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 「小」事三則

看板lesbian作者 (the beauty of the earth)時間10年前 (2014/03/02 01:13),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網誌版全文:http://deadcatchen.blogspot.tw/2012/12/blog-post_12.html (1) 一個好房間的首要之道,就是要讓人花很多時間在房間裡「摸」!這摸是甚麼道理呢? 摸就是摸音響、摸書本、摸興趣、摸休閒,舉凡擦地板架衣櫥拖地掃地無所不摸,摸完 了一個乾淨的房間,還可以琢磨琢磨其他的興趣,對我而言,則是享受一個人的時光, 可以閱讀可以禱告,可以發呆睡覺,可以聽音樂。今天摸的是:iPod。沒有錯,我不是 打錯字,不是平板電腦,而是那小小一台,3.5英吋的個人隨身音響。 摸興趣花費的不外乎時間與金錢,近來我有兩項都很值得摸,一個是下廚,一個是聽 (免費)音樂。我擁有的3C產品很少,大部分都來自於親人朋友的餽贈,這台年齡也快 上小學的iPod也不例外,它是住在新竹時,竹科室友的舊愛。當時他對於我連一台數位 相機都沒有,感到很詫異,覺得我是活在史前時代的老人,遂把他汰舊換新的隨身音響 轉贈給了我。這可是我個人生活史上第一個蘋果產品,剛拿到新iPod時我簡直手足無措, 還是涼亭教我下載了蘋果軟體iTune,從此我的人生踏入了有蘋果的一頁。回到台北之後 ,我也有模有樣地學作一個台北的捷運上班族:戴耳機搭捷運,雖然只有那短短的十分 鐘車程。 摸興趣也可大可小,大可以傾家蕩產、玩物喪志,小可怡情養性、有益身心。秉持著 這個道理,我的興趣控制在可以負擔的範圍內,大部分的時候聽聽免費Youtube,少部分 自己買的和別人送的CD。法國姐夫愛聽樂團,過年的時候他跟姐姐全家來訪台灣,買了 Sigur Ros的INNI跟我分享。在週日的晚上,我關在房間裡摸iPod,用Windows Media Player擷取這張迷幻之音,於是禮拜一上班的時候,我也可以偽文青一番,在耳機中搖晃 ,一補未能親逢Sigur Ros台北行的缺憾。 (2) 休假日把日子過得淋漓盡致,尤其是晚上還去快走運動了。一切都是戴上了耳機的效應, 當音符震耳欲聾地貫穿了耳膜,整個人沉浸在Sigur Ros的世界之中,我的腳遂想往外 踏出,大步地邁出步伐。那是很久都沒有過的感覺,身體想要動。於是我穿上了外套, 把拉鍊拉到最頂,往稍嫌冷冽的屋外快步走去。那是很暢快地走,沿著忠孝東路一路往東 ,身體開始覺得暖活,因為發熱產生的汗稍稍地漬濕了內衣和襯衫,我只覺得新鮮,不只 是呼吸到的空氣,還包括運動這整件事情,新的好像初體驗一般。約莫二十分鐘內吧, 我從忠孝東路連走了兩個捷運站,再轉進復興南路去大潤發中崙店,這是打算去買燉雞湯 的雞腿肉(但撲了個空,都賣光了!)。 如果按照時間順序來排列,搬到新家之後我已經作了很多兩年內不曾做過的事情:下廚、 整理房間、運動。當我的腳踩踏著忠孝東路的行人步道、紅磚地,內心是喜悅的,因為我 重拾了生活本身的樂趣,嚐到透過興趣和休閒而得到的甜美與快樂,它就像一部手搖的 發電機,要靠著勞動的推手來點燃燈泡、傳出光亮。我知道我在恢復,要重新成為一個完 全的人,一個機能完整的人。晚上回到家,又想把休假日延長,睡前閱讀了歐文.亞隆 (Yalom)的《愛情劊子手》。便是在閱讀的此時,我覺得恢復的速度還是不夠,或者該說 不完整。因為看完了這本以心理治療為基底的虛構故事,我的腦袋卻是空空如也,一點想 法也沒有。頂多只能擠出:嗯…我懷疑人是否能夠像剝洋蔥一樣,透過精神分析逐一抽絲 剝繭地認清與還原,或者說「治療」(也就是有恢復健康的可能)。 已經有很久的時間,我在個人的臉書上只寫些”小”的事情。這個小是個人的小,是個人 的一方天地、半畝方田,不外乎日常所見所聞,這個小也是相對於國家大事的小,舉凡新 聞時事,一概不予討論。並不是因為我便得犬儒或者中立、懷疑之類的,害怕議題性的討 論。最大的原因,恐怕是我的失能與變得無感吧。心裡空盪盪地,甚麼都沒有,過去那個 言之鑿鑿的我,究竟到哪裡去了呢?我要到甚麼時候,才能”恢復”到”復原”呢? (3) 今天想寫的事情非常的"小",它是這麼地小,令我想到某天有人這麼評論我寫的臉書近況 ,她說我總是寫些生活裡微不足道或者日常瑣事,還自有自的一番道理。我深深地為這 "小"所深情觸動,它發揮我的每一個細胞去感知,像洗碗海綿一樣吸滿了泡泡。就是這麼 樣地細微的小事。 一直覺得自己不算金枝玉葉,但是最近這個想法卻被自己的身體給打破了。起因就是最近 三天我都走路上班,加上禮拜天晚上外出快走運動了一個小時。沒想到昨天回家,竟然發 現腳指間摩擦時隱隱作痛,低頭一瞧,原來是我的右腳食趾長了厚繭。我伸手去摸了摸, 這繭約莫有兩到三厘米半徑大,算起來不大不小,但就是痛。猜想是運動的時候摩擦, 皮膚過於細緻,身體發揮了自然的保護能力,於是便長了繭。(應該還沒有發展成為 雞眼) 我先是被自己這麼久沒有運動給震驚,再者是順應了身體自然的保護能力,於是帶著我的 繭繼續快走,頂多是回家洗澡時多泡泡熱水。我上網想要查詢跟"繭"有關的資訊或者是 聖經經文,想要知道人們怎麼從老繭中獲得知識與智慧,卻找到很多都是"破繭而出"這個 關鍵字的。 一個繭就是一個皮膚增生的厚皮,身體在我不自主控制的當中,自然而然地運作著,等到 厚皮自然脫落之後,底下的皮膚就會更堅韌。就好像秋去春來一般,一切都會有新生。這 更讓我相信生病會康復的道理,就像一個啟示一般。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36.230.249.203
文章代碼(AID): #1J4XKVB6 (lesbi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