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 願賭服輸:《雅典學院》

看板lesbian作者 (the beauty of the earth)時間9年前 (2014/10/25 18:30),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網誌全文版:http://deadcatchen.blogspot.tw/2014/10/blog-post_25.html 預修研究所課程Sex & Gender時,初嚐理論腹語術與現代主義的洗禮,從此開啟了我的 《天路歷程》。以後見之明視之,一個人的知識生產,往往與她/他所處的位置息息相關, 只是沒料到,僅僅只是從文學院的左翼移動到右翼,會是天壤之別。當然,現在我已經學 會,再探問背後與冷戰思維、美援、自由主義的關聯。 曾經讀同一本書的朋友,不但沒有因為知識而靠近,也沒有因此而解答了心中青春的迷惘, 知識帶給我們的是更多分別的流派,我們據理力爭,站在自己的孤島上。那麼多夜晚的散 步與對話,卻抵不過全球化,逃不過身體與背叛。像是掩蓋在玻璃罩底下,熾熱燃燒著劇 烈跳動的心,終究會把氧氣都耗盡,卻毫不顧及奮力地爭最後一口氣。意亂神迷的性愛、 窒息、興奮、冷卻、熄滅。這是另一個故事了。 至此,知識與身體於我,就像分隔島下的兩條路,南來北往,互不干涉。我忘了Jay Prosser的跨性別敘事說轉型(transition):知識會改變身體,身體也會建構知識, 兩者互為表裏。還記得新生南路對面麥當勞,後來的室友跑來敲敲落地玻璃窗,笑我上課 前總在那裏硬啃英文讀本。合作翻譯的那次,我們意見不合,她跑出我貸居的晉江街老公 寓,買回一碗剉冰。周慕雲對蘇麗珍說:原來甚麼都是不知不覺的,卻沒說出心裡的真話 ,當雙人探戈的樂曲再響起,這一盤,究竟是棋逢敵手,還是兩敗俱傷? 終究還是一個屋簷下,我們的2046房間,是室友貼在她研究室牆上的《雅典學院》,仰之 彌高、鑽之彌堅。她打開書本,一頁頁教我學會後殖民的Homi Bhabha、薩依德、Spivak。 我時常在無人的房間裡,目睹文藝復興時期拉斐爾筆下的亞里斯多德與柏拉圖的對話, 從左至右,從古至今,無論是阿基米德、蘇格拉底,甚或畢達哥拉斯…,卻沒有我可以 佔據的一角。低頭瀏覽她層層堆疊的書本,隔開我們的距離,像分隔且觸不到彼此的戀人 ,但渴望那樣深又異常壓抑,是王家衛的《手》? 我跟室友分庭抗禮、據理力爭,當同志導師在《小說選》的序裡提起我的名,我以為在 同志研究的系譜上始終有份。曾經我以為我可以一直這樣仰望他,聽他所有的話。不料 日後輟學離開學院,重作書店店員,我花了很長的時間不再想起老師,不再記得他說的 每一句話,因為我已經不再會說他的話。 二○○七年重逢上海研討會,我們與導師在中國大學食堂打菜,三個人一起回憶起昔日 上課的吉光片羽。令前室友發笑的都是普通尋常事物,麥兜電影裡雞包紙、紙包雞已足 矣。她是楊德昌〈一一〉裡的婷婷,交大全球首映裡老淚縱橫的我;是「如果多一張船 票」,也不要依靠任何人、獨自自主的新女性蘇麗珍。我們的相遇是一種〈對倒〉, 是我看完改寫《品花寶鑑》的《世紀末少年愛讀本》,回家便哭了不要作琴言。 從前我不明白《東邪西毒》裡的歐陽鋒和醉生夢死,現在我只怕尋不到這種酒。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8.169.201.98 ※ 文章網址: http://www.ptt.cc/bbs/lesbian/M.1414233056.A.D64.html
文章代碼(AID): #1KItlWra (lesbi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