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 全民健保不能靠血汗醫院支撐

看板medstudent作者時間12年前 (2012/04/20 05:30),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正當監察院為了各級醫院醫護人力負荷過重,對行政院、衛生署及勞委會提出糾正之際, 一位現職護理人員林美琪投書CNN,控訴台灣醫療環境已如「血汗醫院」,強調健保制度 雖然照顧了全民,卻忽視醫事人員面臨的困境。 醫護作業負荷過重當然不是一夕之間形成的,監院便指出周休二日使人力調配問題更形惡 化;但全民健保的給付制度,可能才是目前醫護人力嚴重失衡的根本關鍵。 國內醫護人力失衡的狀況並不相同,護理人力「患寡」,醫師則「患不均」。近年來,各 大醫院「內外婦兒」四大科已開始顯現人才斷層,醫學系畢業生紛紛擠向不必值班、工作 輕鬆而風險又低的科別,致使醫院發生頭輕腳重的現象;四大科的醫療成果往往代表一個 國家的醫療水準,後繼乏人實是不容輕忽的嚴重問題。護理人力的困擾,則在愈來愈沒人 肯當護士;目前全國醫院護理人員的缺額達七千多人,而人力不足的部分得靠現有人力超 時超量工作彌補,形成惡性循環,直接影響到病人的權益。 國內醫界近年出現的這許多特殊現象,包括年輕醫師排斥傳統四大科,資深專科醫師投入 醫學美容行列,護理人力出走嚴重,醫護人員工作嚴重超時等,固然與近年來社會價值觀 逐漸轉變有關,醫護人員的職業魅力快速下降也是原因;然而,現行健保給付方式是更值 得探究的問題根源。 全民健保已成為台灣在國際間的驕傲,但不能因而忽略這一制度對台灣醫界可能造成的衝 擊與破壞。健保給付會影響醫療資源的分配,進而影響醫療生態的發展,譬如在總額支付 制度影響下,財務控管的責任完全轉移給醫療院所,院所只得減醫師薪水、減少人力及住 院病床,而這些措施都會降低醫療的品質;教學醫院為了降低成本,最容易擠壓的是教學 經費及醫療技術的創新研發,進而影響對好醫師、好醫術的培養。 眾所皆知,近年來許多醫院縮減重症病床卻擴充健檢及醫美部門,醫師衝量看診,強迫病 人分次就醫,檢驗浮濫,以及許多用藥的問題等;醫界曾不斷提出質疑,而這些現象事實 上都與健保給付有關。更令人憂心的是,健保幾乎控制了所有醫療院所的主要收入,因而 也變相主導著台灣醫界的發展方向。 譬如,根據監委估算,目前健保給付的護士薪資每人不到新台幣兩萬元;若以公立醫院護 理人員平均月薪五萬元計算,即使不談護理人力荒的問題,醫院經營者得從那裡找錢來聘 請足額的護理人員?又怎能苛責部分醫院增加約聘人員的名額呢?為了解決醫院護理人力 不足的困境,衛生署甚至修正護理人員法施行細則,讓護校畢業生在醫院實習的年限放寬 為四年,這項可能降低護理照護品質的措施,已引起護理界的強烈抗議。 如果說健保正在緩步侵蝕台灣醫界原有的厚實基礎,似也不算危言聳聽。健保給付方式主 導了醫界未來的發展方向,醫界傳統的價值觀與職業魅力正在快速轉變,醫護人力不足現 象已漸成為常態,惡劣的勞動條件也漸成為醫界的代名詞,凡此種種現象都非全民之福, 相信也不是健保制度所樂見,卻都是現行健保給付方式衍生出的現實問題。 二代健保明年即將上路,新制在增加保費收入之餘,對於長久以來嚴重扭曲的給付方式, 理應重做評估,做更合理的分配,至少應能維持醫療院所正常的運作。醫院經營雖應有成 本概念,但健康保險也應該尊重市場機制,不可無止境的壓迫醫療院所;畢竟血汗醫院不 可能吸引健全的醫護人才,如果健保美名是用血汗醫院堆疊出來的,這項制度能夠存活多 久,不免令人生疑。 健保當然需要努力抑制醫療浪費,使醫界了解醫院管理的價值,珍惜醫療資源的來之不易 ,但也不應忽視醫療未來發展的重要性,並將主導權還給醫界。否則,等醫界的傳統價值 觀逐漸崩壞之後,受害的依然是全民。 http://udn.com/NEWS/OPINION/OPI1/7040377.shtml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8.231.64.158 grandKorea:轉錄至看板 Gossiping 04/20 05:51
文章代碼(AID): #1Fa8GGOZ (medstud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