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金馬獎是怎樣煉成的--執行長聞天祥專訪

看板movie作者時間10年前 (2013/11/23 16:17), 編輯推噓2(201)
留言3則, 2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新聞網址: http://bbc.in/1fuDVDc 金馬獎是怎樣煉成的--執行長聞天祥專訪 劉繼祖 BBC中文網 台北報道 更新時間 2013年11月21日, 格林尼治標準時間20:29 備受華語影人重視的金馬獎,在近年來,陸續做了一些變革,BBC中文網就此採訪了目前 擔任金馬執委會執行長的聞天祥先生。 他表示,自2009年擔任執行長以來,主席侯孝賢即希望能夠提出一些不同於以往的做法; 而變革的主要因素,是除了鎂光燈聚焦的頒獎典禮與電影競賽以外,整個金馬影展,還包 括了媒合影視投資平台的金馬創投與培育新血和注重傳承的金馬電影學院;故希望能將諸 多事情,做起來事半功倍。 另外在過去幾年,金馬執委會也邀請了兩岸三地及國際上研究華語電影的人,一起出了本 專書,期許能將華語電影的深度及寬度都推廣出去。 再就今年第50屆的金馬獎,他們找到許多歷屆得獎者,做了訪談;另外就是金馬50的風華 展 。 金馬獎評選過程與變革 今年金馬評審團的主席由兩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導演得主的李安擔綱;且效法諸多國際著 名影展的慣例,於頒獎前即公布評委名單,這與往年至頒獎日當天才揭曉的方式大不相同 ,執行長聞天祥亦就此說明了原委。 聞天祥說:主要是避免造成(對誰是評委)的不必要猜測,而先公布名單是以昭公信,從 另一個角度來看,也是對這些專業的評審,形成一些道德上的壓力。 另外擔任金馬獎評審團主席的人,當年也不能有自己的作品,因為不能球員兼裁判。 聞天祥強調,評審團的評審都是謹慎挑選,均是專業化及線上化,對電影產業是很有想法 的。 「而金馬的評選過程是冗長及辛苦的,但金馬執委會完全尊重評審的決定,即評審的決定 就是金馬的決定。」 而對於評審名單的提早公布,會不會造成奧斯卡金像獎中公關公司大顯身手狀況的疑慮。 聞天祥則表示,因為金馬獎是一個小評審團的制度,所以執委會信任他們的責任感與榮譽 感。 「而且當所有的事都攤在陽光下,評審也會自重。」 聞天祥近一步說明表示:「或許因為整個影壇對金馬獎的期待非常高,所以要求也非常高 ;而這些要求也轉化成了對評審的要求及評審對自己的要求。」 金馬獎的開放性 在談到金馬獎與中國金雞百花與香港金像獎的異同時,聞天祥說明,金馬獎除了因歷史比 較悠久,故獲得更多電影人的認同,另外就是其中經歷了非常多的變革。 「最重要的是,金馬獎是一個比較開放的電影獎。比方說1996年姜文的《陽光燦爛的日子 》成為第一部得到金馬獎的大陸影片;而現在有許多外籍人士因為參與了華語電影也因而 得獎。」 華語電影的未來與合作 對目前有許多將華語電影分類成中國巨型製作當道、台灣則是小清新掛帥、更有香港電影 已死的議論,聞天祥亦表達了其樂觀的看法。 他說台灣電影在最谷底,連金馬獎都對其很殘忍的時候,反而是置之死地而後生。 「即在環境最糟的時候都沒有離開的電影人,就是非常有理想的。在壞的狀態下,反而更 能考驗電影人對電影創作的執著。」 而就香港的情形,聞天祥認為受年輕人認同的《狂舞派》及讓香港人很有自信的《激戰》 ,這兩部戲的出現,有點類似台灣前幾年本土電影忽然噴發的情況。 聞天祥在訪談最後強調,兩岸三地的交流不可能停止:「如何把別人的資源,變成對自己 有利的東西,就是考驗其智慧與能力。」 聞天祥認為,電影越來越難去區隔他的血統;「既然事實是如此,就應該利用彼此優勢, 而拍的更好。」 聞天祥小檔案 現任台北金馬影展執行委員會執行長,專業影評人;於1997年以「蔡明亮研究」獲得文化 大學藝術研究所碩士學位,著有「過影─1992-2011台灣電影總論」等書,目前亦在台灣 藝術大學,銘傳大學授課。 (責編:尚清)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8.233.140.250

11/23 17:05, , 1F
剛經過新光A8,待會好像會有實境秀~~戶外線上看直播
11/23 17:05, 1F

11/23 17:06, , 2F
兩隻女鬼+九叔丟進煉妖壺煉成的
11/23 17:06, 2F

11/23 17:06, , 3F
的展台!遠傳辦的,開始有金馬氣氛了 ~~~
11/23 17:06, 3F
文章代碼(AID): #1Ia6INAm (mov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