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專業記者,先保障勞動權

看板media-chaos作者 (亞典波羅)時間18年前 (2006/09/01 08:08), 編輯推噓2(208)
留言10則, 4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要專業記者,先保障勞動權 張時健、劉昌德(媒改社成員)2006.09.01立報 這樣的記者節,怎麼不令記者鬱悶? 作為社會紀錄者與分析者,記者「專業」的公信力是一項最重要資產。 但是,近年來台灣記者的公信力不斷下降,最近一項調查顯示,有六成 觀眾認為電視新聞報導「不正確」或「不負責任」。觀眾對於媒體與記 者長期累積的不滿,因為上週旅美棒球投手王建民譴責記者侵犯其家庭 隱私而爆發,許多人集結在TVBS前向新聞台與記者抗議。備受質疑的新 聞媒體當然不限於電視台,就在記者節的今天,更有多位大學生發起抗 議惡質媒體的活動。 這些閱聽人的抗議活動、以及長期以來許多投入媒體批評與監督的個人 與團體,往往會把焦點放在「加強記者專業、注重新聞倫理」。記者報 導不夠專業,當然應該受到批判;但我們認為,如果把力氣放在向記者 個人進行專業或道德訴求,可能因為焦點錯置而無法達成目標。 事實上,記者表現出來的不專業,是現實惡劣勞動條件下的結果。記者 身為媒體企業受雇者,「專業倫理」永遠只能是工作現場上的次要考量 。記者的工作,一直都在現狀裡掙扎——在愈來愈迫近的截稿時間、採 訪中心的指示調度、永遠補不完的休假、愈來愈差的平均薪資、隨時可 能遭到裁員等等現實壓迫中,為殘存的專業倫理掙扎。 隨著商業競爭的日益激烈,媒體勞動條件愈趨惡劣,也就使得記者愈來 愈難以顧及新聞專業倫理的要求。舉例來說,今年年初以來,台灣的媒 體企業發生了三起重大勞資爭議:一是《台灣日報》積欠員工薪水停刊 、二是《中央日報》在國民黨加速黨產處份的過程中倉促熄燈、三是《 中國時報》解雇工會幹部。近一年來還有中時報系晚報的停刊、聯合報 系民生報減張出刊、以及兩大報系持續的人力縮編等等。資本間競爭與 起落造成的不穩定與工作待遇的惡化,直接拉低了記者的每日新聞工作 表現。 因此,解決當前新聞報導不夠專業的問題,根本之道必須先提升記者的 勞動條件。就此而言,由記協、大傳聯、媒觀、以及媒改社所發起的「 九○一保障媒體勞動權益運動」,向媒體業者要求維護工作權、提升勞 動條件、強化集體協商的訴求,是改革媒體的重要作法。 要加強記者專業,先從維護勞動權開始。我們希望,這項運動從今年的 記者節開始,讓新聞工作者未來的記者節不再鬱悶。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03.73.234.225

09/01 10:20, , 1F
競爭激烈就可以不考慮專業??那我買的車為何沒在路上解體??
09/01 10:20, 1F

09/01 11:37, , 2F
這位朋友,媒體更大的問題根源,是內部裡權力更大的總編輯與老闆
09/01 11:37, 2F

09/01 17:05, , 3F
有人就是只會罵 貶低他人來提高自己 .....
09/01 17:05, 3F

09/01 17:15, , 4F
我可能語氣差了點,但是以一個工程師的眼光,記者不專業是
09/01 17:15, 4F

09/01 17:16, , 5F
因為內部高層??自己不專業卻說事情多要趕稿所以求證困難,
09/01 17:16, 5F

09/01 17:19, , 6F
那車廠做一台車子然後說沒時間作測試就開賣,那間車廠可是뜠
09/01 17:19, 6F

09/01 17:21, , 7F
會被告到倒閉耶。如果可以因為記者不專業把新聞台告倒,
09/01 17:21, 7F

09/01 17:22, , 8F
那我想不會有不專業的記者...
09/01 17:22, 8F

09/02 17:05, , 9F
不過,專業的發揮,也需要企業環境的配合吧.
09/02 17:05, 9F

09/02 17:07, , 10F
問題就在於記者工作環境沒有保障,專業難以發揮!
09/02 17:07, 10F
文章代碼(AID): #14zteH7R (media-cha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