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閒聊] 月入四萬五在大台北地區生活

看板home-sale作者 (西嘉嘉)時間7年前 (2016/08/16 11:43), 7年前編輯推噓9(14515)
留言34則, 18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9/26 (看更多)
剛好小弟也對族群遺傳學略知一二,跟您分享一下。 ※ 引述《maxmaster ( Corleone)》之銘言: : ※ 引述《NoStra ()》之銘言: : : 其實關鍵根本是小孩 : : 扣掉生小孩買房根本簡單很多 : : 兩個小孩一個月就要噴掉一個人薪水了 : : 房貸本來就不太是重點,而且自住兼投資 : : 未來還會更富有,生小孩是有錢人的權利 : : 但是買房是所有人的權利,所謂剛性需求 : : 而且生小孩還會花你很多時間.. : : 少生一個你一年可以出國好幾次 : : 少生一個你房子可以買好一點 : : 少生一個你會輕鬆自由許多 : : 台北有錢人很多,月薪沒有五萬在台北算低收入戶 : : 有能力還是買台北好,環境學區是桃園基隆那種 : : 外勞蛇蛇聚集地不能比的 : : 少生一點吧 除非你有億萬身價 : : 反則買房絕對>>>>>>>>生小孩 : 您好 : 小弟有個不同之看法 : 小弟不才 有陣子很認真研究 生物演化 後來有很多問題不甚解 : 突然問了國內某個生物演化教父 所以是誰?引述句子要附上人名啊XD : 他告訴了小弟 生物所有的行為都只是為了活下去 繁衍下一代 活下去和繁衍下一代不一定,但是把自己的基因傳承下去是一定的。 反正就是當你做最大化你基因傳承下去的行為就是最佳策略。 比方說,給自己小孩50塊錢可以讓他增加傳承自己50%的基因的2%, 可是給自己的姪子(或外甥)50塊錢卻可以增加自己12.5%的基因傳承下去的機率10%, 那你應該要把50塊錢給你的姪子。 像是在許多生物中總是有利他行為,他的犧牲卻能讓自己的同伴生存機率大幅提升, 比方說今天老鷹要來抓吱吱回家餵小鷹, 有一隻做警戒的吱吱發現以後邊大聲警告自己的同伴邊逃, 結果就是做警戒的吱吱被抓到的機率變成整群吱吱裡面最高的, 但是整個族群少一隻吱吱的機率卻能夠降低, 這種利他行為就讓這群跟他有血緣關係的吱吱整個族群是有利的, 警戒的吱吱的親人活下來已就帶著與警戒之隻相同的基因傳承下去。 而族群遺傳學另一個很重要的概念就是某個基因在族群中的比例是多少。 今天如果A基因佔50%,B基因也佔50%, 結果因為某個原因造成大滅絕,A基因死掉四成,B基因死掉八成, 結果就會變成A基因佔75%,B基因佔25%。 : 以前小弟年輕時 也覺得有間自己的房子比有小孩重要 : 但越老之後發現 其實自己的小孩不是價格可以買賣的 : 當然你會說有些人會賣小孩 : 但小弟不才走過世界不少現存賣嬰的國家 : 會賣嬰的父母通常是因為 目前要照顧的小孩太多 : 不賣掉一個 他養不活其他的 : 因此當賣掉一個小孩可以養活其他小孩時 他就會這樣做 賣小孩又不一定不好,要是賣了女兒給阿拉伯皇室當太太,你的基因就能傳承下去。 : 但人類社會大部份的人 都是在想辦法讓自己活下去 然後繁衍下一代 : 為何以前台灣結婚時會有剛性需求 : 主因是因為 你的另一伴覺得必須有安穩的居所 才有比較好的繁殖環境 : 因此 為了有下一代=>你得結婚=>你另一半會希望有房 : 所以 買房才可以結婚 : 有車有房是交往的優先條件 : 擁有車 擁有房就成為有優先繁殖權 錯了,有高學歷捐精捐卵最優先繁殖,成本零,還有人幫你照顧得好好地當個寶。 : 所以台灣男性都是以此為目標 賺台車賺個房 就會有老婆 就可以生小孩 : 掌握住這個台灣文化慣性後 就成為前幾代賺錢的好模式 : 先買個房 其他男人為了結婚生小孩這剛性需求 : 就得犧牲他其他消費需求(比方少買電腦 少買電玩)來完成繁殖需求 : 這合理嗎?非常合理 : 因為絕大部現存人類都是因為祖先帶著繁殖需求為先 : 所以各位現在才會來到這世界 : 那些為了看美景需求而選擇不繁殖的人 就無後代 : 因此除非是變異 否則選擇美景需求優於繁殖需求的是不會太常存在這世上 : 而台灣過去就是因為得給老婆房子才能結婚 取得繁殖權 : 所以就形成非常深厚的剛性需求結構 : 也因此在前一波房價高點時 你會發現結婚生小孩很難 : 最近乾脆許多人就不結婚不生小孩 : 但過了不久他們就會發現 為了繁殖需求 : 雖然另一半沒房子 但是能夠有穩定的地方可以住 : 還是可以租房 結婚 生小孩 : 小弟不才目前這類朋友還佔了不少 : 但不得不說 這群朋友 都是有所轉變的 : 要有車有房=>有房不生小孩=>要小孩不用有房 : 最後紛紛結婚生小孩 : 這就是代表 台灣社會正在結構改變 : 房價可以10年不降 但是適合懷孕的人 沒有多少個10年可以等 男人沒差啊!反正六十歲還可以生。 你就現在開始存錢存到六十歲應該房子車子和金子都存到位了, 花錢去越南買個年輕的肉體來繁殖後代不就搞定了。 : 否則為何22歲的女生競爭性就是比32歲女生高 : 妳22歲時 當然是可以拼看看 有車有房又帥又專情最好性能力又特好的男生 : 但32歲時 妳真的還能夠說我希望有車有房又帥? : 小弟親眼看過一個妹 : 31歲前後 她老媽說要取她得在台北市 有房無房貸 : 結果要取她的 有房有房貸 結果就被拒絕了 : 現在快要35歲了 就找個有工作沒房的先結了再說 : 為什麼呢? 因為房子可以慢慢賺 慢慢等 慢慢賭 : 但懷孕能力可不是可以跟你這樣等的 : 現在狀況我個人看法是這樣 : 在99年起這一波房市期間 : 家裡有家底的 爸爸罩得住的 差不多都清倉了 : 簡單講 這一波房市大多頭已經把手上有錢該買房的洗差不多了 : 剩下有剛性買方需求的 大多是已經在房價門檻外的 : 他們不是一直不進場 你再怎麼施壓他都無法加價上去的 : 不是他不想買房 因為 他也想買房結婚生小孩 : 問題是他老爸罩不住阿 : 他不也不是每天都在期待要住台北市 : 但不管是退到哪去 他都是差不多窮阿 : 最後他就得尋找沒買房也願意嫁他的 : 而女生也就慢慢出現願意嫁給沒有房的阿 : 因為繁殖需求還是大於一切 而這類人也最終必是文化的主流 : 那些因為要買房而不小孩的人 最終會因為沒有後代而減少 : 如果買房會提高你繁殖可能性時 人類會買房 : 如果買房會降低你繁殖可能性時 人類會選擇小孩不會選擇買房 : 當然 我知道會有許多人說 單身有房bla bla bla bla : 單身有房享受人生 bla bla bla bla : 說真的 小弟真的繞過不少國家 體驗過不少種人生 : 但大部份會存於世的人類的基因都是 繁殖需求遠高於其他需求 : 否則 你祖先在2000年前 就會為了買房 選擇不生後代 : 也就沒有你了 : 所以 你身上的天性就是這樣 : 如果孩子與房子只能選擇其一 : 大部份人是要孩子不要房子 : 如果不信 : 你想想 你每天當奴隸10個小時 然後幹了5040天 去交換一間目前30年的老舊中古屋 : 然後呢? : 就因為想要一間自己的房子 然後住到死? : 然後送給誰?過繼給誰? : 還是說老了以後 趕緊賣掉 拿那些錢去雲游四海? : 那你幹什麼要等到走不動才去雲游四海 你不買房 現在可以每年都去玩 : 所以不是吧 : 你拼死拼活弄一間房 不就是為了給小孩生活穩定 : 死後房子留給小孩 難道你是拼死拼活賺一間房 : 然後把房過繼給我的小孩 : 如果是的話 麻煩告訴我 : 我立馬叫你乾爹 綜合以上結論,就是就算有自己的房子卻沒有自己的小孩, 你房子給自己的姪子、外甥也是能貢獻12.5%的。 不過,這還不是投資報酬率最高的方法。 想把自己的基因傳承下去,投資報酬率最高的方法就是去捐精捐卵。 捐精你只要花費-500元就可以把你50%的基因傳承下去,照本篇文章的立論基礎根本超賺。 所以最佳賽局是什麼? 就是想辦法考上台清交證明你擁有優質基因, 然後去捐精捐卵不要自己生,跟著大家一起去炒房, 把房價炒到那些私立大學家裡又沒錢沒權的魯蛇全部買不起也租不起, 雜魚的基因消失了你的基因就放大了。 那些有錢可以生小孩但是不孕症用你的優質基因懷了小孩的,就潮爽免費幫你養小孩。 而你存的超多$$和房子就留給姪子、姪女、外甥、外甥女,這樣剩餘價值還有12.5%; 或是也能趁這個時候去買個越南新娘來生幾個小孩繼承家業, 反正錢錢都有存下來他應該也懶得跟別人跑了。 最好買不買得起房子跟族群遺傳學那麼有關係。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63.52.5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home-sale/M.1471318992.A.301.html

08/16 11:50, , 1F
看什麼時代需要什麼人。雜魚在不同的時代說不定是穩
08/16 11:50, 1F

08/16 11:50, , 2F
08/16 11:50, 2F

08/16 11:52, , 3F
不重要啊~重點是他是基因庫的競爭對手,洗掉你基因就放大了
08/16 11:52, 3F

08/16 11:52, , 4F
擺對位置比較重要
08/16 11:52, 4F

08/16 11:53, , 5F
雜魚把基因傳下去還是雜魚
08/16 11:53, 5F

08/16 11:55, , 6F
現在能在這裡,祖先都很強大
08/16 11:55, 6F

08/16 11:55, , 7F
不同時代,不同環境,需要不同的人。
08/16 11:55, 7F

08/16 11:56, , 8F
強弱只是一時的
08/16 11:56, 8F

08/16 12:01, , 9F
8.7分
08/16 12:01, 9F

08/16 12:06, , 10F
那當小王不是更好嗎?
08/16 12:06, 10F

08/16 12:06, , 11F
回收業者還提供肉便...
08/16 12:06, 11F

08/16 12:09, , 12F
像馬蓉情夫就這樣搞
08/16 12:09, 12F
當小王成本太高了,還要花時間和金錢去經營,捐卵捐精還可以倒拿營養費超爽。

08/16 12:16, , 13F
XD
08/16 12:16, 13F

08/16 12:42, , 14F
基因關係緊密所以表現利他行為
08/16 12:42, 14F

08/16 12:43, , 15F
XD
08/16 12:43, 15F

08/16 12:53, , 16F
生存繁衍都需要資源 房子也是資源
08/16 12:53, 16F

08/16 12:55, , 17F
如果不是孩子,當初真沒動力買房耶
08/16 12:55, 17F

08/16 13:05, , 18F
認真看完推XD
08/16 13:05, 18F

08/16 13:19, , 19F
所以背著老婆偷吃也是正常的XD
08/16 13:19, 19F

08/16 13:23, , 20F
麥亂
08/16 13:23, 20F

08/16 13:26, , 21F
通篇邏輯不通,還說略懂.....
08/16 13:26, 21F

08/16 13:27, , 22F
基因的性擇是經過千百年來演化出來的
08/16 13:27, 22F

08/16 13:28, , 23F
幾百年前是有捐精凍卵技術讓這種傾向的DNA大量繁衍?
08/16 13:28, 23F
哪種傾向啊?利他行為的基因是基因, 因為原文強調一定要自己生小孩才算傳遞基因,我只好提出反駁論述; 這跟讓自己的基因最有效率地蔓延開來的繁殖策略是兩回事。 反正看到自己不喜歡的文章就先批評對方邏輯不通然後再躲起來假裝看不到, 這種網友我看很多了XD

08/16 13:28, , 24F
請說中文,謝謝。
08/16 13:28, 24F

08/16 13:54, , 25F
有房有車提高自己社會地位獲得繁衍跟養育優勢,自古已然
08/16 13:54, 25F

08/16 13:55, , 26F
所以性擇往有房有車的雄性這方向傾斜非常合理
08/16 13:55, 26F

08/16 13:55, , 27F
所以大家基因裡面都想買房買車很正常
08/16 13:55, 27F

08/16 13:56, , 28F
你講一堆捐精捐卵是優勢生殖策略,問題古代根本沒這些東西
08/16 13:56, 28F

08/16 13:56, , 29F
所以不買房買車只想捐精捐卵的基因根本就沒出現
08/16 13:56, 29F
有房有車也不過是最近幾千年才發明的東西,更何況有房有車並不是性擇。 所謂性擇應該是經由性狀遺傳方式傳遞,而且這個性狀對於生物的生存沒有幫助, 甚至會危害這個生物。 性擇最有名的例子就是長尾巴的鳥比較容易被掠食者捕抓, 但是有著長尾巴的雄鳥還活著代表他身強體壯,所以雌鳥更願意跟他交配,這才是性擇。 而有房有車並不能透過遺傳的方式來傳布的, 難道走丟的富翁小孩住在孤兒院還會有一堆僕人來滿足他的慾望嗎? 如果硬要說,你說連勝文比較胖,吃得比較好,家裡肯定很有錢, 所以大家搶著嫁給胖子是性擇,這我也是可以接受的。 而人做什麼事情有很多部分是意識的選擇,也跟基因沒啥直接關係; 說「不買房買車只想捐精捐卵的基因根本就沒出現」只會突顯你生物真的沒學好而已。

08/16 14:27, , 30F
8.7分,不能再高了
08/16 14:27, 30F

08/16 21:53, , 31F
怒噓 嗆我們這些二類的沒念過生物 國中生物也忘光
08/16 21:53, 31F
別太桑新,Kin selection、Sexual Selection、基因庫多樣性都是大學的時候才教的~ ※ 編輯: DevCPP (1.163.52.5), 08/17/2016 09:07:47

08/17 10:52, , 32F
你早生幾年而已
08/17 10:52, 32F

08/17 11:59, , 33F
樓上噓錯篇了喔XD
08/17 11:59, 33F

08/17 21:15, , 34F
這種邏輯 唉~
08/17 21:15, 34F
啥邏輯?maxmaster先開始宣稱人生最重要的事情是生小孩的。 事實上人早就超脫生小孩這件事情很久了,做研究、藝術創作都可以是人生的目的。 買/租房子是為了要給自己一個家,活著就是要住房子,房子就是生活必需品, 不生小孩也不會馬上死掉,小孩才不是生活必需品咧www ※ 編輯: DevCPP (1.163.52.5), 08/18/2016 14:55:03
文章代碼(AID): #1NielGC1 (home-sale)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本文引述了以下文章的的內容:
完整討論串 (本文為第 19 之 26 篇):
文章代碼(AID): #1NielGC1 (home-sa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