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雷] 紐約浮世繪

看板movie作者 (後現代女人)時間15年前 (2009/08/01 02:24), 編輯推噓6(601)
留言7則, 7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這是一部很難解釋的電影。 有沒有事先知曉劇情,根本不會影響觀影的感受與心情。因為電影看起來的確是 照著劇情介紹那樣走著,但實際上又不是那麼一回事。 錯置的時光,不斷交疊又層層重複的角色/演員/事件/角色/演員/事件,編導Charlie Kaufman用Kaiden來說故事擺弄觀眾如墜五里之霧。好看的書本或電影可分成好幾個種 類,有一種作品是撞擊舊有價值觀,帶給我們全新的體驗或想法,讓人驚艷不已;有 一種則是把個人深埋在意識核裡的 什 麼,挖出來赤裸裸地呈給你/妳看見,不管是溫暖 /恐懼/悲傷,讓我們無從遁逃只能面對。"紐約浮士繪"就是屬於後者。 Synecdoche,提喻,又稱舉隅法主要特點是局部代表全體或以全體喻指部分或以抽象 代具體;另有"...意義的傳達委婉曲折收到曲徑通幽或含沙射影等效果匯成了語言藝術 中的一道亮麗風景。由Philip Seymour Hoffman飾演的舞台劇導演Kaiden在劇中一幕對 上百(上千?)位演員提出新靈感,此後他每一天早上會給每個人不同的提示去揣摩(文章 選的照片即是這一段),像扮演上帝般對演員下指令,譬如: 今天被炒魷魚/昨天晚上 經歷強暴/被醫師診斷有癌症/親人去世/對生活的一切漠不關心...等等。如同Kaiden到 最後的體悟: 我們都是演員,在自己的人生裡扮演主角。那些提喻就像生活中我們會經 歷的意外/事件/感受,我們都在其中。或許你/妳曾試著去思考/尋找當初一切開始的起 因,試著改變/彌補過錯,扭轉處境,但最後卻只能抓著模糊的線索,在繩子的這一端 懊悔、痛苦,徒勞無功。Kaiden把他的人生搬上舞台,不斷複製一切,卻只能落入虛構 與真實的夾縫中擺盪,生命之路看似比他人都長遠,實際上卻早已死去如無法投胎的幽 魂遊走在懸崖的邊緣。 離開電影院時已近午夜,明天得上班所以回家成了最政治正確的選擇。站在人群之後 等待綠燈,我面無表情看著週遭的人們、信義威秀的紅藍建築、昏黃的路燈,突然心底 湧起很深的悲哀。所見之物讓我想起電影裡的巨大攝影棚,從幾條街不知不覺蓋成了 一整座城市。(我們是不是其實也在裡面?)永遠沒有結局的故事、不斷變化與橫生的枝 節、從未停止的死亡與道別,個人的存在何其短暫,我們卻用了最多時間在等待。等待 一個希望,等待一個絕望;等待一聲招呼,等待一次再見;等待一個答案,等待一個解 釋;等待我們尚未知曉的將來,等待忘卻銘記在心的過去;等待一個人,等待一部公車 ;等待過馬路,等待一杯咖啡;等待,更多的等待。我們的一生如此混沌,從沒能有看 得透澈的時刻。時間就這樣過去了,我還是我,你還是你。Kaiden懼怕自己的死期將近 ,最後卻活著送走了父親、母親、女兒、朋友、摯愛;他總是追逐著已經遠去的/遺憾 的/想再擁有的,卻忘了把握當下。看完電影,你/妳會覺得自己誰都不是,什麼都不 是。當他人賦予我們的意義不再存在,當可以與你/妳連結的人們都消失,那麼,你/妳 是誰? 你/妳是什麼? 你/妳,還是你/妳嗎? 我想,Charlie Kaufman藉由電影想講的其實更多更多,而我所能懂得可能只有全部的 十分之一吧!? 但這十分之一對這個夜晚來說,已經非常足夠。 (Charlie Kaufman的作品有"變腦"、"王牌冤家"、"蘭花賊"等,"變腦"的怪誕十分著 名,我個人則非常喜歡"蘭花賊"。) ps: "天外奇蹟Up"其實有相似的元素,只不過Up實在溫暖多了。 -- 雲朵裡的廢墟 http://www.wretch.cc/blog/nephofeline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8.231.10.221

08/01 06:23, , 1F
這部想講的東西 比以前的作品多太多了
08/01 06:23, 1F

08/01 07:51, , 2F
我也很喜歡這片吶~
08/01 07:51, 2F
※ 編輯: nephofeline 來自: 59.120.144.22 (08/01 12:41)

08/01 15:53, , 3F
(離題)推變腦。
08/01 15:53, 3F

08/03 23:20, , 4F
這部只看一遍真的太可惜了....
08/03 23:20, 4F

08/04 14:12, , 5F
你/妳寫的很好/ 很強大
08/04 14:12, 5F

09/18 12:30, , 6F
寫得真不賴
09/18 12:30, 6F

02/29 01:58, , 7F
寫的很好…
02/29 01:58, 7F
文章代碼(AID): #1ASpRSym (mov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