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雷] 混混天團

看板movie作者 (飛翔)時間14年前 (2010/04/26 12:42), 編輯推噓5(502)
留言7則, 4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什麼原因讓我知道這部片?想看這部片?         在「一頁台北」開場前的廣告看到「混混天團」的預告片,我對於這種「追    求夢想」的老梗,實在是沒有什麼抵抗力,雖然蠻多鄉民說這預告剪的不優,但    確實吸引我的興趣,所以我還蠻注意這部片上檔的時間,衝了4/23公館百老匯的    6:45分晚場,全場算了算只有7個人,   在買票的時候,其實還蠻傻眼的,這片上的廳是百老匯最小的廳,只有五排    ,當然,讓本來只是想就近觀賞的我,心裡有了個底,這部片能達到的什麼樣的    期待?而這篇遲來的觀影心得,也就因為我踏出戲院沒有太多的觸動,因此沒什    麼衝動書寫出來。     故事的梗概很簡單,一個不得志的樂團,為了一起站上舞台演出的夢想努力 ,然後是不斷的挫折,直到遇上一個失勢的混混,擦出了新的可能性。 以下先就劇情發表一些感想,   電影依照「混混」、「天團」的順序分別展開敘事,阿豪(立威廉飾),阿海    (范逸臣飾),看似雙主角的劇情分配,卻著實有著極不平衡的角色形象塑造,阿    豪明顯在角色設定上較阿海立體,是個相當鮮活的角色,至於阿海則相當扁平,    扁平到不論是素人歌手或是明星如范來詮釋皆可,這點真的令我十分的在意。         原因是當一部電影有一半的時間在看一個沒有成長空間角色的演出,是非常    痛苦的,尤其是當阿海自開始到結束,拿著做白日夢的心情去追求所謂的「樂團    夢」時,這角色抽離現實太厲害,甚至到電影後半收線「找回同伴」時,都完全    帶不起來所謂的「革命情感」,革命情感不是動動拳頭的拉扯就能表現的。甚至    於我認為簡單的一個樂器放在工作場合的畫面,都比阿海囉嗦的講了一堆台詞有    追逐夢想的意境。      幸好同樣的情況沒有在阿豪線產生,或者說,是阿豪混混的角色,讓人比較    容易滿足於他個性單純,直來直往,簡單的一個點的改變,就能輕易的體會到他    的改變與執著,相較於用嘴巴追求夢想的阿海,阿豪用他的拳頭、不是盡力而是    想辦法去做到的執著,去證明、追尋自己的夢想。      「我想,出唱片應該比砍人容易吧?」阿豪這樣說著      事實上,電影裡出唱片卻不是這麼的容易,沒有人脈,阿豪殺上電台DJ的車    ,沒有歌詞,阿豪和名作詞人搏感情,最重要的是沒有金錢,阿豪挪用資金背負    著一干人等的夢想,卻始終表現出一副,沒關係我來就好,即便他是用最土法煉    鋼的方式達到目的。      「接下來要怎麼做?要砍人?還是去綁架MV導演?」      為成就夢想勇往直前的奉獻,與片頭開始時,叫自己女人去賣的反差,成功 塑造出一個有血有肉的角色,他與阿文、捷哥三個人是混片裡值得探究的幾個角    色,阿文與捷哥容後再述。      談完主要角色的差異性,回到劇情線上,這二條線開啟的同時,可以看到導    演(兼編劇)很刻意的在台詞上動了些手腳,當阿豪帶著小弟(小蟹),載著自己的    女朋友去賣,女友失望的對著阿豪咆哮著,最後碰的一聲車禍在阿豪眼前結束了    生命。      「你到底在做些什麼?」這句台詞由阿豪、阿海的女友口中重覆的說出。            每個女人都希望自己愛上的男人能有「夢想的實踐力」,即便那個夢想是遙    不可及的,反映在現實生活裡,我認為能讓阿豪在電影後半如此「瘋狂」的付出    ,在某種程度上,女友死前對他說的那些話,讓他著實的思考著自己人生的意義    。於是關了一年出獄後,沒有人接風,於是不停的買醉,於是隨意找個人發洩生    理需求,逃避了大半圈,起身拿著一張黑膠唱片,隨著音樂的韻動,暗示著二條    即將交錯劇情線的可能。      當然,不可否認的,我以相當樂觀的態度在省視片中的女性角色。      追夢,當然不止阿豪、阿海,當阿海的女友成名走紅,阿海心中五味雜陳的    感覺,對照上被包養的事實,除了諷刺,Ivy那欲言又止的眼神,更是赤裸裸的    打了阿海一巴掌,所謂的夢想,光鮮亮麗的背後,是付出,而且是絕對的付出。      接下來是針對幾個配角來談,事實上混片的幾個配角,在塑造上都有著和阿    海同樣的問題,過於簡單、扁平化,導演如果能針對幾個人,而不是所有人都做    了描寫,這樣子反倒能增強印象,不會導致我走出電影院,卻還是叫不出誰是誰    的這種窘態。      在樂團角色方面,我個人認為加強Bass手的份量,遠比把所有團員背景交待    過一遍要好很多,因為他有著傳統戲曲和西方音樂交流的份量,可惜的是流於表    面的笑料製造,甚至有些拒絕交流,正如劇情裡Bass手的台詞:         「戴上耳機,我才回到我的世界」(印象中是如此)            當然,讓我詬病的地方就在此,此片笑料製造是否要帶有謫抵的意味?刻意    而為之的結果,會引來不少的反感,也許當下宛爾一笑,但回過頭來,這些「叛    逆」並沒有為混本帶來加分的效果,也可惜了一些支線。      在社團角色裡,我覺得阿文、捷哥二個人安排的台詞與爆點最多,捷哥就不    多說了,但阿文真的是混片裡一個很棒的角色,自頭自尾就是一個活在現實裡的    混混,在與阿豪在餐廳前相遇時,腦袋的小劇場置換,直接著影響著他對阿豪的    態度,彷彿在告訴阿豪,如果我走上你教我的這條路,往後我的下場就是像你這    樣,只能當個泊車的小弟,所以他向現實低了頭,徹頭徹尾撩落去。         「拜託,我們是黑道,又不是做慈善事業。」 這梗埋的很深,當捷哥寬容以待阿豪時,阿文那種過去一年賣命做事,被忽    略的感覺,導致最後的反叛,節奏轉的很快,也很令人讚賞,我甚至認為造出本    片收尾時另一段小高潮。      至於捷哥,我只補充他是對事不對人,其實他暗中交待阿豪找到債務人要好    好的教訓他,很大的原因,應該是孩子犯錯,還要無力教訓的老母來擔,算是替    老母好好的管教那不成材的兒子。      以上的角色,救了這部片子,沒讓它陷入深淵,卻也掩蓋不住這部片子的許    多缺失。      以往,一部電影,應該說用心的電影會注意的小細節很多,不可否認的導演    埋了不少梗去解釋劇情的流動,但有更多梗是拿石頭砸自己的腳。      鍵盤手打工的速食店,出的餐點。      鼓手的家庭,傳統市場的肉販大多不會自己去屠宰場殺豬。      阿海、阿豪在音響店裡的談話,不知道是剪接問題還是怎樣,      有莫名其妙發出的人聲,應該是後製時沒注意。 這些都只是顯而易見的地方,其他還包含了角色情況與場景不配合,落魄的    阿海住著很華麗的套房等。            這些缺點會讓人吐血,甚至是跳脫觀影的情緒。      同樣的情況,發生在演員的演技磨練上,我認為真的是很大的缺失,與近期    上演的「一頁台北」裡自然的演技相比,真的是一場惡夢,年輕演員無法演自己    就算了,還必須要矯情的表演,生硬的肢體動作,再再都讓人搖頭,這不是舞台    劇的表演方式,不用如此刻意的刺激觀眾的耳朵,更不論口條問題了(阿豪除外)    。      最後回到導演宣傳手段的建議,互動是好的,但互嗆就不明智,樂團電影固    然是會吸引到玩樂團的人的目光,但實際上,玩樂團的人真的比較有自己的想法    、看事情的角度與堅持,他們確實不像混片裡,那些「在外表上特立獨行,只是    要追求潮流的人」,你要把他解釋成叛逆性格也行,別把他們的看法,當成像電    影裡歌仔戲與搖滾樂的關係一樣緊張。      這不是票房、評價問題,是他們在悍衛屬於自己的「夢想」發聲而已,而這    些聲音,往往被你展現出來的態度,一筆勾銷成負面批評,請再加油吧。 -- 長廊上 一雙苦悶 。。。▇▆● 沙沙沙沙沙沙…… 。。▆▆● 拖著腳跟 拖著疲憊 拖著那千瘡百孔的日子 怎麼還不過去? 拖鞋 沙沙沙沙沙沙…… 長廊底 苦悶一雙 屬於我的靜默時刻 http://www.wretch.cc/blog/jimmylin 歡迎參觀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編輯: jy72121 來自: 203.72.63.253 (04/26 12:47)

04/26 19:23, , 1F
一篇篇看過去, 這篇心得最能讓我理解各文章的落差由來
04/26 19:23, 1F

04/26 19:24, , 2F
評價
04/26 19:24, 2F

04/26 19:26, , 3F
感覺許多安排其實是頗有深度, 只可惜因為處理不當, 反而
04/26 19:26, 3F

04/26 19:26, , 4F
顯得多餘
04/26 19:26, 4F

04/26 23:03, , 5F
中肯!!
04/26 23:03, 5F

04/27 00:47, , 6F
Push.我也話說重,有些失言.但只希望樂團生態能被適當地表述
04/27 00:47, 6F

05/10 23:27, , 7F
大大中肯 推
05/10 23:27, 7F
文章代碼(AID): #1BrHcriK (mov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