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民意調查如何執行?專訪TVBS民調中心主任王業鼎/林靖堂

看板media-chaos作者 (亞典波羅)時間14年前 (2010/05/14 21:30), 編輯推噓5(502)
留言7則, 7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http://www.feja.org.tw/modules/news007/article.php?storyid=518 民意調查如何執行?專訪TVBS民調中心主任王業鼎/林靖堂   幾週前史上首次ECFA雙英辯論,意外引發自由與中時兩家平面媒體,因ECFA民 意支持度轉變的民調數據差異過大,相互質疑雙方民調專業。然而,到底什麼樣才 是一個專業的媒體民意調查中心?一般人在此爭議的過程,仍可能霧裡看花,不得 要領。 專業民調中心的三要件   TVBS民調中心主任王業鼎認為,一個能夠提供正確且專業民調數據的民意調查 中心,必須具備民調經驗、設備與訪員素質等條件。他認為,若一個民調中心不具 備豐富的民調經驗,在設備與訪員素質上亦有不足,就容易造成民調數據上的偏失 與錯誤。   這些條件中,「民調經驗」所指者,在於民調中心透過執行多次民意調查研究 任務的經驗,在制定民調訪問題目、訪員問題的偏差等,得以透過經驗修正錯誤, 達到訪調應有的公正性與避免數據上的誤差。「設備」所指者,王業鼎認為,以目 前泰半大型民調中心所用之電腦電話訪問輔助系統(Computer Assisted Telephone Interview,簡稱CATI),由於是電腦隨機抽樣與自動跳接撥號,比起訪員單純用按 鍵式電話逐一手動撥號給受訪者,更不易發生錯撥或其他林林總總的問題。王業鼎 特別指出,若一旦訪員因手誤而錯撥受訪者電話,這份本來不在訪問名單上的受訪 者,也不能放棄。但因為不在本來已隨機抽樣的電訪名單中,就會造成抽樣誤差, 導致民調由少數樣本推估到全台民意的可靠性大為降低。   再者,訪員上的素質上。王業鼎以其民調中心為例,TVBS民調中心便有一套完 整且文字化的訪員徵選與訓練制度,能避免訪員素質所造成的民調誤差。他指出, TVBS民調中心在訪員徵才,每個一段時間會對外徵選一次,徵選條件必須是大專以 上,能操作電腦、閱讀訪題文字以及會操台語等,同時在面試過程,也會注意訪員 在意識形態上的表達。訪員訓練上,新入選的電訪員,TVBS民調中心會給予八小時 的訪員密集訓練。前四小時做電訪的基礎介紹,後四小時進入電訪室,實際操作電 訪,最後才能成為TVBS民調中心正式電訪員。   不僅如此,該中心每天也會針對當年所欲執行的電訪題目,不斷執行訪問前的 訪員訓練,確保訪員了解當日訪問題目的意義與執行方式。而該機構的正式訪員, 每個月都必須做滿20天,每次訪問,會同時交給50位訪員在當晚或當周完成對特定 公共議題的民意調查。他認為,如此,一個專業的媒體民調中心,可以透過訪員長 期而密集的訪問,累積經驗,避免錯誤。   王業鼎也指出,一個媒體民調機構制定電話民調的過程,每日都會透過與研究 員、新聞部或節目部的開會,討論當日或當周所要電話調查的議題。有時是當日或 當週的新聞或重大公共政策議題,有時候是對照事件的先後民意反應,有時則是根 據節日時間,執行每年一度的民眾意向調查,了解變化。整個制定民調題目的過程 大致是下午三、四點開會訂定當日民調議題方向,五點對欲進行民調電訪之題目進 行討論,最後於六點半訪員開始進行訪問並且於稍後晚間九點左右結束當日訪調。 「機構效應」確實會影響民調差偏   王業鼎認為,雖然該機構已有如此專業的訓練流程與設備。但在台灣,仍可能 因為所謂的「機構效應」造成訪問的偏差。所謂的「機構效應」大概是指同一個民 意調查的題目,由不同民調單位進行測驗,結果會有所差異,這可能是因為民眾本 身的意識形態,同時也跟民調中心的知名度有關係。另一個台灣特有的誤差問題, 則是民眾對於民調問題的不表態意見略高,使得民調中心透過民調數據預測與推估 全台民意上,有所差異。   對此,他表示TVBS民調中心會利用「區辨分析法」,透過先前民調或者選舉的 實際得票率,補充或套用在本次相關民調議題中不表態民眾的意見上,推估這些不 表態民意的分布,強化整體民調數據的可預測性。   對王業鼎而言,他認為一個專業的媒體民調中心,必須有民調操作上的豐富經 驗,以及設備上穩定與安全。若沒有這些豐富的經驗以及設備的可靠性,再家上並 無完整的民調資料公開,其所做之民意調查內容,將可能有較大的誤差,也容易引 起專業上的質疑。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03.73.239.106

05/15 00:36, , 1F
沒有說明最後公佈時的"微調"or"加權"
05/15 00:36, 1F

05/15 10:29, , 2F
TVBS民調似乎也不太準~
05/15 10:29, 2F

05/15 12:44, , 3F
1樓 就是倒數第2段的"區辨分析法"啊
05/15 12:44, 3F

05/16 19:28, , 4F
可是好像最後的調整往往會參入一些特殊考量(?)
05/16 19:28, 4F

05/16 20:03, , 5F
這考量應該就是"色差校正"吧
05/16 20:03, 5F

05/17 00:04, , 6F
色差校正? 那不是玩DLSR的人在後製的時候搞的嗎?
05/17 00:04, 6F

05/17 09:49, , 7F
五樓的意思是,讓調查結果與該公司立場相近。
05/17 09:49, 7F
文章代碼(AID): #1BxL1vKL (media-cha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