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聊] 英國版尹清楓/媒體殺人記

看板media-chaos作者 (搖滾疲乏)時間21年前 (2003/07/21 21:40),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http://news.bbc.co.uk/2/hi/in_depth/uk/2003/david_kelly_inquiry/default.stm 出場人物: 1. Dr. David Kelly英國的伊朗核武專家,日前發現陳屍住家附近 2. Lord Hutton即將展開關於英國政府之Weapon of Mass Destruction 情報調查之法官 3. Andrew Gilligan 爆料英國政府採用不實情報欺騙輿論之BBC記者 4. Alanstair Campbell 英國首相辦公室公關主任,公然辱罵Gilligan譴責BBC 前情提要: 一開始是一則海珊擁有45分鐘之內足以毀滅英國的情報,被傳為政府作假, Gilligan/BBC就跟Downing street槓上了,(Blair倒是沒有直接表態) 一方說要堅守媒體中立,一方說此事無中生有要求收回相關報導。 近日發展: Kelly粹死,他作為Gilligan情報來源的身份也被公開,(據聞死前即已被內部揭發) 而他作為情報案調查之重要證人身份,引人遐想,疑雲重重,BBC和英國政府皆倍感壓力。 他山之石: 謝忠良揭國安局弊案時,媒體除了看著壹週刊被砸好戲,大張旗鼓言論自由之重要性, 對於這篇報導本身引用來源,客觀性可信度等的批判,卻付之闕如。 有點像今天對公路車禍的報導,重播熊熊大火慘狀、生還者描述現場、死者家屬的悲痛, 「死亡班車」「焦黑屍體」「最年輕罹難者」「為之鼻酸」盡所能作煽情描述, 撩起觀眾種種情感,瞭解到「車禍真可怕」,但是對於公路客車管制法規是否有缺陷, 連續多起公路車禍發生是否有共通之處足供參考,卻少有著墨。 儘管方念華會作短評、結語、甚或呼籲,這樣的新聞會在其他讀稿機主播時段重播, 仍舊是沒有社會責任感的報導。 BBC處理相關新聞的態度,縱然立場分明,但在記者報導失真部分也不避嫌自我批判, 少了謾罵指控,多的是事實的陳述以及邏輯的梳理, 這是個人長久以來認為新聞同業應該多加學習的報導方式,也是讀者觀眾應該要求的。 -- 名言錦句從缺,所言句句屬實。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sie.ntu.edu.tw) ◆ From: 218.163.216.23 ※ 編輯: Rough 來自: 218.163.216.23 (07/21 22:18)
文章代碼(AID): #_6-r047 (media-cha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