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 是的,又是KANO(有雷的一點小感想與討論)

看板movie作者 (人生海海)時間10年前 (2014/03/12 00:14), 編輯推噓97(970179)
留言276則, 68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看完KANO已經快一個禮拜, 心中有許多感動,但遲遲未PO文, 主要是看到movie板上已經有那麼多深刻精闢的心得評論 而像自己這種一堆隱喻象徵都看不出來的人實在是不好意思上來PO文 (虧我還是戲劇相關科系畢業,不太會寫影評實在有可恥到XD) 然而,最近看到不少關於KANO這部電影"意識形態"的討論, 讓我實在很想上來分享自己對於KANO這部片的感覺及想法 (文長警告!!!XD) 從KANO這部片中得到的感動細節不再贅述,畢竟跟板上很多人都差不多 但這部片帶給我最深的感觸是讓我有機會認識臺灣這塊土地上曾發生過的故事 最大的意義是加深自己對於以身為臺灣人為傲的認同感 身為一個標準的"38年來臺外省家庭後代", 從小到大聽到奶奶跟我講的都是關於山東青島農村,共產黨批鬥與連夜搭船逃亡的故事, 上國中開始學到髒話以前,完全不會聽也不會說任何台語(山東話倒是講的不錯XD) 曾經有一段時間,因為好幾次被人家指著說:"你是外省人,你才不是臺灣人" 以及看到電視上某些較為激進的深綠人士以激烈手段抗議(像是潑糞之類的), 而對於"臺灣本土意識"感到牴觸與反感,將之連結到不理性的象徵 後來這種反感有降低一點,但對於臺灣也沒那種強烈的歸屬感或認同感, 頂多就是平淡覺得是自己出生及居住的地方 然而,進了大學之後認識到來自全台各地的人, 認識了批踢踢XD 在同學的聊天裡以及許多戰文裡, 發現到好多人所共享的,關於台灣的歷史記憶,我居然完全不知道 我知道在山東青島某個我從沒去過的農村裡有黑瓦房,有成片白楊樹林, 冬天時村民會一起聚在廣場醃白菜,曬辣椒, 但對於我從小出生成長並擁有護照的地方, 我居然除了歷史課本中那些生硬的文字之外,甚麼都不知道 那種感覺其實是非常衝擊的,好像自以為自己了解一個相處了20幾年的家人, 結果某天突然發現自己其實對他的甚麼都不了解,甚至自己對於他來說其實是個外人 我突然發現自己跟台灣之間的連結除了領有護照之外,幾乎可說是沒有 那是一種非常不甘心又寂寞的感覺,覺得自己跟這個本該是我的家的地方居然是這樣疏離 因此對於魏導團隊這幾年相繼拍出跟台灣有關的故事, 包括這次的KANO,看影片時除了感動之外, 更多的是感謝, 很謝謝他們藉由這部電影,告訴我曾經發生在臺灣的故事, 讓我覺得自己藉由這部電影,與臺灣又更接近一點 從海角七號,到賽德克巴萊,再到KANO 我自己是把它們視為臺灣三部曲, 海角七號講的是某一部分臺灣人對日本人的愛, 賽德克巴萊講的是某一部分臺灣人對日本人的恨, 而KANO則是愛恨交雜在一起之後的超脫,回歸於生活本身 體現那個時代的臺灣人(包含漢人,原住民,與灣生日本人)對於自己家鄉的認同 就好像電影最後近藤教練的回答: "會看到的是一片金黃色的稻海" (大概意思,不記得確切內容) 也是全片中我最喜歡的對話與大哭點 (阿基拉浴血奮戰也只有眼眶濕潤的我居然在最後一刻大崩潰啦!!!) 對臺灣土地的情感都凝鍊在那短短一句話裡了 除了對嘉農球員的情感之外, 我相信近藤教練一定也是如同看著球員練球的背影那樣, 認真將臺灣的人事物看在眼底,銘記於心,並真心接納臺灣這塊土地 才會對於吳明捷的詢問給予那樣的回答 如果這不是愛臺灣,那甚麼才是愛臺灣啊!!!? 若說在看KANO以前, 我對於自己身為臺灣人的認同感是來自於對一部分沒品大陸人的反感 (那種"幹!!!我才不想跟這種人當同胞,還是當臺灣人比較好"的感覺) 那麼在看完KANO後,我對於身為臺灣人的認同感是因為我真的以身為臺灣人為榮 很開心自己出生在臺灣,這個曾經發生過許多美麗故事的地方 我由衷感謝導演,演員,以及所有劇組人員透過KANO讓我得以與那樣美好燦爛的信念相遇 (費盡口舌想說服老爸一起去看,但他說他堅持不看"日本片",唉...小傷心..T^T) =====================以下一些出戲跟遺憾點很希望能跟大家討論================== 1.從肚子陣痛蹲地到阿靜生小孩還有生完小孩後跟醫生含情相望: 覺得略有拖沓之感 (出戲) 2.蔡昭昭:鏡頭安排明顯讓觀眾感覺她不是路人而是特定角色, 但偏偏又草草帶過,有種不上不下的感覺,還不如不要放(出戲) 就好像髮尾的分岔,很細小卻又無法忽視,讓人心煩意亂不如直接剪掉 3.小里之無預警超瞬間回歸請問你是裝了ET*G嗎? 明明前面還上演傷心分離的感人戲碼"今天你就把這裡當作是你的甲子園" "Akira,把他當作你最強的敵人",然後近藤教練還親自蹲捕 就在我還沉浸在前面的情緒裡結果後面馬上"嗨大家~~我又回來了 >.^" 雖然在愣了好幾秒之後聯想到前面教練去找小里一家的畫面可以猜想到是教練去協調, 但如果能在小里跟隊員的對話中簡單交代一下會更好 要是能把觀眾的 "欸!???.........喔" 直接變成"喔",就可以看得更投入了 (遺憾) 4. 可以把感動點間變笑點的特效: 其實很多特效我都覺得OK,像是有人講到的球場觀眾,我根本沒注意到 而嘉義街二樓以上的特效我也覺得做得非常棒啊 但就是那片尾的船讓我差點笑出來,唉,只好死盯的字幕看 (既遺憾又大出戲) 5. 太刻意的記者讚嘆: 那個原本充滿歧視的記者態度突然大轉變,瞬間變嘉農擁護者, 非常突兀,我看了都莫名替他感到一陣無以名狀的尷尬(?) (這裡就可以看到一點賽德克巴萊手法的影子, 那個記者的台詞就跟鎌田彌彥少將那句讚嘆賽德克人武士道精神的台詞一樣 超~級~硬~啊~~) 電影中都有導演的"幽靈",就是藉由角色之口替導演發聲,傳達想法 適當安排可以有很好的效果,像是濱田老師的木瓜理論即為一例 但那個記者的台詞安排太刻意,讓人立即感受到導演太直白的意圖而瞬間出戲 其實有時候沒有台詞的表演比刻意放台詞還更有張力, 自己擅自腦補一下,其實如果那段台詞由旁邊的觀眾來講而被那位記者聽進去 記者完全不講話,而是被大家的情緒感染, 然後加入周圍的人一起拍手,甚至也不用喊天下嘉農,一樣可以感受到他的轉變 覺得會減緩直接講出那句台詞所造成的出戲感...... (一點個人想法,拜託不要嗆我鍵盤導演) 6. 球員生平: 這點好像還沒看有人分享 我在看的時候感到非常納悶, 為什麼片尾講到球員後續生平時不是用真實歷史照片? 很多國外那種根據真實故事改編的電影, 在片尾講人物後續的時候往往都是放上真實的歷史照片, 讓人更深切感受到電影在講述的是一個曾經發生過的事 再者,既然有放一張嘉農全隊與教練的合照, 那為什麼前面球員生平的部分不統一放當年球員的球員照片? 覺得感受會更深刻....... 還是其實是想讓一些沒存在感的球員更多鏡頭?(整個大誤XD) 哈哈,我好囉嗦,不知不覺打這麼多,感謝沒按END看到這裡的你/妳 :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230.3.44

03/12 00:18, , 1F
記者講的話是歷史記載有的,不過是文章,確實略嫌生硬
03/12 00:18, 1F

03/12 00:18, , 2F
球員生平那邊,其實用新舊照片感覺有些傳承意志的企圖在
03/12 00:18, 2F

03/12 00:19, , 3F
生平那邊用演員或許希望讓觀眾更有帶入感吧,突然放老照
03/12 00:19, 3F

03/12 00:20, , 4F
片感覺有點出戲...然後很高興你的心得
03/12 00:20, 4F

03/12 00:21, , 5F
我們缺的不是民族的認清,而是對這塊土地的共同歸屬感
03/12 00:21, 5F

03/12 00:21, , 6F
大推三部曲是"愛→恨→超脫,回歸生活"的見解!
03/12 00:21, 6F

03/12 00:23, , 7F
很多人認為狗血的反而都是史實XD
03/12 00:23, 7F

03/12 00:23, , 8F
這部片就是讓你熱血之餘稍微回顧那個時代的某個部分
03/12 00:23, 8F

03/12 00:23, , 9F
你會自行產生這樣的認同就已經很了不起囉~
03/12 00:23, 9F

03/12 00:24, , 10F
也大推三部曲的分析 很棒!
03/12 00:24, 10F

03/12 00:24, , 11F
我昨天看了第二次 最後的船的特效其實沒第一次看感覺那麼糟
03/12 00:24, 11F

03/12 00:24, , 12F
缺點大部分都認同 第三點我自己是覺得無妨 因為很老梗 平
03/12 00:24, 12F

03/12 00:25, , 13F
至少沒糟到讓我出戲 可能是因為有心理準備了吧XD
03/12 00:25, 13F

03/12 00:25, , 14F
淡帶過是ok的 可能我覺得緊湊一點是比較好的
03/12 00:25, 14F

03/12 00:26, , 15F
或者可以說 導演刻意不演教練有去說服 那觀眾看到小里的時
03/12 00:26, 15F

03/12 00:27, , 16F
候 就會跟球員同步驚訝 情緒會被推很高 至於再從小里口中
03/12 00:27, 16F

03/12 00:27, , 17F
交代類似什麼"是教練來找我爸..."那種其實不用演無妨
03/12 00:27, 17F

03/12 00:31, , 18F
推你這篇!我看了好感動:")
03/12 00:31, 18F

03/12 00:32, , 19F
尤其敘述"寂寞"那段~希望能有更多好電影發覺幾乎不曾被
03/12 00:32, 19F

03/12 00:32, , 20F
提起而值得你我都驕傲的歷史片段ˊˇˋ
03/12 00:32, 20F

03/12 00:34, , 21F
支線的解答應該都有拍出來 可惜剪掉了
03/12 00:34, 21F

03/12 00:35, , 22F
我也覺得球員生平放老照片 或是新舊照片對照 會很棒 不知
03/12 00:35, 22F

03/12 00:35, , 23F
道是不是有困難(例如要取得同意之類的) 如果可以的話也會
03/12 00:35, 23F

03/12 00:36, , 24F
其實不懂為什麼叫他日本片耶?不是發生在台灣的故事嗎..
03/12 00:36, 24F
如同l大說的,因為老爸生長背景的關係,讓他深刻討厭日本 (不過倒是很愛吃生魚片蓋飯XDDDD) 而且他不知哪來的靈感堅信KANO全片90%日文是因為這是一部由日方出資(????)的片, 不管我怎麼說都不聽,雖然未能介紹他看這部電影而感到遺憾 但也能理解老爸因為成長背景,很多根深蒂固的想法是無法改變的 所以轉而拖老媽還有妹妹一起去看,很高興我成功了!!!!哈

03/12 00:36, , 25F
想看的(比較想看新舊對照 好像網友有做的對照)
03/12 00:36, 25F

03/12 00:36, , 26F
嗯 我覺得可能還是原po爸爸的生長背景有關係吧
03/12 00:36, 26F

03/12 00:36, , 27F
↑ 這句是回樓上h大
03/12 00:36, 27F

03/12 00:37, , 28F
我覺得是可以跟戲裡的人物做連結
03/12 00:37, 28F

03/12 00:37, , 29F
看的時候就在想記者說的話 如果賽後新聞提到感覺會自然
03/12 00:37, 29F

03/12 00:37, , 30F
一點 在比賽中說出來反而太刻意
03/12 00:37, 30F
*[1;37m推 *[33mallenmu*[m*[33m:覺得最可惜的還是沒把天下嘉農那段影音檔放上去~ 對!!!!!!!!!! 我也覺得很可惜!!如果放了那種渲染力一定很棒

03/12 00:37, , 31F
因為很多人剛看完可能臉都還沒認清吧XD
03/12 00:37, 31F

03/12 00:38, , 32F
說的也是XD
03/12 00:38, 32F

03/12 00:38, , 33F
猜測原po應該跟我是差不多年紀(20幾),原來真的會有人
03/12 00:38, 33F

03/12 00:38, , 34F
然後要補一下 覺得原po的分享好真誠動人 看了很感動 自我
03/12 00:38, 34F
lanuvie:的覺醒 謝謝你,看了好開心 : )

03/12 00:39, , 35F
推 很認同你所言 不管來自何方 主要認同這塊土地就是
03/12 00:39, 35F
※ 編輯: ihsly 來自: 61.230.3.44 (03/12 00:49)
還有 204 則推文
還有 6 段內文
03/12 11:42, , 240F
沒錯,任何認同都可以受到尊重,你身為美國人一樣可以認同
03/12 11:42, 240F

03/12 11:43, , 241F
移民母國文化,但是如果傷害到美國的國家利益,那就不是美國
03/12 11:43, 241F

03/12 11:43, , 242F
對你不義了(如果受到法律制裁)
03/12 11:43, 242F

03/12 11:43, , 243F
其實,看你的文章跟看kano一樣感動,推!
03/12 11:43, 243F
謝謝!!!!!! 是我的榮幸 : )

03/12 11:44, , 244F
土地認同是出於人類的本能,但是家教也是很重要一環
03/12 11:44, 244F

03/12 11:46, , 245F
堅持不看"日本片"代表抹黑還是挺有效的
03/12 11:46, 245F

03/12 11:46, , 246F
難怪票房不如預期衝得高,那些矇了良心的人大概樂得很
03/12 11:46, 246F
我爸不看KANO跟抹黑無關啦~ 他只是單純牴觸日本而已,他看電視從不會轉到緯來日本台, 從不看日劇也不聽日本音樂(我每次看MUSIC STATION或看LH都被勒令轉台 = =) 所以今天就算沒那些文章,光KANO片中充滿日文這點他就不會想去看了 如果真的想看的人,無論旁人再怎樣批評也無法阻擋他進劇院的決心(像我) 雖然票房沒有預期高, 但我有信心隨著大家的口碑持續影響,KANO的票房會持續穩定成長 : )

03/12 11:48, , 247F
他們不是矇了良心,而是出於大中國主義自認為的良心
03/12 11:48, 247F

03/12 11:48, , 248F
它們自認為這才是"愛國"
03/12 11:48, 248F
※ 編輯: ihsly 來自: 111.248.88.80 (03/12 13:46)

03/12 13:48, , 249F
原PO我前面已經說得很清楚了,過去總總不幸希望重我們這代起
03/12 13:48, 249F

03/12 13:49, , 250F
重新建立台灣認同~~只要在台灣生的認同這片土地的就是台灣人!
03/12 13:49, 250F

03/12 14:52, , 251F
我也覺得片尾人物介紹應該放真實人物與演員對比
03/12 14:52, 251F

03/12 14:52, , 252F
然後合照部分應該要演員的先 再來才真實人物
03/12 14:52, 252F

03/12 15:02, , 253F
令人感動的心得!!!
03/12 15:02, 253F

03/12 16:05, , 254F
LH真的很好笑,可惜最近都沒新進度
03/12 16:05, 254F

03/12 16:18, , 255F
記者不是日後用報導而不是直接說出口的嗎?
03/12 16:18, 255F

03/12 16:19, , 256F
可以帶個他下標題的畫面"一球入魂 嘉農精神"之類的吧
03/12 16:19, 256F

03/12 16:19, , 257F
直接講出來個人覺得很突兀 有點噗哧
03/12 16:19, 257F

03/12 16:21, , 258F
不錯文
03/12 16:21, 258F

03/12 16:22, , 259F
沒錯!!而且我覺得馬導既然為了戲劇張力的考量而更動史實上
03/12 16:22, 259F

03/12 16:23, , 260F
蘇正生的打擊席次及內容,那麼為了減緩記者直接說出那句話的
03/12 16:23, 260F

03/12 16:24, , 261F
生硬感,稍微改一下安排也OK吧?看到直接就講出來真的會想笑
03/12 16:24, 261F

03/12 17:43, , 262F
推了!!!!
03/12 17:43, 262F

03/12 22:06, , 263F
可是重點是本電影 所以我比較認同用演員圖片強化印象的做法
03/12 22:06, 263F

03/12 22:07, , 264F
合照可以讓觀眾看到真照片後回到實際電影狀態
03/12 22:07, 264F

03/13 01:37, , 266F
今天剛看完 5.6.我真的不能同意你再多了
03/13 01:37, 266F

03/13 01:39, , 267F
3我覺得還好 理由跟你後面說的一樣 有些不用說也可以懂
03/13 01:39, 267F

03/13 01:59, , 268F
不用強迫爸爸去看啦,如果妳們回家一直討論很好看
03/13 01:59, 268F

03/13 02:00, , 269F
爸爸心癢難搔也只能自己偷偷去看,回來當作沒發生過
03/13 02:00, 269F

03/13 02:01, , 270F
這是種男人的尊嚴啊...雖然很無謂
03/13 02:01, 270F

03/13 03:21, , 271F
看完心得跟原po一樣!感動的點在片中「台灣」這兩個字
03/13 03:21, 271F

03/13 03:23, , 272F
一直被不同人物提起!!所以我們才會有那麼大的認同感!
03/13 03:23, 272F

03/13 03:24, , 273F
因為這是發生在台灣的故事丫丫丫
03/13 03:24, 273F

03/13 03:27, , 274F
而這也是那些反對的人就不想看到的!!
03/13 03:27, 274F

03/13 10:00, , 275F
這篇有洋蔥QQ
03/13 10:00, 275F

03/15 08:52, , 276F
推好文XD
03/15 08:52, 276F
文章代碼(AID): #1J7pP_Gs (mov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