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Sad Movie

看板movie作者 (瑣碎堆疊出的幸福)時間17年前 (2007/04/09 00:54), 編輯推噓1(100)
留言1則, 1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社會科學裡面非常喜歡談到[想像]這兩個字。 想像的意含在於幫助科學家劃分出其所想 研究的範圍與方向。 藉由想像, 他把自己所熱切觀察與所與描述的抽象物事, 轉化成為具體的對象。 這種想像的意含, 闡述的是個人行為與自我的複雜質性。 當下與現在的行為舉止或自我容貌並非僅是個人選擇下所造就的產物, 相反地,它是歷史、政治、社會或文化等種種力量糾結而平衡而得的暫時結果。 我們的生活像是一塊巨大膠狀的果凍或布丁, 他凝結穩固卻又隨時具有溶解及變動的可能性。 而想像的另一層意含則在於揭露了生存的盲點, 如魚游卻不知水之所在一般。 那些生活中太多的自然而然往往被我們忽略得習以為常。 許多環境物事人事變遷情感流離我們身在其中卻無法也無能參透它們的存在。 只有在某些曖昧且決定性的片刻,我們才能從而得知。 電影的中文名稱叫做「戀人絮語」, 而正如「Sad Movie」這樣的原片名所標示的, 影片一開始便霸道且毫不在乎地揭示其悲劇般的結局。 它想試圖傳達的主題便不是隨手可見的YA愛情電影, 將每段感情拍得朝氣蓬勃像日出、向日葵 或讓你躍躍欲試並想談一場巧克力甜甜圈般的可愛感情。 不管是友情、愛情或親情。 它要辨說的並不是一段感情的開始。 而是每段感情的結束,以及結束的意含。 電影的敘事開展於八位主角與他們的四段感情。 手語天氣播報員等待著擔任消防隊員男友的求婚與承諾。 在遊樂園的公主布偶暗戀著即將出國遊學的年青畫家, 因火災而受傷不能言語的她等待著兩個人約會的那一天。 始終不願接受感情已到盡頭的男子在網路上扮演起分手專家, 為那些始終把分手說不出口的情人們向對方坦承, 並期待自己的能夠力挽狂瀾起死回生。 而在事業裡奔忙的母親終於發現了自己與兒子疏離冷漠的關係, 在一次交通事故以後她住入了醫院,與兒子展開了真正的母子對話。 影片之中導演使用了許多隱喻, 隱喻了在感情關係中即便繁瑣磨人而戀人們仍然那麼密切且大量地需要溝通。 手語的使用與誤用像是戀人對話間的理解及誤解。 公主布偶的喑啞是面對感情的緘默與表達的艱難困頓。 分手專家這樣的職業說著人們面對情感裡山窮水盡的冷漠、無奈或緘默。 感情的抽象與無以名之只能在堆疊瑣碎的言語中確認成型有所碰觸。 因而我們時時刻刻為愛情命名,柯裕棻說。 然後電影就在單音節且孤單的NEW AGE鋼琴聲,像抒情詩的Bossa Nova曲調 及看來無關緊要的而大量的戀人絮語/碎語裡悲傷地結束了。 戀人或親人終究死亡了、獨奏般的暗戀終究只有獨奏, 然後瀕死的感情終究還是變成了回憶而不再反覆播放。 如果一段感情或人生勢必會結束,那它應該是什麼? 另一部電影「口白人生」也談到了結束的意含, 看得見終點的人生不全然意味著它是齣悲劇。 句點的存在反而使看待自我與人生的目光變得透徹清明。 當我們終於領悟到原來一段感情或一次生活的終有盡期, 我們也不得不學會記憶與珍惜。 也在這樣領悟的時刻裡, 那些原本習以為常視若無睹的生命或感情段落, 微微地展露了它短暫而恆長的意涵。 「口白人生」中的主角在最後的時刻裡面臨了生活延續或終結的抉擇, 在讀著那本記述著他前半輩子的人生小說後, 他笑著笑地對著那位能夠決定小說的結局, 同時也能決定他人生終局的焦慮作家說道: 「I love your book,you should finish it。」 finish是小說的結束,也是他人生的結束。 而電影片段中 那些反覆的牽手與對話; 母親平日無聊瑣碎的叮囑; 孩子一個撒嬌般的微笑; 戀人對於自己長久以來的遷就與寬容; 一個愛著你的人長久以來的消磨與等待。 使得早從「Sad Movie」這樣片名裡已預知這些悲傷結局的觀眾們, 不得不記憶與在意起這些看似老調的平凡與瑣碎。 這才是結束真正的意涵。 因為, 一段生命或感情之所以珍貴在於他們, 終有盡期。 -- 喃喃。自語 http://www.wretch.cc/blog/ferment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59.113.177.58

04/09 18:03, , 1F
寫的很棒
04/09 18:03, 1F
文章代碼(AID): #166HuyBM (mov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