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雷] 從《靈魂的重量》看《迷幻公園》

看板movie作者 (失火)時間16年前 (2008/02/03 22:04), 編輯推噓1(101)
留言2則, 2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不久人世的數學教授(與其妻子),曾有毒癮的單親媽媽(與因車  禍喪命的丈夫和孩子),信主後改過自新的前科犯(與其妻子)。  西恩潘,娜歐蜜華茲,班尼西歐岱托羅。  電影中從一樁「偶發事件」岔出許多浮世片段。每個人面對生活遽  變時的張惶與不安,對於命運的好奇和掌控能力,不甘服輸的冒險  反抗;彼此接合,逐漸逼近現實條件所能允許的平均變異極限,又  復一一收編,回歸同一套遊戲規則。佛陀的五指山。故雖是一連串  的巧合,仍感覺劇情的步步鋪陳有所依循。  回來看《迷幻公園》的電影節奏,則更極致。影像的節奏,劇情的  節奏(你說,這能算是劇情嗎?)。命運之手(導演?)似乎沒作  出太多複雜的安排,反而聚焦環繞著幾乎可以說是「惟一」的年輕  男主角,反覆書寫的動作(獨白),片段呈現場景,回溯一個事件  的前後始末。(你說,其他人物表現太過平板,連主角也自始自終  改變不大?)。  《靈魂的重量》也有內心獨白。西恩潘飾一位與死神打了照面的教  授,他在幾個主角之中,擁有較高的社經地位,似乎也因此較能主  控自己的命運(相對於依賴毒癮的單親媽媽,與視信仰為手段工具  的罪犯),但人生的規則真是這樣設計的嗎?如此單純簡易而推及  四海皆準?以量制價,帶著生存優勢的產值而不用付出代價?    「挺身而出」主動介入他人生活的教授(這讓我想到美國政府),  (差點)成為殺人兇手。最後躺在病床上一席尚存,生而復死後回  望一生,荒誕的命運劇場,也只是獨自荒涼。決心改過的出獄男子  ,下一秒的無心之過,殘境中可不可能出現救贖?或者心理的究責  仍舊難逃自我審判。  《靈》的各個角色所面對的漫長的心理煎熬,在《迷》片中難以看  清;轉而變成相對簡短的反射動作,相對壓抑的情感表達,以及更  加不熟練的生命處境。意外事件也沒有因此變得更棘手或是,更不  棘手。只是無從比較的孤獨清冷。有許多因素層層疊起男孩的孤獨  ,構成一種複合的情緒,隔出一塊不知為何的荒蕪中心。那是異性  戀女友無能理解,同性友人也未及時參與,唯陌生人恰巧親臨、警  探憑藉目光逐漸拼湊推知的,一幕幕玩笑現場。多麼荒誕。內心對  白相互爭辯,現實中卻沒有勇氣拿著已撥出的話筒,向人陳述那突  然。無論是離家的父親,隔閡的母親,似乎都無法代為負載這樣的  秘密,化解這瞬間凝結的人生尷尬。  只有一個突然出現的不起眼的女孩。她不滑板,只騎車。冷冷的,  寂靜的電影(某些人生片段,我們會不會也希望它如同某些無聲的  畫面,最好還能無端消失?)。女孩讓男孩扶著後座向前騎去,她  不知道男孩的秘密,但她深信一種面對生活難題的解法。整部影片  ,男孩像未曾準備好進入這個世界(其實誰又準備好了進入迷幻公  園?男孩的朋友說),還不知道如何看待這世上的各種戲劇效果,  他對一切事物抱持平等的疏離態度,也就不用顧慮誰的親近與否。  沒有比較,沒有真假。也因為冷淡,得以將一切霧化處理,彷彿同  時擦去所有能夠傷人的尖銳稜角。   所有的謊言,也許只是一種暫時舒服的方式,一種可以減緩瘋狂的  防護,也是對救贖和開解的渴望。謊言之前,故事已然開始。迷幻  公園,Paranoid Park,每天有多少人生包袱渴望在這裡被卸下被  遺忘,多少肉體/靈魂嚮往不同以往的、完美的另一次滑翔;男孩  為了不一樣生活的心情來到此秘密儲藏所,被迫學習與秘密共處,  卻將發覺這諸多人生的秘密有時甜蜜,但更多是苦澀掙扎。   我難免會想,那電影結束之後。意外現場的血跡和新聞過期了,詳  細書寫的筆跡都燒成了灰燼,那些戀情記憶被後來的其他覆蓋,之  後呢?還嚮往不一樣的生活還是已經不再需要一座迷幻公園。還在  意滑板是否看來很娘?或者生活已經不是教室課堂和街頭的問題。  而我覺得整部片最吸引我的地方,是男孩來回海邊的那一段路程,  還有坐在椅子上背對著海寫信的那些畫面,風吹過蔓生的長草,感  覺還有許多故事未完。或者被默默記載,或者隨著潮汐亙古的的規  律,悄悄留給下一個走到海邊的心靈了……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5.229.214.143

02/03 22:24, , 1F
21 GRAM很好看呀
02/03 22:24, 1F

02/03 22:45, , 2F
21克好看,不過也是...一樣的...不舒服 = ="
02/03 22:45, 2F
※ 編輯: psylibra 來自: 125.229.214.143 (02/03 23:13)
文章代碼(AID): #17fSe2SV (mov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