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學醫學部參訪心得2(未完成請勿轉錄)

看板medstudent作者 (醫聯會糯米)時間14年前 (2010/04/08 22:18), 編輯推噓7(700)
留言7則, 7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中國醫學生的入學 中國高考簡介 中國自1977文化大革命結束恢復高考(類似臺灣以前的大專聯考),大專教育再度開始發 當年中國有570萬人參加高考,錄取27萬人,比例是21:1。中國高等學校自1999年開始大規 模擴招新生,當年全中國高校就擴招了45萬新生,增長幅度為42%。處在中國改革開放前沿 的廣東省早在2000年高考錄取率就已提高到65%,這意味著100個高中生中,有65個能夠接受 高等教育。全國平均錄取率從1998年的36%提高到2001年的57%。2003年,中國教育部實行的 擴大高校招生自主權的改革,允許北大、清華、北京師范大學等20所著名高校,自主錄取5% 的新生,但這學校的自主權同時也成為兩面刃,時有走後門的案例出現破壞了制度的公平性 ,也讓公正的學術機構蒙上貪腐的陰影。 基本上各校的各科系,對於不同省分會有不同的錄取名額,也造就了不同的錄取分數, 候會出現某個科系對某市的重點大學分數線低于某省的大專線,因此進入同一院校同科系的 學生,其入學成績可能會出現可觀的差異性。 如何選拔適合念醫的人才? 因為歷史背景以及中國的醫療制度,使得中國的臨床醫學系學生的錄取分數始終都無法 提高,通常都在商學或法學相關科系的分數之後,因此招募頂尖人才進入醫療體系仍是個問 題。但是在高考表現最頂尖的學生是否就代表真正能夠在醫學領域表現最為優秀,這點就極 具爭議,因此是否能夠選拔出最適合念醫的學生進入臨床醫學系,是中國醫學教育的重大挑 戰。 以目前中國的高考制度,缺乏如臺灣的推薦或者申請制度,讓醫學院校在高考成績之外 其他的管道評估學生的性向以及其他方面表現。 我們可以想想,我們最想要得到怎麼樣的醫師? 通常我們期待醫師俱備有高度的專業,同理心,團體合作的能力,良好的人際互動等等 ,但是這些特質,往往從高考是無法測驗出來。另外我們也發現,高度的醫學知識以及技能 ,通常只要智能表現在一定水平之上,這個部份是最容易訓練的,而許多個人是否適合從醫 的特質,往往訓練很難達成成效。因此如何挑選醫學生成為了重要的課題。 臺灣近年來的推甄以及申請制度,也許可以是中國的借鏡,我們將錄取名額核定後,學系依 照此名額放大收取兩倍或三倍成績排名在前的學生進入面談,在面談時運用各種面談技巧多 方客觀公正評估學生的特質以及性向。如此招收到的學生,在成績上並無顯著的差異(通常 入學成績最高的學生和最低的學生,學測級分不會超過三級分),但醫學院校有更大的自主 來評估自幾所要的學生。但弊病在於,國內醫學院校對於推甄和申請所投入的經費比起美國 仍然太少,招收到最適合的學生,所費不貲。另外關說走後門的弊病,也值得我們深自檢討 ,但這個部份可以透過面談的方式改良,例如學生需要經過多站多位面談委員的測試,來杜 絕這樣的歪風。但不諱言,以臺灣目前的民情,要做到更客觀的面談,我們仍須要更多努力 。另外近年來也發現,推薦申請入學的學生,通常來自高社會經濟水平的家庭,幾乎未見偏 遠地區或中低收入戶子女,這對社會階級正常流動可能造成負面影響;國內醫學系學生來自 中高社經水準家庭的比率也甚高,推甄申請生和來自指考的醫學生在家庭背景上有無顯著差 異,有待國內教育當局調查,若能適當並合理保護相對弱勢族群,對國內醫學教育或整個社 會都將有正面影響。 而中國在城鄉差距以及貧富懸殊的狀況下,打造出符合中國需求的社會需求的挑選醫學 法,所面臨的挑戰,勢必比起臺灣要更加嚴峻。 中國的醫事人力管控 醫事人力管控在所有先進國家都存在,雖然管制的方法以及管制的位置有所不同,但規 佳的醫事人力將造成國家教育資源的浪費,人才未能適得其所,也可能造成不必要的醫療資 源浪費,這些是先進國家的普遍共識。 中國在醫事人力管控上面臨重大問題,為了要解決中國許多地區缺乏醫師的情形,因此 學學制上出現了混亂的情形學制無比混亂,有3年制、4年制、5年制、6年制、7年制、8年制 、4+2年制、4+3年制、5+3年制、4+2+3年制、4+3+3年制、5+3+3年制、5+3+4年制、5+5年制 和4+5年制(ref.我国高等医学教育学位学制设置现状及思考,<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8年11 期 p.43-44-- 內文有學位學制的敘述,也有目前中國醫學教育的窘境,例如課程體系缺乏統 一規範等),但是卻缺乏整體規劃,導致中國臨床醫學系學生失業問題非常嚴重,負責撰寫 「中國大學生就業藍皮書」的麥可思公司指出,在全大專院校的700個科系當中,中醫學、 民族傳統體育、口腔醫學、法學、動畫,以及臨床醫學等10大科系的新鮮人失業問題最為嚴 重,這10大失業科系中不乏選填志願時的熱門科系。而且光這10個科系,就佔了2008年應屆 畢業生失業量的36%左右,顯示出就業市場與教育方向嚴重失衡。 中國政府也過分樂觀期待,認為近年來大力推廣的本碩博八年連讀的學制將可以產生大 士級的醫師,期待這些學生將來下鄉可以做出更大服務,但實際情形卻是,這些八年制學生 缺乏足夠的誘因下鄉服務,而城市的三甲醫院也不收這麼多住院醫師,這些學生往往寧可轉 業也不願意回鄉服務。而本碩博八年連讀的招收人數在北大醫學部一年招收人數就近兩百人 ,且這個學歷往往只有在北大系統醫院獲得完整承認,其他系統醫院最認可的仍是5+5,也 就是取得本科學歷後再取得碩博士學歷的學生,因此學制混亂,未在醫事人力規劃上做出足 夠調查與規劃,是中國醫學教育與醫療發展必須正視的重大議題。 與中國衛生部副部長拜會行程中,我向他提及此問題。所得到的回應大致是,中國政府 培育多少學生,都是不夠的,重點是如何讓這些學生下鄉,當然這樣的回覆,我認為避重就 輕,中國政府應當拿出更大的魄力與遠見來解決十三億人口的基本衛生醫療問題。 引用 Dr. Kenneth Ludmere說過的話 '' As a nation, we ultimately get the type of doctors we deserve. '' ''Deserve''這個詞彙意指''應得。 究竟是值得,抑或是報應,需要我們共同努力,忽略醫學教育的苦果將由全民共同承擔。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5.43.235.215 ※ 編輯: spicycop 來自: 115.43.235.215 (04/08 22:20)

04/08 22:25, , 1F
沒錢當然就不可能自願下鄉
04/08 22:25, 1F

04/08 22:31, , 2F
影片勒?(誤)
04/08 22:31, 2F

04/08 22:59, , 3F
給柳林拍拍手!
04/08 22:59, 3F

04/08 23:20, , 4F
04/08 23:20, 4F

04/09 00:22, , 5F
認真專業好文~一定要推的!! (而且好有效率喔~~)
04/09 00:22, 5F

04/09 15:50, , 6F
push
04/09 15:50, 6F

04/09 22:58, , 7F
推~值得深入瞭解
04/09 22:58, 7F
文章代碼(AID): #1BlUN38U (medstud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