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錄]最重要的七項學習_李開復(Google副總裁)

看板learnyf作者 (人格完整的重要性)時間18年前 (2006/06/02 02:37),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 [本文轉錄自 study 看板] 作者: ohlakabe (cate) 看板: study 標題: 最重要的七項學習_李開復(Google副總裁) 時間: Thu Jun 1 18:04:45 2006 轉載自 開復學生網 http://www.kaifulee.com/Articles.htm 大學裡最重要的七項學習 李開復 2005年02月22日 00:14:52 就讀大學時,你應當掌握七項學習,包括自修之道、基礎知識、實踐貫通、培養興趣 、積極主動、掌控時間、為人處世。   經過大學四年,你會 從思考中確立自我,從學習中尋求真理, 從獨立中體驗自主,從計劃中把握時間, 從表達中鍛煉口才,從交友中品味成熟, 從實踐中贏得價值,從興趣中獲取快樂, 從追求中獲得力量。(要考作文的 這倒是可以背起來放在尾段 XD)   離開大學時,只要做到了這些,你最大的收穫將是「對什麼都可以擁有的自信和渴望 」。你就能成為一個有潛力、有思想、有價值、有前途的中國未來的主人翁。   李開復:現任微軟公司全球副總裁,是微軟亞洲研究院的首任院長。   近日,我回復了「開復學生網」開通以來的第1000個問題。關掉電腦後,始終有一封 學生來信縈繞在我的腦海裡,揮之不去:   開復老師:   就要畢業了。   回頭看自己所謂的大學生活,我想哭,不是因為離別,而是因為什麼都沒學到。   我不知,簡歷該怎麼寫,若是以往我會讓它空白。   最大的收穫也許是……對什麼都沒有的忍耐和適應……  這封信道出了不少大三、大四學生的心聲。大學期間,有許多學生放任自己、虛度光陰 ,還有許多學生始終也找不到正確的學習方向。當他們被第一次補考通知喚醒時,當他們 收到第一封來自招聘企業的婉拒信時,這些學生才驚訝地發現,自己的前途是那麼渺茫, 一切努力似乎都為時已晚……  大學是人生的關鍵階段。這是因為,進入大學是你一生中第一次放下高考的重擔,開始 追逐自己的理想、興趣;這是你第一次離開家庭生活,獨立參與團體和社會生活;這是你 第一次可以有機會在學習理論的同時親身實踐;這是你第一次脫離被動,有足夠的自由處 置生活和學習中遇到的各類問題,支配所有屬於自己的時間。  大學是人生的關鍵階段。這是因為,這是你一生中最後一次有機會系統性地接受教育和 建立知識基礎。這很可能是你最後一次可以將大段時間用於學習的人生階段,也可能是最 後一次可以擁有較高的可塑性、可以不斷修正自我的成長歷程。這很可能是你最後一次能 在相對寬容的,可以置身其中學習為人處世之道的理想環境。  大學是人生的關鍵階段。在這個階段裡,所有大學生都應當認真把握每一個「第一次」 ,讓它們成為未來人生道路的基石;在這個階段裡,所有大學生也要珍惜每一個「最後一 次」,不要讓自己在不遠的將來追悔莫及;在這個階段裡,為了在學習中享受到最大的快 樂,為了在畢業時找到自己最喜愛的工作,每一個進入大學校園的人都應當掌握七項學習 :包括自修之道、基礎知識、實踐貫通、培養興趣、積極主動、掌控時間、為人處世。   只要做好了這七點,大學生臨到畢業時的最大收穫就絕不會是「對什麼都沒有的忍耐 和適應」,而應當是「對什麼都可以有的自信和渴望」。   第一項學習:自修之道  教育家B.F.Skinner曾說:「如果我們將學過的東西忘得一乾二淨時,最後剩下來的 東西就是教育的本質了。」所謂「剩下來的東西」,其實就是自學的能力,也就是舉一反 三或無師自通的能力。在大學期間,學習專業知識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還是要學習思考 的方法,培養舉一反三的能力,只有這樣,大學畢業生才能適應瞬息萬變的未來世界。  自學能力必須在大學期間開始培養。許多同學總是抱怨老師教得不好,懂得不多,學校 的課程安排也不合理。大學生不應該只會跟在老師的身後亦步亦趨,而應當主動走在老師 的前面。最好的學習方法是在老師講課之前就把課本中的相關問題琢磨清楚,然後在課堂 上對照老師的講解彌補自己在理解和認識上的不足之處。  中學生在學習知識時更多的是追求「記住」知識,而大學生就應當要求自己「理解」知 識並善於提出問題。對每一個知識點,都應當多問幾個「為什麼」。事實上,很多問題都 有不同的思路或觀察角度。在學習知識或解決問題時,不要總是死守一種思維模式,不要 讓自己成為課本或經驗的奴隸。只有這樣,學生潛在的思考能力、創造能力和學習能力才 能被真正激發出來。  《禮記‧學記》上講:「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也就是說,大學生應當充分利 用學校裡的人才資源,從各種渠道吸收知識和方法。除了資深的教授以外,大學中的青年 教師、博士生、碩士生乃至自己的同班同學都是最好的知識來源和學習夥伴。每個人對問 題的理解和認識都不盡相同,只有互幫互學,大家才能共同進步。  應該充分利用圖書館和互聯網,培養獨立學習和研究的本領。首先,大學生一定要學會 查找書籍和文獻,以便接觸更廣泛的知識和研究成果。讀書時,應盡量多讀一些英文原版 教材。其次,在書本之外,互聯網也是一個巨大的資源庫,大學生們可以借助搜索引擎在 網上查找各類信息。  自學時,不要因為達到了學校的要求就沾沾自喜。21世紀人才已經變成了一個國際化的 概念。當你對自己的成績感到滿意時,我建議你開始自學一些國際一流大學的課程。例如 ,嘗試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放在網上的開放式課程,當你可以自如地掌握這些課程 時,你就可以更加自信地面對國際化的挑戰了。   第二項學習:基礎知識  在大學期間,一定要學好基礎知識(數學、英語、計算機和互聯網的使用,以及本專業 要求的基礎課程,如商學院的財務、經濟等課程)。應用領域裡很多看似高深的技術在幾 年後就會被新的技術或工具取代,只有對基礎知識的學習才可以受用終身。如果沒有打下 好的基礎,大學生們也很難真正理解高深的應用技術。在中國的許多大學裡,教授對基礎 課程也比對最新技術有更豐富的教學經驗。  數學是理工科學生必備的基礎。很多學生在高中時認為數學是最難學的,到了大學裡, 一旦發現本專業對數學的要求不高,就會徹底放鬆對數學知識的學習,而且他們看不出數 學知識有什麼現實的應用或就業前景。但大家不要忘記,絕大多數理工科專業的知識體系 都建立在數學的基石之上。同時,數學也是人類幾千年積累的智慧結晶,學習數學知識可 以培養和訓練人的思維能力。學習數學也不能僅僅局限於選修相關課程,而是要從學習數 學的過程中掌握認知和思考的方法。   學習英語的根本目的是為了掌握一種重要的學習和溝通工具。在未來的幾十年裡,世 界上最全面的新聞內容,最先進的思想和最高深的技術,以及大多數知識分子間的相互交 流都將用英語進行。  我們該如何學好英語呢?最重要的學習方法就是盡量與實踐結合起來,不能只「學」不 「用」,更不能只靠背誦的方式學習英語。讀書時,大家盡量閱讀原版的專業教材,並適 當地閱讀一些自己感興趣的專業論文。提高英語聽說能力的最好方法是直接與那些以英語 為母語的外國人對話。此外,大家不要把學英語當做一件苦差事,完全可以用有趣的方法 學習英語。例如,可以多看一些演講、小說、戲劇甚至漫畫。初學者可以找英文原版的教 學節目和錄像來學習,有一定基礎的則應該看英語電視或電影。聽英語廣播也是很好的練 習英語聽力的方法。在互聯網上也有許多互動式的英語學習網站,大家可以在網站上用遊 戲、自我測試、雙語閱讀等方式提升英語水平。  信息時代已經到來,大學生在信息科學與信息技術方面的素養也已成為他們進入社會的 必備基礎之一。雖然不是每個大學生都需要懂得計算機原理和編程知識,但所有大學生都 應能熟練地使用計算機、互聯網、辦公軟件和搜索引擎,都應能熟練地在網上瀏覽信息和 查找專業知識。  每個特定的專業也有它自己的基礎課程。以計算機專業為例,許多大學生只熱衷於學習 最新的語言、技術、平台、標準和工具,因為很多公司在招聘時都會要求這些方面的基礎 或經驗。這些新技術雖然應該學習,但計算機基礎課程的學習更為重要,因為語言和平台 的發展日新月異,但只要學好基礎課程(如數據結構、算法、編譯原理、計算機原理、數 據庫原理等)就可以以不變應萬變。   雖然我鼓勵大家追尋自己的興趣,但仍需強調,生活中有些事情即便不感興趣也是必 須要做的。打好基礎,學好數學、英語和計算機就是這一類必須做的事情。   第三項學習:實踐貫通   有一句關於實踐的諺語是這樣說的:「我聽到的會忘掉,我看到的能記住,我做過的 才真正明白。」在大學裡,同學們應該懂得每一個學科的知識、理論、方法與具體的實踐 、應用如何結合起來,尤其是工科的學生更是如此。  無論學習何種專業、何種課程,如果能在學習中努力實踐,做到融會貫通,就可以更深 入地理解知識體系,可以牢牢地記住學過的知識。因此,我建議同學們多選些與實踐相關 的專業課。實踐時,最好是幾個同學合作,這樣,既可以經過實踐理解專業知識,也可以 學會如何與人合作,培養團隊精神。如果有機會在老師手下做些實際的項目,或者走出校 門打工,只要不影響課業,這些做法都是值得鼓勵的。外出打工或做項目時,不要只看重 薪酬待遇(除非生活上確實有困難),有時候,即便待遇不滿意,但有許多培訓和實踐的 機會,也值得一試。  以計算機專業為例,實踐經驗對於軟件開發來說更是必不可少的。微軟公司希望來應聘 程序員的大學畢業生最好有十萬行的編程經驗。理由很簡單:實踐性的技術要在實踐中提 高。計算機歸根結底是一門實踐的學問,不動手是永遠也學不會的。因此,最重要的不是 在筆試中考高分,而是實踐能力。但是,在與中國學生的交流過程中,我很驚訝地發現, 某些學校計算機系的學生到了大三還不會編程。這些大學裡的教學方法和課程的確需要更 新。如果你不巧是在這樣的學校中就讀,那你就應該從打工、自學或上網的過程中尋求學 習和實踐的機會。現在網上就可以找到許多實踐項目。   第四項學習:培養興趣   孔子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如果你對某個領域充滿激情, 你就有可能在該領域中發揮自己所有的潛力,甚至為它而廢寢忘食。這時候,你已經是為 了「享受」而學習了。  如何才能找到自己的興趣呢?我覺得,首先要客觀地評估和尋找自己的興趣所在:不要 把社會、家人或朋友認可和看重的事當做自己的愛好;不要以為有趣的事就是自己的興趣 所在,而是要親身體驗它並用自己的頭腦作出判斷;不要以為有興趣的事情就可以成為自 己的職業,不過,你可以盡量尋找天賦和興趣的最佳結合點。  最好的尋找興趣點的方法是開拓自己的視野,接觸眾多的領域。而大學正是這樣一個可 以讓你接觸並嘗試眾多領域的獨一無二的場所。因此,大學生應當更好地把握在校時間, 充分利用學校的資源,通過使用圖書館資源、旁聽課程、搜索網絡、聽講座、打工、參加 社團活動、與朋友交流、使用電子郵件和電子論壇等不同方式接觸更多的領域、更多的工 作類型和更多的專家學者。如果你發現了自己真正的興趣愛好,這時就可以去嘗試轉系, 嘗試課外學習、選修或旁聽相關課程;你也可以去找一些打工或假期實習的機會,進一步 理解相關行業的工作性質;或者,努力去考自己感興趣專業的研究生,重新進行一次專業 選擇。  除了「選你所愛」,大家也不妨試試「愛你所選」。在大學中,轉系可能並不容易,所 以,大家首先應盡力試著把本專業讀好,並在學習過程中逐漸培養自己對專業的興趣。此 外,一個專業裡可能有很多不同的領域,也許你對專業裡的某一個領域會有興趣。現在, 有很多專業發展了交叉學科,兩個專業的結合往往是新的增長點。另一方面,就算你畢業 後要從事其他行業,你依然可以把自己的專業讀好,這同樣能成為你在新行業中的優勢。  在追尋興趣之外,更重要的是要找尋自己終身不變的志向。例如,我的志向是「使影響 力最大化」,多年以來,我有許多興趣愛好,如語音識別、對弈軟件、多媒體、研究到開 發的轉換、管理學、滿足用戶的需求、演講和寫作、幫助中國學生等等,興趣可以改變, 但我的志向是始終不渝的。因此,大家不必把某種興趣當成自己最後的目標,也不必把任 何一種興趣的發展道路完全切斷,在志向的指引下,不同的興趣完全可以平行發展,實在 必要時再作出最佳的抉擇。志向就像羅盤,興趣就像風帆,兩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它 們可以讓你駛向理想的港灣。   第五項學習:積極主動  創立「開復學生網」時,我的初衷是「幫助學生幫助自己」。但讓我驚訝的是,更多的 學生被動地希望我直接幫他們作出決定。被動的人總是習慣性地認為他們現在的境況是他 人和環境造成的,如果別人不指點,環境不改變,自己就只有消極地生活下去。持有這種 態度的人,事業還沒有開始,自己就已經被擊敗。一個主動的學生應該從進入大學時就開 始規劃自己的未來。   積極主動的第一步是有積極的態度。  積極主動的第二步是對自己的一切負責,勇敢面對人生。不要把不確定的或困難的事情 一味擱置起來。但是,我們必須認識到,不去解決也是一種解決,不作決定也是一個決定 ,這樣的解決和決定將使你面前的機會喪失殆盡。對於這種消極、膽怯的作風,你終有一 天會付出代價的。   積極主動的第三步是要做好充分的準備:事事用心,事事盡力,不要等機遇上門;要 創造機遇,把握機遇。要做好充分的準備,當機遇來臨時,你才能抓住它。   積極主動的第四步是「以終為始」,積極地規劃大學四年。任何規劃都將成為你某個 階段的終點,也將成為你下一個階段的起點,而你的志向和興趣將為你提供方向和動力。 只要認真制定、管理、評估和調整自己的人生規劃,你就會離你自己的目標越來越近。   第六項學習:掌控時間   大學四年是最容易迷失方向的時期。大學生必須有自控的能力,讓自己交些好朋友, 學些好習慣,不要沉迷於對自己無益的習慣(如網絡遊戲)裡。   一位同學說:「大學和高中相比……不同的只是大學裡上網的時間和睡覺的時間多了 很多,壓力也小了很多。」這位同學並不明白,「時間多了很多」正是大學與高中之間巨 大的差別。時間多了,就需要自己安排時間、計劃時間、管理時間。  安排時間並不意味著非要做出一個時間表來。《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一書提出,「 重要事」和「緊急事」的差別是人們浪費時間的最大理由之一。因為人的慣性是先做最緊 急的事,但這麼做會導致一些重要的事被荒廢掉。因此,每天管理時間的一種好方法是, 早上確定今天要做的緊急事和重要事,睡前回顧一下,這一天有沒有做到兩者的平衡。   想把每件事都做到最好是不切實際的。我建議大家把「必須做的事」和「盡量做的事 」分開。建議大家用良好的態度和寬廣的胸懷接受那些你暫時不能改變的事情,多關注那 些你能夠改變的事情。   第七項學習:為人處世   未來,人們在社會裡、在工作中與人相處的能力會變得越來越重要,甚至超過了工作 本身。所以,大學生要好好把握機會,培養自己的交流意識和團隊精神。   對於如何在大學期間提高人際交往能力,我的建議是:  第一,以誠待人,以責人之心責己、以恕己之心恕人。對別人要抱著誠摯、寬容的胸襟 ,對自己要懷著自我批評、有過必改的態度。與人交往時,你怎樣對待別人,別人也會怎 樣對待你。這就好比照鏡子一樣,你自己的表情和態度,可以從他人對你流露出的表情和 態度中一覽無遺。最真摯的友情和最難解的仇恨都是由這種「反射」原理逐步造成的。  第二,培養真正的友情。如果能做到第一點,很多大學時的朋友就會成為你一輩子的知 己。在一起求學和尋求自身發展的道路上,這樣的友誼彌足珍貴。交朋友時,不要只去找 與你性情相近或只會附和你的人做朋友。好朋友有很多種:樂觀的朋友、智慧的朋友、腳 踏實地的朋友、幽默風趣的朋友、激勵你上進的朋友、提升你能力的朋友、幫你瞭解自己 的朋友、對你說實話的朋友等等。  第三,學習團隊精神和溝通能力。社團是微觀的社會,參與社團是步入社會前最好的磨 練。在社團中,可以培養團隊合作的能力和領導才能,也可以發揮你的專業特長。但更重 要的是,你要做一個誠心誠意的服務者和志願者,或在擔任學生工作時主動扮演同學和老 師之間溝通橋樑的角色,並以此鍛煉自己的溝通能力。把握在大學時學習人際交往的機會 ,因為大學社團裡的人際交往是一種不用「付學費」的學習,犯了錯誤也可以從頭來過。   第四,從周圍的人身上學習。在班級裡、社團中,多觀察周圍的同學,特別是那些你 覺得交往能力和溝通能力特別強的同學,看他們是如何與人相處的。  第五,提高自身修養和人格魅力。如果覺得沒有特長、沒有愛好可能會成為自己提高人 際交往能力的一個障礙,那麼,你可以有意識地去選擇和培養一些興趣愛好。共同的興趣 和愛好也是你與朋友建立深厚感情的途徑之一。如果真的沒有什麼興趣愛好,那麼,多讀 些好書豐富自己的知識也可以改進自己的人際交往能力,因為沒有什麼比智慧和淵博更能 體現一個人的人格魅力了。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03.67.39.175

06/01 18:34,
好文章!借轉
06/01 18:34
scrokatrs:轉錄至看板 ck58th310 06/01 18:35

06/01 20:58,
好文!
06/01 20:58

06/01 21:17,
借轉
06/01 21:17
seamonst:轉錄至某隱形看板 06/01 21:31

06/01 22:08,
超讚~~借轉
06/01 22:08

06/01 22:50,
很棒的文章!!
06/01 22:50

06/02 01:32,
哭>///< 為什麼我壓力大、時間少,還學得不紮實orz...
06/02 01:32
-- 只有能負起責任,主導自己生活的人 才有辦法得到真正的快樂和自由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229.220.186
文章代碼(AID): #14VpFmUc (learny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