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罰球線上》The Heart Of The Game

看板movie作者 (敲敲天堂的門)時間17年前 (2006/11/24 03:33), 編輯推噓2(200)
留言2則, 2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2005多倫多影展競賽片 2005波蘭影展最佳紀錄片 你還有看到這部電影的機會,就在 11/24(五)15:30 台南市全美戲院 12/03(日)13:00 台南縣新營市新民國小音樂館 詳情請見 南方影展網頁 http://cfma.tnnua.edu.tw/south2006/l_intro_a01.asp 這是一部運動"史詩"紀錄片,導演用手持式攝影機跟著這個高中球隊拍了七年, 裡面有突出的主角,高潮迭起的劇情,主角經歷的挫折,最後的戲劇性 ending, 簡直是把紀錄片拍成了劇情片。 我一直猜想,其實這個紀錄片導演,ㄧ開始想拍的是那個有趣的教練, 教練比爾瑞斯勒本身很有爆點,他是華盛頓大學的財稅教授, 之所以會擔任羅斯福中學的女子籃球隊教練的原因是為了陪女兒打球, 片子中有一段教練的訪談,「對於比賽,我其實沒那麼在意輸贏」 他說, 碰,馬上接一段他在比賽中對著裁判判決歇斯底里的咒罵, 其實他並非太專業的教練,他說他從來不畫進攻戰術的, 他指導女孩們在思考和動作上都要像個「驕傲的獅子」、「一群狼」以及「熱帶颶風」, 翻成白話的意思,有點類似林志傑腳上寫的「態度」兩個字, 很重要的一點,即使在關鍵的比賽,他也會讓每一位球員都上場, 就像在每次隊呼後,教練總會加上一句「have fun!」。 就在比爾擔任教練的第二年,球隊起了一個很大的變化, 我想這是導演原本也沒想到的,一個天上掉下來的禮物, 就是來了一個明星級的傳奇人物,達娜麗亞魯羅素, 「她是我認識的人當中,最接近WNBA的人了。」羅素的隊友如是說。 一個從小跟男生打球而且痛宰他們的女生,一個來自貧窮家庭的黑人球員, 雖然她的球技沒有問題,但她跟整個白人佔多數球隊卻顯得格格不入, 她跟球隊的第二得分手(白人)也鬧的很不愉快, 教練費了好一番功夫才讓幾個小女生開誠布公的說出內心話, 讓羅素漸漸的融入球隊, 這裡面雖然不是嚴重到黑白的種族歧視問題, 但大多數黑人白人的家庭經濟,教育背景差異極大的問題, 的確還是存在美國的社會中。 羅素加入球隊後,每年季賽的成績漸漸進步, 已經變成當地的地區強隊,每年的季後賽旅程也越來越接近州冠軍, 但羅素在高三卻遇到了女性運動員才會遇到的麻煩, 一般籃球員會遇到的麻煩大概是受傷、毒品, 但羅素遇到的卻是意外未婚懷孕。 休學一年後,羅素念了高四,也回到籃球場上, 這時卻又遇到高中女子籃球聯盟的從中作梗,宣稱球員不能參加四年的季賽, 連高中女子籃球聯盟都在打壓女性的權益,甚至威脅整個球隊的成績作廢, 這時也穿插著當地電台的call-in內容,暴露出一般大眾的歧視與偏見。 但這時隊友相挺羅素,帶著可能賽季不算的威脅一路挺進州冠軍賽, 電影尾端就是整個冠軍賽的過程,結局就很像電影, 但是,有時候籃球比賽就這樣, 公牛隊六度封王時的Game 6不也如此, 整場比賽就像編劇編好了一樣,有個完美的Happy ending。 如果你喜歡可以看圖說故事的網誌版 http://blog.pixnet.net/starvon/post/1150578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59.104.141.78

11/24 13:00, , 1F
聽起來很不錯
11/24 13:00, 1F

11/24 21:22, , 2F
很讚
11/24 21:22, 2F
※ 編輯: starvon 來自: 203.70.110.56 (12/01 03:22) ※ 編輯: starvon 來自: 59.104.127.90 (12/06 02:17) ※ 編輯: starvon 來自: 59.105.39.31 (12/13 02:56)
文章代碼(AID): #15PVU2nP (mov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