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書] 《中時》併中視 公器私用

看板media-chaos作者 (羅敷)時間18年前 (2006/05/03 08:18), 編輯推噓8(801)
留言9則, 6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2006.05.03 蘋果日報 論壇 《中時》併中視 公器私用 台灣師範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副教授、華視監察人 陳炳宏 數周中視前氣象主播任立渝因與華視簽約而引發中視與華視間高層的緊張,當時媒體曾大 肆報導,接著任赴華視報到受到盛大歡迎的新聞,依然被各大報所青睞,《聯合報》與《 蘋果日報》都有報導,不過併購中視的《中國時報》當天卻一字不見,其間界線之清楚, 令人想起過去《中時》主辦活動,《聯合》一字不提,反之亦然的報業雙強對抗的年代。 不過現今這現象更值得深思的原因是,報紙不同於無線電視,雖同是媒體,但其本質不同 ,豈能任由擁有者毫無忌憚的操控?這麼說,並不是指任立渝報到是什麼了不起必須被報 導的新聞,該不該報導自有媒體依其新聞專業來判斷,重點是媒體是否有依其專業來決定 ?所以問題是,如果各報都有,但《中時》卻「觀點獨特」,則值得關注;再加上中視曾 公開對華視此舉的不滿,難免引發《中時》刻意封殺此新聞的聯想。如果真是如此,那就 有趣了。 併購中天後報導日增 未來《中時》到底要封殺任立渝呢?還是要封殺整個華視的新聞?這麼說,雖然有─點看 好戲的心態,但嚴肅以對,卻不得不令人在面對媒體產業不斷併購,形成跨媒體經營或成 為集團化,對媒體意見自由市場的資訊自由流通與資訊多元與多樣,可能產生的負面影響 ,有著些許的悲觀。 筆者曾研究《中國時報》集團在併購中天電視後,對中天電視相關報導的變化情形。筆者 以2002年6月1日《中時》集團正式併購中天電視為基準日,分析《中時》影劇版新聞前後 各1年(周一至周五抽取3天,周末抽取一天,一周抽3天,共416天),經統計共有437則 相關新聞。結果發現,《中時》併購中天電視後,《中時》每天出現有關中天的新聞則數 與新聞面積都比以往增加,標題面積更增加了將近兩倍,其次有關中天的照片數量也增加 了近三倍,同時,照片面積也增加了近三倍。 整體來說,《中時》在併購中天後,有關中天的報導數量明顯增加,且在單則新聞的版面 呈現上,也較之前凸顯,都算是極為明顯的內容變化。 有了這個系統性的研究結果,再對照《中時》對任立渝報到新聞的消音動作,這聯想應該 可以算是「有所本」吧! 回到嚴肅的市場多元與內容多元的問題。多數自由市場支持者認為,併購是市場競爭自然 的結果,政府不應過度介入,但是經濟理論的自由競爭概念或許適用於各種產業,卻未必 適用於媒體產業,這不僅與媒體未必等同於企業體有關,也與媒體存在於民主社會的角色 與功能與一般企業體不盡相同有關,這裡無法贅述,因此主管媒體產業的NCC自然不能置 身事外。 媒體自由化應予保障 過去媒體產業主管機關極少涉及媒體併購及其引發影響的規範研議,頂多也只是跨媒體經 營的影響議題吧。 但相對而言,媒體間併購所引發產業競爭議題事小,有危意見自由市場的內容多元,甚至 撼動民主社會存在的基礎,則不容視而不見,恐怕NCC應未雨綢繆,及早研議如何保障媒 體集團化或跨媒體經營後,媒體意見自由市場的多元與多樣。 -- Blessed are we who can laugh at ourselves, 'cause we can not cease to be amused.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9.107.63.35

05/03 10:47, , 1F
借轉 謝謝
05/03 10:47, 1F

05/03 11:59, , 2F
中肯!!!!!
05/03 11:59, 2F

05/03 16:19, , 3F
這種事陰森電視台才是喬楚....
05/03 16:19, 3F

05/03 16:19, , 4F
整天都是旗下關係企業的新聞~
05/03 16:19, 4F

05/03 18:27, , 5F
可是陰森沒出報紙啊 XD
05/03 18:27, 5F

05/03 18:58, , 6F
東森好像有買下民眾日報?
05/03 18:58, 6F

05/03 19:10, , 7F
喔 對厚 我笨了 囧
05/03 19:10, 7F

05/03 23:49, , 8F
借轉,謝謝
05/03 23:49, 8F

05/05 15:42, , 9F
唉...
05/05 15:42, 9F
文章代碼(AID): #14L_RFPy (media-cha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