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問題] 都市計劃中 所謂"住一" "住二"的差別?

看板home-sale作者 (陶醉在現實的旅人)時間15年前 (2009/01/22 14:28), 編輯推噓8(803)
留言11則, 8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台灣省土地使用分區及建蔽率與容積率限制 使用分區 建蔽率 容積率 住宅區 60% 120%~240% 商業區 80% 180%~320% 工業區 1.特種工業區 70% 210% 2.甲種工業區 3.乙種工業區 4.零星工業區 行政區 60% 250% 文教區 60% 250% 旅館區 1.山坡地 120% 2.平地 160% 風景區 20% 60% 保護區 20% 160% 農業區 10% 保存區 60% 資料來源:都市計畫法台灣省施行細則 http://www.cto.moea.gov.tw/one/Factor/degree_1/43.htm 台北市土地使用分區及建蔽率與容積率限制 使用分區 建蔽率 容積率 住宅區 1.第一種住宅區 30% 60% 2.第二種住宅區 35% 120% 3.第二之ㄧ種住宅區 35% 160% 4.第二之二種住宅區 35% 225% 5.第三種住宅區 45% 225% 6.第三之ㄧ種住宅區 45% 300% 7.第三之二種住宅區 45% 400% 8.第四種住宅區 50% 300% 9.第四之ㄧ種住宅區 50% 400% 商業區 1.第一種商業區 55% 360% 2.第二種商業區 65% 630% 3.第三種商業區 65% 560% 4.第四種商業區 75% 800% 工業區 1.第二種工業區 45% 200% 2.第三種工業區 55% 300% 行政區 35% 400% 文教區 35% 240% 倉庫區 55% 300% 風景區 15% 60% 農業區 1.農舍(非建地目) 5% 2.農舍(建地目) 40% 保護區 5%、15%、30% 資料來源:都市計畫法台北市施行細則之台北市土地使用分區管制規則 http://www.cto.moea.gov.tw/one/Factor/degree_1/45.htm 建蔽率 指一塊建築基地內,建築物的最大水平投影面積佔建築基地面積的比例 容積率 建築物地面上各樓層的地板面積總計,和建築基地面積的比例, 但不包括地下層及屋頂突出物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59.121.129.188

01/22 14:31, , 1F
可以M起來嗎>
01/22 14:31, 1F

01/22 14:46, , 2F
很笨地問一下,那些十幾層的,容積率不是該 500% 以上?
01/22 14:46, 2F

01/22 14:50, , 3F
樓上 並不是 建蔽率蓋小一點 除以容積後房子會變高
01/22 14:50, 3F

01/22 14:51, , 4F
假設100坪建蔽率45% 容積率400% 但你只用25% 等於100x4/25
01/22 14:51, 4F

01/22 14:51, , 5F
你可以蓋到16樓
01/22 14:51, 5F

01/22 14:52, , 6F
我說的25%是指建蔽率本來40% 你只用25%
01/22 14:52, 6F

01/22 15:09, , 7F
其實還會卡到建商換地的問題.拿公設土地換房屋容積率
01/22 15:09, 7F

01/22 17:15, , 8F
之前還有開放古蹟容積率買賣, 那又更划算了
01/22 17:15, 8F

01/22 17:39, , 9F
樓高除了建蔽率容積率外,還要考慮到路寬,削線的問題
01/22 17:39, 9F

01/23 19:27, , 10F
好奇怪,為何是水平投影面積?不是垂直投影面積
01/23 19:27, 10F

01/24 10:26, , 11F
水平投影面積不知道要投影到哪裡....可能是陽明山吧 XD
01/24 10:26, 11F
文章代碼(AID): #19U181tS (home-sa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