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聞] 心理學是一條不歸路

看板marvel作者 (catber)時間10年前 (2014/06/21 21:39), 編輯推噓9(9012)
留言21則, 9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看了心理學才是最危險的專業的相關文章後,想起以前實習的過程, 以科普的角度來分享一下略有飄點經驗談, 但為了保障個案隱私,學校時間地點等就一概略過。 首先,心理學的源頭就是佛洛伊德夢的解析開始,之後他的門下弟子榮格紛紛自 立門戶成立學派,無論何種理論與學派,其實都有共同的核心課題:人的心理問題, 也因為許多理論的相互辨析,產生臨床與諮商的兩條路徑,所謂臨床就是醫 院裡的附設門診,醫生具有醫藥與諮商的訓練,可與個案晤談並開藥; 另外一種則是諮商心理師,多半是以多次的諮商來解決心理問題, 常看到美國電影中產階級到心理醫生那裏討論過去童年那種。 什麼樣的人會走入心理學?刻板印象應該都是很有愛心與溫和的人,但是也有一部分的人 是屬於有創傷經驗,想要理解自己的夢靨,並且透過學習來讓自身得到救贖的也大有人在 ,雖然學到的理論來分析自己是有危險與疑慮的,畢竟當局者迷的主觀性會讓人陷入泥淖 ,初學者一知半解的理論應用也如同走鋼索一般危險,而且一旦走入諮商與心理學領域中 ,過程中教授大都是刀子口豆腐心的發飆發狂的撻伐你,什麼愛的教育、春風化雨、麥特 戴蒙都是好萊塢的教育宣傳片而已,在我的經驗看來,光有愛心是很難成為諮商師的, 注意!我說的只是成為一名普通的諮商師,連好都還搆不上邊。如果諮商師沒有具有細微 觀察與敏感度,以及收放自如的身段與形象,很難吃上諮商這碗飯。前者我略有,後者我 絕對沒有,團諮過程中我被督導的過程不停地被罵說,高高在上無法與個案們有效地建立 關係。(六個小孩鬧成一團,我不知道除了發火還能怎樣,直到個諮我才得以獲得教授小 小的青睞,想起來都要做惡夢~~) 在學習諮商的過程之中,在經歷輪番的理論筆記與報告的前期之後,學生就得要親上火線 ,然而初學者需要教授的提點與修正,因此除了與個案晤談之外,我們還得要用DV錄影, 所以每當實習開始,就會看到本該花樣年華的大學生,披頭散髮外加cosplay圓仔的黑眼 圈,扛著腳架跟DV,望穿秋水等個案來,又鬧又哄地折騰一個多鐘頭,又得騎著摩托車風 塵僕僕趕回學校把影像輸出,邊聽邊打重點逐字稿與心得,以及想要與教授討論的核心議 題等等,學期結束後還要做結案報告,向學校輔導處發(一ㄝˋ )表(ㄐㄧ)。偶而與其他 學校的心理研究所談到實習,學姊都笑說錄影督導也太嚴格了吧!她們研究所也只是錄音 檔聽打而已,可是沒辦法,誰叫我們教授是最專業的學府出身;後來想想,也是因為有影 像畫面,過程才遇到了教授無法對我們統一解釋的事情。 因為弟弟 由於是兩班合併督導,大家都會在上課的時候一起「觀賞」諮商過程,主要讓大家在過程 中互相學習,當然在諮商過程中,很多人因為自己平常抗壓性就不足,在面對督導、個案 還有拍檔的多重壓力之下,在課堂上直接撕破臉也是有的,不過從此也可知道學了再多, 學生大部分都是從一般家庭出身,除了在學校被排擠、失戀情傷外,沒有什麼多大挫折, 而有時個案背後的故事,往往是學生無法勝任的,因此督導除了檢討外也有轉介個案的功 能。 而這個案例是一個小四的學生,主要是因為這個小男孩這學期的功課常常無法跟上進度, 常會遲交又有一大堆理由,從這邊就可以看的出來幾個可能,第一,台灣教育界普遍的心 理常識不足,還帶著填鴨教育的遺毒,老師就覺得跟不上進度是孩子的心理問題,絕對不 是自己的問題;其次,是這個學校的孩子水準與一般國小不同,大部分都是精英的下一代 ,所以作業遲交竟能成為一件了不起的大事,最後一個可能,老師隨便敷衍一下,沒把我 們諮商實習當回事。 而扮演諮商師角色的同學,就是我前面提到的標準溫和性情的女學生,就叫她小溫好了, 對小孩都很有耐心,更何況這個小男孩基本沒啥問題,兩人說說唱唱就過去了,前幾次諮 商都沒啥問題,教授也覺得兩人互動不錯,每次看片都很快地瀏覽過去,但是在倒數第二 次才發現,這個影片長度竟然只有20分鐘!因為諮商時間表定都是至少要40分鐘左右,這 麼短的時間內,其實無法真正處理什麼問題,最重要的是教授不喜歡學生這種敷衍的態度 ,但是這個小溫個性是很認真的女生,看過她的心得報告的人,絕對無法把小溫跟隨便兩 個字連結在一起,教授按耐著脾氣問小溫,小溫可能有點嚇到,有點吞吞吐吐地說:「因 為他說他…中午都要去找弟弟吃飯,吃完飯還要……陪弟弟上廁所,所以常常來輔導室的 時候只剩下半小時。」 聽到這裡,我們當下就覺得教授錯怪小溫了,這小男孩也沒什麼錯,這個學期表現異常大 概也是因為弟弟剛升小學的關係,非但沒錯還是個有擔當的好哥哥,但是教授聽完點點頭 ,就叫小溫下次諮商問問這個班級導師有關弟弟的事情,這堂課就這樣結束了,小溫默默 收拾著東西,雖然是隔壁班的同學,但大家都是諮商戰友,我就過去寒暄了一下:「我覺 得那個小男孩很乖,不然下次你叫他帶弟弟一起吧?」小溫這才嘴角上揚,笑了一下, 說:「我沒辦法帶兩個啦!」 沒多久又到了上課時間,隔壁班的同學就開始在教室喧鬧,「先讓小溫問老師啦!」 平常大家都是避之唯恐不及的怕教授看到諮商過程的缺點,這次大家竟然一反常態, 主動要小溫先上台報告這周狀況 小溫趕忙跑去電腦螢幕旁,每個人都一臉狐疑表情,小溫簡單的回溯上禮拜的前 情提要後,就去詢問了班導有關小男孩弟弟的事情,小溫看了看教授說: 「可是,導師說他沒有弟弟!」 一般心理學的思考,當然是往「幻想玩伴」這個方向走,獨生子女的寂寞與單獨面對家庭 空間與成長的挫折,往往會編織一個有趣的夥伴,與自己相互扶持,直到自己某日竟可以 解決問題後,幻想玩伴也就會消失不見,教授也是做如此的說明,但看看小溫的表情就知 道,事情絕對不是我們憨人想得這樣簡單!下課之後,小溫也繼續的跟教授詢問要如何互 動的事情,可是諮商過程其實也差不多結束了,這件事情就不了了之,大家也都很有默契 地不再談論,但是我記得的是上禮拜和小溫寒暄時說過的話: 「他都會說他弟弟有時候會在輔導室外面等他, 他有時候也會抬頭看看窗外,所以我們對話常常就會被打斷。 好險老師沒看到,否則我就慘了!哈哈哈!」 心理學的危險在於事情的真相並非是當事人所說,由於當事人可能有著盤根錯節的心理問 題,繼而編織故事轉換成當事人可以接受的真相,但是心理學要透過理論與經驗與當事人 斡旋,像跳探戈一般的去進入當事人編織的世界,繼而解開謎題。「因為弟弟」這件事情 其實是有很多可能性的,小男孩是否認為諮商經驗是個他成長上的挫折,讓他冠上問題兒 童的標籤,所以編織個麻煩的弟弟來讓自己脫身,回到正常的班上?又或是他的家庭正在 經歷一場風暴,「因為弟弟」可以解釋他的失常?而那場風暴又會不會是家人引頸期盼的 新生命卻消失?那麼弟弟到底是幻想還是靈魂?為何小男孩每天中午一定要偷偷在樹蔭下吃 飯且有說有笑? 正如同前篇心理學的故事上的發展,我所理解的白領女孩,由於長期被深愛的父親性侵, 但是父親的權威性格與對外界的美好形象,使得她成長過程無法分辨是非,某個時刻接受 了父親的連續暗示(也可能是她某日自己所找到的訊息),幻想出自己的前世也是父親的孩 子,卻就此陷入了惡性循環的解離人格,越理解心理學,你會驚訝於人為了生存下去,抓 著旁人看來如此荒謬的浮木,載浮載沉地建構出來的另一個世界有多麼盤根錯節。如同我 們在閱讀故事時也會接受一些暗示,這是我們認知上的本能,讓事情合理化,黑人女孩與 小白之間的曖昧讓人受盡委屈,不過是一條種族文化食物鏈的必然結果,而小白卻將這種 委屈與非自我能改變的族群情結濃縮在玉珮上,兩個故事都是將結果寄託在轉世輪迴、觀 音現身的神鬼邏輯,越是不可思議,就越反映出當事人在問題情境中毫無能力的悲傷。 這就是理性的心理論點。 心理學為何是一條不歸路?因為人們為了理解真相,運用理性去建構真相時,有時的確會 觸碰科學無法解釋的地方,而當求知慾與好奇心勾住你的思維後,你有時不知何時該行, 何時該停,而有經驗的諮商師,能夠知所進退與之共處。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01.14.220.61 ※ 文章網址: http://www.ptt.cc/bbs/marvel/M.1403357972.A.594.html

06/21 22:02, , 1F
最後段看不懂.. 應該要先問小朋友關於弟弟的事情,也藉此
06/21 22:02, 1F

06/21 22:02, , 2F
理解當事人的心理狀態,或許晤談真的對當事人產生了陰影,
06/21 22:02, 2F

06/21 22:02, , 3F
這也是在諮商現場很容易看到的狀況
06/21 22:02, 3F

06/21 22:55, , 4F
除了理性,還要有多元性和深廣度的思考,特別是要能自省。
06/21 22:55, 4F

06/21 22:56, , 5F
我也看不懂,小小男孩看窗外又怎樣呢?窗外有不明物體嗎?
06/21 22:56, 5F

06/21 22:56, , 6F
希望可以補述完整點,感謝
06/21 22:56, 6F

06/21 23:33, , 7F
我看完是覺得這的確可以用科學論點解釋,但你認為可能
06/21 23:33, 7F

06/21 23:33, , 8F
不見得,無法確定,是這樣嗎
06/21 23:33, 8F

06/21 23:50, , 9F
諮商師也是人,如果照小溫這案例來說,你有可能一直跟著他走
06/21 23:50, 9F

06/21 23:52, , 10F
有可能這些吃飯、陪上廁所都是CL自己一個人的想像
06/21 23:52, 10F

06/21 23:52, , 11F
談久了會發現只有CL自己一個人,也有可能真的攪和太久直接
06/21 23:52, 11F

06/21 23:53, , 12F
問弟弟名字、年紀、甚至要CL邀請弟弟一起來諮商
06/21 23:53, 12F

06/21 23:54, , 13F
但...心理師也是人,說這句話時也是會茸茸的~
06/21 23:54, 13F

06/22 00:03, , 14F
我覺得應該是幻想玩伴吧
06/22 00:03, 14F

06/22 01:26, , 15F
可否問一下原po,中國的心理系走向是不是和台灣的路線有差
06/22 01:26, 15F

06/22 02:06, , 16F
心理學才是最危險的專業的作者在台灣偏向諮商或臨床心理系
06/22 02:06, 16F

06/22 02:06, , 17F
因為他的老師有在做心理治療,所以比較不像純心理學
06/22 02:06, 17F

06/22 03:16, , 18F
就像T大說的,記得以前上課有提到要逐步問細節
06/22 03:16, 18F

06/22 03:17, , 19F
問到對方出現破綻
06/22 03:17, 19F

06/22 03:18, , 20F
看一半我還以為消失的段影片是拍到弟弟XD
06/22 03:18, 20F

06/26 08:00, , 21F
這應該是要發表在心理期刊吧。 我在飄版看教科書。
06/26 08:00, 21F
文章代碼(AID): #1JfOiKMK (marv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