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想] 「波波之亂」期末重點整理01

看板medstudent作者 (白蓮教教主)時間15年前 (2009/05/22 03:15), 編輯推噓13(1301)
留言14則, 1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波波事件演變到現在,很多人都有一種感覺:這個版彷彿有魔力 般的,不斷刺激你的情緒,讓你時而同仇敵愾、時而充滿希望、 時而沮喪難過、時而憤怒不已、甚至這個憤怒的情緒還可能轉移到 自己人身上(例如:覺得怎麼有人老是在謾罵等等)、最嚴重的, 就是把憤怒指向自己--尤其看著自己一回電腦桌前,下意識就去 開電腦,滿桌該唸的書,該做的事,通通沒心思去做,看著鏡中的 自己,完全沒辦法從這個版中脫身,越看越討厭。 這個現象,其實就是所謂「情緒掠奪」的歷程。簡單講,你的情緒 正在遭到一個事件的掠奪,就像黑洞一樣,不斷激發你的各種情緒, 然後又把你的情緒吃光(空有情緒,沒有行動,沒有目標,沒有結果) 本來,這個歷程最容易發生在精神科住院醫師身上。當精神科住院 醫師不幸遇到人格違常患者,尤其是邊緣性或自戀性人格違常時, 「情緒掠奪」就會開始了。 患者會很有經驗的刺探出醫師內心深處的恐懼在哪裡,然後開始有意無意 的刺激到這個地方。例如:R1可能擔心不被重視,患者就會故意忽視 你。患者非常清楚:沒有人想當壞人,醫師在一開始的時候,會盡量 保持友善的姿態,因為醫師想給病人一個「我是好醫師」的形象。所以, 患者憑經驗知道:它可以虐待這位年輕醫師一段時間,在他決定要放棄 自己是個好醫師的形象以前,他會盡可能的忽視這位醫師,讓她氣得半死。 而醫師的憤怒,對於這類人格違常的患者,是一種「我戰勝權威」的 勝利象徵,它們自然樂於這麼做。 但是在這個討論群中,充斥著大量的潛水伕、反串客、義和團與老成持重者。 這麼多人的人格加總在一起,就會構成一種從未被描述過的「不統整自我」, 一個充滿內部矛盾的集體意識。如果把整個團體當做一個人,這個人的人格 顯然是有嚴重問題的。所以學生們過早面對本來在精神科的學習中,才會 面對的課題,情緒被掏空的情形可能相當嚴重。 如果各位想從裡面脫身,不妨好好想一想: 如果你很認真講的一席話,被網友斷章取義外加誤解抹黑,理論上妳是會生氣 的。但如果你在更仔細想想:網友的話語再怎麼樣,也不可能對真實世界的你 造成傷害,那你為什麼生氣? 生氣在通常狀態下,意味著挫敗感:你無法有效克服問題(例如:對方的抹黑) ,又無計可施,挫敗感就會產生。而你的心理防衛機轉為了避免你掉到情緒 低落的深淵,就可能啟動憤怒的情緒。 但是問題來了:如果今天你看到法律板上,有人曲解了當事人進行主義, 你會生氣嗎?不會。因為你不懂,更重要的,你不關心。但是在網路上曲解 當事人進行主義,跟曲解波波議題,都是無權解釋,對真實沒有影響。但是 如果當事人進行主義被廢除,或者波波就此過關,都是同等的浩劫。 為何你獨獨對波波議題感到關心?原因自然很多,理解程度是重要因素之一, 飯碗被搶也是原因之一,醫師身分貶值也是原因之一,醫療水平下降也是原因 之一。但是,你應該另有其他內心深處的恐懼被挑起來了。 你內心深處在害怕什麼?除了現實的考量以外,應該有某些屬於非理性的東西 被挑起了,這讓你感到恐懼。 這裡面沒有標準答案,這只是一種自我探索的歷程,透過這自我強度的訓練, 你會趨於完整,反過來激發別人的恐懼。當然,到了最後,別人也不再因為 你而恐懼了,這時才算爐火純青。 我會繼續在板上寫,但是,有興趣自我強化的人,可以私下來信詢問。 有共通性的,我會寫在板上。有隱密性的,我會私下回信。 當然,大家也可以不必按照我定下的遊戲規則,更可以直接來揣摩:我花費 這麼多時間在板上寫東西幹什麼?最近得到的解釋有:喜歡爽的感覺、喜歡 被崇拜的感覺、輕躁症發作等等。 以前被解釋的有:高功能精神分裂症,妄想型;躁鬱症,躁期;自戀型人格 障礙症;反社會人格障礙症;社交恐懼症等等。當然,少不了一大堆陰謀論。 It's fine. 我不會辯解,除非你付費給我,我就為自己辯護,否則對我沒有 實際利益的東西,我不會處理。我會不會受影響?會。要不然我就不會記得 上面聽過的。但是影響有多大?嗯,我不知道。我只知道當這些評論的密度 是現在十倍以上的那段時間,還不會影響到我的生活。 待續。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3.204.113.124

05/22 08:09, , 1F
推一個~~特別是前面那段O_Q
05/22 08:09, 1F

05/22 08:46, , 2F
這文章很有用 要不然真的會被一些奇怪的人氣瘋
05/22 08:46, 2F

05/22 08:46, , 3F
樓上考試加油O_Q
05/22 08:46, 3F

05/22 08:47, , 4F
奇怪的人可以讓我唸書精神百倍(誤)
05/22 08:47, 4F

05/22 09:29, , 5F
不要把自我看的太重,就比較不受影響了
05/22 09:29, 5F

05/22 11:23, , 6F
好文章:)
05/22 11:23, 6F

05/22 11:35, , 7F
對我來說 (被)書寫與(被)讀取是一種基本的欲望
05/22 11:35, 7F

05/22 11:38, , 8F
要使用比較分析性的觀點
05/22 11:38, 8F

05/22 11:41, , 9F
文中所謂的「解釋」都是表面上的labeling
05/22 11:41, 9F

05/22 11:43, , 10F
需要transdiagnosis的formulation
05/22 11:43, 10F

05/22 12:13, , 11F
好文!!
05/22 12:13, 11F

05/22 16:55, , 12F
d大是榮格派?
05/22 16:55, 12F

05/22 23:11, , 13F
好神奇的東西...
05/22 23:11, 13F

05/23 00:22, , 14F
好黑暗喔 這個讚
05/23 00:22, 14F
文章代碼(AID): #1A5QXLK3 (medstud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