會接觸。因為, 在香港重商重工輕文,殖民地學,是歷史或是社會科學?我想大部份大學生都答不出 來。而在香港,談殖民地學,都好像是一種禁忌。殖民地歷史,就好像是不應見光, 不應多談的部份。這些不光彩的事情,為什麼要談?中國可強可大可好哩。 可是,自台灣在2000年代政權交替,台灣史的教育,就由以前的中國中心主義(國民 黨只是暫避台灣,某天總會有可能會「反攻大陸」),轉向台灣中心主義(台灣只各 國的殖民地,日本是其中一個殖民宗主國)。借一本最顯淺的台灣入門歷史書,不少 中學生修通識的時候都有讀過的《圖解台灣史》中説,日本「佔領」台灣的時候,日 本改變了台灣很多的風俗,為台灣建立現代「國家」需要的基礎工程:鐵路、公路、 郵政制度、電話電報系統、貨幣、報時系統、水利(如電影中提及的嘉義大圳)。解 放女人纏足的「習俗」,釋放女性勞動力,提高女性識字率。設立大學教育制度,全 台灣共有四十多種報紙,全台灣共設立一百多家圖書館、日治末期,全臺共有十萬戶 有收音機,如電影中吳明捷的舅父和明捷初戀情人的丈夫那位在台中當醫生的那種臺 民菁英,都可以透過廣播聽節目。這些一切一切,都是香港的歷史教育中,中國歷史 教育絕不會教導的「東西」。 歷史,本來就是一件非常「政治」的事。如何向小孩説故事,如何告訴小孩,歷史人 物中,誰忠誰姦,誰是好人壞人,就造就今時今日一些對國族莫名其妙的仇恨。如我 的學生,好些日本研究學系的同學,直至今天,仍有親戚在農曆年的時候拜年説:「 你唸日文,做漢奸啊?」 歷史、後殖民主義這些東西,是意識上的教育,對香港人而言,他們不覺得這些東西 可以賺錢,於是便不在乎。但這些東西重要嗎?日本人教了台灣什麼?熱血、友情、 努力。於是,我們看到現在在佔領立法院的台灣學生,被台灣凡警察用長盾襲擊頸椎 ,及後在醫院接受訪問,那傷者也可以説:「我是很熱血的!」這就是意識的傳遞。 在香港,經歷英國的百年統治,我們有什麼共通「意識」:相信程序、法治、理性; 討厭政治、集中賺錢,所有人都只是過客,沒有本土,也沒有我城我地意識。 以上,就是看完三小時《KANO》後,抹乾眼淚後想到的事情。對人文歷史不重視的香 港人,永遠也不知道為什麼台灣人會搞出太陽花學運,又會如何走下去。 健吾 簡歷 80年生,香港專欄作家、香港商業電臺節目《光明頂》、《903國民教育》主持,香 港中文大學日本研究學系及香港大學專業進修學院講師。著書超過二十七本,主力研 究日本東亞流行文化軟實力及多元性別關係等議題。 本文僅代表個人觀點,不代表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觀點。 http://zh.cn.nikkei.com/columnviewpoint/tearoom/8692-20140403.html -- ╭────╮ ◣◢ 愛棒球!? .. ,從來不 ═── █◣+ 的,美麗與哀愁。 ¢ZenUp http://ottocat.pixnet.net/blog/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8.170.71.43 ※ 文章網址: http://www.ptt.cc/bbs/movie/M.1396588922.A.998.html

04/04 13:26, , 1F
04/04 13:26, 1F

04/04 13:40, , 2F
..我不認為太陽花跟熱血是日本人教的耶..囧
04/04 13:40, 2F

04/04 13:41, , 3F
看了很多篇香港的評論,他們很愛申論跟聯想一些有的沒的.
04/04 13:41, 3F

04/04 13:45, , 4F
很有趣的聯想,借他山之石書胸中塊壘
04/04 13:45, 4F

04/04 13:47, , 5F
日據時期反抗也很多耶...不是日人教的+1
04/04 13:47, 5F

04/04 13:58, , 6F
一部電影會因觀賞者的背景而有不同的詮釋,很有趣!
04/04 13:58, 6F

04/04 14:17, , 7F
寫的很棒,期望在看到日本人的專業影評
04/04 14:17, 7F

04/04 14:38, , 8F
不是 但是魏德聖電影都有很強的台灣意識 我們是自己的主角
04/04 14:38, 8F

04/04 14:38, , 9F
不是一大本歷史課本中的一小章節
04/04 14:38, 9F

04/04 14:43, , 10F
不認同 太陽花跟日本人沒什麼關係吧
04/04 14:43, 10F

04/04 14:55, , 11F
熱血確實是很多日劇常出現的情愫啊 是這個意思吧
04/04 14:55, 11F

04/04 15:21, , 12F
熱血那要日本人教,難不成原住民之前就是冷血的嗎?
04/04 15:21, 12F

04/04 15:47, , 13F
日本教的? 真是一廂情願
04/04 15:47, 13F

04/04 16:22, , 14F
樓上kano鐵粉 A大
04/04 16:22, 14F

04/04 16:59, , 15F
大A:請正名.我叫KANO鐵釘
04/04 16:59, 15F

04/04 17:15, , 16F
台灣人原本就有很強的抗爭意識,四百年來皆然
04/04 17:15, 16F

04/04 17:27, , 17F
香港本身也有屬於自己的人文特色啊!只是快被強國人消滅
04/04 17:27, 17F

04/04 17:27, , 18F
殆盡了……
04/04 17:27, 18F

04/04 17:53, , 19F
日本人教台灣人熱血?鳥蛋啦有沒有搞錯...
04/04 17:53, 19F

04/04 18:19, , 20F
海角七號一堆不服輸的台灣人,才是真正熱血
04/04 18:19, 20F

04/04 20:07, , 21F
原來我們的熱血是日本人教的啊(筆記…
04/04 20:07, 21F

04/04 20:57, , 22F
日本人不是頗壓抑嗎 熱血是日劇看太多吧
04/04 20:57, 22F

04/04 21:00, , 23F
不過之前日本人也在電視上提到,311台灣捐那麼多,是為了報
04/04 21:00, 23F

04/04 21:02, , 24F
答當年日人蓋嘉南大圳的恩情(也是想太多)
04/04 21:02, 24F

04/05 00:28, , 25F
說是報答當年921還比較正確
04/05 00:28, 25F

04/05 01:11, , 26F
最後那邊不認同 那只是統治角度問題 不代表日本對台灣
04/05 01:11, 26F

04/05 01:12, , 27F
特別好 台灣是進攻後勤基地 建設有補給用途 台灣人民
04/05 01:12, 27F

04/05 01:13, , 28F
也不是跟日本人等級一樣 當國民政府知道反攻無望時
04/05 01:13, 28F

04/05 01:13, , 29F
建設也是沒有少過 這種一時一地的切割往過去看沒啥意義
04/05 01:13, 29F

04/05 01:15, , 30F
過去歷史不管你爽不爽 總不能宣揚要活在過去的美好時光
04/05 01:15, 30F

04/05 01:15, , 31F
妄想自己現在還過著過時的不是自己作主的生活
04/05 01:15, 31F

04/05 03:47, , 32F
會過黑水溝到台灣的人 大都有冒險不向命運認輸的精神
04/05 03:47, 32F

04/05 07:46, , 33F
台灣的價值觀就是忘記過去,忘記自己的歷史
04/05 07:46, 33F

04/05 07:47, , 34F
台灣最大的問題就是族群問題
04/05 07:47, 34F

04/05 07:52, , 35F
論建設,國民(黨)政府一路走來的建設多還是破壞多
04/05 07:52, 35F

04/05 07:54, , 36F
04/05 07:54, 36F

04/05 07:56, , 37F
這都是值得一一檢視的
04/05 07:56, 37F

04/05 08:02, , 38F
帶給台灣什麼樣的價值觀呢
04/05 08:02, 38F

04/05 08:05, , 39F
有錢就移民的價值觀嗎,還是子女送國外的價值觀呢
04/05 08:05, 39F

04/05 08:06, , 40F
這些價值觀是不是都值得一一來檢視對台灣認同的問題
04/05 08:06, 40F

04/05 08:08, , 41F
對這塊土地的不認同,歷史的不認同,那麼這裡的破壞衰毀
04/05 08:08, 41F

04/05 08:09, , 42F
就不會有多大的感覺了
04/05 08:09, 42F

04/05 11:40, , 43F
香港人用不同的角度來看 滿有意思的 有些東西可能有誤 但
04/05 11:40, 43F

04/05 11:41, , 44F
這就是“一位”外國人所想 因他的背景而產生不同觀點 有
04/05 11:41, 44F

04/05 11:41, , 45F
趣 尤其是港台對殖民想法的異同
04/05 11:41, 45F

04/06 09:01, , 46F
因為香港也曾經是殖民地,會延伸討論自己歷史。
04/06 09:01, 46F
文章代碼(AID): #1JFa5wcO (mov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