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 心理工作者支持婚姻平權之連署

看板lesbian作者 (九命)時間7年前 (2016/11/22 21:55), 編輯推噓9(904)
留言13則, 13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心理工作者支持婚姻平權之連署 https://goo.gl/xmBFcR 連署發起人 劉安真(弘光科技大學 助理教授) 陳葦玲(嶺東科技大學 諮商心理師) 劉婉如(台中市學生輔導諮商中心 諮商心理師) 洪于珊(彰化縣學生輔導諮商中心 諮商心理師) 賴逸仙(暨南國際大學 輔導與諮商碩士班畢業) 張倖綾(彰化師範大學 輔導與諮商學系 研究所學生) 謝筱柔(彰化師範大學 婚姻與家族治療 研究所學生) 龔孟君(亞洲大學 心理系研究所諮商組 研究所學生) 賴彥豪(中國文化大學 心理輔導學系碩士班學生) 目前立法院正審議婚姻平權法案,本連署聲明心理工作者 基於健康促進、社會正義及專業立場,支持婚姻平權。 以下說明為何心理工作者支持婚姻平權: (一)基於健康促進 身為心理工作者,促進民眾的心理健康乃工作之核心價值。 研究數據顯示:因為承受社會污名,同志有承受了較高身心健康的風險, 造成同志與異性戀者在健康權上的不平等。 雖然婚姻平權無法立即改變同志在社會中的污名處境, 但相關研究顯示,居住在同性可以合法結婚地區的同性戀與雙性戀者, 身心健康都會提升。這些研究也促使新英格蘭醫學期刊 於2015年發出聲明支持婚姻平權,認為婚姻平權是對健康有益的政策 (出處: http://www.nejm.org/doi/full/10.1056/NEJMe1505179#t=article )。 (二)基於社會正義 社會正義是心理工作者重視的價值,基於社會正義的觀點, 我們不應只消極在諮商師室協助當事人適應不正義的環境, 應勇於與社會對話,針對威脅心理健康的不公平與不正義進行倡議。 傳統婚姻的定義排除同志族群,這樣的排除是根植於社會中的性傾向歧視, 且對同志族群個人、伴侶與他們的家庭都產生負面的影響。 心理工作者在此議題上,因為自身的專業訓練,有更好的位置 來幫助同志爭取他們理應享有的婚姻權,改善體制上的不平等。 (三)基於專業立場 心理學專業告訴我們,同性戀、異性戀和雙性戀是正常且正向的性傾向, 性傾向促使人們建立親密關係,滿足愛、親密與依附的需求。 發展心理學的研究也告訴我們,同志家長和異性戀家長一樣好, 同志組成家庭並不會傷害兒童福祉,研究結果顯示, 同志家長所生養的小孩在發展上和異性戀家庭的孩子並無差異 (與同性婚姻和家庭有關的相關文獻整理請參考: https://www.apa.org/about/offices/ogc/amicus/windsor-us.pdf ) 基於以上三點,我們呼籲立法院儘速通過婚姻平權法案, 積極維護同志人權與促進同志的身心健康。 心理工作者支持婚姻平權之連署名單 https://goo.gl/JDsaMb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1.241.148.113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lesbian/M.1479822905.A.BE3.html

11/22 22:05, , 1F
11/22 22:05, 1F

11/22 22:11, , 2F
推。
11/22 22:11, 2F

11/22 22:11, , 3F
11/22 22:11, 3F

11/22 22:25, , 4F
11/22 22:25, 4F

11/22 22:39, , 5F
11/22 22:39, 5F

11/22 23:16, , 6F
謝謝 > <
11/22 23:16, 6F

11/23 00:00, , 7F
推~謝謝你們
11/23 00:00, 7F

11/23 00:07, , 8F
社工&學生請至 https://goo.gl/MXV17x
11/23 00:07, 8F

11/23 01:57, , 9F
謝謝
11/23 01:57, 9F

11/23 08:47, , 10F
11/23 08:47, 10F

11/23 10:06, , 11F
11/23 10:06, 11F

11/23 12:58, , 12F
11/23 12:58, 12F

11/23 23:14, , 13F
11/23 23:14, 13F
文章代碼(AID): #1OD4uvlZ (lesbi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