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雷] 曖昧是不可跨越的絕美對望-《花樣年華》

看板movie作者 (stanley)時間16年前 (2008/01/05 21:02), 編輯推噓3(301)
留言4則, 4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網誌版有音樂: http://www.wretch.cc/blog/jazzstanley&article_id=13444791 看完了王家衛2000年的作品《花樣年華》後,馬上愛上那個戰後的時代 氛圍,即使周璇是30、40年代的上海當紅歌星,但60年代的香港,撤退 到此地的上海人,懷念著上海風情、想念著家,周璇的歌聲反倒成為了 一種寄託。 在許多華語片中都能夠一窺端倪,包括最近火紅的李安《色戒》,裡頭 湯唯獨唱的那首《天涯歌女》也是周璇的代表作之一。因為最近讀著的 書如張愛玲、看著的電影如王家衛、李安,不約而同都在描寫著60年代 的香港,那仍舊沉浸在老上海風情的氣氛中,周璇的歌聲格外能夠引領 我回到當時,也就是西方還在風行披頭四,日本、巴黎還在鬧學運,台 灣經濟正準備轉型,整個大時代動盪不堪的60年代,飄搖不堪的香港, 也以上海當作一種精神依歸,說當時是某種花樣的年華,再貼切不過。 花樣的年華 演唱:周璇 花樣的年華 月樣的精神 冰雪樣的聰明 美麗的生活 多情的眷屬 圓滿的家庭 驀地裏這孤島籠罩著 慘霧愁雲 慘霧愁雲 啊! 可愛的祖國 幾時我能夠 投進你的懷抱 能見那霧消雲散 重見你放出光明 此首歌的歌名也成為王家衛《花樣年華》的靈感來源,觀看過此片後必 定會對於張曼玉戲裡不停更換的旗袍(有24套之多,更是考究於當時上 海真實的布料花色)、婀娜多姿的體態給迷住,戲中劇情架構簡單,大 略上只有梁朝偉及張曼玉兩人,超脫於王家衛以往喜歡複雜人物及結構 電影的喜好,算是王家衛更成熟精練的作品,把所有藝術成份都奉獻給 細節了。 不同於以往文縐縐的對白,《花樣年華》用緩慢的場景及許多近距離構 圖來凸顯兩位主角的情緒、以及掙扎,那種似有若無的含蓄,欲拒還迎 的拉扯,在兩位當今華語電影當家的兩位演員詮釋下,彷彿濃稠又疏離 的把觀眾的胃口吊著,心懸著。 這是王家衛電影提供的癮頭,是燃燒才起作用的尼古丁,可能沒什麼營 養,但卻能提供一種迷醉的狀態。 也如同片中的幾行字,貫穿這故事,甚至延續到之後的《2046》: ”那些消失了的歲月,彷彿隔著一塊積著塵的玻璃,看得到,抓不著。 他一直在懷念著過去的一切。如果他能衝破那塊積著塵的玻璃,他會走 回早已消逝的歲月。” 而片中最經典的配樂是這首,Yumeji's Theme,大提琴協奏曲,一共 出現7次,旋律巧妙的搭配著整片的節奏,曖昧又真情流露,確實格外 動人,也格外令人心碎。 片中最經典的對白則在片尾,梁朝偉對張曼玉說: 「是我,如果有多一張船票,你會不會跟我一起走?」 以及張曼玉回梁朝偉的: 「是我,如果有多一張船票,你會不會帶我一起走?」 結局沒有答案,也或者有,如同王家衛一貫電影的中心思想,拒絕。 王家衛是一種拒絕。 所以梁朝偉、張國榮、張曼玉、林青霞和黎明,也都是一種拒絕;給 死豬按摩的金城武和對著罐頭說話的金城武更是一種拒絕 - 如同一 個人只選擇與充氣娃娃做愛 - 那是他拒絕任何回答和呼應,只在那 兒暗爽,他享受這個。 也譬如享受著王家衛電影的我們,成為一個固定的文化群體,總是喜 歡用王家衛表明自己的身份和劃分品味的層次,也享受淪陷在那自個 認知的花樣年華裡頭了。 -- 我們幸運極了, 不確知自己活在甚麼樣的世界。 http://www.wretch.cc/blog/jazzstanley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217.141.189

01/05 22:24, , 1F
我好喜歡這部電影~~~推!!!!
01/05 22:24, 1F

01/05 23:30, , 2F
純推
01/05 23:30, 2F

02/07 00:00, , 3F
02/07 00:00, 3F

07/03 02:26, , 4F
旗袍真的是用極為保守的方式再解放身體
07/03 02:26, 4F
文章代碼(AID): #17Vt_RLE (mov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