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請益] 四驅車 軌道

看板model作者 (三倍速亂扯)時間9年前 (2014/11/13 19:39), 9年前編輯推噓6(605)
留言11則, 6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 引述《Betalker (Talker)》之銘言: : 目前有試著組一下軌道,但是我看toxic在跳台上第二層的時候, : 有用水管架住,不知道那是怎麼組的,想請問一下有人可以分享嗎? : 然後有錄了一下自己車子在跑的影片, : http://youtu.be/P8tEkvBWOrI
: http://youtu.be/8UmNH96T8jA
: 過交換道的時候,總是噴出去,我都擺好一個箱子去接了, : 請問換打薄的輪胎可以防止這樣飛嗎? : 還是要做其他的加工? : 謝謝 其實交換道就某種程度來說是難以突破的壁障 尤其是沒有跳台,單純平面的軌道。最可能飛車的點就是交換道~~~ 在一般輪徑、齒比的情況下 前三顆初階的紫、橘、灰馬達可能沒什麼問題 (自置34.Xmm超大徑除外) http://mini4gp.web.fc2.com/result/img/05/photo_1a.jpg
進階紅、綠、白馬達大徑可能就不容易回的來 http://i.imgur.com/a5ElAZk.jpg
以上是規則內的馬達 高階如ultra、jet、plasma可能就要針對交換道做特殊的設計 http://themomix.files.wordpress.com/2008/11/pict00604.jpg
更遑論其他廠牌或手工自製馬達 http://www.jet.ne.jp/~hisakun/aero/aero/buhin/teczu07.gif
基本上不同級距的馬達,在交換道的影響下有不同的作車方式 ------------------------ 至於交換道是個什麼樣的地方 可以參考這個部落格的圖片 http://mateiu.blog43.fc2.com/blog-entry-187.html 一開始是上坡後接急左彎 因為是上坡的關係,沒有做減速的話車子會直接噴出去,可以用煞車稍微減緩速度, 但要有效把車身壓下來,就要利用左彎的機會,藉著右前導輪的攻角將車體往下導引 而大部分的高速車裝一顆扯鈴是因為它的導向性比較好 再來是往右彎的下坡 如果成功壓下車體的話,這個地方會傾斜滑下去 而左半邊的導輪位置會影響傾倒的方式 當然傾倒太嚴重或車子結構不好的話還是很容易翻掉 通常為了緩衝,交換道後會盡量擺直線軌道 而直線軌的數目也影響了軌道的難易 而車子過交換道時會如何行徑,可以參考以下的影片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Ds_TicWjBpU
不過每台車的設定不太一樣,行徑也會不同 ------------------------- 我想原PO應是中置車,看影片的速度至少用到HYPER 如果不知道要怎麼回來的話, 建議可以先把車的導輪跟金頭都拆掉,重新做基本的配置 馬達就先用橘或黃,3.5齒比+大徑的情況下也是很快 再觀察車子下交換道的情況,調整導輪的位置 等車子夠穩之後才換更快的馬達 橘或黃→HYPER→MACH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23.194.104.82 ※ 文章網址: http://www.ptt.cc/bbs/model/M.1415878781.A.A93.html

11/13 20:50, , 1F
蹲在交換道前觀察一下車子的動態會很有幫助
11/13 20:50, 1F

11/13 20:51, , 2F
然後在規則內我還是建議靠導輪設定解決就好
11/13 20:51, 2F

11/13 20:51, , 3F
11/13 20:51, 3F

11/13 20:52, , 4F
算是練基本功吧,平面賽那些7m/s以上的車也是在過交換道
11/13 20:52, 4F
※ 編輯: char00790093 (123.194.104.82), 11/13/2014 23:16:17

11/13 23:17, , 5F
推T大所說,平面軌的交換道頂多是頂一下稍微減速
11/13 23:17, 5F

11/13 23:18, , 6F
主要還是要靠導輪去撐下來
11/13 23:18, 6F

11/13 23:38, , 7F
角度片或許能解決你的問題哦!
11/13 23:38, 7F
'講到角度片,我想到一個東西要補充 如果車子前翼的結構不是很好,無法承受前後向的力量 飛車撞個幾次後第一個問題就是原本的攻角變平了XDDDDD 這時後就是角度板派上用場的時候 一般版是紅色,因為是塑膠所以不太耐用 http://www.tamiya.com/japan/products/94729angle_adjuster/top.jpg
金屬角度板,限定零件 http://ppt.cc/0~UR 而最近有店家復刻金屬角度板 雖然不會損壞,但因為有一定的厚度,可能會改變原本導輪的高度 再來只有2和3度,要更大角度的話可能還是要想辦法 而日本玩家會利用補強片之間的間隙,塞入紙片或其他東西, 鎖再縫隙裡來改變導輪的角度 http://mini4gp.web.fc2.com/result/img/05/photo_2e.jpg
這個方法成本低又方便 但要考慮鎖了之後零件會不會變形而沒效果 ※ 編輯: char00790093 (123.194.104.82), 11/14/2014 01:44:34

11/14 01:53, , 8F
我用黃頭(底盤MS)..目前在跑交換道PASS.跳台一定飛
11/14 01:53, 8F

11/14 01:53, , 9F
不過還沒裝剎車啦~都上防掛軌而已~
11/14 01:53, 9F

11/18 00:06, , 10F
跳台會飛...看來你底盤剎車應該要做了 ^.^
11/18 00:06, 10F

11/24 02:53, , 11F
前煞一做果然差很多XDDDY
11/24 02:53, 11F
文章代碼(AID): #1KP9XzgJ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