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題] MISSTER到底是Miss還是Mister?

看板lesbian作者 (大海飄流的聲音)時間13年前 (2011/03/04 00:55), 編輯推噓15(1504)
留言19則, 16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有板友推文說她們在消費同志。 "消費同志"的用法在此我們好像需要先討論一下。 就我理解,"消費同志"指的比較像是, 將同志(可能是刻板的)形象刻意的戲劇化與符號化, 用商業手法(可能唯美、時尚、新潮、funny取笑等) 包裝成商品販賣,或是用作於政治(Politics)與媒體操作, 而非做為日常政治性(politacal)的實踐用途。 通常這類型的操作,並不會避諱同志議題, 直接來說,它們要建立的正是這種符號與戲劇化的同志形象, 例如,唯美女女親吻、娘到不行模仿gay的脫口秀等等, 例如,以前很紅的俄國少女團t.a.t.u, 或是以"關懷同志"之名行作秀之實的政客, 也有些是某些同志,可能為了商業名利或其他需求, 而更刻意戲劇化突顯自身特質的, 如某些談話性節目「脂粉娘味藝人」等等, (此較有爭議,以下會詳述)。 而現在這個MISSTER的"少女團體"則比較是反過來, 以她們原本生活於日常生活中的中性樣子, 加上時尚元素直接在流行樂壇中示人, 而且完全"不美麗"、"不性感",只充滿好似"學男人"的帥氣陽剛。 當然這之有有所謂程度的問題, 簡單來說,就是: 光譜 消費同志<---------------------------->日常政治性實踐 像美國有名的"queereye",就是在這兩極之間, 節目製作上有消費同志的商業意圖(就是將gay時尚化), 但同時透過這幾個gay的主持過程, 我們也可以看到他們在其中關於gay的生活樣貌想法的實踐性。 又或例如知名影集<The L Word>, 描述了許多可能讓人感同深受的真實的拉子人際關係, 但同時它刻意包裝的許多美麗性感時尚中產階級的符號形象, 卻又某種程度讓人覺得過於夢幻商業化,不貼近生活的感覺。 台灣的部份「脂粉娘味藝人」也是處在光譜之間, 自身或許具有日常的政治性實踐, 但上了談話性節目,又可能隨節目效果來誇飾表現這些特質等等。 就我目前瞭解看來,MISSTER應該比較近似於queereye, 是一種將日常生活性別政治實踐搬到流行舞台上的商業化過程, 而非單純的只將同志符號零星地披掛在身上販賣而已, 所以若要說她們只是在消費同志,似乎也有點過於嚴厲。 甚至嚴格來說,她們不能算是消費同志, 因為即便有近似同志的形象, 但她們不但不把"同志"掛在嘴上,相反的,還迴避了, 或是還乖乖回答媒體對她們"喜歡男生"看法的詢問。 這裡就已經不是"消費同志"的範疇所能討論的了,而是: "當日常生活性別政治實踐被搬上流行舞台時, 如何偷渡,如何抵抗主流文化價值收編的策略性問題。" 就我來看,像是被稱之為"少女團體", 或是被主流記者詢問性向,詢問喜歡的男人類型, 還被下了個"少女心愛男生"的標題等等, 都是一種主流文化對"他者"的收編, 具有一種將非我族類,讓人看了不舒服的"異種", 收服於主流價值規範的企圖。 在這個主流文化的收編過程中, 她們選擇了乖乖回答主流媒體的問題, 但同時,卻也並沒有如言論般,像個"異性戀女孩" 而是自然展現各種關於華人女同志社群中特有的某種陽剛女同志的模樣, 甚至在MV中,找來另一個"陰性化"的女人當作女伴等等。 此都具有偷渡的意涵。 而經由公開表演這種被主流文化歸類於"男性"的舞蹈、 "男性"的音域、"男性"的時尚裝扮、"男性"的行為, 也具有衝撞異性戀社會長久以來對某些陽剛女孩關於 "模仿男人"、"不像女人"、"不男不女"等價值判斷的意義。 這也是為什麼可能異性戀看到MISSTER,會引發許多衝突情緒, 因為女同志在這些人印象中,不是應該就是要長髮唯美嗎? 或,一個自稱可以喜歡男生的"類異性戀"(如果以戴安娜的言論來說的話), 怎麼可以行為長相都如此的"像男人",如此讓異性戀男人"倒胃"? MISSTER到底是Miss還是Mister? 不管團名,或是各種舞台上的表演,都是一種"活生生的暴露", 將主流文化所最厭惡的東西,活生生大剌剌的暴露在舞台上, 讓人感到不安、憤怒、違和、困惑。 若比較張芸京在其個人性別實踐與主流文化衝突的應對策略來看, 前者選擇以模糊不清的答案來偷渡,來淡化和轉移焦點, 而MISSTER則是似乎"誠實回答"了可以喜歡男生的性向, 但看起來卻又根本是個"男的","好好的少女團體不做,還跑去學男人"。 當然我們可以批評MISSTER說謊"強調愛男生"不好, 身為女同志卻不願承認,故意要拉壟異性戀市場等等, (雖然實際上"強調愛男生"是記者寫的, 在裡面她們被括號出來的話,比較像是被詢問喜歡哪類型男生的問題, 而三篇新聞中,我也沒看到她們有發出"否認喜歡女人"的任何一句言論。) 不管如何,無論是張芸京或MISSTER, 就我來看,兩者都同樣具有抵抗主流文化價值的意義, 出櫃與否,或閃爍其詞或順著媒體回答,差異只是策略的不同罷了。 (當然我們要道德評價MISSTER政治不正確也是個人自由啦) 但憑心而論,若先不談政治正不正確的問題, 整體來看,台灣流行音樂市場能出現像這樣的性別展現, 其實是非常值人鼓勵的一件事。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8.160.228.24

03/04 00:59, , 1F
應該把原PO的文章集結成冊出版 每篇都很優秀> <
03/04 00:59, 1F

03/04 01:09, , 2F
推中性外表的現身就是一種衝撞
03/04 01:09, 2F

03/04 01:10, , 3F
1樓這樣講真令人害羞...能不被嫌棄我就很滿足了orz
03/04 01:10, 3F

03/04 02:57, , 4F
03/04 02:57, 4F

03/04 03:23, , 5F
03/04 03:23, 5F

03/04 09:23, , 6F
用中性外表出現在舞台上的視覺衝擊有很大的社會意義
03/04 09:23, 6F

03/04 10:29, , 7F
GOOD
03/04 10:29, 7F

03/04 10:46, , 8F
03/04 10:46, 8F

03/04 12:14, , 9F
很精闢的回文~
03/04 12:14, 9F

03/04 13:29, , 10F
03/04 13:29, 10F

03/04 17:32, , 11F
其實我也是贊同你的意思,所謂消費應該是明明不是
03/04 17:32, 11F

03/04 17:32, , 12F
卻還是打著這個名號去做,才叫真正消費!
03/04 17:32, 12F
※ 編輯: fluidity 來自: 118.160.220.87 (03/04 19:22)

03/04 19:24, , 13F
推最後一段
03/04 19:24, 13F

03/04 19:38, , 14F
(不針對特先生)或許中性外表的現身只是為了很帥上鏡...
03/04 19:38, 14F

03/04 20:27, , 15F
樓上說的或許和"脂粉娘味藝人"的狀況差不多,不過討論這
03/04 20:27, 15F

03/04 20:28, , 16F
個光譜需要case by case的談,或許會較為謹慎:)
03/04 20:28, 16F

03/04 23:43, , 17F
03/04 23:43, 17F

03/07 01:28, , 18F
寫得很好!非常認同
03/07 01:28, 18F

09/12 22:32, , 19F
推專業文
09/12 22:32, 19F
文章代碼(AID): #1DRyWF0W (lesbi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