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關於英語學習的一些自身經驗

看板learnyf作者 (外星人)時間17年前 (2007/01/20 08:03), 編輯推噓10(1001)
留言11則, 11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Po在這裡不知合不合適,不合適就砍了吧 我寫了篇關於學英語的一些經驗 http://www.wretch.cc/blog/alft518&article_id=12476302 內容如下: 語言做為一種溝通的工具,其學習, 根本上還是得透過人與人之間的交流來達成 在課堂上的教學,尤其是東方的,傾向單方面的施(老師)與受(學生) 難以構成什麼交流,因此效果是很有限的 最好的辦法,還是與native speaker用英語交談 藉由觀察對方的反應來確立自己的發音、自身所理解的詞彙意義及文法正確與否 舉一些自身碰過的例子... 有次我跟朋友問起Tim,但她聽不懂我在問誰 我重複了一次,她才理解說"喔,是Tim喔..." 在她說"Tim"這個字的時候,嘴巴緊閉,鼻音很重,特別強調出了"m"的尾音 我那時才理解,原來我說的"Tim",在她聽來是"Tin" 從此之後,我發m的尾音都會記得要把嘴巴閉起來 另外一次是我在當助教時,與學生談到了一個得過諾貝爾獎的物理學家... 我說"...He is a professor in our department" 結果學生就驚訝的問我,他還在我們系上教嗎? 那時閃過來的一個想法就是"措塞!時態用錯了,應該用was!" 我那時才恍然大悟,原來was除了表示過去的事實之外 更透露了這件事現在不是事實的訊息 再者,昨天暴風襲擊英國 BBC的某個新聞的標題有"Gale"這個字(http://news.bbc.co.uk/1/hi/uk/6277563.stm) 英文好一些的會知道這是強風的意思,不知道也沒關係 查了OS X裡的Oxford American Dictionaries,給出的解釋是"a very strong wind" 然而就算我們把它背起來,也不能說我們真正理解Gale這個字 因為,我們對於Gale這個字所指涉的事物,仍然不清楚 所謂強風,到底要多強才算是Gale? 唯有當Gale吹在我們的身體上,我們才能理解所謂的"強",究竟是多強 同時,Gale吹到我們的身體上,所引起的一些心理感受,也會與這個字連結 下次當我們想起這個字時,就會回想起那風的強度,那毛骨悚然的風聲、以及當時的恐懼 如此,才算是真正理解了Gale這個字 否則我們有的,只是一個模糊的概念 台灣的學生讀英文大致上來說沒大問題,但英語寫作感覺就是中式英語 我曾經幫一位要出國留學的人看他的statement of purpose 就算把文法給改過來了,文章仍然是不忍卒賭 精確的說,我實在抓不住文章想要表達的究竟是什麼 後來把文章翻回中文,才發現文章在講什麼 文章裡那種飄渺虛無的感覺,原來都是從中文來的 對於文學創作,中文的彈性當然賦予了文章更多可能與變化 但用中文來寫需要精確定義的文件,例如科技論文,則是一場災難 (我自身的經驗是,要用中文來達到與英語相同的精確度時 句子會變得比用英文寫作更為複雜而且非常醜陋) 相較於讀寫,聽說的問題比較大 一般人注重口說會更甚於聽力,大家都希望自己可以說標準的英語 問題是,什麼是標準的英語? 就算是同一個國家,語言也有地方上的差異,那究竟該以誰為準? 其實,根本就沒有所謂“標準的英語“ 我們自身的口音,只是代表我們自身的文化 沒有必要刻意模仿native speaker,假裝自己是外國人 英語是世界通用的語言,各個國家的人都在說 法國的、西班牙的、義大利的、希臘的、德國的、俄國的、印度的、日本的、 新加坡的、韓國的、中國的、泰國的...每種口音差異極大 與其努力去學所謂"標準的英語",還不如想辦法聽懂各國的口音來的重要 畢竟英文大家都在用,我們不會只跟native speaker交流 (我發現很妙的一點是,我會不自覺地模仿對方的口音 所以如果我是跟native speaker交談,那我說的英文聽起來就會像所謂的標準英文 但如果我是跟non-native speaker交談,我的口音就會很重) 在台灣學習英語瘋狂的程度,已經到了全民運動的程度 事實上,不只是台灣,也不只是亞洲,就連歐洲的一些國家 例如希臘,大家也是一窩瘋的學英語 大家都希望把英語學好,但是,什麼叫"把英語學好"? 所謂的"好",指的又是什麼? 坦白說,我覺得在台灣,英語學的再好,也還不夠"好" 這話有點殘忍,但卻是我所體認到的 大家學英語,基本上就是背單字,記文法 然而,一句中文,並不是將中文字以與之對應的英文單字一一替換 並配合文法,就可以變成一句英語的 那充其量只是一句“用英文字所寫成的中文“罷了 我之所以說在台灣學英文,不論學的再好也不夠好的原因 概括來說,是東西文化的差異 就說Yes跟No好了,光是這兩個字,裡面所隱含的文化差異就大的可怕 我這次回台灣來,就碰到了一個情況... 某人問了我一個類似 "你還沒辦婚禮吧,對不對?"這種問題 若用英語回答,應該說 "No, I didn't..." 但我不知為何鬼上身,說"不,我還沒辦..." 我這回答,把對方嚇了一跳,而我也因為對方的反應嚇了一跳 後來回過神,才想到應該說 "對,我還沒辦" 那個當頭,我才理解到在中文跟英文裡,是跟不是分別代表什麼意義 在中文裡,所謂的"是",表達的是... "是,我贊同你的意見或論點(婚禮還沒辦)" 中文的思考,重心是在人上面 但在英語中,會企圖把人的因素排除在外,就事件本身來進行判斷 所以英文會說"No",因為事件本身(我辦婚禮),並沒有發生 因此,東方重人際關係,西方重實際,也就可見一斑 其次,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也隱含在語言裡面 英語裡,並沒有"您"這種敬詞 所以我跟同學或指導教授說話,都是用You (可以由此推測,因為法文有vous,所以法國比較注重階級嗎?) (而且在叫對方時,都是叫first name,並不會像中文說"某某教授") 在言語上這種代名詞的稱謂,隱含了學生跟教授是在同一個階級 事實上這也符合西方的文化,學生與指導教授之間是夥伴關係 儘管彼此之間的學識與能力有高下之分,但兩造不會由夥伴變成從屬 但如果用中文對老師說"你怎樣怎樣..." 不僅自己覺得怪(因為感覺很沒禮貌),老師也可能覺得這學生沒大沒小 我的韓國同學也曾經跟我說過,說英語時感覺不出來 但說韓文時,就會很明顯意識到長幼有序,差一歲、三歲、五歲之間都是不同的 (韓國是個比中國還儒家的地方) 總的來說,我認為在台灣學英文頂多只能到背單字記文法的階段 在這個階段,自身所理解的英語只有大致的輪廓,不一定正確 無可奈何的是,在台灣所能到達的極限就是如此 要修正這歧異,還是得生活在那樣的環境中,與native speaker互動 在犯錯中學習,理解到兩個聽起來相近的音差別究竟在哪... 理解到同義字中的某個字指涉的是某種特別的情境... 話雖如此,我覺得也沒有必要沮喪或是把環境搞成全英語 畢竟我們還是靠中文在生活 英文學不好,也只是很單純地因為沒有必要用罷了 等到將來有一天真的必須在這種環境下生活,自然就學會了(雖然是個痛苦的過程) 我們的英語教育,我想只要提供足夠的英文背景知識(單字、文法) 讓我們將來有一天可以與別人做基本的溝通 有辦法從錯誤中學習(當然希望這過程可以越短越好) 也就夠了 -- 學習,是不斷地知識解構再重建的一種過程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9.31.66.55

01/20 10:05, , 1F
這篇寫得蠻不錯的喔 推!!
01/20 10:05, 1F

01/20 14:41, , 2F
推!!有同感!
01/20 14:41, 2F

01/21 00:51, , 3F
PUSH
01/21 00:51, 3F

01/21 10:46, , 4F
推好文!!
01/21 10:46, 4F

01/21 12:12, , 5F
推!
01/21 12:12, 5F

01/21 16:29, , 6F
推~真的是好文!
01/21 16:29, 6F

01/23 01:31, , 7F
推 有收穫
01/23 01:31, 7F

01/25 04:59, , 8F
01/25 04:59, 8F

01/27 18:18, , 9F
01/27 18:18, 9F

02/01 00:23, , 10F
大推!寫的太好了!
02/01 00:23, 10F

02/01 09:36, , 11F
好文推一個!
02/01 09:36, 11F
文章代碼(AID): #15iLnDCZ (learny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