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等本空──九十三年度惟覺老和尚結夏開示(2)

看板midwaywisdom作者 (中智。禪。生活)時間18年前 (2005/12/15 21:48),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每一個人都有「心」,一般人的心念不外乎名、利、財、色、貪、瞋、痴、慢、疑、家庭 、事業,這些是「我」,念頭、思惟也是「我」,正在思考一件事情,這也是「我」。可 是念頭有好、有壞,如果沒有聽聞佛法、沒有研究「道」,不了解心念的作用,而只曉得 思惟、計畫,只知追求名利、富貴、財色、官祿,這些念頭活動都是「有漏之念」。修行 人的念頭是普度眾生、研究佛法,這些心念的活動是出世間的念,是清淨的念頭。假使心 念不清淨,身心就容易生病,白天憂愁煩惱,晚上作惡夢,這是由於不好的念頭所引起, 必須靠自己去改變心念。   法國哲學家笛卡兒有一句名言:「我思,故我在。」他認為一個人在思惟的時候,如 思惟學術、醫學、工業、國防、科學等等問題,思惟的時候,這念心就在活動,所以「我 思,故我在」。每一個人的思想不同,所以生活層面不一樣,感召的法界也不同。思惟六 波羅蜜,是菩薩的法界;思惟十二因緣的道理,是緣覺的法界;思惟四諦、八正道、五停 心觀、四念處觀、七覺支的道理,是聲聞法界。「法界」反應著自己的這念心,心想到什 麼境界,將來的果報就在那裡。我們的心是源頭,源頭發動,將來就產生果報,所以「菩 薩畏因,眾生畏果」。   「因」是什麼?起心動念是因,所作所為是因,口講話是因,身體動作也是因。所以 自己的身口意要能作主,從「有漏的我」達到「無漏的我」。想要成就無漏的我,現在就 要時時刻刻注意自己的心念,因為所有一切都是從這念心開始。「心」能感召不同的法界 ,現在造作無漏因,將來就得無漏的果報。所以,思想很重要,時時刻刻都要有正知正見 ,時時刻刻都要調整自己的心念。能隨時調整自己的心念,也就能夠善調身心,「調身、 調心」屬於「方便道」;進一步還要從方便道達到究竟道。心清淨、沒有煩惱,證到無為 法,就是究竟;要想達到究竟,先要從起心動念這個「念」開始。   「念」就是現在這念心,修慈悲喜捨四無量心,修七週緣慈,修布施、持戒、忍辱、 精進、禪定、般若,這都是「念」,是心念的活動。所有一切世間法、出世間法都不離開 這念心,端看自己起的是什麼心念,將來就會感什麼果報。《阿含經》講:「若有此則有 彼,若無此則無彼;若生此則生彼,若滅此則滅彼。」「有此」是指自己的心念,也就是 因,「有彼」是由因而感果;「無此則無彼」,若沒有這些因,想求得果也很困難。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12.193.4
文章代碼(AID): #13eNGnjA (midwaywisd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