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想+小評] 神鬼認證I~III--特權下的陰謀 [有雷]

看板movie作者 (就不用暱稱了)時間17年前 (2007/08/20 00:25), 編輯推噓16(1604)
留言20則, 15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影評-神鬼認證I~III--特權下的陰謀 Matt Damon所飾演的Jason Bourne依序在The Bourne Identity (2002)、The Bourne Supremacy (2004)以及The Bourne Ultimatum (2007)中大顯身手,展現出一 流動作片主角所應該有的正義形象、過人智慧以及令人嘆為觀止的格鬥搏技、飆 車技術。而這一系列的電影,雖涵蓋動作片的特質,但影片的構成要素仍是以環 環相扣的劇情為主。 本系列的電影劇本由Robert Ludlum的同名小說改編,陳述一位由美國中情 局Central Intelligence Agency (CIA)派遣在外的特務Jason Bourne,因執行某次任 務失敗而受傷,導致對自我身分的記憶受損,之後遭受許多莫名的追殺,"Who was I ?"成了他持續追求的一個問題。在Bourne緊張刺激的逃亡過程背後,竟 藏著CIA組織的腐敗體系及不為人知的陰謀。 本系列一到三集均有相似的劇情架構:一、Jason Bourne莫名地被追殺;二、 Jason Bourne追尋追殺者的經過;三、遇敵後的搏擊與逃亡時的飛車追逐;四、 CIA均有一組人馬監控Jason Bourne;五、揪出最後的陰謀者......一連串緊湊的 劇情增加了本劇的張力,過程中的蛛絲馬跡成為觀影者集中注意力之處。CIA所 訓練出來的特務Bourne具備敏銳的觀察力、優越的危機處理能力、精湛的搏擊 及開車技術,無不讓人目不轉睛、瞠目結舌,讓人覺得"3千萬美金打造出來的 殺人機器"果然不同凡響,兼具力量與智慧於一身。而動作場景及運景技巧每一 幕均可顯示製作團隊的用心。例如國家的選擇及場地的勘查等,使得故事涵蓋歐 洲各大城市,卻又鋪陳得十分流暢,本系列電影可堪稱極具水準的劇情動作片了。 CIA為美國最大的情資中心,任務主要是收集世界各地各類的情報,一旦發 現有危害人類、國家安全,或造成世界動盪不安之不純動機、計劃時,中情局會 出面協調,亦或暗中破壞該計劃,以維護世界和平,平穩各國局勢(說穿了,其 實是以美國本身利益為考量......)。大多數CIA人員均具備卓越知識及相關專業能 力,亦即所謂高知識份子。而一個組織的內部管理及運作必是團隊分工(team work),各部門專司其職,有各自負責的任務及project,如同影集中分別出現的 三個團隊,會有不同的領導者(leader),來對整個團隊成員作指示,以收集正確 情報、衡量當時局勢來作出最適當的決策,而特務則是各團隊在執行任務時的棋 子。 這樣子的分工若是成員在一個眾志成城、萬眾一心的環境下時,可以讓組織 順利運行,發揮最大效能,達成許多"不可能的任務",特別是在CIA這種人材濟 濟的單位。不幸的是,各級主管有自己的目標、自己的方向,甚至是自己須巴結 的上司、對象,因此各主管的理念、認知均不同,當自身的利益成為彼此的衝突 點時,就必須針鋒相對,兵戎相見。電影中的CIA不僅各團隊主管如此,甚至 連局長都只為了自身的利益及權勢來左右計劃的執行。電影中主要出現三個CIA 團隊,底下分別對三者作出一個簡單的列表: Team leader: Alexander Conklin Pamela Landy Noah Vosen 出現集別: 1 2, 3 3 負責計劃: 絆腳石計劃 名稱未知 黑薔薇計劃 效忠對象: Ward Abbott American Government Ezra Kramer 對Bourne態度: 負面 正面 負面 當第一集開場得知Bourne暗殺任務失敗,Wombosi在公開場合發表聲明, 宣稱已抓到刺殺者並指出幕後主使為CIA後,才使得"絆腳石計劃"逐漸浮出 檯面,此時的"絆腳石計劃"執行團隊領導Conklin為了避免Abbott在國會上被 議員質詢,一方面也是Abbott對Conklin施加壓力,而對整個團隊下達對Bourne 的追殺令。因此,Conklin必定知道整個計劃的目的與作用,但身為CIA一員, 也許為了升遷、績效等實質利益的提升,Conklin選擇了服從Abbott的指示,昧 著道德良知來替上司執行絆腳石計劃,除了暗殺專權者及破壞自由社會制度的" 壞人"外,亦協助上司剷除異已,殺害站在不同立場的"壞人"。而Conklin底下的 團隊成員,要知道整個計劃的內幕及幕後主使應該是不太可能的事情。在第一集 結尾Conklin率領該隊人員企圖追捕Bourne歸案失敗後,Abbott下達給殺手的 指示為殺害聽話的Conklin,主要的理由個人認為有兩個:一個是殺害Conklin 後可以使絆腳石計劃整個停擺;另一個是Abbott需要Bourne這個人頭,以避免 第二集那位石油爆發戶被Landy所領導的CIA團隊搜證並逮捕,進而使自己是 內賊的事實曝光。Abbott將一切的罪行推給第二集一開始在印度渡假的Bourne。 因此Conklin是死得蠻冤枉的,一切只因為Abbott的利益,而獲得"因公殉職" 的下場。 Landy的出現是本系列中一個明顯的分水嶺,代表CIA高層也逐漸介入 Bourne的脫逃事件。根據劇情安排,第二集及第三集是具有連貫性的。Abbott 的計謀在第二集一開始是得逞了,Landy起初完全不曉得絆腳石計劃,也試圖追 捕、殺害Bourne,但隨著Landy的深入調查及Bourne幾次關鍵性的舉動得到了 Landy的注意後,Landy才慢慢發現事情並非那麼單純。反觀Abbott始終扮演著 對立的角色,甚至再度殺害原先為絆腳石計劃團隊的一員(就是那位發現Bourne 可能是被嫁禍的工作人員)。可見低階人員只能服從上面的指示,而任務的核心 價值為何,他們也不知道。直到Bourne潛入和Abbott對談,並錄製了關鍵錄音 帶後,隨著Abbott的舉槍自戕,就此進入第二集的尾聲。 Landy和Bourne的接觸,加上倫敦記者由線民得到了"黑薔薇計劃"後,才逐 漸將最終頭目及計劃宗旨浮上台面。副局長Vosen所領導的第三個CIA團隊, 整個可以說是CIA 局長Kramer的私人隊伍,原因是Vosen抱著局長的大腿聽命 行事。因此當衛報記者調查黑薔微計劃時,Vosen馬上企圖追殺記者及線民,以 確保整個計劃不被揭穿,幕後的主謀者局長Kramer得以繼續作高官, Vosen則 可直接從局長那得到不少好處。對局長而言,Landy成了既不聽話(不知情如何 聽話?)又有可能將這些內情抖出來,使得自己聲敗名裂的下屬,因此他拉攏 Landy來間接參與Vosen團隊的主要目的,反而是利用機會將整個黑薔薇計劃歸 罪於她。此系列電影的劇情大要大致如此,一般小說改編的電影在劇情上可能無 法像小說一樣鉅細靡遺,可以完整呈現出來,雖然個人沒有看過小說,但相信電 影已經作到至少讓觀眾了解的程度,且主要的核心也沒有相去甚遠。雖然第一集 和二、三集的導演不同人,對於小說的劇情取捨也有出入,以劇情動作片的標準 評比來說,本系列作品已臻上品了。 Robert Ludlum於小說中描寫一位特務如何利用自身的技能及智慧一一地克 服困境、尋回失落已久的記憶,並將人類基本的道德良知彰顯出來。電影既是經 由小說改編,勢必具有原小說作者想表現的思想與觀點融入,並非單單陳述一個 腐敗組織如何對一位任務失敗且失憶的特務趕盡殺絕,其意涵應不只於此。此系 列故事反而是想顯現:人生中對於命運安排下的無所適從。怎麼說呢?能夠在 CIA組織裡工作,前文有提到這些人雖不見得是天才,但也已是各領域中的個中 翹楚了,而CIA組識可如人類社會的縮影,雖然看似有序,但卻總有許多讓人 灰心且無力的地方。黑薔薇計劃為局長Kramer所謀劃,但他仍須向下找幫手, 電影劇情沒有明說一、二集的Abbott是否直接受命於Kramer,但至少已是間接 接受任務了;第三集的Vosen則是局長底下的頭號人物,一般而言,上司找下屬 "作點事"是合理的,這算是派遣、委任,但若這事既不光明、又不磊落,更無法 搬上檯面的話,只好暗中找人。而被找到的人,當然只能選擇"服從"或"抗命"。 試問,對方是局長,我好不容易爬到了CIA的高階主管了,若仍遵守著公理與 正義的心態拒絕局長的"派遣",那麼我的位子還留得住嗎?不僅留不住,反而讓 局長知道你持反對立場,為了肅清,搞不好小命也沒了;若昧著良心選擇"服從", 當然會有局長那邊下來的不少好處,日後在CIA可以走路有風,成為局長眼中 的紅人,即使底下有了差錯,有局長當靠山,自然而然也壓得下來。因此,這一 類的任務,對於一位循規蹈矩的人而言,抉擇的壓力是十分龐大的。但若是對於 利慾薰心的"小人"而言,反而是難得的契機。片中Abbott是一位以"利"為 導向的人,他在第二集和非法販賣石油的集團掛勾,從中獲利;而Vosen則是較 重視名(但也不是不重視利)的一位角色,兩個都不是什麼好東西,因此符合局長 的要求。當兩人直接或間接地接受了絆腳石與黑薔薇計劃後,便開始向下指揮, Abbott找上了Conklin的團隊,而Vosen團隊則直接受命於局長。Conklin理應 知道Abbott的陰謀,多深入就不得而知,以年紀而言,Conklin在CIA的時間必 定不如Abbott,意謂著:他還得往上爬!因此剛才所提的"上找下"的戲碼又得再 度上演。這個時候可以看出來,Team裡面的成員幾乎是只能服從,且不知內情 的"小囉囉",而特務更是底下的"棋子",倒楣時,為了上司們的自私、陰謀、利 益而被高層犧牲掉,自己對上司忠心耿耿,換來的卻是上對下的無情壓榨與利 用,多麼地諷剌、多麼地令人感慨。而Conklin、Abbott、Vosen甚至於局長Kramer 都是從這些"小囉囉"、"棋子"慢慢爬上來的,怎麼爬上來的?光看這類人的作 風,便可推測即使自身有兩把刷子,但一定有靠技倆、靠權謀、靠逢迎,慢慢往 上爬。碰巧電影裡頭的局長Kramer是一位利用特權而大搞陰謀的一位長官,倘 若局長是一位剛正不阿的人物,被局長看上的則會是 Landy,且其接受的任務必 是極具挑戰且光明又搬得上檯面的(Landy只想作"CIA該作的事")。本以為這種 組織的運作與倫理,只有可能在長久以來君權統治的華人社會出現,看了這系列 電影才發現,原來強調民主發展下的美國也會有,或許這個現象勢必是人類社會 組織運作下的一個病態,特別是居上位者是一位居心叵測的陰謀者時。 想必小說作者Robert Ludlum應該有親身體會在上司如同Kramer底下工作 的經驗,不見得是CIA,因為在各個組織中,都可能會有這樣子的運作方式,為 了抒發自己的情緒,表達對這環境的無力與不滿,而寄情於自己寫的作品中,因 此塑造了Bourne這樣的一個角色,並替Bourne加入了一些情感成份,如和Marie 的情愫、身為殺手的悲情,與對自己所作所為的後悔,電影均或多或少的著墨了。 而劇中利用特權的陰謀者最後皆逃不過法律的制裁,Bourne受到的委屈及罪行 亦雲淡風輕,並拾回昔日的記憶與人生的光輝,但現實生活中特權下的陰謀卻無 時無刻地上演著,值得我們警惕與注意...... by lazywind 2007/08/18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13.190.88

08/20 00:37, , 1F
很清楚的解釋說~ 我看了一二集好幾次才看懂 XD
08/20 00:37, 1F

08/20 00:53, , 2F
推好文 不過Vosen應該不是副局長吧? Landy才是
08/20 00:53, 2F

08/20 01:09, , 3F
Vosen是副局長沒錯,第三集最後新聞有說,所以印象很深刻
08/20 01:09, 3F

08/20 01:15, , 4F
Vosen 是副局長沒錯,片尾有提到
08/20 01:15, 4F

08/20 02:02, , 5F
對一二三集的簡介真是把我心底的話都說出來了,大推!
08/20 02:02, 5F

08/20 02:14, , 6F
小吐一下 美國最大的情治單位不是CIA 是NSA
08/20 02:14, 6F

08/20 02:16, , 7F
NSA是CIA的六倍大......但是低調很多
08/20 02:16, 7F

08/20 16:54, , 8F
cia局長是總統提名國會同意任命的
08/20 16:54, 8F

08/20 16:55, , 9F
並不是小嘍囉慢慢爬的到的
08/20 16:55, 9F

08/20 16:56, , 10F
who was I?????
08/20 16:56, 10F

08/27 20:16, , 11F
因為他失意,不知道自己的過去,所以用Who was I
08/27 20:16, 11F

08/31 23:23, , 12F
推~~
08/31 23:23, 12F

09/19 09:18, , 13F
推這篇 讚
09/19 09:18, 13F

03/17 11:43, , 14F
實在看不到這麼深...!
03/17 11:43, 14F

07/19 05:27, , 15F
強 分析入微
07/19 05:27, 15F

07/19 05:28, , 16F
藍蒂只是想抓住包恩讓包跟艾x特對質吧
07/19 05:28, 16F

07/19 05:29, , 17F
因為藍
07/19 05:29, 17F

07/19 05:30, , 18F
觀察到艾伯特一直想把包恩滅口
07/19 05:30, 18F

08/01 14:26, , 19F
好文!!!感同身受 必推
08/01 14:26, 19F

06/11 11:50, , 20F
2014簽到
06/11 11:50, 20F
文章代碼(AID): #16o6xghw (mov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