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錄] 消極、保守是你的真實想法嗎?

看板humanity作者 (果香)時間16年前 (2008/01/06 21:38), 編輯推噓2(200)
留言2則, 2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本文節錄自:每天,發現新的自我  中山庸子 著   說起「害羞」、「消極」、「保守」這些字眼來,不管怎樣,有一種令人懷  舊的感覺。因為像我這樣年齡的人,已經無法用這樣的詞來形容自己了。   實際上無論多大年齡,都會有感到害羞、膽怯的時候。但是人到了中年,成  為長輩了,和困循守舊、消極保守卻有很大的距離感。   年輕時靦覥害羞、畏首畏尾,但到了中年,逐漸變化,雖不是大家所說的「  厚顏無恥」,但也變得看起來是「滿不在乎」了。因此,在我的理解中,「害  羞」是「你還年輕」的同義詞。除此之外,並沒有什麼特別的含意。   但是,關於這個問題我想討論的是,由於「別人對自己關注的程度不同」,  自己是否會有所變化?是否也會變得因循守舊而保守起來?以及這二者之間的  那種微妙關係該如何處理等等。   例如,我也是人,也有著各式各樣的面孔。睡懶覺醒來,慌慌張張去超市買  東西的我;二小時後,去女兒學校參加保護者會議的我;還有回家後面對打字  機的我;有時去上網球課的我;接受雜誌採訪回答各種問題的中山庸子的我等  等。   在此之中我最感到為難的,還是身為PTA(家長教師協會)一員的我吧!  因為身為負責人,做著沒有限期的事情,總想盡量逃避。但由於和孩子同班同  學的母親們屬於同一集團,和她們保持適當距離需要花費大量時間,所以我不  得不遵章守紀,消極地去做。      去超市買東西時,一邊祈禱著盡量不要遇見熟人,一邊匆匆結束購物,是真  正的「不想見人的心情」。但是,偶爾某天在美容院美容後,穿著新的短大衣  ,「有認識的熟人嗎?」一邊想著,一邊在商場內四處尋找-這樣的心情也是  有的。   當我坐在打字機前時,幾乎是完全投入、專心致志的樣子,不想讓別人看到  自己,是一種拒人於千里之外的表情,連家人也不敢靠近。   但是三十分鐘後,面對記者滔滔不絕地談著「關於工作中的人際關係」的問  題,擺出在照相時才有的笑容,完全變成了一副職業的面孔。 即使是這樣的我,也只有我自己認為自己沒有什麼特別的不同之處。   偶然有一次,在便利商店裡,和一個似曾相識的年輕女子擦肩而過時,對方  文靜的樣子讓我印象很深刻,她似乎也認識我,但卻就這樣擦肩而過了。   第三天,我們才互相想起了對方是誰。   她是網球俱樂部的櫃檯小姐。   她穿著俱樂部的制服,而我穿著網球裙,像往常一樣,我向她打招呼,說「  早安!」「您早,前天在便利商店失禮了。因為與您見面時,您總是穿著網球  裙,前天一下子沒反應過來……。」她用爽快、明亮的聲音回應了我。   正因為這種感覺,世界才能運轉。   她和我都有畏首畏尾的想法,但各自也都有「幾種面孔」,我們只是具有作  為一個社會人應有的反應能力罷了。   消極保守本身並不是壞事。也許可以說,為了在人世間生存,消極是一種非  常重要的防禦手段。   因此,年輕人也好,中年人也好,都不可能使自己的性格單一化。這個世上  沒有完全消極、畏首畏尾的人,也沒有只是大刺刺、滿不在乎的人。   並且,這兩種性格的平衡、融合,可以根據自己的愛好,有意識地進行改變  。   所謂新的自我並不是指像蟬和蝴蝶一樣,全部都進行蛻變。只要稍稍調整、  平衡一下你固有的性格的各種比例,你的形象就會大有改變,並對發現新自我  大有幫助。   消極不前、畏首畏尾,也許不被大家所看好,但用保守的眼光來看,未必不  被讚賞為非常出色的性格。同樣,在「滿不在乎」和「堂堂正正」之間劃上一  道明顯的分界線也是很難的。   你可嘗試著刻意去彌補性格中不足的地方。透過這種彌袖,「作為人的立體  感」就能很好地表現出來。   擺脫迴避人的想法,勇往直前   我們之所以會產生迴避人的想法,是因為與人的交往中過分勉強自己而感到  疲勞,於是「嫌麻煩」而不願與人交往。   疲勞有「生理疲勞」和「心理疲勞」兩種表現方式。這兩種疲勞的區別標準  是:晚上因打球很累而很快入睡的就是「生理疲勞」;很累了卻怎麼也不能熟  睡的就是「心理疲勞」。   大體上說,那種不能充分發揮個性,硬撐著使自己迎合對方就容易造成「心  理疲勞」。這種疲勞即使透過睡眠也很難恢復,如此一來,日積月累,就形成  了「想迴避別人」的這種心態。   從這個事實中可以知道:你之所以想迴避別人,是因為與人交往時,你壓抑  自我、克制個性,然後又過分自責而造成的。其實,你應該在心中多多鼓勵自  己,讓自己的忍耐只到此為止。   客觀地來看,在處理這種人際關係時你很費心,確實失也很大。但是,正因  為如此,你與對方的關係發展的得很不錯,你也可以被認為是一個「老練而聰  明的人。   實際上,數字的計算題和人生的計算題之不同正在於此。表面上看起來似乎  是勝利了,得到了便宜,實際上卻未必如此。   和誰都想相處好的人,也許不會注意到他強迫自己周圍的人來迎合自己。這  樣一來,感到疲勞的不會僅僅是你一個人而已。   現在和我非常親密的一位女性小A,正是在那種情形中和我相識的。在和我  們共同認識的朋友小B的交往中,我們倆人都覺得很累,以此為契機,我和小  A很快地變得親密起來。   小B仍舊是風風火火地勞累著別人。而被她所勞累的忍耐型朋友彼此之間的  交往卻反而變得非常輕鬆愉快。我們不涉及對方的私生活,大談一些愉快的話  題,這正是我所讚賞的成人間的交往方式。   在與人交往中當產生想迴避人的心態時,如果能勇往直前,主動想到「如果  是那一位,見面稍微聊一聊未嘗不可」的話,兩者會成為真正的朋友。如果不  能馬上想到這一點,而是一個人愉快地渡過自己的時間後再考慮這個問題也可  以。但是,不要迴避見人,雖然不是說要勇往直前地去接受別人,但也一定要  產生「嘗試著會會別人」這種樣法。這就像我和小A的例子那樣,我們雖不是  時常在一起的朋友,但也成了熟人,這是很有趣的。   一年有三百六十五天,如果每天都很熱鬧的話,那將是非常令人苦惱的。   按理說,一個人、二個人也好,很多人也好,能讓他們感到開心的人,本來  就不是那些使人感到疲勞類型的人,而是像你這種因處理人與人之間微妙人際  關係而自己很容易感到疲累的人。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8.170.51.53 ※ 編輯: catsheue 來自: 218.170.51.53 (01/06 21:38)

01/07 01:31, , 1F
推 ~~
01/07 01:31, 1F

01/07 02:12, , 2F
大推!!!
01/07 02:12, 2F
文章代碼(AID): #17WDcvJJ (human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