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碎念

看板media-chaos作者 (明日帝國亂象)時間18年前 (2006/09/02 16:50), 編輯推噓6(606)
留言12則, 6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來,首先,關於新聞評比網站的碎碎念。 這年頭媒改媒抗媒觀等等的組織林立,新聞觀察報告也不是沒人做, 現在由學生來弄一個新聞評比網站,那麼,評比結果的專業性?影響 力?應該不會比那種掛著「財團法人」看板的機構來得好吧?(也很 難說啦)那麼,由學生評鑑的意義在哪裡呢?勉強地說是讓幾位參與 者能夠深度實習所謂的媒介識讀素養,可是與其訓練成員參與媒介觀 察實作,還不如訓練成員參與獨立媒體的實作。自己經營媒體還能夠 累積成果,而如果在那邊猛打分數卻沒有人鳥你,那麼這樣的工作能 夠持續多久呢? 而且,評鑑的工作也不是什麼愉快的工作,碰到好新聞就算了,而如 果碰到爛新聞還要努力保持客觀而良好的教養公平地給他分數,會不 會太痛苦了一點?「五燈獎」看起來很直觀,但到頭來打分數的人們 還是得建立一套作業標準,像是每天要餵進多少新聞量,範圍會有多 廣,什麼是擅自詮釋,什麼是誇大效果,什麼是情節重大,什麼是無 關畫面,什麼是刻意誤導。這些東西都不會是惟心的。所以這樣的事 情到頭來會把你們搞到很累。與其這樣,還不如招人寫一支小程式, 讓網友能夠在螢幕上針對一則爛新聞選用各種工具修理它出氣。不然 就跟大電視講好,外接一個像是打地鼠的東西,在看新聞台的時候若 出現不爽的新聞就用力搥,然後螢幕左側有一個像是超級變變變那種 阿欽指數來累計所有收視戶的不爽度.... 專業性與影響力。缺乏專業性的評比,就好像找個三歲小孩來記錄棒 球數據,這樣就算給他塗鴉一百多場,累積下來的資料庫也是沒有用 的。至於影響力,評比結果若媒體連一句謝謝指教都懶,沒有impact 也沒有feedback,就好像你現在點了桌面上一個捷徑,電腦沒有任何 動作也沒有任何反應,那你會覺得是你的M$暈倒了呢?還是你會滿懷 感動地含淚表示:「不管這程式到底他X的跑還是不跑,至少,在我 們年輕的歲月中,我們曾經這麼努力地點了這個捷徑,那滑鼠所發出 的清脆聲響,以及手指頭們精準而巧妙的努力,已經在我們的心目中 永遠永遠地,成為美好的集體記憶....」 好了不鬧了,總之公信力是個問題,而且,若要做這種事工,你們的 痛苦指數會越來越高。稍微考慮一下。做評比不如做獨立媒體,做評 比不如做共享書籤,做評比不如做新聞入口網站,我不是說「應該」 要做後面那些,而是說後面那些東西都是生產性的,且這樣的生產性 是架構在公眾在日常生活中實作使用的。而評比網站能夠生產出什麼 樣的東西呢?能夠獲致怎麼樣的參與呢?如果要生產出新聞的「可信 度」,你可以讓網友透過共享書籤把可讀的新聞集合起來,這樣就會 形成一個 "public interest"(雙關:大家的興趣、公益)的集結, 大家可以在一個平台上共享一天所需的新聞。然而,如果你要用「評 鑑」的方式去作,那麼當一個機構開始要把好蘋果與爛蘋果分類的時 候,就必須要有一個標準,一套流程,而那樣的專業篩選(可以類比 於守門員模式)必然是與大眾參與相互矛盾的。而且,普通人上那樣 的評比網站是要作什麼呢?能不能有效率地獲得他們一天所需要的新 聞養分呢?沒有好處的話,那我天天上去幹嘛? 我把邏輯跳得快一點,真要去作你們遲早會發現,去設立一個守門員 式的評比網站,如果要考量到公信力,考量到專業性與影響力,那麼 到最後還是會變成一個幾個人的、隔離式的評議會機制。這樣的工作 在新聞媒體內部去運作當然不會出問題,先不說他們本來就以守門員 自居,內部評議本來就是直接影響自己的,檢視自己的,以自己的產 品為對象的,內部少數參與的,先將大眾隔離在外的。但如果你要拿 到外部來作,所有的問題就會通通跑出來。若由教授來作會被說是象 牙塔的評議會,那麼若換成是學生來作呢?良牙塔的評議會? 我把這樣一個充滿兩難的牢籠畫出來:講評鑑就要開始講客觀、講專 業,不然怎麼服人呢?而這樣玩下去到頭來就變成有距離、少數參與 的機制。不管你怎麼費盡苦心地去避免,衝突必然會產生。這樣的結 果不是你們要的吧?不相信,你們作作看就知道。 ------------------------------------------------------------ 那,如果不作評鑑,來作蒐集剪貼爛新聞的狗屁倒灶事件簿?比起評 鑑,我還比較建議做這個。最好還能說服維基百科那邊的一些編輯, 把想要作的台灣媒體亂象搬一搬到savenews的wiki去作,別浪費時間 在維基百科打編輯戰。 講到這件事情我就一肚子火。我不知道開台灣媒體亂象條目然後在那 邊累積大量「你對事件的殘破理解」的編輯是在想些什麼?你放在維 基百科是想怎麼樣?不說別的,你在維基百科又不能蒐集資料存檔, 提供一堆外部連結沒多久通通失效,是有個屁用?在沒有辦法持續累 積多媒體資料,針對每個事件展開研究的狀況下,編輯們對於每個事 件浮光掠影地寫上幾句,這就是你們要的品質嗎?該作事件調查,該 作原始研究,該好好作功課的事情,就這樣用堆事件的方式隨便拿去 寫百科條目,每個事件隨便搜一則新聞把記者們的報導引幾句上去就 叫亂象的「事實」(作這個條目的這些編輯完全沒資格跟人家談什麼 叫做查證)?我不認為你們這些編輯在做負責任的事情,我不認為這 樣急就章丟出來的東西是有比最腦殘的記者高明到哪裡去(改天乾脆 把這點加進亂象條目算了,哼哼),而且最重要的是:如果只是想要 列舉媒體事件,那就根本放錯地方了。在一個有規矩有限制的環境作 不充分的整理與陳述,是想要怎麼樣?是不是內容作爛了再來怪維基 百科給你們限制太多,讓你們不夠自由?難怪台灣記者人人都會作, 因為人人都是用他X的犯賤苟且的心態在做內容,五十步笑百步!如 果搞出那些有的沒的維基編輯有看到這篇,好好想你們手上在做的事 情。不要自以為正義就可以把內容作爛然後以協作名義要人家幫你擦 屁股(這種覺得自己很正義所以不負責任的態度又是某些腦殘記者心 態,不是嗎?),最後還怪人家請求刪除的是香港人?真是完完全全 腦殘化了。聽著,若要用wiki作平台就要好好用,不是只有維基百科 可以放東西。那些丟人現眼的東西最好趕快搬搬走,另起爐灶,換一 個wiki平台,好好把你真正想作的內容負責任地寫起來。若有時間在 這裡狡辯,那你最好先有本事依照Sangye對內容提出的要求進行全盤 的改寫(注意,全盤的改寫,目前的條目內容結構完全錯誤),並且 把該重新作調查研究的媒體爭議事件內容搬到適當的地點重新開始經 營。 腦殘記者:自己內容寫爛了就牽拖觀眾愛看、上級壓迫、新聞自由。 腦殘維基編輯:自己內容寫爛了就牽拖是其他人應該協助修改。 (亂開條目的人不要以為別人時間無限可以陪你耗) 是不是怎麼樣的媒體環境就會教出怎麼樣的公民? ------------------------------------------------------------ 唉,其實我今天不是上來寫這些東西的。 今天要說的是,媒體人與一般人對於媒改的想像是不一樣的。媒體人 也許很希望獲得結構性的改革,但有時候閱聽人要的東西真的很小, 卻發現他們還是得不到。 我們不用大量的事件來解說,光講中時的吳清和事件就好。 http://www.ou-online.com/myview/myview_blog0511.asp 中時被blogger發起拒看了,為什麼? 這件事並不需要太多的論述, 什麼新聞產製中的權力不平衡啦,什麼基層記者的勞動條件啦,任何 論述都免了。我們在這個事件中看到的,是一個驕傲的、主管級的編 輯大人,在嚴重地抄錯了一則外電而被人抓包後,拒絕立即道歉更正 而惹火一群人的事件。又沒有人要他丟飯碗,更正是有那麼困難嗎? 舉個例子來比喻。我們都知道NIKE在印尼的代工廠有十分嚴重的剝削 問題,也許我們之中有不少人也相當關心勞動權益,關心反全球化的 議題。但如果今天子去買了一雙NIKE的球鞋,結果發現它是瑕疵品, 回去鞋店要換一雙。結果鞋店的老闆向你哭訴,這雙球鞋是出產於印 尼,而那邊的勞動條件是多麼的惡劣,我們要理解鞋子為什麼作爛, 就要整個全球生產鍊開始理解起....這樣一哭哭了十幾天才願意換一 雙鞋子給你。如果你碰到這樣的狀況,你會不會欲哭無淚? 每個新聞爭議事件都有其性格與癥結點,就中時拒看運動來說,有時 候問題真的沒有這麼大,簡單地說就是:報導錯誤就不要牽拖,迅速 道歉誠實為上,很難嗎?可就是有記者大老作不到哩。為什麼?給吳 大編輯三倍薪水與終身職的條件他就會在這個事件上迅速道歉,並承 諾不再抄國外專欄嗎?呃,你問我我問誰?當結構性的分析沒辦法成 為足以解釋問題的理由,而甚至有可能成為掩飾問題的藉口時,有很 多細節就要整個退回去好好想想。「由下而上」的意思不僅在於閱聽 人的媒介識讀素養,這些在日常生活中感到憤怒的閱聽人,是正面與 媒介遭遇,與媒介產生摩擦的人們,他們豐富的媒介經驗、他們的媒 介想望,在那之中有沒有什麼東西是在整個傳播界的反思框架中所遺 漏的?在那之中不只是新技術引發的問題,也有些一直以來從未解決 的問題。但這樣的問題也不會是「個人」問題,不會因為「媒介反思 框架」放不下,就必須流於個人的、情緒的層次。我這樣講應該是可 以被理解的,怎麼樣「由下而上」重新檢視閱聽人經驗去把一些遺漏 的東西拾起來,怎麼樣去思考在日常生活的媒介實踐上存在某些尚未 被掌握得很好的維度。這些是需要想想的。我不是在批評什麼,反而 是在指出利基。 好了,碎碎念結束,我要滾了。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224.24.86

09/03 00:16, , 1F
學生畢竟沒經驗又沒錢 沒錢沒力量搞不出名堂 觀諸歷史上
09/03 00:16, 1F

09/03 00:17, , 2F
許多朝代滅亡都是因為沒錢 清國就是這樣垮台的
09/03 00:17, 2F

09/03 00:18, , 3F
其實我的看法跟你有一點點不同....但太長篇了,有點難回XD
09/03 00:18, 3F

09/03 00:18, , 4F
胡雪巖:要想做大事 手中先有錢
09/03 00:18, 4F

09/03 00:22, , 5F
09/03 00:22, 5F

09/03 00:26, , 6F
光是弄個20000/月的公車廣告就一大堆問題了 隨便找個人
09/03 00:26, 6F

09/03 00:27, , 7F
拿20000還不容易 講一大堆理由到底在幹麻 不指望學生
09/03 00:27, 7F

09/03 00:33, , 8F
回樓上 我做我認為對的事情 該做就會去做
09/03 00:33, 8F

09/03 00:45, , 9F
最後那個利基是啥?如果你能提出完整有執行力的對抗惡質
09/03 00:45, 9F

09/03 00:47, , 10F
媒體方案就更好了。
09/03 00:47, 10F

09/03 09:15, , 11F
誰願意出面刊廣告 錢和廠商我想辦法 我不願曝光 就這樣
09/03 09:15, 11F

09/03 09:21, , 12F
淚推
09/03 09:21, 12F
文章代碼(AID): #14-KNP_l (media-cha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