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w: [新聞] 瘋狂的中國經濟泡沫之後果已回收

看板home-sale作者 (看透真相幻化人生)時間11年前 (2012/08/06 22:42), 編輯推噓-1(011)
留言2則, 2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 [本文轉錄自 Stock 看板 #1G7tf85o ] 作者: keter007 (麥子) 看板: Stock 標題: [新聞] 瘋狂的中國經濟泡沫之後果 時間: Mon Aug 6 16:03:17 2012 1.原文連結: 2.內容:曾幾何時,人們認為“中國製造”會不斷在全球攻城拔寨,中國房地產市場會拋離一個又 一個高峰,卻不想這兩個撬動全球大宗商品市場的杠杆會斷裂。在這個背景下,許多中國 企業開始對大宗商品採購合同進行違約。中國奇跡所帶來的大宗商品泡沫正在破滅,石油 、煤炭、鐵礦石價格都在下挫。 根據路透社最近的報導,目前很多中國企業要求推遲煤炭和鐵礦石採購合同的執行甚至是 拒絕執行合同。目前的經濟資料表明中國經濟降溫的速度快於市場預期,中國經濟的下滑 已經嚴重影響了大宗商品的需求。今年4月份的工業產出增長下降到了2009年5月以來最緩 慢水準,固定資產投資增長也降到十年以來最低水準。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鐵礦石,煤炭 和基本金屬的採購商,中國打一個噴嚏,全世界大宗商品供應商都得感冒。  中國的很多經濟資料都經過刻意修飾,無法揭示真實的經濟圖景。在這種情況下,發電總 量就成為窺測中國經濟活動總量健康狀況的重要資料。根據全球新興市場商業資訊的CEIC 資料,中國的發電總量增長速度下滑得相當厲害,目前的水準甚至比2009年經濟危機爆發 時都低許多。這也就解釋了為什麼眼下電煤價格下滑和中國電煤採購合同違約增加這兩者 之間交相呼應,形成了惡性循環。路透社的報導充分反映了這方面情況有多糟:一個中國 採購商收到了六個違約電煤採購合同打折出售的邀約。這些合約是今年4月初簽訂的,而 今每公噸的價格已經下降了10美元左右,如果這些合同如約履行,每一好望角型船的電煤 都會讓採購商承受大約150萬美元的損失。這還不包括集裝箱運費率的損失。採購商為了 生存除了違約別無他途。 除了電煤之外,中國經濟的下滑還嚴重壓抑了鐵礦石等基本金屬的需求和價格。中國的建 築業佔據了全球鋼鐵需求的五分之一強,是全球鐵礦石價格的主要推手之一。目前中國的 房地產業遭受了國家緊縮貨幣及財政政策的雙重打壓,已開始進入了漫長的蕭條期,這種 情況使得諸如澳大利亞在內的鐵礦石大國對中國的出口增長愈來愈難。為此,今年5月世 界最大的礦業巨頭必和必拓集團的董事主席傑克‧納瑟不得不宣佈放棄800億美元的新項 目投資計畫。 關於鐵礦石在中國的厄運,路透社有非常令人驚恐的報導:中國對鐵礦石的胃口已經完全 被噎住了,鐵礦石不停地進來,周轉得卻相當慢,工人們不得不開始用穀倉和停車場來存 放鐵礦石貨物。全中國最大的上海保稅倉庫的銅礦存貨已達60萬公噸,是過去四年平均水 準的兩倍,鐵礦石存貨比過去四年平均水準(7400萬公噸)多三分之一。以往的情況是, 第一季度中國的鐵礦石庫存增加,第二季度由於工業活動開始加速,鐵礦石庫存減少,今 年卻沒有重複這種情況。中國經濟已經喪失了消化這麼多鐵礦石的胃口。 西方許多投資大鱷戲稱中國是“全球經濟泡沫之母”,意指中國的經濟泡沫是石油、鐵礦 石等泡沫形成的重要原因。當2009年全球經濟危機爆發時,大宗商品本來要折戟沉沙,但 是中國政府推出了4萬億元的經濟刺激方案,大興土木,硬生生地把大宗商品將要破滅的 泡沫吹得更大。根據《國際混凝土評論》的資料,中國的人均混凝土消費量/人均國民生 產總值是全世界最大的,遠遠地把其他國家甩在身後。這也就是為什麼房地產業的泡沫已 經到了不在調控中循序漸進的破滅就必將突然爆破的地步。2010年,中國建築業產值的 GDP(國內生產總值)占比是20%,固定資產投資GDP占比是50%,國內消費GDP占比卻只有 34.94%。所不同的是,2010年歐美的債務情況遠遠好過現在,所以中國的出口需求還可以 彌補國內消費的不足。目前歐美的債務問題已病入膏肓,中國的出口需求已經嚴重萎縮, 以前那種壓抑內需,高投資高泡沫的經濟增長模式已經無以為繼。 一切泡沫都逃脫不了破裂的命運。2007年當全世界都認為美國的房子價格只有往上一條路 ,次貸危機爆發,泡沫破滅,房價開始跳水,一直到現在美國依然在衰退邊緣掙扎。次貸 危機是因為抵押物(房產等資產)價值預期過高,也就是資產價格套利空間預期過大而過 度延伸的信貸供應。當資產價值預期破滅,壞賬大面積產生,導致抵押物大量被銀行收回 ,從而資產貶值和壞賬大面積產生交相呼應,形成惡性循環。 中國也存在過高的資產(房產與Made in China等)預期,以及過度延伸的信貸供應。這 個泡沫是有意識地自行破裂,還是無意識地突然暴力破裂,將決定中國經濟是否硬著陸的 命運。 中國經濟的現狀與2009年初的情況相當類似,但比2009年時的狀況可能更差一些。出口方 面在減速,投資方面也在減速。而這兩個方面是中國經濟增長的主要驅動力。此外,作為 近幾年主要拉動中國經濟的房地產業也在減速,這三個方面都在減速。在通脹方面,消費 者物價指數連續三個月環比下降。工業商品價格指數已經連續四個月下降,這也與2009年 時的情形很類似。與2009年不同的是,當時中國政府投入4萬億鉅資來彌補需求不足、維 持了經濟的增長。而與此同時又進一步加劇了房地產泡。政府恐慌,社會上反應也很大。 2011年來,政府也在想辦法調控房地產,但成效並不大。 在目前經濟狀況很差的情況下,降息、降准都是加大流動性。目的是要刺激經濟,保增長 。然而貨幣流動性的增加,有可能進一步推高房價。保增長與消除房地產泡沫兩者是矛盾 的,中國政府不可能同時達到這兩個目標。 今年中國政府已經兩次降息,而且實質上降得比2009年更多。雖然基準利率6%稍高於2009 年的5.31%,但因為允許貸款利率打七折,實際上可用的貸款利率最低可達4.2%,比2009 年貸款利率更低。只有在中國政府認為經濟增長出現相當大的問題時,才會這樣做。 在過去很多年,尤其在金融危機時期,中國政府採用一系列投資推動,造成製造業過剩, 房地產空房過多、房價過高。現在中國政府沒有餘地再搞投資刺激。最重要的是,現已造 成中國經濟畸形化。現在政府不敢繼續這樣走,調整起來也非常不容易。現在中國政府不 但應該降息,還應該大幅度降低存准率。過去幾年中,中國大幅度地提高了銀行存準備金 比率,目的是要減輕人民幣升值的壓力,以低匯率促進出口,維持高增長。從而將銀行存 準備金比率從2007年元月的9.0%提高到2011年六月的21.5%,使得本來就扭曲的經濟結構 更加畸形化,這是非常嚴重的錯誤。 中國經濟的動力在私營企業、中小企業。目前中國的國企以及國有控股企業雇傭的勞力僅 約占全國就業人數的20%。要使中國經濟走出困境,首先要改變現行的銀行貸款政策,打 破國有銀行的金融壟斷。制定政策優惠中小企業和私營企業,並且打破國企的行業壟斷。 要使中小企業可以有辦法拿到貸款。不然降息的好處達不到中小企業。宏觀經濟刺激沒有 實效。中小企業得不到貸款,生存不了,就談不上什麼中國經濟發展了。 減稅有利於減輕企業的負擔,刺激經濟發展。但是在現在的中國不太可能,或者是說地方 政府需要改變的就要相當大,需要政府做出真正的改革,大幅度消減財政預算,杜絕所謂 的“三公”消費等不合理的支出。 過去多年來,各地地方政府財政收入越來越依賴於所謂“土地出讓費”。許多地方政府的 財政收入30~60%來源於出賣土地的收入。現在由於房地產業不景氣,賣地收入大大減少 ,有的已經影響到財政平衡的問題了。甚至出現了有些地方政府要靠借貸款來維持當地的 財政支出,實際上地方政府的財政出了很大問題,而這些問題是無法用純經濟手段解決的 。要從根本上改變政府的經濟體制甚至要先從改變政府的職能入手,不是當官做主而是服 務做僕。中國政府的整個經濟政策調整最少需要兩、三年,而經濟結構的改變將會需要更 長的時間。 我們不得不面對一個冰冷的現實,那就是無論是出口還是內需其實都是“浮雲”,中國經 濟的高速增長只靠一種方式,就是近乎瘋狂的固定資產投資。而新一輪經濟刺激很可能讓 中國陷入日本式大蕭條。 就拿上海來說。上海經濟發展的快得不得了,現在已經不僅僅是中國第一大城市了,而且 是遠東超級大都市。2008年、2009年上海經濟總量先後超過了新加坡和中國香港,超過東 京、紐約也是指日可待了。從統計資料來看,“十一五”期間,上海市國內生產總值從 9247.66億元提高到16872.42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年均增長11.1%。也就是說,這五年 的GDP加在一起有差不多6萬億元。然而這裡面靠固定資產2.3萬億元投資拉動;也就是說 除去崇明縣,上海砸在每平方公里上的投資竟然超過了4.6億多元!上海市政府自己也坦 言:“依靠大規模投資驅動經濟增長的模式已經不可持續。” “不可持續”,是“負增長”一樣的委婉說法,真相就是在全面下滑。2011年1—11月份 ,上海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總額4350.5億元,比2010年同期下降0.9%,其中5月份比 2010年同期下降5.7%。不僅上海如此,全國都如此。 目前,從鐵道部到地方政府,中國經濟已經深陷債務危機。鐵道部其實就是整個中國經濟 發展模式的縮影。媒體報導說“鐵道部向國家求援8000億元,希望財政支援4000億元,同 時發債4000億元,以使鐵路建設順利推進”。鐵道部公開回應說這個報導純屬謠言。但從 財務報告上看,36家與高鐵相關的上市公司,應收賬款合計是2491億元。何以至此呢?眾 所周知:給你一筆資金來做投資,就算你沒讀過MBA,也懂得手裡要留有周轉資金,分期 開發,保障一期竣工以後能收回現金了,再投下一期項目;一定不會把所有的錢用來同時 開工十幾個項目,到後來沒錢了再到處去借。但鐵道部也好,地方政府也罷,他們的習慣 就是把所有資金加貸款一股腦全砸進去。2008年國家的4萬億投資計畫中,計畫投資到鐵 路上的大概是1.2萬億。結果,鐵道部一口氣投進去2.4萬億,全國4.1萬公里鐵路一起上 馬;一口氣開工建設1.6萬公里高鐵,砸進去1.6萬億;同時又開工建設雙線電氣化鐵路 2.5萬公里,至少又砸進去7500億元。所有的錢全砸進去了,沒錢了就等國家撥款,向銀 行借債。這樣做的後果,就是一旦國家投入減少,很多在建項目立馬陷入困境。2011年6 月份的時候,國家開始重新思考鐵路規劃,決定放慢速度,削減對鐵路的投資。結果是: 國內多條鐵路面臨資金短缺被迫停工,停工項目占到所有鐵路項目的90%以上。 鐵道部搞“大躍進”的是高鐵建設,那麼地方政府在搞公路、機場和交通樞紐。而地方政 府的債務危機比鐵道部來得還猛烈。比如雲南省的融資平臺發生了嚴重的債務危機,全國 各地的債務融資平臺都發出了警報。首先是雲南公路千億貸款已經發生技術性違約,經過 雲南省政府和四大國有銀行的緊急磋商與協調,才避免了危機的爆發。之後,雲南省政府 自己悄悄搞重組,不幸的是重組中導致發行的債券又險些發生違約,這些債券包括“10雲 投債”和“11雲南鐵投債”等企業債和短期融資券兩個品種的7只債券。 記得日本當年經濟發燒的時候,和我們今天差不多。但日本沒有搞所謂的電動車,也沒有 一邊拆高爐一邊建高爐,一邊修電廠一邊炸電廠。日本陷入“失去的三十年”,其導火索 之一就是1987年美國股災,導致大量資金逃逸。當時日本經濟從表面上看非常好,持續51 個月GDP連續增長,日經指數在1989年達到頂峰。但是地價和股價泡沫越吹越大,最終在 1992年破滅,日本經濟開始陷入長期的蕭條。 從1990年開始日本GDP大幅下跌。日本政府採取的方法就是靠大規模財政支出和降低利率 來不停地刺激經濟。前前後後共實行了9次大規模的刺激對策,其中有7次規模高達10萬億 至18萬億日元,總規模高達136萬億日元,接近GDP的三分之一。再貼現率從1991年7月到 1993年9月,連續7次下調,從6%一直降到1.75%。到1995年日本稍微緩過氣來,但是刺激 政策並沒有停止,再貼現率當年又兩次下調,一直降到了0.5%。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爆發 ,日本又接二連三地開始刺激。1998年日本政府兩次實行綜合經濟對策,共動用了40.6萬 億日元的公共資金,但是當年,日本企業破產18988家,創歷史之最。之後,日本政府又 開始大規模減稅,調整土地、雇傭和中小企業方方面面的政策。結果,日本政府刺激一次 ,經濟就出現短暫復蘇,但是退出刺激就下滑。長期來看,公共債務支出讓日本政府財政 狀況日益惡化。事實證明,採取這種“注射強心劑”的辦法,並沒有讓日本經濟真正好轉 。整個20世紀90年代,日本實際GDP增長率只有1.1%。同時,因為大規模的刺激政策,導 致日本的財政赤字節節攀升,長期債務在GDP中的比重從1992年的51%增長到2002年的136% ,後來竟然超過了200%!如此沉重的財政債務是根本不可能在短期內解決的。 按照2009年的資料計算,日本的政府債務幾乎已經無法償還。2009年日本GDP約為480萬億 日元,經濟增長率按照2%計算,每年最多增加10萬億日元,扣除社會保險和租稅負擔,按 照25%—30%計算,每年增加稅收不過2.5萬億到3萬億日元。如果扣除經濟增長和長期利息 變動相抵的部分,償還目前的880萬億日元債務需要300多年!日本這失去的30年告訴我們 一個非常簡單的道理:財政刺激、低利率、政府舉債投資,統統無效。恰恰是因為這麼瞎 搞,經濟底子會越來越虛,距離走出蕭條也越發遙遠。 現在應該能清楚地看到中國經濟的大格局——出口不行了,內需沒起色,投資沒錢了。首 先,出口難以為繼,貿易順差迅速下降,甚至偶爾會出現逆差,傳統的出口產業,如IT產 品、機電產品乃至勞動密集型的加工貿易,都因為外部需求不振、內部成本高企而陷入蕭 條。其次,內需毫無起色,一些行業在滯脹之下,成本上漲的幅度遠遠高於銷售上漲的幅 度,所以銷量在增,利潤在降。當然,出口和內需一直也不是GDP的主力,我們真正的主 力一直都是投資,而且是政府領投的基礎設施和房地產。之前,我們投資用的錢都來自我 們老百姓。因為老百姓不敢消費,所以把錢都存到銀行裡去了。而這些錢經銀行之手被轉 給了地方政府和房地產開發商。這些人花起錢來大手大腳,搞起項目不是“大躍進”就是 “放衛星”,一口氣投完改革開放30多年積累的家底。等大家發現都沒米下鍋了,才看到 遍地都是半拉子工程。如今的大蕭條,正是過去幾年“大躍進”所要付出的代價。如果我 們還指望靠這條老路走出危機,最後只會陷入日本式三十年蕭條。 《人民日報》坦承,“中國經濟前景不妙,有可能出現危機”。溫家寶總理也說,中國的 經濟困難還會持續一段時期。中國經濟的這一下滑趨勢,出現在中國“黨和國家正面臨的 非常時期”,全國各地風起雲湧的民眾抗議浪潮挑戰中國政府的“維穩政治”,以及權力 鬥爭的空前激烈和方興未艾。政治醜聞,社會不穩,再加上經濟下滑,這將是對中國現行 專制政體雪上加霜的致命打擊。中國經濟的“刹車”,將造就更多的失業大軍,加劇分配 的失衡和社會的不公,製造更多的民怨和社會動亂,將讓中國政府政權面臨前所未有的“ 生存挑戰和危機”。中國政府以“新權貴”利益為導向的政治行為及體制,是中國經濟結 構性問題的深層病源。 據官媒報導,目前拉動中國經濟的三大動力出口、投資和消費均出現危機。中國的出口因 為工資的上漲、人民幣的升值和進口原材料的上漲等因素而明顯萎縮。同時,大陸投資對 經濟的拉動作用也明顯減弱,2008年政府的四萬億人民幣投資已經用完,房地產投資也在 萎縮。因股市和房市的下跌以及民眾財富效應的減弱,中國消費者的消費意願亦萎縮。一 些西方專家認為,中國經濟高增長和景氣的時代已經結束。甚至預計,三至五年之內,中 國的經濟將會出現崩潰。 中國經濟出現下滑的主要原因是,中國政府以“高速增長”和新權貴利益為導向的經濟政 策和由此而形成的“泡沫型”(或投機型)經濟模式。近年來,在支持中國經濟高速增長 的出口、投資和消費三套馬車中,固定資產的投資(如在機場和鐵路建設、鋼鐵生產和房 地產等方面的投資)占大陸生產總值的比例越來越高,甚至已成一家獨大。從1980年至 2009年,投資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例由12%增長到了67%。而房地產投資,又在中國固定資 產投資中占尤其突出的比重。2011年,中國的房地產投資已占整個固定資產投資的25%。 近年來,許多大城市的房價得到成倍地增長,高房價問題已成為引發社會不安定的因素之 一。這種爆發性的固定資產投資(如2008年政府以四萬億的經濟刺激計畫來拉動中國經濟 的增長),雖然讓中國暫時擺脫了前幾年的世界性經濟衰退,但由此而造成的大量無效重 複建設和產能過剩的加大,卻為經濟的發展帶來了嚴重的隱患和後遺症。 如今,中國的固定資產投資比例已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點。而中國大多數的政府投資卻沒 有經濟效益。這些大量積累的無效或低效投資,則促使企業負債率和虧損的無止境增大, 以及讓生產和經濟效益總體下滑,從而造成供過於求、惡性競爭、盈利下滑、企業倒閉、 失業和資產價格下降的惡性循環的危機狀態。這種以過高固定資產投資作為刺激經濟的手 段(或主要以房地產投資推動增長的模式),雖然可換取近期的確定性,但卻帶來了中長 期的不確定性。 現在,中國經濟前景比以往任何時期都更加不確定了。中國股票市場近年來的一路走低, 即是這一“不確定”的明顯表現。連續兩年,股市已成為全球主要股市中表現最差的市場 。政治以盲目的經濟增長為導向,以及經濟增長過度地依賴於固定資產的投資,是“高增 長”經濟拋錨和刹車的重要政治與結構性來源。 中國自改革開放以來的經濟發展模式,是建立在以權力和資本為主導的政治上的。在這種 結構中,政府扮演組織經濟發展主體的角色,控制國有經濟和整個社會的資源,維持有利 於權力和資本的經濟增長。政治權力需要社會的認同和資本的支撐,在民眾的自由權利得 不到保障的情況下,這就需要以經濟的高速發展來實現。而中國經濟的高速發展則是以不 斷加大成本和將成本轉嫁給社會(讓民眾買單)的方式來促成的。這種以加大成本來實現增 長的模式,給經濟發展帶來極高的風險和不確定性,讓過渡承擔成本的民眾難以為生,從 而使社會持續地處於一種不穩定對狀態之中。 中國經濟問題的根源在於政治體制。在一dang獨大和權貴集團掌握經濟命脈和社會資源的 結構中,分配嚴重失衡,國企和銀行壟斷,價格扭曲和行政干預,資源和資金低效配置, 權貴集團坐大,資產泡沫,貪腐和官商勾結等,經濟泡沫不斷擴大,投資無限膨脹,債務 和信貸風險遞增(增長是不斷靠加大政府、企業和個人的債務和信貸來維持的),投機擴 大,過剩或落後產能增加,市場缺乏公平競爭環境。這些結構性問題,是由政府的武斷、 偏頗、弱智和不公正行為和決策造成的。而政府的“低能”行為則來源於以權貴利益為訴 求的政體。 改革開放30多年來,中國經濟積累了大量的問題。這些問題卻一直未能或無法得到根本的 解決,其原因是中國的政治體制沒有得到相應地改變或改革。在專制政體下,由於缺乏政 黨競爭和民主程序,政府的行為和決策不受社會的監督與制約,政府和既得利益集團的權 力不受限制,這使得有利於權貴階層的既得經濟模式難於被觸動和改變,從而使上述的諸 如分配失衡、投資過度、消費萎縮、資源和資金浪費、市場價格扭曲、產能過剩、市場公 平競爭機制缺乏等問題難以被解決和根除。專制政體不改變,中國經濟結構的改革則不會 有成效,中國的經濟問題就不能得到根本而有效的解決,經濟危機就難以避免。 中國目前的經濟下滑是其經濟泡沫即將破裂的表徵,爆發經濟危機只是一個時間的問題。 但經濟下滑卻不能再靠大規模的“經濟刺激計畫”來遏制,不能再以大量的政府“輸血” 或發行貨幣來暫時緩解或拖延。如果再刺激,就會讓問題變得越來越深重,後來的危機就 會變得更大和更具毀滅性。中國的經濟問題必須從結構上去改變,即:將現有的以固定資 產(主要以房地產)投資來拉動經濟的模式,向以發展(以中小企業為主體的)實體經濟 的模式轉變。而這一轉變則需要相當長的一段時間,會將經濟增長拉下去,同時也會觸及 既得權貴利益集團的利益和動搖現存的政治權力結構。 中國經濟的下滑和接踵而至的危機,將加劇分配失衡、通貨膨脹、企業倒閉、失業、貧困 和貧富差距等態勢,從而使已經不斷高漲的民怨和民憤更加高漲,使社會更加動盪,甚至 引發全國性的動亂,最終迫使中國政府不得不面對改變其現存政治制度的問題。民以食為 天,經濟發展和民眾生活的保障是中國政府政權合法性的一個唯一重要的來源。經濟停滯 或崩潰,物價高漲,貪官橫行,貧富懸殊加劇,民不聊生,將使中國政府更快地失去整個 社會對其執政合法性的認同。 3.心得/評論: 原物料崩崩中...Something Wrong~~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20.128.128.130

08/06 16:05, , 1F
hmm...........
08/06 16:05, 1F

08/06 16:10, , 2F
aitt表示:
08/06 16:10, 2F

08/06 16:11, , 3F
哈哈~泡沫破掉的時候總是特別的難受
08/06 16:11, 3F

08/06 16:20, , 4F
連結貼出來阿
08/06 16:20, 4F

08/06 16:28, , 5F
中國不是崩潰十幾年了嗎 ? 現在還在崩潰呀 ~~~
08/06 16:28, 5F

08/06 16:34, , 6F
請問有連結嗎..?
08/06 16:34, 6F

08/06 16:36, , 7F
看起來很像法輪功的大紀元報
08/06 16:36, 7F

08/06 16:37, , 8F
就大紀元呀 ! 這也難怪原PO不敢貼連結 ....
08/06 16:37, 8F

08/06 16:41, , 9F
我在玩原物料,最近大陸那邊跌很慘,不信我不勉強,需求真的
08/06 16:41, 9F

08/06 16:43, , 10F
出問題,到處都有人在拋售存貨,大盤商非常保守不樂觀
08/06 16:43, 10F

08/06 16:46, , 11F
沒人敢庫存,元素表上除了Ge外全都大跌,有空上MB上看就知
08/06 16:46, 11F

08/06 16:56, , 12F
原物料早沒人玩了.農產品可以玩玩.
08/06 16:56, 12F

08/06 16:57, , 13F
板規有規定要貼出連結出處
08/06 16:57, 13F

08/06 17:01, , 14F
中國連限購令都可以了 降利率然後不讓你買房子就行了
08/06 17:01, 14F

08/06 17:09, , 15F
這篇的原物料好像世光有講過類似的,只是他講的不是中國
08/06 17:09, 15F

08/06 17:13, , 16F
大紀元...不是法輪功的報紙嗎??哈哈~~
08/06 17:13, 16F

08/06 17:26, , 17F
真的很像大紀元...
08/06 17:26, 17F

08/06 18:11, , 18F
挖鼻孔 那歐債呢 爽了幾十年 該還錢了吧@@"
08/06 18:11, 18F

08/06 18:39, , 19F
歐洲這樣都不會爆炸,幹嘛擔心中國
08/06 18:39, 19F

08/06 18:42, , 20F
挖鼻孔!!明天來加碼多單
08/06 18:42, 20F

08/06 20:25, , 21F
不是有禁白蓮教的新聞嗎?
08/06 20:25, 21F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轉錄者: cofepupu (111.248.156.116), 時間: 08/06/2012 22:41:59

08/06 22:49, , 22F
XDDDDDDDDDDDDDDDDDDD大紀元
08/06 22:49, 22F

08/06 23:24, , 23F
看到大紀元 就可以END了 看這報紙會以為明天中國就崩潰了
08/06 23:24, 23F
文章代碼(AID): #1G7zUurV (home-sa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