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 從心身醫學的實證研究看醫師過勞現象

看板medache作者 (????????????????)時間12年前 (2012/04/21 11:43), 編輯推噓6(6012)
留言18則, 7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http://www.tma.tw/ltk/101550411.pdf 您累了嗎?—從心身醫學的實證研究看醫師過勞現象 文/林煜軒 張立人* 郭博昭** 楊靜修** 台大醫院精神醫學部 台大醫院雲林分院精神醫學部*陽明大學腦科學研究所暨睡眠研究中 心** 某晚,一名18歲少女因為發燒、抽搐、意識狀態改變,被送到醫院住院。住院醫師看 到她有憂鬱症病史,而且情緒激動,診斷她有「類流感症候群,合併歇斯底里」,只給了 強效止痛劑,讓她安靜。到了半夜,她變得更加躁動,當時唯一的醫師是連續工作了36小 時的第一年住院醫師,在忙碌中,他只口頭交代護士注射止痛針Demerol,讓病人睡著。 清晨6時,她的體溫飆到攝氏42度,隨即心臟停止跳動,醫院雖進行搶救,終究死亡。醫 院告訴她的父母,已經盡力治療。恰巧,死者父親是律師,他主動調查死因,是該醫師忽 略了少女長期使用抗憂鬱藥Nardil,這種藥物會與止痛藥Demerol產生致命的交互作用; 此外,他還意外發現住院醫師值班時數太多、照顧的病人數過多,如此過勞是肇事的重要 原因。他感嘆: 「除了醫師外,我不知道有什麼工作必須一次工作24個小時。而這些人手裡,掌握的卻是 人們的生命!」 這正是在1984年3月5日晚上,震撼全美的少女莉比‧蔡恩(Libby Zion)的悲劇。她的父 親期待從體制上做改變,以挽救更多的病人。經過數年改革,美國終於在2003年7月1日, 由「畢業後醫學教育評鑑委員會」(ACGME)規定了醫師值班的規則。包括:每週工作不能 超過80小時;若連續上班24小時,應該有6小時休息時間;值班最頻繁為3天值一班;正常 班之間必須有10小時的休息間隔(1)。 遺憾地,上述住院醫師的生活,仍是大部分醫師共同的回憶。筆者擔任實習醫師時期, 有感於此問題的迫切性,故著手實證研究,以自己的同學為研究對象,探討值班對生理與 心理層面的衝擊。該研究成果於2011年3月,幸運獲得國際知名期刊 STRESS(壓力研究) 同意刊載(2)。 研究中的13名實習醫師,接受主觀與客觀的身心評估,對照在內科病房值班前後的身心 狀態,並以值班辛勞程度相對較低的科別(如:病理科、放射科、精神科)為對照組。實 習醫師在內科病房,平均每週工作時數86.7小時,且每個月需值10班,包含2天的假日班 ;在值班當天必須從早上7:30開始工作,至隔日下午5:00,共計連續工作33.5小時,沒有 任何的補休。此外,上述的工作時數,僅是醫院表定的作息時間。醫師是責任制的工作, 實際工作的時間,超過以上描述。 耐人尋味的是,本篇論文曾投稿至歐洲數本著名的職業醫學期刊,皆被婉拒。其中一本 期刊的主編來函指出—「我不相信一名實習醫師訓練,需要這麼多的工作時數;您在論文 中所提及的數據,據我所知,從未出現在歐洲任何一家醫院裡。」或許,主編質疑了這篇 文章的真實性,而拒絕了這篇論文。 筆者因而回顧醫學文獻中,探討醫師工時的文章,發現一些有趣的現象。美國醫學會期 刊(JAMA)在2004年曾報導,在四週繁重的值班工作後(heavy call),醫師的認知與行 為表現,約等同於血液中有0.05%的酒精濃度;而此「繁重的值班」定義為何?乃是一個 月值4-6班!(3)。 回頭看這份以台灣實習醫師為對象的研究數據,就不感到意外。實習醫師在內科期間, 愛普沃斯嗜睡量表(Epworth Sleepiness Scale)平均超過10分,這個分數是在嚴重嗜睡 疾病,如猝睡症(narcolepsy)、睡眠呼吸中止症(sleep apnea)才會出現的狀況;在下 午5時過後的值班夜間工作,就已出現顯著嗜睡感受。再以心率變異性(heart rate variability)探討自律神經功能,發現值班時的夜間工作以及內科期間的夜間睡眠,交 感神經受到抑制;內科值班隔天的晚上,副交感神經趨於活躍—這分別相當於吃下高劑量 與低劑量的安眠藥史蒂諾斯(Zolpidem)後自律神經的改變(4)。 此外,內科值班當天的焦慮、憂鬱程度,明顯高於平時。即使能調整值班後的作息,仍 無法改善注意力及衝動控制。和值班辛勞程度較低的科別相比,在經過三個月的內科訓練 後,呈現長期注意力較差、做決定的衝動性較強的現象。這對於滿懷熱忱的實習醫師來講 ,首當其衝的,竟是一場令人沮喪的震撼教育! 此現象亦見諸國外,在2010年的一般精神醫學彙刊中(Archives of General Psychaitry),就有篇以全美13家醫學中心、集合上千人的大規模研究,嚴肅地探討這個 議題,其結果和本土研究是一致的(5)。美國醫學會期刊(JAMA)在2006年的一篇文章, 分析此一長久現象的原因:一是當增加醫師/病人及護理/病人的比例,輔以改良的值班 方式,醫療費用將大幅增加,而此為國內外共同之禁忌議題;再者,資深醫師可能認為這 是所有醫師必經的歷程,因此以醫學倫理或品德教育敦促後進(6)。 醫師同仁們往往超時工作,對個人身心的影響,彷彿每日喝酒或吃安眠藥,長期專注力 、衝動控制既受損,又處於憂鬱、焦慮狀態,長久以來,勢必影響民眾的醫療照護品質。 這個本土的小研究,旨在拋磚引玉,期待醫界同仁們,共同致力改善醫療人員的工您累了 嗎?—從心身醫學的實證研究看醫師過勞現象作環境,達成守護全民健康的神聖使命! -- 旅遊部落格 http://www.wretch.cc/blog/bpnoi&category_id=2646789 個人部落格 http://www.wretch.cc/blog/bpnoi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8.211.152.30

04/21 12:59, , 1F
我正想轉你就先轉了 偶而台灣醫界還是值得一翻
04/21 12:59, 1F

04/21 13:26, , 2F
這篇不是很久以前就寫了,現在才登
04/21 13:26, 2F

04/21 13:48, , 3F
寶山之光
04/21 13:48, 3F

04/21 17:14, , 4F
那篇Stress我們2008在長庚實習做的,投稿幾經波折。
04/21 17:14, 4F

04/21 19:08, , 5F
有po一次還是要推一次
04/21 19:08, 5F

04/21 20:27, , 6F
郭博昭跟楊靜修老師是夫妻 以前我的生裡老師
04/21 20:27, 6F

04/21 20:27, , 7F
能夠做這個研究並作出結果發表 真的好感動啊
04/21 20:27, 7F

04/21 20:28, , 8F
原來以前我住院醫師時期 值完班隔天都會摔椅子丟病例
04/21 20:28, 8F

04/21 20:29, , 9F
還有把一個杯子摔到粉碎 原來都是有原因的
04/21 20:29, 9F

04/21 22:36, , 10F
在美國是探究原本原因 然後推動進步的法案 避免下次再發生
04/21 22:36, 10F

04/21 22:37, , 11F
台灣是把醫生推出來斬首(這次愛滋器官移植不就是)
04/21 22:37, 11F

04/21 22:37, , 12F
官員繼續爽爽幹 民眾繼續當下一個受害者無語問蒼天
04/21 22:37, 12F

04/21 22:38, , 13F
台灣是不會變的 不管怎麼做都是 因為這種作法炮火集中
04/21 22:38, 13F

04/21 22:39, , 14F
又可以保住大局(官位?) 反正大官要醫生隨時有 管人民死幾個
04/21 22:39, 14F

04/21 22:39, , 15F
看看石崇良的嘴臉 他自己也幹過醫生 當了官就升了天
04/21 22:39, 15F

04/21 22:40, , 16F
現在吃起同類來比其他人更狠 就像是動物農莊裡面的老大哥
04/21 22:40, 16F

04/21 23:21, , 17F
AAATP學長 其實我覺得轉Uro不錯 只是要重訓...可以找那種
04/21 23:21, 17F

04/21 23:22, , 18F
推錯 不過我要推樓上的動物農莊
04/21 23:22, 18F
文章代碼(AID): #1FaYpveN (medach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