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雷] 梅蘭芳。若成功真是來自於那麼孤單

看板movie作者 (一起去冒險)時間13年前 (2011/06/23 13:31), 編輯推噓8(802)
留言10則, 1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http://sweetnina2013.pixnet.net/blog/post/64831631 不小心寫得落落長的滿滿圖文版 ╮(-_-)╭  摧毀孤獨,精湛不再;追隨流光,寧終平凡。 創作孕育著中國文化的靈魂,無論是詩詞歌賦、雕刻繪畫、建築等等的藝術 都算是承先啟後的"魂",<梅蘭芳>說的是中國近代重要京劇代表梅蘭芳的傳記, 等同於在說中國魂在歷史流轉下的某一段型態。新生的京劇表現方式豐富了人們 渲染上的觀感,也推進了情感的層次深度。 電影中的故事內容主要記載了梅蘭芳人生中的三段時光:第一段介紹了少年 梅蘭芳與師父邱如白的相識,以及他年紀輕輕就打敗了自己的爺爺---也就是伶 界大王十三燕;第二段主要講述他與有冬皇老生之稱的才女孟小冬的愛戀情事, 以及他們被妻子福芝芳以及身邊友人反對之下的生別,其後他的演出在美國獲得 熱烈迴響;第三段牽涉到國族正臨日本侵犯之時,顛沛流離下的梅蘭芳仍用堅強 意志對抗著日軍的強勢藝術侵略行為,二戰後日軍退出中國,他也不負眾望地回 到了舞台,戲,又開演了。這三段時光或長或短,卻對當代中國(尤其是北京)造 成舉足輕重的影響力。 紙枷鎖的貫徹醒思 大伯在梅蘭芳幼時所給的信,是他人生的重要醒思,說明紙枷鎖可怕的地方 就在於一撕就破,但是要很小心不能讓它破,這種禁錮便成了梅蘭芳一生中無形 套著的束縛,小心翼翼是為了圓滿舞台的生命,卻躲不掉階級和人生的宿命。 邱如白 - 對戲對梅的痴狂 『梅蘭芳先生,我頭一回看你的戲,就迷上了,我和所有的人,都不知該把 你當成男人,還是女人,好像一鼓掌,就會洩漏心裡的一個什麼秘密一樣…』 邱如白棄官捧梅蘭芳唱戲,犧牲了家族為官五世的傳承期待,變相的來說, 他像是梅蘭芳的經紀人,梅專注於台上的表演,而他專注於底下的張羅和延伸, 他懂得梅蘭芳的魂,所以他說『可只有心裡最乾淨的人,才能把情慾演得這麼到 家,這麼美…』,讚許梅蘭芳的舞台表現;他挺著梅蘭芳,說:『戰勝十三燕的 不是你,是時代;…你的時代到了。』其實說穿了,若沒有邱如白,便沒了梅蘭 芳。 邱梅一條陣線上,當梅蘭芳首次打對台輸了,之後他想要演<一縷麻>,眾人 都反對,說是演出悲劇冒險,只有邱如白說:『冒險才能不輸啊!』在幕後緊鑼密 鼓的張羅陣線,或許他從一開始就有眼光看出梅蘭芳可以綻放萬丈光芒,因此他 甘願當幕後處理瑣碎的那一個,扮黑臉關上了梅蘭芳的自由,只為得那個純粹乾 淨的戲劇魂魄,也用勇氣把梅蘭芳推向國際。 其實在歷史人物上沒有邱如白這個名字,而很多人相信他就是齊如山,這個 影射又經過轉化,移植了戲劇效果的邱如白,至少靈魂可是真實的。 十三燕 - 繁華終有落盡時 『你穿著戲衣來到這世上,留神把戲裡的人物都弄髒了…』 十三燕是梅蘭芳的爺爺,京劇界當時的伶界大王,其實他早已知道梅蘭芳看 了邱如白的來信,之後的<汾河灣>想要改什麼了,嘴巴稱反對,其實是讓著的, 他說改戲朝三暮四可會丟了座,所以說爺爺守舊嗎?十三燕守著的,可是座上的 期盼和尊重。然而年輕的梅蘭芳就是無法守著循規蹈矩來,他往更好更理想的表 演方式形式鑽著,想要把台上的旦角變得更細膩、更展現出情感的傳達,在有了 邱如白拜把以後,更是執著堅定了,他與十三燕打退台所唱的戲詞,也再再反應 著他們正經歷的人生…. 爺爺終究逃不了伶人的命運,被人看作賭注的利用,看盡現實的階層其實難 以突破;黃馬褂、皇賜翡翠、玻璃儘管再華麗再璀璨,終不敵禁錮著梨園行伶人 階級的那一只紙枷鎖,費二爺勸說:『人總有低頭的時候,誰讓咱倆在這矮簷底 下呢?』、『是要臉要命您得挑一樣』,道出了被固住的階級悲哀,可最終十三燕 仍用自己的堅志,用信念衝破綑住心的束縛,無所懼以後,才是真自由。 『輸不丟人,怕,才丟人。』 十三燕,高尚潔操過人,實為真英雄也。 福芝芳 - 守成一輩子的,那盞燈 戲裡說福芝芳娶進門就是為了管梅蘭芳的,梅蘭芳溫和中庸,許多主意拿不 定,福芝芳掌管家中大小事,看緊每個簽約條款;劇中,梅蘭芳一次次喝著福芝 芳燉的湯,象徵一個妻子在背後叮囑的溫暖,是滋補養身的精華,即使喝湯聲音 被福芝芳唸了,也是開心的笑著;梅蘭芳失去了孟小冬,心痛得邊喝湯邊哭著, 福芝芳懂得卻不說破,說著別哭自己也跟著哭了;後來梅蘭芳決定要去醫生那打 生破傷風的針前,喝了一碗又一碗的湯,好像喝了妻子的湯就能存在身體裡面, 陪著他抵抗未來即將面對身體的摧殘和折磨。 孟小冬和梅蘭芳的感情,福芝芳是知道的,她笑著稱說梅會有紅粉知己是正 常的,否則也替他叫屈,或許這便是那個時代所謂的"識大體",不動聲色的保持 緘默,還好有她被梅蘭芳問完地址後的摔門,狠狠的放了女人的情緒。最後,她 還是找上了孟小冬,表面上說之以理,說梅蘭芳是屬於座兒的,她也知道孟小冬 對梅蘭芳的威力,足以毀了梅心中的這份孤單,毀了梅蘭芳的戲和前錦,也毀了 在梅蘭芳心中需要自己的份量。 有句話說,男人總希望自己是女人生命中的第一個男人,而女人希望自己會 是男人生命中最後一個女人。福芝芳守在梅蘭芳身後,經歷了時代變化,他們從 北京舉家逃到上海,火車離開時,孩子給了梅蘭芳一顆北京的糖葫蘆;她守在日 軍駐守地的門外等著丈夫能夠平安出來。誰會知道守著一個人成功、平安背後的 心酸呢?最後換得梅蘭芳終於向她提起:『從前的那件事,我很抱歉。』指的是 孟小冬的那一段,福芝芳終究算是成功的,因為她得到了女人的心願。 福芝芳其實是梅蘭芳的妾,娶進門就扛著繁衍子孫的使命,在第一段中其實 還有年輕時阿嬌飾演的福芝芳戲份,可惜因為些風波全砍了,不過領教了陳紅的 厲害嘴也算過癮了。 孟小冬 - 拼成了一塊的完整 梅蘭芳與孟小冬之戀,當時傳為佳話,戲裡為旦的男人與戲裡為老生的女人 譜出的戀曲格外引人注目。一把傘帶出的情愫,經由對戲傳情,好像天雷勾動地 火,燃燒著熱情和親密延續到了生活。有了孟小冬,梅蘭芳不再接受束縛枷鎖, 從前都聽三哥邱如白的,如今什麼都可以不重要,願望不過就是能和自己心愛的 女人看一場電影罷了。剪綵儀式上,他其實一直都不覺得擁有盛名重要,或許是 他早已透過爺爺的生命,看盡繁華終有時,所以他只顧著追隨孟小東的倩影步伐 ,感受生命被填補了的寧靜愉快。 戲裡的孟小冬是個敢愛敢恨,勇於追求的女人,她主動替梅蘭芳打傘;在最後 一次同台演出前,是她敲了梅蘭芳的門,送梅一朵花做道具,也是她主動提出要 請梅蘭芳客用餐,後來自己抿了私心,把梅蘭芳帶給邱如白他們救台,最後也是 她在邱如白與福芝芳的勸說下,為了梅蘭芳的那份孤單,主動提出離開,並告訴 要去美國的他:『畹華,不怕。』相較於孟小冬,梅蘭芳屬於較為被動的女人姿 態,他細膩的暗藏著自己因為戀愛的喜悅和衝動,小心收著那把孟小冬的傘,捨 不得還;孟小冬離開後,他再也不願唱<遊龍戲鳳>;喝著那碗暖湯卻滿臉垂淚, 孟小冬的成全,換來梅蘭芳的不凡,生別離,看似輕描淡寫可是卻痛撤心扉。 日本vs 中國 = 日本 vs 梅蘭芳 日本人佔領了中國領土,知道若是沒能征服了文化,等同於失敗,如同一個 日本軍官提出的建議,說當初滿清佔領了中國,卻深深為京劇著迷,梅蘭芳的京 劇代表著中國藝術文化的展現,舞台上的他表現的是中國人的七情六慾。而文化 和藝術是最不容侵略的一塊,梅最後以續鬍、發病來做出抗議演出的決定,不論 誰的勸說,梅蘭芳只說:『有人要看一個弄髒了的梅蘭芳嗎?』 變相來說,那位一直說服梅蘭芳演出的日本軍官是被梅蘭芳所征服了。震撼 他的是梅蘭芳曾經在日本的演出,幼年失去父親的他心中有著傷口和缺憾,他一 直肯定著梅蘭芳的表演,他說:『無論戰爭誰勝誰負,梅蘭芳都應該不朽。』而 後來在一次又一次梅蘭芳的抗拒演出---就像是中國抗拒著被日本人統治一樣,那 位日本軍官用自己的生命換得對梅蘭芳意志的尊重,而征服了那位日本軍官的, 早已不只是舞台上梅蘭芳的表演,而是梅蘭芳的溫和,記著把菸盒拿給他的溫和 ,以及永不妥協的操守。 二戰之後,日軍退出了中國,梅蘭芳就象徵著中國文化,開始繼續發光奔放。 戲如人生,人生又如戲 『春情難遣,甚良緣,把青春拋得遠,俺的睡情誰見,則索搖簪因循靦腆…』 在第一次邱如白聽梅蘭芳的戲,梅唱著<牡丹亭>第十折"驚夢"山坡羊中的經 典橋段,講一個女人的滿懷春情,羞得邱如白真把嬌羞得精緻的梅蘭芳看作女人 了。 『一見公主盜令箭,不由本宮喜心間,站立宮門,叫小番~~』 而首次梅蘭芳和爺爺打對台,十三燕在舞台上氣勢軒昂的唱著<四郎探母> 裡<坐宮>這折,內容講述四郎正說服公主替他盜取令箭,好讓他能過關探望母親 ,這段話是四郎看到公主替他盜了令箭,興奮難卻的心情。人生就如戲,此時十 三燕正興奮得等著要對戰自己的孫子,生龍活虎著,也有點難掩興奮之情呢。 之後第二次的對決,梅蘭芳的林黛玉對著十三燕的黃忠。 梅蘭芳唱著:『花謝花飛飛滿天,紅消香斷有誰憐』台下則是暗示預告了用 悲憫感傷之心悼念十三燕(也是一個時代)的殞落。 而在十三燕這邊的舞台上,飾演諸葛孔明的角色正對著十三燕唱著:『將倒 是一員虎將,可惜他老了。』 十三燕仍豪情唱著:『我要把定軍山一掃平』 採自<定軍山>中,劉備派黃忠試身手,孔明在一旁唏噓感嘆,而十三燕飾演 的黃忠豪氣的唱出"一掃平",用堅定不移的霸氣和豪邁出手,也象徵在這場祖孫 對台戰中,即便是被人恐嚇了他也要演下去,正如他所說的:『輸不丟人,怕才 丟人』或許,這也是種"知其不可為而為之"的完人氣魄,他象徵了一個時代,在 這個時代沒人贏得了他,但卻又有點私心的希望梅蘭芳若是能青出於藍勝於他, 成為新時代的接班人。用這種氣魄上場演出,即便台下人去樓空,仍自始至終入 著戲,定著神,這早已超越爭取輸贏的氣度。也唯有不怕,才能無敵。 此外,孟小冬與梅蘭芳共同演出的<遊龍戲鳳>也反映著他們的情意,十分有 意思。 生命中的幾次兩盞燭光 本片最有趣的一個符號,莫過於紅色的兩盞燭光,微微的遙相對應,散發出動 人溫暖。蠟燭出現了幾次,第一次是邱如白與梅蘭芳兄弟拜把之時,桌上立著的 兩盞燭光,好像他們兩人從此一起打拼,互相依靠;第二次出現是在爺爺在餐桌 前和梅蘭芳說著話,餐桌上的兩盞燭光,好像他和爺爺一樣,他們祖孫倆終於放 鬆心情交談,爺爺說那次的<汾河灣>演得多好,他也坦然說出了費二爺偷看邱如 白寫來的信,所以爺爺才搭得上戲,聽得梅蘭芳糗著拿衣袖遮面,爺爺笑掩著嘴 ,即便鏡子中出現了蠟燭,畫面中還是加起來只有兩盞,好似他們祖孫的交流和 溫暖陪伴;第三次之後出現的都是在孟小冬出現之時,有次是在孟小冬上香,不 過那時候比較隱含所以沒有全面照出,只帶到微微兩盞光芒,而之後邱如白上門 找孟小冬,希望她能離開梅蘭芳,此時房內也是兩盞紅蠟燭,暗示有堅情(XD)果 不其然,梅蘭芳稍後就從裡面走了出來。之後戰爭期間,只剩邱如白仍在北京, 他拿著白色蠟燭照著那張當初拜把時牆上的兄弟圖,此時只剩下他,只剩下一盞 手持著的白色燭光,孤單的發著光。 至於究竟梅蘭芳真正想要的是什麼,我想陳凱歌放了他自己的詮釋在裡頭。 梅蘭芳並不覺得他自己是一個人,可以那麼樣的瀟灑自在,縱使他曾經伴著孟小 冬試圖掙脫這種枷鎖,但他是邱如白的梅蘭芳,是梅幫的梅蘭芳,是福芝芳的梅 蘭芳,是多少觀眾的梅蘭芳,而他的精湛,也是來自於那份孤單,所以他也為了 成全而昇華,攀了藝術上的高峰,縱使他一生最想追求的,只是平凡。 延伸閱讀 貼近真實的梅蘭芳 http://sweetnina2013.pixnet.net/blog/post/64838993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0.250.122.7

06/23 13:49, , 1F
整部戲看起來有在演的就只有孫紅雷了= =
06/23 13:49, 1F

06/23 14:04, , 2F
黎明讓我失望了...
06/23 14:04, 2F

06/23 14:08, , 3F
黎明失望+1...
06/23 14:08, 3F

06/23 14:58, , 4F
這部只會讓我更想念張國榮 XD
06/23 14:58, 4F
cykong:轉錄至看板 Leon_Lai 06/23 16:51

06/23 19:42, , 5F
黎明出來幹麻....
06/23 19:42, 5F

06/23 23:47, , 6F
可是我覺得都演的不錯耶....
06/23 23:47, 6F

06/23 23:58, , 7F
大陸網友超中肯XDDD
06/23 23:58, 7F

06/24 01:37, , 8F
孫紅雷演得超用力 擺明在"演"戲 余少群和王學歧倒真演得好
06/24 01:37, 8F

06/24 05:03, , 9F
真實世界的梅和冬並沒有那麼甜美
06/24 05:03, 9F

06/24 10:29, , 10F
好文推!
06/24 10:29, 10F
文章代碼(AID): #1E0i_1hA (mov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