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雷] 真相何在?──《門徒》

看板movie作者 (小八)時間17年前 (2007/07/01 22:31), 編輯推噓2(200)
留言2則, 2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圖文版:http://blog.yam.com/wanderland/article/10711422   「我不明白人為什麼要吸毒?直到阿芬和坤哥死後,我才知道,一切都源於自於空虛 。」影片開頭,吳彥祖在一室凌亂中緩緩道出這段獨白,時光倒溯,序幕開啟。   警察阿力(吳彥祖飾)為調查販毒通路,潛入組織臥底,得到首領坤哥(劉德華飾) 的信任。   故事以販賣毒品為主軸,往下延伸,不禁想到題材類似的《軍火之王》。但兩相比較 下,《軍火之王》尼可拉斯凱吉的獨白多、立場堅定、反諷意味濃;《門徒》則模糊不清 ,需觀眾自行挖掘思考。   一進入這個故事,馬上能感到真實的模糊難解。模糊並非來自嗑藥的朦朧感,而是源 於阿力的茫然惶惑,這樣的難題由清醒的阿力經驗,更顯有力。   片中不斷出現大量毒品製造過程與術語,這些信而有徵的資訊,看似要取信於觀眾, 實際上卻因大眾對這塊領域的無知增添更多的疑問,尤其是小工廠中和做料理無比相似的 製毒手法,似假還真,讓我感到絲絲苦澀的諷刺。   不吸毒且身為警察的阿力,應該獨立能以超然的眼光看待毒品,但毒癮者阿芬(張靜 初)出現後,疑惑開始產生。   這是一除以三,怎樣也除不盡的問題。   「莊家」坤哥這樣回答。這裡的坤哥是超然的,身為供應毒品者,他拒絕思考難解的 道德問題,只在意單純的供需關係,不在乎毒癮者吸毒的原因,一切不過是一比又一筆的 交易。但他在面對抽菸的女兒時,「不知道她為什麼要吸菸」的問題竟馬上衝口而出,這 是身在局中的悲哀,也暗示了坤哥最後的結局。   在劇情的深度要觀眾自行探尋的情況下,我在演員的身上只能嗅得複雜的氣息,無法 進一部解析其成分為何物。實在有些可惜了張靜初和古天樂的演技,這一對毒蟲鴛鴦分別 展現了兩種典型的毒癮者特質,前者可憐中帶著可惡;後者則惡行惡狀,不見棺材不掉淚 。在精湛的肢體動作背後,難以捉摸的情感深度,令我迷惑。   我會以「在真實的灰色地帶中迷航」來形容《門徒》。故事裡的人物都蒙上一層真假 難辨的面紗:昆哥和阿力的信任關係建立在虛假的欺瞞上,而張靜初和古天樂吸毒的原因 始終撲朔迷離。   但總要有個抉擇不是嗎?影片最後,昆哥正視最基本的現實,沒有悽楚的纏綿話別, 毅然走向既定的結局;張靜初和古天樂沉迷毒品幻境,走向滅亡;本來獨立於外的阿力, 在角色與道德觀混淆的空虛下,選擇以針筒來遺忘。   最後也是最初,場景回到一開始的獨白,幻境中,阿力看到了阿芬和昆哥。阿芬留下 的孩子,輕輕奪去阿力手中針筒,擁抱阿力,到底是救贖還是另一個未解的謎?   到底真相何在?我們應該相信什麼?史蒂芬金在《三張預言牌》中提到「為什麼是彎 曲的符號」,扭曲的形狀總引誘人前去拉直,撥亂反正,但最終常常白費力氣,徒勞無功 。拉直這麼困難,是不是不應該去管?昆哥在劇中的注腳下的好:「他們有選擇權」,沒 錯,我有選擇權。 《蒼白皮膚的美感》:http://blog.yam.com/wanderland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228.135.201

07/01 23:22, , 1F
最後針筒應該沒注進去吧
07/01 23:22, 1F

02/06 05:17, , 2F
好評,人物深度確是爾導本片最動人之處,您點出了重點。
02/06 05:17, 2F
文章代碼(AID): #16XxhVAK (mov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