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鐵志《時代的噪音》首場新書發表會 (上)

看板l976作者 (烏秋)時間13年前 (2010/10/24 06:43), 編輯推噓3(301)
留言4則, 3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 本文轉貼自青年依然搖滾@facebook http://www.facebook.com/note.php?note_id=170377732978493 ) [講座紀錄]【70后,青年依然搖滾】首部曲── 張鐵志《時代的噪音》首場新書發表會 (上) 對談人:張鐵志、1976主唱阿凱 時間:2010.10.22(五) 19:30-21:00 地點:誠品信義店3F Forum 張鐵志(以下簡稱 張):2002年我將要去美國念博士,本來打算在同年三十歲出版 《聲音與憤怒》做為對我的搖滾時代告別,從此好好走博士之路。後來並沒順利在 那年出版,拖了兩年2004年,在美國邊念博士時出版了《聲音與憤怒》,結果沒想 到那本書不但不是一個終點,反而變成一個起點。從那年開始有更多的寫稿邀約, 大量開始寫作,包括政治、文化、音樂,結果博士也沒好好念,這是另外一條始料 未及的路。2007年我在印刻出版了《反叛的凝視》,是我在美國文化觀察的評論, 而今年這本書《時代的噪音》,內容主要是2006年我在印刻文學雜誌上的專欄集結, 挑選從20世紀到21世紀初的音樂人物故事,透過人物來書寫那個時代,所以可算是 紀錄20世紀的反抗史。書裡面的文章大多非常長,例如寫Bob Dylan或John Lennon 都超過一萬字,雖然有人說現在這個世代,長篇文章漸漸沒人要讀,但我還是希望 試試看,看這樣的文章讀者願不願意接受。我也希望文字能具有感染力,我想就像 阿凱寫歌創作一樣,不只是傳達還要動聽,音樂要有力量,大部分還是在對旋律與 節奏能夠掌握;同樣對於我作為一個文字工作者來說,這也是非常重要的。與六年 前的自己相比,在寫作功力上是有進步的,《聲音與憤怒》曾經很意外的在今年初 被聯合文學選為十年來最好的散文書之一,我覺得有些離譜(笑),以我自己來看, 《時代的噪音》會比那本書更好,當初寫《聲音與憤怒》時我還沒有三十五歲,現 在自己回頭看是很不好意思的,覺得太激情了,例如「戰鬥下去啊!」、「我們要 拚啊!」之類的,雖然現在內心的熱情並沒有減少,但文字表達上以比較收斂,沒 那麼激昂。去年在大陸的一本雜誌與香港明報的副刊馬家輝先生也願意刊載其中的 幾篇,我很感激這些前輩在兩岸三地刊載這些文章。至於喜不喜歡就看讀者了,這 是我推出這本書的感想。 1976阿凱(以下簡稱 凱):我認識鐵志是2004年時,《聲音與憤怒》剛發行的時候, 我覺得我聽搖滾樂的方式與鐵志是完全不同的,也許與音速青春的德政(pulp)比較 接近,可能聽起來好聽或是長得帥我就接納這個搖滾團,這可能跟我自己也是一樣 的,剛開始玩團也是想要被異性喜歡(笑),想要吸引人注意,當時真的滿腦子在想 這個事。到了2004年進入一個關卡,就是當完兵回來,當時在日本念書的鼓手也回 台灣,大家就面臨到要不要繼續玩下去呢?好像會需要一個動機。其實從九零年代 末期,台灣地下樂團的景況是越來越好的,可以到live house表演,也可以到 festival表演,也比較會被注意到,最清楚的差別就是親朋好友開始會知道自己樂 團的名字,因為開始在報紙雜誌上看到,當時就會有個很直接的想法是:「我們究 竟想要幹嘛?」那時看《聲音與憤怒》的時候也有提出許多問題與鐵志討論,我覺 得《聲音與憤怒》和《時代的噪音》最大的差別是,前者重量是非常重的,而後者 是很有文學性的,我不知道有沒有人這樣說過? 張:沒有,不過我喜歡這個說法!(笑) 凱:我相信它會是很重要的一本書。我覺得從《時代的噪音》開始看張鐵志的書是 蠻合理的,因為《聲音與憤怒》裡有很多你的疑惑,也是比較學術性的。那時候我 劈頭問鐵志的第一個問題就是The Cure這個樂團抗議的點在哪裡?我補充說一下, The Cure是英國八零年代的搖滾樂團,會化妝但聲音很好聽,據我所知他們之所以 取這個團名與做這樣的裝扮是因為他們喜歡科學怪人,我覺得是很浪漫詩的一個派 系,與政治比較沒有關係。所以我很好奇鐵志的看法? 張:就像這本書名《時代的噪音》,我要說的不只是政治,很多重要的藝術工作者 或搖滾樂手,會在他們作品中反思,去思考這個時代社會裡的問題與矛盾,六零年 代重要的樂手如Bob Dylan、Beatles、The Rolling Stone,他們的音樂或多或少都 跟時代的精神與氛圍有關,八零年代對美國最有影響歌手是Bruce Springsteen,與 更近代的Radiohead都是關注很多公共議題的歌手,不一定是直接與政治相關,之所 以他們有這麼大的影響力,是他們都想要找這個時代精神性的一面,或是說他們抓 住了一些集體的想像,這都是使他們成為不只是一時暢銷的樂團,而是能夠有更大 的意義。之所以書寫,一方面與我自己是念政治學及對歷史感興趣有關,另一方面 也覺得這類型的書寫是蠻少的。例如U2這個樂團,三十年來都在關注他們身處的世 代所面臨到的重大問題,例如北愛爾蘭和平、環保問題、反核、翁山蘇姬、全球化、 非洲發展問題……,如果不去了解這些時代背景,就很難了解這些創作者在想什麼。 其實我與阿凱一樣,雖然聆聽書中的這些音樂,但也有很多是純粹聽爽的,像1976 的方向感我也很愛(笑)。 凱:那其實是一首政治歌曲。 張:我一開始聽的時候沒有讀出來。 凱:其實我們樂團一開始在政治的興趣是很少的,但是在2008年遇到一些狀況,讓 我們思考我們的處境,鐵志當時邀請我們參加活動(按:國際特赦組織台灣總會舉行 的小地方人權音樂節),但我們的經紀公司有不同的看法,也讓我們在思考這些問題。 剛開始玩團的時候是李登輝執政,那時候的時代氣氛與現在是很不同的,倘若當時 你還太小,可以回頭聽濁水溪公社的音樂知道大略的差別是什麼。我們有一首跟總 統大選有關的歌,在《這個星球》專輯裡,但不是在講我們不喜歡哪個候選人,而 是在講我們當時看到的是社會氣氛,但我們還是希望讓這些交給聽者自己去解讀, 我們的經驗是在台灣如果你有唱片合約的話,你其實是不方便做太多很多很明顯的 舉動,就像國外PULP這個樂團,其實他們聽起來也是很美的團,當然歌曲中有代表 中下階級的聲音,但他們不會直接說我要怎樣、我要什麼、誰給我下去、誰給我起 來。所以我要說的是,即便在台灣這樣自由的地方,還是有許多及值得思考的地方。 張:我們來聽一些歌曲。這是阿凱特別指定希望播放的版本,雖然是一首老歌卻是 新的詮釋,這首歌是《This Land Is Your Land》(這是你的土地)。這首歌號稱為 美國的地下國歌,由Woody Guthrie所寫,其實是一首蠻左派的歌,同時也是一首常 被誤解的歌。因為大部分人以為歌名如此便以為談的是愛國主義,但其實歌名所指 的是這土地是弱勢族群與公民大眾共有的,並不是強權者與資本家的。Woody Guthrie 是個左派傾向非常濃厚的人,有一段歌詞是批評私有財產制度,那段歌詞在後來流 傳的版本中卻被刪掉了。這支影片是很特別的場合,是去年歐巴馬當選後的就職典 禮在美國華盛頓舉辦的演唱會,當天U2也有演唱。影片中是Bruce Springsteen與 Pete Seeger,他是當年與Woody Guthrie一起合作的老將,去年九十歲。我覺得 Pete Seeger是我最佩服的人,他從三零年代開始參加勞工運動、反對二次大戰;六 零年代他是民權運動最著名的人,算是帶著Bob Dylan這些人長大;到七零年代後他 回到自己的故鄉親身做社區環保運動;兩千年的伊拉克戰爭反戰運動他又再出來演 唱。他在美國是地位非常高的理想主義代表,所以歐巴馬當選後邀請Pete Seeger 跟Bruce Springsteen一起唱Woody Guthrie這首非常理想主義的《This Land Is Your Land》。 影片:Pete Seeger & Bruce Springsteen "This Land is Your Land" http://www.youtube.com/watch?v=g5KnYADCSms
-- 個人的偷加註: 《搖滾記》裡 Bob Dylan 有提到「伍迪‧蓋瑟瑞」,他的形容是「一個能真正唱出 美國精神的人」。 -- ┌▄▄▄▄▄ ▄▄ 歡迎參觀台灣樂團1976的專板 l976 ██ ▄▄ 視聽劇場 > 臺灣希望群星館 > A~I樂團區 n █▄ ▄▄或按[S]鍵輸入L976 a ▄▄ ▄▄▄│ 壹球搖滾1976http://www.mod1976.com/ n ▄▄▄▄▄▄▄▄▄▄▄▄▄▄▄▄▄▄▄▄▄▄▄▄▄▄▄▄▄▄▄▄▄x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8.168.221.125

10/24 11:22, , 1F
好喔~
10/24 11:22, 1F

10/24 11:58, , 2F
Woody Guthrie是民謠界傳奇阿!
10/24 11:58, 2F

10/24 11:59, , 3F
Dylan有一首歌叫 Song to Woody XD
10/24 11:59, 3F
※ 編輯: NANX 來自: 61.228.29.115 (10/26 18:10)

10/27 00:15, , 4F
推"壯遊前夕"!!!
10/27 00:15, 4F
文章代碼(AID): #1CmsKC-R (l9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