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雷] 俘虜(Merry Christmas, Mr. Lawrence)

看板movie作者 (ドン・キホーテちゃん)時間10年前 (2013/11/25 20:41), 編輯推噓3(302)
留言5則, 4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金馬影展播映了這部名片,讓我終於有機會觀看。 我的感想和某些人類似:這部電影的核心議題不在同性之愛,而在於東西文化對比。而我 另外注意到的,是本片的基督教元素。導演在西方基督教文化和日本文化之間,有著明確 的選擇,強烈地肯定了前者而貶抑後者。 片中日方的代表是夜井上尉和原中士;前者被設定為二二六事件中未能參與的皇道派,這 表示他不只是軍隊科層制下的小齒輪,而是極端民族主義的真誠信奉者。他的熱中劍道與 齋戒行為都顯示導演要用他來代表(並狠狠嘲諷)戰前日本主流意識形態。而原中士顯然 出身社會下層,他的愛國及服從觀念是隨大流而形成的,並未深思,所以才會被勞倫斯一 句「可是你至今還沒死」弄得語塞,也才會在酒後釋放勞倫斯時一時興起,用聖誕節相關 符號向勞倫斯示好(換作夜井或哪一個菁英軍官,我想他即使救了勞倫斯也不會願意說聖 誕快樂的)。 而英國方的勞倫斯和傑克,前者除了劇情需要而給他日本通的背景外,兩人雖然個性一溫 文一奔放,但在認同和捍衛基督教文明的道德原則上是一致的,如對國際法戰爭原則的堅 持(當然這主要是為了維護自己利益)、勞倫斯厭惡觀看死刑、傑克為不讓日軍屠殺村民 而投降,以及勞倫斯對日本文化的批評:狂熱練劍道是一種企圖成為超人的、活在過去的 行為;日本人一個人什麼都做不成,所以必須一起發瘋。當夜井為了維護俘虜營的秩序, 明知勞倫斯冤枉卻還是要殺他時,憤怒的勞倫斯的行動是破壞神壇,並且說「是你們的那 些神讓你變成這樣的,願他們在地獄裡腐爛!」這句怒吼恐怕也是導演想說的。 如果說從這些舉例中,觀者還是認為本片的主題是東西文化對比,未必針對基督教,那麼 兩場西方戰俘集體唱聖歌(其實我不確定那些歌名,只知道其中一首的歌詞是聖經的詩篇 )的段落就不能不說是充滿了濃厚的基督教符號。他們選擇唱聖歌而非軍歌,一方面用以 哀悼死者,另一方面,在艱苦的俘虜生活中,高唱聖歌、以上帝為寄託也是他們堅定意志 、互相扶持的方式(俘虜來自不同西方國家,但普世性的基督信仰使他們團結)。 相形之下,夜井上尉代表的日本文化不信仰上帝、盲目崇拜人的意志力(所以會認為戰俘 缺乏精神,要用挨餓來鍛鍊),而他自己的意志力卻尚且無法使自己免於男色的誘惑,在 傑克的當眾親吻下輕輕鬆鬆崩潰了。 影片的結局是盟軍勝利後,勞倫斯前去探視臨刑的原中士;前面說過,原中士的背景是未 受高等教育的日本社會下層,這使他對基督教符號不會像菁英軍官那般出於意識形態而排 斥;當兩人離別,原中士深情的一聲Merry Christmas所表達的,正是不同民族藉著同一 的普世宗教而達到彼此理解友愛的可能性(夜井受日本傳統文化薰陶過深,所以不能用他 來演出這一幕)。 其實我不是基督徒,我也不能確定以上的分析是否中的;我自己也很訝異會從本片得到這 樣的感想。大島渚似乎不是一個擁抱基督教的藝術家,片中這些情節到底應該視為導演的 某種「自我東方化」傾向,還是我的過度詮釋,我一時也不能參透。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1.249.206.131

11/25 21:04, , 1F
11/25 21:04, 1F

11/25 22:39, , 2F
推這部,主題曲搭配畫面令人印象深刻
11/25 22:39, 2F

11/27 11:21, , 3F
或許東西對立其實是集體瘋狂和個人主義對立的代換
11/27 11:21, 3F

11/29 00:50, , 4F
並不簡單是東西方的對立,這部裡面一直在強調軍國主義跟
11/29 00:50, 4F

11/29 00:50, , 5F
日本軍人在二戰時作為的連結
11/29 00:50, 5F
文章代碼(AID): #1IaqLmrD (mov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