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益] 四驅車 切車頭 前翼選擇

看板model作者 (lol)時間8年前 (2015/12/06 23:08), 編輯推噓19(19054)
留言73則, 4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承蒙各位先進幫助,順利完成齒輪抵抗、打穿車框的兩個基礎工程 我是使用S2底盤,切頭後不曉得該怎麼選擇適合的前翼,怕買到不合底盤的前翼,因此想先請教各位版友 目前物色了幾種前翼的作法,希望以比較堅固的材質為主 另外我有留前面卡住車殼位置的旁邊兩孔+開關兩邊的兩孔總共四孔 1.Tamiya 15243 http://i.ebayimg.com/images/g/Yp4AAOSw2XFUeUDF/s-l1600.jpg
這個應該是尾翼,不知道能不能鎖在底盤下方的孔當作前翼來用 2.tamiya 95089 HG carbon http://cdn.rcmart.com/images/tam-95089-2.jpg
這個也是類似1的作法,不曉得還有沒有其他3mm HG carbon的尾翼型號可以鎖在前面使用 3.http://img.ruten.com.tw/s2/c/bd/e0/21526925630944_134.jpg
爬了一些文看過有人用類似這個,不曉得型號是什麼,也不知道S2底盤有沒有相容 麻煩版友們指教 感謝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36.227.47.175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odel/M.1449414534.A.1DB.html

12/07 00:19, , 1F
S2底下不建議鎖3mm,太低會沒有剎車調整空間
12/07 00:19, 1F

12/07 00:22, , 2F
1.可以,想上碳纖就用94848這型,很多店裡有賣切好的
12/07 00:22, 2F

12/07 00:23, , 3F
基本上底盤前面的孔距和尾翼都是一致的
12/07 00:23, 3F

12/07 20:48, , 4F
推一樓~基本上若用中徑(26MM)為標準的話
12/07 20:48, 4F

12/07 20:49, , 5F
前托架的厚度大概1.5MM就差不多了,再厚就太低了
12/07 20:49, 5F

12/07 20:51, , 6F
另外也可以拿AR後翼(15452)類似的型來修
12/07 20:51, 6F

12/07 20:53, , 7F
另外建議前頂軌不要延伸太長,這樣車子可能會跳的怪
12/07 20:53, 7F

12/08 09:27, , 8F
推15452, 最近裝熊貓車, 車頭底下就是鎖15452
12/08 09:27, 8F

12/08 09:29, , 9F
前面左右邊4~5個孔位剪掉 磨一下, 就可以拿來貼煞車了
12/08 09:29, 9F

12/08 09:31, , 10F
或是再切一根冰棒棍或FRP 修角度 調整高度 鎖也可當滑塊
12/08 09:31, 10F

12/08 09:35, , 11F
如果你要鎖在底盤下方, 那就建議切頭了
12/08 09:35, 11F

12/08 09:42, , 12F
http://imgur.com/a/HBDRM 作給小孩玩的,我懶惰沒切頭XD
12/08 09:42, 12F

12/08 09:43, , 13F
因為手邊沒S2 中翼, 所以暫時把置震球放車頭 XD
12/08 09:43, 13F

12/08 11:22, , 14F
感謝大家的建議,因為比較喜歡碳纖維的材質,所以可能再
12/08 11:22, 14F

12/08 11:23, , 15F
找找看有沒有碳纖維1.5mm的尾翼,9系列的很多都找不到了
12/08 11:23, 15F

12/08 11:30, , 16F
這組是2mm不曉得會太厚嗎
12/08 11:30, 16F

12/08 11:58, , 17F
或是另一種折衷的辦法,先上FRP當前托再疊上碳纖維前翼
12/08 11:58, 17F

12/08 11:58, , 18F
不知道是否可行
12/08 11:58, 18F

12/08 12:10, , 19F
另外想請教15452是AR底盤用的,直接拿來S2底盤需要做什麼
12/08 12:10, 19F

12/08 12:10, , 20F
需要做什麼修整嗎
12/08 12:10, 20F

12/08 13:15, , 21F
如果是鎖底盤下方當滑塊或貼煞車綿用, 我是把左右邊的
12/08 13:15, 21F

12/08 13:16, , 22F
導輪鎖點剪掉, 這邊就看自己想怎麼修
12/08 13:16, 22F

12/08 13:19, , 23F
其實1.5mm也很夠用, 田宮的停產也能買副廠件
12/08 13:19, 23F

12/08 13:20, , 24F
依照胎的厚薄高度去挑選你要的東西就好囉
12/08 13:20, 24F

12/08 14:14, , 25F
那些尾翼裝到底盤的鎖點都是一樣的
12/08 14:14, 25F

12/08 14:14, , 26F
不同的就是形狀和鎖導輪的位置
12/08 14:14, 26F

12/08 14:15, , 27F
94848應該算仿件最受歡迎的造型了,不會難找的XD
12/08 14:15, 27F

12/08 14:47, , 28F
然後買個田宮紙驗車盒, 或是找壓克力店幫你作(約200~250)
12/08 14:47, 28F

12/08 14:49, , 29F
車長165mm x車高70mm x車寬105mm (田宮賽事規則)
12/08 14:49, 29F

12/08 14:50, , 30F
以免改好放不下驗車盒, 通常最容易搞錯就是導輪鎖點
12/08 14:50, 30F

12/08 15:04, , 31F
http://imgur.com/a/4JJhK 我是依照驗車規格找店家做的
12/08 15:04, 31F

12/08 15:05, , 32F
驗車盒是什麼神推坑XDDD
12/08 15:05, 32F

12/08 15:06, , 33F
當你改完發現比賽驗不過 就知道不是坑了 XD
12/08 15:06, 33F

12/08 15:06, , 34F
感謝熱心版友們建議,明天再去找找看適合的尾翼
12/08 15:06, 34F

12/08 15:07, , 35F
田宮的壓克力驗車盒太貴了, 紙盒的要100, 不如多花100
12/08 15:07, 35F

12/08 15:08, , 36F
去做個壓克力的 XD
12/08 15:08, 36F

12/08 15:08, , 37F
暫時有點想法了 直接拿94848來裝,把前面多凸出來的鎖點修
12/08 15:08, 37F

12/08 15:09, , 38F
驗車盒都推了 那就是要再推驗車尺 讓你好量離地1mm XD
12/08 15:09, 38F

12/08 15:09, , 39F
掉,左右上13mm扯鈴,車屁股還在考慮導輪的部分
12/08 15:09, 39F

12/08 15:10, , 40F
不曉得快速培林導輪跟低摩擦培林導輪差異是什麼
12/08 15:10, 40F

12/08 15:10, , 41F
或著是有其他更好的推薦嗎 (19mm 鋁製)
12/08 15:10, 41F

12/08 15:17, , 42F
看有沒有一定要 tamiya 的, 如果沒有, 副廠件很多選擇
12/08 15:17, 42F

12/08 15:18, , 43F
沒有塑膠外圈的2顆 90+(看造型)
12/08 15:18, 43F

12/08 15:19, , 44F
有塑膠圈的低磨擦導輪2顆100+(看造型) 露天都可以找看看
12/08 15:19, 44F

12/08 15:20, , 45F
我不知道差別多少, 但大多好像 前面無塑膠圈 後有低磨擦
12/08 15:20, 45F

12/08 15:21, , 46F
但是也有6顆都是 非低磨擦的, 看怎麼配囉
12/08 15:21, 46F

12/08 16:13, , 47F
千萬不要前拖直接鎖導輪,一來沒角度二來太低了
12/08 16:13, 47F

12/08 16:15, , 48F
低摩擦就是阻力低一點,前面傾角就是要阻力押車所以不用
12/08 16:15, 48F

12/08 16:16, , 49F
除非你交換道怎樣都過不去不然我是推薦前後都19mm鋁導
12/08 16:16, 49F

12/08 16:18, , 50F
原來是這樣, 感謝解答, 如果有切頭, 前面攻角就要大一點
12/08 16:18, 50F

12/08 16:20, , 51F
不用低摩擦大概是考慮耗損,塑膠總是吃得快
12/08 16:20, 51F

12/08 16:21, , 52F
我自己後導輪下層也用全鋁,因為著地難免會K到軌道壁
12/08 16:21, 52F

12/08 16:22, , 53F
了解~那我用前托+前翼上角度片+19mm鋁導先試試看好了
12/08 16:22, 53F

12/08 22:05, , 54F
寬度若是照田宮的孔位下去鎖,不太容易鎖過寬
12/08 22:05, 54F

12/08 22:06, , 55F
比較麻煩的是前後距離,在設定時會用游標卡尺對
12/08 22:06, 55F

12/08 22:06, , 56F
不要太一敗應該是還好
12/08 22:06, 56F

12/08 22:07, , 57F
低磨差導輪跟全鋁的比~轉動上還是會快一些
12/08 22:07, 57F

12/08 22:08, , 58F
田宮全鋁導輪還是有些摩擦力,放前面也是因為如此
12/08 22:08, 58F

12/08 22:11, , 59F
轉動還是看培林,阻力是差在其他地方
12/08 22:11, 59F

12/08 22:12, , 60F
車長165mm還是套驗車盒比較好量
12/08 22:12, 60F

12/09 16:46, , 61F
請教各位後導輪上下間距大小跟什麼有關,該怎麼配置?
12/09 16:46, 61F

12/09 17:08, , 62F
底下能裝多低就多低,螺絲頭離地1mm都可以
12/09 17:08, 62F

12/09 17:09, , 63F
上端就看你螺絲多長,至少用個30mm讓他高過輪胎比較穩
12/09 17:09, 63F

12/09 17:13, , 64F
就像之前說的把車側著立起來看看最快
12/09 17:13, 64F

12/09 17:35, , 65F
所以是盡可能的拉長間距嗎,想知道原理是什麼
12/09 17:35, 65F

12/09 17:35, , 66F
自己搜尋了一下,眾說紛紜,有人說間距大比較穩但速度慢
12/09 17:35, 66F

12/09 17:50, , 67F
不用在意"間距",上導輪是讓你過彎不要往外翻
12/09 17:50, 67F

12/09 17:50, , 68F
下導輪是讓你過彎不要抬腳爬牆
12/09 17:50, 68F

12/09 17:51, , 69F
要在意的是導輪和重心的相對位置
12/09 17:51, 69F

12/09 17:54, , 70F
上導輪架太高可能會卡軌道壁,也會重一點點
12/09 17:54, 70F

12/09 17:54, , 71F
撇開這些對速度沒有直接影響
12/09 17:54, 71F

12/09 17:56, , 72F
你可以想像成過彎時是靠側面三顆導輪在牆上跑
12/09 17:56, 72F

12/09 17:56, , 73F
所以才會提側著立車來看
12/09 17:56, 73F
文章代碼(AID): #1MP4-67R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