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版救得了報紙嗎?

看板media-chaos作者 (重要的是信念)時間17年前 (2007/09/06 18:54), 編輯推噓10(1003)
留言13則, 11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報紙的衰落大抵不脫幾個原因:網路媒體的興起、電視新聞台的浮濫、蘋果日報攪和。其 實在這三項影響因素發生以前,報紙出於競爭就經常在改版了,甚至有些報紙改版的頻率 不低,只是這三項因素發生後,改版不只頻率高而已,顯得方寸大亂,頻臨崩潰邊緣。 蘋果日報進軍台灣後,連電視媒體都把廉價的專業尊嚴和羞恥心丟到一邊去,一窩瘋跟著 蘋果的新聞跑,遑論平面媒體,報紙紛紛蘋果化,就好像布蘭妮和碧昂絲爆紅以後,所有 的閨秀都打扮成妓女了。這麼比喻還不算正確,事實更像敵人還沒來到陣前,自己就跑出 來一字排開跪地投降,蘋果犯台之前,讀者都還沒看到傳說中的蘋果日報真貌哩,各報已 經偷偷先變身為蘋果仿冒品,(大概自作聰明以為是把敵人招數先用掉)這是當時令人印象 深刻的事。 蘋果日報不是第一個著重圖像思考導向的報紙,1999年創刊的勁報便以極創新的版面設計 、活潑的破格版型、強調圖片的重要性以及由圖片帶領的思維作為報紙的特色,整體風格 訴求年輕和創意,然而勁報的結果是失敗的(不到三年便停刊),1999年已是報業黃金期的 盡頭。當時的勁報選擇圖像思考,因為勁報的美術編輯採取國外媒體專家的建議,同一版 面讀者先看到的一定是圖像,文字必然其次,因為圖像是直接印象,而文字是符號,文字 的閱讀必須透過一道大腦的認知轉譯程序,因此透過圖像的這種直接印象的威力來主導版 面閱讀,是一種新的思維,也是一種高明手段。但是此舉並未帶動任何其他報紙跟進,當 然啦,因為勁報本身的銷路慘澹,是一份沒有市場價值的報紙,連帶它什麼東西都沒價值 ,其他報紙根本不會注意它,遑論擷取它的優點,可以想見報紙儘管一直圖求新求變,事 實上卻遲鈍非凡。 等到蘋果也採取大幅的圖像主導模式,各大報意識到的是「讀者不愛讀字」,開始紛紛縮 減版面字數(無知可笑!※)。而蘋果的圖像主導式版面搭配聳動標題、煽情粗俗的描述方 式、重新定義新聞的輕重位置(把社會新聞當頭版)算是成功造成了引導效用,讀者趨之若 鶩。 ※美術編輯方法,與讀者不想在報紙上看到太多字,這是兩個問題,至於當今大眾不再愛 讀字?在某些層面上,有這樣的現象,不是只在國內,國外也有這樣的趨勢,但是在某些 層面上,卻發生相反的情形(我常被問到現在的讀者是否只願意讀輕薄短小的東西時,便 反問那為何哈利波特可以大賣呢?)這是個有待商榷,可另行討論的話題。 其實報紙的改版並不只是表面上的版面配置的調整、新聞比重與內容方向的重新規劃、處 理新聞的方法和態度的改變,改版真正的目的有兩個,一個是人事重組,一個是增加廣告 收入。報紙的虧損原因是收入不及支出,而支出有相當程度就是在人事費用上,幾年來各 家報紙都進行了幾次大規模的人事精簡,早期第一、二波精簡人事的結果,是造成資深有 才能的菁英離開,難纏的萬年冗員卻不動如山,加上一堆無能的便宜菜鳥,接下來持續的 裁員和人力重新分配,不僅剩下的工作者要一人當好幾人用,編輯人員還得負擔業務壓力 。報紙的收入主要依賴的並非發行而是廣告,過去刊登廣告的方式早就落伍了,廣告與業 務原本涇渭分明,這是理所當然的,否則哪裡還有新聞的公正可言。過去報紙的編輯人員 是頭抬得高高的,出外吃香喝辣,人人要抬轎子抱大腿的,業務人員則低三下四做的是求 人的工作。記者和業務員在外的形象與態度截然相反,反映出這兩種工作性質的特色:新 聞必須獨立,獨立才有品質,有品質的東西才能賣。現在這個邏輯打破了,新聞沒有獨立 、公正、客觀可言,新聞的品質也不是賣點,現在的新聞是電視購物台,是夜市裡賣壯陽 藥,是大賣場什麼都賣,總而言之,什麼都在其次,都是表面,拼上命到處想辦法挖出錢 來才是真的,怎麼說這是危機存亡之秋啊!編輯和業務的分野消失,叫做編業合作,每個 版面都絞盡腦汁怎麼弄出能帶來經濟效益的題目來,再怎麼不可能的商品、活動、對象都 搭得上去。 我不是不同情這樣的求生之道,只是真有辦法苟延殘喘?蘋果在2003年進軍台灣,其實當 時閱報率已經在衰退了,而蘋果轟動上市的結果,整體閱報率並未升高,只是是蠶食了原 有報紙的市場,報紙應該意識到它們的敵手並不是蘋果,而是大環境,而是報紙定位的思 考,就像唱片的敵人已經不是盜版跟下載,而是音樂製作本身的定位需要重新調整。 我不知道報紙的主事者究竟是明白這個道理卻無所適從呢?還是瞎了眼睛。如今報紙的改 版方式,更一面倒地粗俗、媚俗,到底有誰因此帶來起死回生的跡象了?相反的有些報紙 的某些部分,以不變應萬變(也許是沒能力變),反而是被肯定的。道理很簡單,模仿蘋果 是超級沒腦子的做法,報紙的讀者不應解釋為被蘋果瓜分去,是被其他形式的媒體銷抵了 。蘋果確實佔去了四分之一比例的報紙讀者,但那是因為蘋果的規模本來就足以和其他報 紙鼎立,以同樣均分市場的幾大報的立場來看,蘋果跟其他報紙一樣要憂心平面報紙的式 微。 毫不客氣地說,平面報紙注定玩完了。 我認為,平面報紙今後最好調整自己的心態,做好心理準備,未來平面報紙不會是大眾媒 體,它將成為小眾媒體,硬是把它當大眾媒體來操作,是癡心妄想。 今天還在看平面報紙的是些什麼人?我問你,如果在電視和網路可以隨時看到即時新聞, 無論是深度或廣度的資訊在網路上都能輕易找得到,你為什麼還看報紙?報紙如今唯一的 優勢是它很大張,容易看到全景,它可以隨身攜帶,它可以讓你一邊上大號或者一邊坐捷 運一邊看,但是一個媒體不會只為了讓人能打發早晨上大號的時光而永續存在。那麼現在 還支撐著平面報紙的人是誰?你問問現在還每天看報紙的人,他們的報紙從哪來?我周圍 的人有很大比例都還看平面報紙,為什麼?因為他們是文化工作者,他們的報紙都來自工 作所在的環境如公司或學校或本身就是媒體,其他人呢?只有跟父母同住的人家裡有訂報 紙,因為上一輩人不習慣上網看新聞及生活資訊。 仍青睞報紙的人,是仍抱著對報紙這種媒體一種感情的人,報紙的方便太容易被取代了, 報紙的內容也太容易被取代了,報紙獨一無二之處是主觀的,讀者認為它獨一無二,認為 自己非讀報紙不可,這種人難道是因為報紙可以拿來包油條、擦狗大便嗎?這種人多多少 少是還抱持著一點舊價值觀的。這與報紙經營者認為報紙應該追求流行、抓年輕族群,搞 花俏、弄得越簡單輕浮越好的思維剛好相反。 報紙的閱讀量急遽衰退不是只有台灣的現象,全世界皆如此,國外的報紙也進行改版,媒 體專家也對報紙的改善方向提出建議,包括更關心社會、創造有利於改善社會的議題等, 其中有些思維是有意思的,比如提供好的作者更大的空間寫出更好的文章來,以及讀者想 要得到的不是資訊(資訊已經太過氾濫了)而是感覺(惡質新聞帶給讀者的惡感,很多人明 白表示根本不想看新聞),報紙有能提供閱讀者所需要的對社會對人生更踏實的優良感受 的獨特性嗎?這是很復古的思維,與現在報紙改版的方向是徹底的背道而馳。 在這個日趨下流的社會,現實上更佳質地的商品並不能創造廣泛的高效益,但是它卻符合 小眾市場,當大家都抓大眾市場卻抓不到的時候,精準的小眾市場卻是守成之道。 引用:http://blog.chinatimes.com/indiacheng/archive/2007/09/05/194813.html 2007-09-05 10:26 |作者:成英姝|分類:2007年9月|迴響:0|點閱:2542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59.104.15.253

09/06 21:16, , 1F
推!
09/06 21:16, 1F

09/06 21:58, , 2F
我想我是比較喜歡看報紙的那一群人之一
09/06 21:58, 2F

09/06 22:07, , 3F
現在的報紙品質逼迫我不要再去看報紙orz
09/06 22:07, 3F

09/06 23:52, , 4F
不能迴響的blog -.-
09/06 23:52, 4F

09/07 02:37, , 5F
09/07 02:37, 5F

09/07 12:24, , 6F
蘋果真的很沒內涵..量多質薄
09/07 12:24, 6F

09/07 13:26, , 7F
說得不錯, 但是不要亂牽托布蘭妮和碧昂絲
09/07 13:26, 7F

09/07 13:27, , 8F
她們當紅時根本算不上驚世駭俗的裝扮
09/07 13:27, 8F

09/07 13:29, , 9F
就程度而言, 她們差瑪丹娜差太多
09/07 13:29, 9F

09/07 15:55, , 10F
說業務低三下四?他想說的是低聲下氣吧...:p
09/07 15:55, 10F

09/07 23:17, , 11F
蘋果有比較多文字可以看的地方只剩財經版了..
09/07 23:17, 11F

09/14 11:12, , 12F
這真是一篇無敵好文! 甲上上!
09/14 11:12, 12F

09/19 21:54, , 13F
這....我該推個元po是正妹? (誤)
09/19 21:54, 13F
文章代碼(AID): #16tznUTD (media-cha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