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 二代健保二次徵稅 vs. 二代健保很正確

看板media-chaos作者 (綠蟻安睡地herzog)時間14年前 (2010/04/10 21:58), 編輯推噓11(1100)
留言11則, 11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2006-05-22/聯合報/A2版/焦點】 二代健保,二度徵稅! 【社論】 行政院將「二代健保」方案的修法內容送至立法院,主要的變動是由「個人薪資所得制」 轉為「家戶總所得制」,保費費率採年年調整。 健保局認為新制將更公平、財務將更穩健。但朝野立委都表示,新制剝削薪資階級,且健 保弊端未除,因此反對實施新制。 所謂「家戶總所得制」,其實就像是綜合所得稅的夫妻合併申報;要將家戶單位的一切收 入納入計算,以家戶總所得,做為保費級距的分級標準。 誠如立委的批評,除了受薪階級的家戶所得最透明、最易稽核外;其實所得稅申報根本課 不到有錢人的稅,健保費合併計算也一樣無法反映有錢人的真實家戶總所得。更有甚者, 所得稅的課徵是以扣除各類減免後的淨額為基礎,健保費則以總額為基礎;故而,保費費 率縱然比稅率低,但因基礎不同的計算結果,保費即與繳稅相去不遠。以健保局設算的費 率百分之三點一四計,四口之家年總所得一百一十四萬餘元,全年繳費達三萬六千元;而 相同家戶收入繳所得稅,亦僅約五萬餘元;這豈不形同繳兩筆所得稅? 名為「保險費」,實為「健保稅」;號稱追求公平,但實際上反而助長了不公平。根據健 保局在健保滿十年時的統計,健保支出了三十億人次的門診,二億人次的住院。按理,門 診和住院比較起來,住院應該更能反映所謂經濟弱勢及需要長期醫療幫助者,亦即是健保 應該針對的對象;而門診通常可自行負擔,其實不必以健保來保障。健保的門診和住院使 用人次如此不成比例,表示多數情形,只因為制度擺在那裡,助長了不用白不用的心理, 形成了制度性的浪費。這是任何公共制度在人性作用下的必然結果,且費用愈高,浪費愈 嚴重。如今,二代健保要以保費年年調整來追上未來健保的支出,可以預見,必將徒勞無 功。 這種醫療的大鍋飯,管理上的問題將會更加剪不斷,理還亂。社會各界指責健保局,詐領 健保案件層出不窮,藥價黑洞無法解決,健保給付還不斷縮水,竟然逕自推出以滿足財務 為中心思考的二代健保,當然無法支持;立委更批評健保局,以法令強制加保,明明是辦 理公務,健保局還年年發員工高額獎金,達四點五個月,十分荒謬。種種管理上的問題, 都是年年檢討、年年照舊的沈眫痼疾;只要繼續維持幾近「公醫」制度的健保,即可斷言 根本無法解決。 因此,健保問題似乎不該再朝向「收錢補洞」的方向思考;因為那是徒勞無功的。現在應 該認真考慮的是:健保究竟是一套保險制度,還是社會救助制度? 若是保險制度,則保費不能因收入而有差別,只能視保障範圍而定;若是社會救助,則完 全沒有強迫全民加保的理由,政府只要徵收稅捐,制定標準,對符合者給予醫療照護即可 。不論哪一種方案,都必定比現在這種制度合理且節約。也就是說,從制度的根本理念檢 討,方有成功希望,否則號稱「二代健保」,仍然是新瓶裝舊酒罷了。 「健保」這項公共政策,還應該考慮現代政府究竟要介入人民生活範疇多深、多廣。若以 鼓勵民眾購買商業醫療保險,搭配社會救助的方式,來組建全民健康網,是否在經濟、行 政管理各方面更為適宜,亦值深思;政府不宜以無效益的公辦健保將全民形同劫持。 因此,強制全民加保的現行全民健保制度,不妨交付全民公投決定其前途;而規劃替代方 案時,亦不必拘泥於以財務為中心、年年調整費率的框框,或許更能符合全民的福祉。 =============================20080520分隔線=================================== 2010-03-22.聯合報.A8.看懂~二代健保.本報記者詹建富 有了二代健保 繳保費更公平 不論家有幾口 賺多少錢就繳多少保費 依家庭總收入計費 「林志玲現象」不再 四月一日起,健保開辦十五年來,第二次調高費率,但馬英九總統也指示,未來兩年內應 推動二代健保修法。 【2010-03-19/經濟日報/A2版/話題】 《社論》 笨蛋!二代健保是吸票機! 衛生署楊署長一場慷慨辭官又高規格慰留的鬧劇,竟意外地修成正果;馬總統在慰留時, 嚴正宣告二代健保將在兩年之內實施,取代25年前楊署長一手催生的偏頗不公、圖利富人 的健保現制。 馬總統激昂地表示,改革一定得罪人,但「即使得罪人丟掉選票,對台灣長期有利的事, 一定要做!」資深的執政黨立委更強調,二代健保等於調漲保費、等於票房毒藥;因而修 訂草案送到立法院兩年來一條未審、一字未查。其實馬總統與立委們都大錯特錯;二代健 保反而是超強的吸票機。 既有費率4.55%之下,健保每年預算在4,000億上下,但不調高費率,今年預計虧空逾400 億,累積債務達1,300億元,可能令此人皆稱便的德政難以為繼。因而最後在楊署長與吳 院長的兩個版本中巧妙地找出折衷妥協版,費率提高到5.17%,維持楊署長的單一費率; 但由政府自預算中拿出121億,差別補貼每月戶長本人投保薪資在56,000元以下的保戶, 成全了吳院長只有22%保戶全額調漲的要求。 但一如前此社論剖析,獨力負擔一家四口家計、月薪8萬的薪資所得者,每月保費原為 4,380元,要增為4,976元,一年多付逾7,000元;但一對無子女夫婦每月薪資各4萬,另有 額外房租、股利等10萬收入,保費僅1,220元,還可獲政府補貼免增保費。天下之不公寧 此為甚! 試問,家中有扶養眷屬者多,還是無子女者多?每月靠薪水養家活口者多,還是坐享房租 、財產外快者多?那數百萬受此不公待遇的家庭如果發現本可去此大不平的二代健保,在 立委操作、政府無能之下永難實施,豈不要用選票唾棄掌握絕對優勢卻又百般阻撓的執政 黨立委,與兩年來縱容此不公不義長存甚至令其變本加厲的政府? 但他們幾乎全被蒙在鼓裡,如果這廣為台灣選民周知,數百萬選票就會流失。反之,當馬 政府與執政黨立委快刀斬亂麻,早日通過二代健保,不但選票可以保住,還能掙得更多選 民的支持。 受害更烈的,還不是數百萬薪資所得者,而是他們的雇主。這些家戶的負擔固已十分慘重 ,雇主的負擔卻是他們的兩倍;所以調升到5.17%,工商團體立刻指出,雇主負擔的六成 保費會因而增加234億;在今天惡劣的大環境之下,實在是難以承受之重。尤其那些依賴 專業人士較重的知識與技術密集度較高的企業,更將立遭當頭重擊。面對如此沉重壓力, 企業經營者豈會興高采烈地投執政者一票? 但這一切都可藉二代健保解套。全民健保全賴薪資所得支持,但後者僅占整體所得中的六 成。如果由全體所得者共同負擔,無需提高費率,保費收入立可增約2,000億;不但不致 虧空450億,還會有上千億的盈餘。但若保持年度預算平衡,現行的費率可以打個七折, 只要大約3%就足夠了。而且,由於每戶的全部所得都要計入,前述一人8萬與兩人各4萬的 不公平也迎刃而解。同時,因為健保的負擔不全落在雇主與受僱人頭上,還有他人負擔四 成;雇主的保費打七折之外,還能再額外打個六折,成為原先的四到五成。234億的額外 負擔變成每年保費減少六、七百億的紅利,經營者豈不喜出望外? 看來唯一的受害者,就是坐擁豐厚股利、租金、財產所得,但只需依失業者標準繳保費的 那一群非薪資所得者。不過,全民健保本來就是量能付費,明明腰纏萬貫卻與失業者看齊 ,白占大多數受薪者的便宜,不僅令人側目,自己心亦不安。如果二代健保以極低的費率 讓他們也可以公平地盡心盡力,其中大部分不但不以為忤,還可能心存感激。如此皆大歡 喜,選票豈不滾滾而來! -- There's a sign on the wall. http://blog.pixnet.net/mattel But she wants to be sure. 'Cause you know sometimes words have two meanings.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03.214.84.61

04/10 22:33, , 1F
果然過了分水嶺就大不同了。
04/10 22:33, 1F

04/10 23:05, , 2F
果然過了分水嶺就大不同了。
04/10 23:05, 2F

04/10 23:14, , 3F
果然過了分水嶺就大不同了。
04/10 23:14, 3F

04/10 23:40, , 4F
果然過了分水嶺就大不同了。
04/10 23:40, 4F

04/11 00:33, , 5F
果然過了分水嶺就大不同了。 (很意外嗎?
04/11 00:33, 5F

04/11 01:12, , 6F
果然過了分水嶺就大不同了。 (不意外阿
04/11 01:12, 6F

04/11 03:09, , 7F
果然過了分水嶺就大不同了。 (歷史分界線
04/11 03:09, 7F

04/11 10:18, , 8F
果然過了分水嶺就大不同了。
04/11 10:18, 8F

04/11 16:02, , 9F
果然過了分水嶺就大不同了。 (對某些媒體或人 正常啦
04/11 16:02, 9F

04/11 16:26, , 10F
果然過了分水嶺就大不同了。 (我們一起被釣上岸了?
04/11 16:26, 10F
qqpp:轉錄至看板 Gossiping 04/11 16:53

04/12 00:43, , 11F
同意樓上 XD
04/12 00:43, 11F
文章代碼(AID): #1Bm8GV2z (media-cha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