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節] (雷)只愛陌生人--青春,斷背以外

看板movie作者 (quasi)時間18年前 (2006/06/30 09:47), 編輯推噓1(100)
留言1則, 1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文章的開頭不禁讓人想要提出一個小小的疑惑--“麥田”一詞,在粵語中是否 有特別的涵義?很久以前王菲曾經有一首歌曲叫做“守望麥田”,而這首歌曲的 國語版則稱為“百年孤寂”;恰巧這部電影,也真那麼散發著一股獨屬於青春的 惆悵與寂寥。 無論麥田一詞是否真有特別的涵義,這樣遼闊的、金黃色的奇異景緻,卻貫穿於 整部晦澀的電影。為數大量的場景,都選擇室內--甚至是小房間。整部電影, 觀眾的心情彷彿就是跟著鏡頭進出室內或者戶外,而逐漸的七上八下著。第一個 場景,男主角Eric在朋友家打電動--掌鏡者像是不熟練的使用DV捕捉兩個男孩 沉默打電動的畫面,鏡頭甚至有些晃動;然而銀幕中兩人若有似無、似乎比拜把 還要更多那麼一點的情感,卻很自然的在畫面中暈開。此後,一場又一場傷悲的 愛情嘗試,簡直無法不讓人聯想到孫梓評的小說《男身》--原來所有人擁有的 青春,都總有那麼一兩個雷同之處:身不由己的被家長安排到國外唸書、愛上不 該愛的人(自己的表哥)、為了接近喜歡的人可以作出越軌的行為(偷窺約會、 藉故過夜卻難忍衝動的偷吻了對方)、因為自己“異於常人”的性向而慘遭同學 排擠、長久依賴的心靈以及肉體慰藉竟不如想像中那樣痴心單純(原來對方一直 在釣和自己一樣的亞洲男孩)、父母因理念不合而逐漸步上各玩各的局面、最終 以為感情獲得歸宿了然而實際上卻為自己惹來一身腥(為了喜歡的人竟然鋌而走 險協助他偷渡,對方卻讓自己背上偷竊的黑鍋)……一幕又一幕自然而緊湊的相 扣著,卻像是自己和身邊親友們走過的荒唐青春,被隨機擷取之後,理直氣壯的 重組著。 整部電影不算是有個完滿的結局--甚至稱得上是未完成--我們看到的只是走 過青春的一個“過程”。男孩的母親意外的發現了自己兒子原來有同志傾向,故 事卻沒告訴我們,後來呢?而每一次的愛戀也都是像這樣的無疾而終。也許人生 的過程就像是這樣,雖然總有完結的那一天,然而那天就真的意味著完滿嗎?生 命結束的同時絕對不會抱持著遺憾嗎?最後Eric倒在麥田之中,表情似乎寧靜祥 和著,其實是充滿無奈的吧?“青春的流逝”這一件事實,便是這樣通過了一個 接一個晦澀而不堪的畫面,逐漸的鮮明了起來。 除此之外我也看到了,導演除了企圖探討同志少年的青春路難行之外,對於其週 邊的人事物,也有細膩討論的旺盛心。譬如Eric的妹妹在學校聽課總像是鴨子聽 雷,所展現的不適應;譬如中年男子事業失意、婚姻也出現裂痕,而在街上尋求 心靈上的依歸;譬如到國外闖蕩的人們:華人到了西方社會能做什麼?稍有錢的 開餐館、跳機的沒錢的當餐館雇工--或許這些都只像是浮光掠影般,被鏡頭冷 眼帶過,卻也都深刻的留在我的心坎了。唯全片可惜的是,所有企圖探討的議題, 都有後繼無力的傾向--也許導演早在片子的前半段,早在台詞中埋藏了隻字片 語,暗示了他自身的哲學觀;然而這些和片中橋段的結合卻鬆散而不緊密,反而 讓整個電影給我的感覺是:導演個人比較傾向留給觀眾自省的空間,卻沒有較強 烈的、屬於創作者自我的意識形態,感覺有些可惜。 青春就如同這整部電影一般,長時間的灰色,或者一個人寂寞的走在,那難得的 溫暖色調中;也因為這樣,突顯了那漫長的灰色過程,內心的無助感何其強烈。 然而那是每個人必經的過程,也許有些荒唐,也許有些瘋狂;不論你心中有沒有 一座斷背山,你都必定經過,那不完美、卻永駐心田的--青春時光。 -- 我的網誌: http://www.wretch.cc/blog/yutouu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8.167.168.127

07/01 12:22, , 1F
應該是來自麥田捕手裡的概念吧
07/01 12:22, 1F
文章代碼(AID): #14f8AZ81 (mov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