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鐵路橋Railway Bridge 心得附攻略

看板mobile-game作者 (小Jumbo)時間10年前 (2014/02/12 18:24), 編輯推噓1(100)
留言1則, 1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圖文好讀版 http://goo.gl/if1SrI 個人滿喜歡的遊戲,很益智,有符合物理性質。利用不同材料的特性, 設計出強度足夠的橋樑讓火車通過。解法有很多種,而且有點像積木, 可以設計自己喜歡的橋樑造型。 GooglePlay遊戲下載位置 http://goo.gl/A59cfY ------------------------------------------------------------------------ 車輛特性心得: 一號車頭 懸吊有彈性、扭力大、重量重 二號車頭 懸吊硬、扭力小、速度快、重量稍輕 三號車頭、 懸吊硬、扭力大、輪子多、車身長、速度慢、重量稍輕 四號車頭 前輪大、扭力很小、車身短、重量集中前方 最好用的是一號車頭,能通過所有關卡。懸吊有彈性,可以從平地開上上坡的 軌道。而且連續上坡軌道都沒問題,如履平地。但重量重,遇到跨距較長的關 卡,結構強度的需求比其他車頭高。 第二好用的是三號車頭,對結構的負擔較輕,重量也比較輕。車身長、輪子多 ,重量分配在較長的軌道範圍。速度慢,震動較小,較不容易將結構晃到斷, 遇到鋼索懸吊的結構尤其明顯。重量較輕,有些結構無法支撐一號車頭,三號 車頭卻可以順利通過。但缺點而且扭力小無法連續上坡。而且懸吊硬且第一個 輪子小,無法從平地開上上坡軌道,因為第一個輪子會被軌道接合點卡住。 二號車頭速度快、重量較輕。但扭力只夠爬一段上坡,不過因為速度快的緣故 ,若先用一段平面軌道加速,還是可爬上連續兩段上坡。 四號車頭但扭力很小,無法上坡。車身短且重量集中在前方,因此結構要能撐 住較短範圍的重量,並且不能有上坡。 ------------------------------------------------------------------------ 結構特性心得: 軌道如果有多出來,可以代替鋼架使用。 鋼架愈長,強度愈高。但重量也愈重。鋼架的重量也會對結構造成負擔。 鋼索愈長,拉力愈強。 接合點連接愈多結構,該接合點的強度也愈高。 盡量將力道直直傳導到支點,對於結構的負擔較小。 ------------------------------------------------------------------------ 攻略參考: 可以過關的結構不只一種,搭配車頭的特性更要設計不同的結構。 圖多,請移駕圖文好讀版閱讀 :) http://goo.gl/if1SrI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1.81.28.238

02/21 11:24, , 1F
這款不錯玩
02/21 11:24, 1F
文章代碼(AID): #1I-qlNTs (mobile-ga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