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 共生(26)

看板marvel作者 (一一)時間5月前 (2023/12/17 00:40), 編輯推噓5(500)
留言5則, 5人參與, 5月前最新討論串1/1
  回到23號,還沒下車,史蒂芬便打開手機網路瀏覽新聞,這時才知道是真出了大事- 離澳洲不遠的紐西蘭基督城發生連續槍擊案,死亡人數暫時未明。且恐怖份子在行兇時竟 還開著直播,將受害者死狀一一展示給全世界觀賞。   「太扯了吧!」史蒂芬感到一陣毛骨悚然,不明白紐西蘭一直以來都被視為是相當和 平的國家,為何會發生這種事。   「和平是指社會狀態穩定,並不代表其中就沒有極端份子好嗎。」曼曼說,「更何況 紐西蘭的槍枝管理很寬鬆,本來就像顆不定時炸彈。」   「連這妳都有研究?」史蒂芬皺眉,跟著將新聞細節唸給她聽。   新聞提到出生在澳洲的主謀是個極端的無政府主義和生態法西斯主義的擁護者。在案 發之前他並沒有任何前科。   「看起來是意識形態的問題欸。」曼曼嘆了口氣,語氣中散發著一股知識份子特有的 憂愁。   史蒂芬抽抽鼻子嗅了嗅,隱約嗅出在那聲無奈背後藏著的長篇大論。   他知道什麼是意識形態,也知道何謂極端主義,更明白這一聊下去大概不過個三天三 夜沒法了結,但他實在累得很,隔天還得出遠門,還沒等曼曼發出高見就趕緊逃下車了。   週六一早,史蒂芬準時出現在16號門口。   「等等曼蒂上車後,你就快點開走,不然等一下阿斗看到我們又纏著要一起去。」米 蘭低聲道,語氣小心翼翼,像躲著債主。   眼見她說是一套,史蒂芬這麼聽,心想等等開到曼蒂家大概是又另套做法。一會過去 ,車才抵達,她果不其然馬上跳下車,蹦蹦跳跳直接跑進曼蒂家。   「這女人是不是有人格分裂啊!」曼曼忿忿。   「是,還分裂得一點破綻都沒有。」史蒂芬豎起大拇指讚嘆。   過後米蘭和曼蒂上車,三人當即啟程。   在沿路的閒聊中史蒂芬才得知,原來米蘭是下車前就打聽到阿斗不在家的消息,才敢 如此明目張膽地跑進去。   但這還是不改他和曼曼一致認為她具有相當嚴重的人格分裂的潛質。   至於後座的曼蒂,她是個怎麼樣的人。   從外表來看,她有一方大臉,顴骨頂天,眉與眼與唇皆分散在臉的邊緣,平心而論, 長相並不十分出色。但看她服裝──頭頂毛帽,大學T外搭了件牛仔背心,些微落地的寬 褲令她原本就高的身長更顯突出;這穿著品味倒是一等一的。   她是個上海人,個性就如同許多成長在大都會的女孩子一樣,熱愛潮流,思想開明, 善於計算人與人之間的距離與情感質量。   不吝嗇予人讚美是她最大優點。   「我一直都好喜歡你們台灣人說話的口音喔!」例如這樣。   曼蒂傾羨地道:「我認識的台灣人都像你們,都很溫和。不像咱內地人,做啥事都急 死人,賊雞巴兇的。」   米蘭聽完笑了笑,也跟著附和。   在她們工作的包裝部,裡頭員工裡有超過一半都是廣東人,做起事來真就像曼蒂所說 ,又急又兇,說話也特別大聲。   沿這話題開展下去,便是接連有關台灣與中國在文化上的差異,史蒂芬忍不住向她提 起些關於政治的事。   「沒啥差唄。那些都是黨在管的事兒,要不要丟飛彈,我們咋管得著。」   「只要把經濟搞好就好。其它的事咱不在意。住不慣的話還不如多掙些錢,移民去。 」她笑道:「不知道這是不是咱現在大多數國內人的想法,但至少和我同輩的朋友們都是 這麼想。」   「你們不喜歡自己的國家嗎?」史蒂芬問。   「喜歡啊,」曼蒂說,「畢竟是在那兒長大的,當然是賊雞巴的有感情。」   左一句賊雞巴,右一句賊雞巴,這想來能算是道道地地的看法了。   而史蒂芬聽完,又更了解他們因著不同教育環境,與自己在文化認同上的差異。   社會科學中有個名詞叫政治冷感,多是指像曼蒂這樣的不在意,而這種政治冷感也充 分體現在她對紐西蘭昨天發生的槍擊事件的看法上。   「我有看到新聞,好可怕喔!」關於這件事,曼蒂這麼應道,也只應了這麼一句。不 一會便撇頭和米蘭聊起在包裝部裡,她更感興趣的八卦。   一來不只沒興趣,二來這話題也著實太是枯燥。   想來除了曼曼,大概很難聽見有其它人能對這件事做出任何有頭有尾的評論了。   坎培拉是澳洲首都。   因為槍擊案,整座城都若有似無地散發著一股肅殺之氣。   https://imgur.com/LljIoOp
  抵達坎培拉不久,史蒂芬便背著背包,和曼曼站在降半旗的國家肖像美術館前,靜靜 致哀。   過後一整天,在米蘭的規劃下,他們幾乎走遍全坎培拉所有美術館。   不過對曼蒂來說,比起美術館,她顯然對逛街購物更有興趣,這點完全可以從她隨兩 人走進第三間美術館時,攀在臉上的無奈表情看出。   但畢竟行程是米蘭安排的,她是個美術狂,誰也奈何不了她。   https://imgur.com/Aw2N9y1
  而在這一路逛到底的過程中,米蘭也展現出她過人的導覽能力。   在這之前怎麼也沒想到只是間小美術館,米蘭竟能一路從拉斐爾前派的奧菲莉雅說到 莎士比亞悲劇,再從莎士比亞悲劇一路扯到法國大革命、行為藝術、後現代主義等等。   史蒂芬嘖嘖稱奇,總算找到米蘭除了迅速變臉外的其它特長。   https://imgur.com/v6HvqbH
  而在這一整天的導覽裡,最令史蒂芬印象深刻的大概就是米蘭談起行為藝術之祖母- 瑪莉娜·阿布拉莫維奇的故事了。   瑪莉娜·阿布拉莫維奇是一位出生在南斯拉夫的行為藝術家。   她在23歲時做過一次名為《節奏0》的表演,在那場表演中,她將自己用半身麻醉 ,只剩大腦有意識的方式坐在藝廊裡。   身旁桌上放滿各種物品。除了玫瑰花、羽毛、水這些溫和的物事外,也放了把上膛的 槍、刀和十字弓等等具有危險性的道具,並宣告:「我是一件物品,在這六小時內發生什 麼事,我都會負全責。」   表演最初,觀眾都還戰戰兢兢,氣氛十分平和。有人溫柔地遞了水給她,把玫瑰花放 在她手中,一切看似無礙。但隨著表演時間越長,人們不甘於先前溫柔對待她的方式,膽 子也開始大了起來。   有人開始拿起水直接從她頭上淋下,甚至用玫瑰尖刺劃開她的身體,舔她的血。更有 人將上膛的槍頂住她的頭,用剪刀剪開她的衣服,用相機拍下她裸體的模樣等等。   有人說瑪莉娜之所以沒有被強暴,是因為那是在公共場合。   瑪莉娜說:「現場真的有槍和子彈,觀眾可以當場殺死我。但即使這個表演如此危險 ,我也願意冒險。因為想知道隱藏在大眾面具底下的人性到底是什麼面貌,他們處在這樣 的情境時,會做出什麼反應。」   但直到表演結束,瑪莉娜臉上只剩眼淚。   「人的本性是充滿罪惡的,你我都是,除了自卑、自憐外,對光明的鄙棄也是罪惡的 一部份。」米蘭在故事最後這麼說。   「所以昨天發生的槍擊案,也是建造在這樣的罪惡上面嗎。」史蒂芬深思,聽完瑪莉 娜的故事後久久無法自已。   而一日來回的坎培拉之旅除此之外,就再沒更多起伏了。   末了他們在踏上歸途,即將抵達朱尼時,「欸四月底有連假,你們有規劃好要去哪兒 嗎?」曼蒂突然問。   「什麼連假?」史蒂芬和米蘭如局外人,完全不知道這回事。   「復活節呀!」曼蒂說,「連放四天呢!」   「喔,真的嗎!」   「欸,我想去烏魯魯看艾爾斯岩欸。」米蘭不做多想,馬上下了這個決定。說著伸手 朝史蒂芬戳了幾下,「你要一起去嗎?」   「我?」史蒂芬想了想。   四天連假,這何嘗不是個獨處遠遊的好機會,但這一切來得實在太突然,心裡總感覺 不太平安,不該這麼衝動下決定。且當下最重要的事是明天搬家,離復活節還有整整一個 半月時間。   半晌思索過去,「再慢慢討論吧。」史蒂芬暫時沒有給她明確答覆。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01.12.47.85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arvel/M.1702744822.A.0DD.html

12/17 06:58, 5月前 , 1F
12/17 06:58, 1F

12/17 15:23, 5月前 , 2F
12/17 15:23, 2F

12/17 22:07, 5月前 , 3F
推推
12/17 22:07, 3F

12/18 12:34, 5月前 , 4F
12/18 12:34, 4F

12/18 14:20, 5月前 , 5F
12/18 14:20, 5F
文章代碼(AID): #1bVTBs3T (marv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