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 烏克蘭史:哥薩克統領群像之三

看板historia作者 (aspirant)時間2年前 (2022/03/22 15:36), 2年前編輯推噓6(600)
留言6則, 6人參與, 2年前最新討論串1/1
https://i.imgur.com/NNBkGWm.jpg
(圖:科諾托普戰役紀念碑) https://i.imgur.com/XnEOJ6u.jpg
(圖:科諾托普戰役紀念活動) https://i.imgur.com/7EasdyO.jpg
(圖:科諾托普戰役紀念活動上的韃靼族社團) https://i.imgur.com/rLOTKP0.jpg
(圖:哥薩克統領維霍夫斯基家族博物館) 俄烏戰爭中,我們可以看到烏克蘭方面極力要求西方的救援,甚至是武力協助。如果把烏 克蘭看成一個獨立政體,在歐洲國家有援助的狀況下抗擊俄羅斯,歷史上有成功先例嗎? 答案是有的,而且至少發生過兩次。只是這兩次烏克蘭的在成功抗擊俄羅斯後,都付出了 國家更動盪的代價。 第一次成功抗擊俄羅斯,發生在十七世紀哥薩克酋長國,那個烏克蘭民族英雄赫梅尼茨基 去世後的時期,而這我們關注的主角就是伊凡.維霍夫斯基(Ivan Vyhovsky)。 許多人都以為哥薩克人是一群悍匪、強盜、逃犯、保鑣、遊俠、農民。不過其中也有出生 高貴的,就如梁山好漢中的柴進,他可是後周皇室子孫。而維霍夫斯基和尤里.內米里奇 (Yuri Nemyrych)就是出生波蘭立陶宛聯邦貴族階級的哥薩克人。其中維霍夫斯基是被 赫梅尼茨基在戰場上俘虜,至於內米里奇,則是因為他從波蘭投靠瑞典,一直找不到賞識 他的明主,加上自己的財產被赫梅扣押所以加入哥薩克投靠赫梅。兩人就這樣上了賊船, 入了馬匪。 但對哥薩克老鄉而言,隊伍來了兩個官府人員入伙,到底誰比較像賊呢?大家可以參考一 下讓子彈飛電影中師爺的感覺。赫梅尼茨基其實也是一個有文化的烏克蘭小貴族,他知道 統治這些哥薩克爺們老粗沒有文化是不行的,所以在他死前,他托孤了維霍夫斯基等這群 原聯邦大貴族的哥薩克人,希望他輔佐自己的小兒子尤里。 權臣加上少不更事的接班統治者,用腳想都知道接下來會是什麼劇本。維霍夫斯基和內米 里奇等哥薩克上層階級,不久就推翻了尤里。而不同於尤里、其父赫梅、多數哥薩克老鄉 、平民和軍頭,維霍夫斯基這幫貴族出身的精英,對波蘭立陶宛還是有強烈的故國情懷, 也沒有過去被地主貴族奴役打壓的仇恨記憶,所以他們執政後走了親波蘭的方向。這舉動 讓尤其是札波羅熱哥薩克人等,這些已經親俄羅斯的勢力非常不滿。 於是兩方在公元1658年爆發內戰,結果由維霍夫斯基慘勝,這內戰也預示哥薩克人開始分 裂的命運。而同時維霍夫斯基把親波蘭的政策具體化,他派內米里奇與波蘭達成了哈加其 協議(Treaty of Hadiach)。此條約的意義在於,讓哥薩克人成為羅斯公國,並與百年 前盧布林聯合條約一樣,讓「波蘭-立陶宛聯邦」從二元制變成「波蘭-立陶宛-羅斯(羅 賽尼亞)」三元制聯邦。大批哥薩克家族在這條約上被立刻授予貴族地位,得到勳章。 這外交舉動,也像極了現在的烏克蘭在倒向北約歐洲同盟後,所招惹的後果。維霍夫斯基 倒向波蘭聯邦的舉動,讓有著佩列亞斯拉夫協議的莫斯科沙皇動怒了,於是號召原反叛的 哥薩克聯盟與莫斯科聯軍進攻維霍夫斯基。而維霍夫斯基也不含糊帶上克里米亞韃靼人、 波蘭援軍,與莫斯科一方在科諾托普會戰(Battle of Konotop)。 這場公元1659年的戰役,英勇的哥薩克人使用了自己本來的老傳統:夜襲,讓莫斯科軍遲 遲攻不下科諾托普城。在維霍夫斯基和韃靼人城外增援軍隊抵達後,他們引圍城莫斯科軍 渡河迎戰。維霍夫斯基佯裝敗退使莫斯科軍追擊,此時波蘭援軍突然伏擊圍堵,迫使莫斯 科軍撤退重整,但此時撤退的莫斯科軍才發現,原先他們渡河的通道已被哥薩克分隊摧毀 ,此時克里米亞韃靼人的伏兵再次殺出,加上趕來的維霍夫斯基主力合圍,大屠殺開始了 ,而圍城的莫斯科俄軍的敗局,也毫無懸念了。 此戰哥薩克幾乎全殲莫斯科俄軍,沙皇因為這場敗戰想起遠古莫斯科被蒙古人洗劫的記憶 ,因而趕緊加固城防。雖然哥薩克人勝利了,但維霍夫斯基簽訂的與波蘭條約還是沒能受 到廣大的哥薩克平民認同,而波蘭還是老毛病沒改,不斷修改下修哈加其協議對哥薩克人 的優惠,這使維霍夫斯基和內米里奇都成為哥薩克人眼中的「哥奸」,引發公元1659年內 部再次叛亂,原來赫梅尼茨基的小兒子尤里再次上位,內米里奇也因此賠上了自己政治生 命和物理生命。 維霍夫斯基為了自保,辭下了哥薩克統領職務回到波蘭,他作了一個區區地方長官,他原 以為自己的投靠回波蘭,可以讓他避禍。豈料不信任的悲劇始終與他如影隨行。 尤里回歸也不能讓哥薩克國,在俄羅斯莫斯科以及波蘭之間一水端平。哥薩克國在外部勢 力拉扯下,地域政治的毛病又犯了,一下投向莫斯科,一下投向波蘭,結果兩邊開給哥薩 克的條件越開越薄。而哥薩克內部,在尤里再次把政治立場投向波蘭時已經無法再效忠他 了,公元1663年尤里退位,此時親俄和親波蘭的哥薩克勢力延聶伯河分裂,並選出各自的 統領。而親波蘭的統領泰特里亞(Pavlo Teteria)為了除去異己,公元1664年指控已經退 位很久的維霍夫斯基叛國通俄是「波奸」,維霍夫斯基遭逮捕,不久被處決。 聶伯河這場分裂,親俄的東岸哥薩克勢力和親波蘭的西岸哥薩克勢力,他們內戰打了三年 ,烏克蘭再次保受生靈塗炭的痛苦,後世稱這時期是「廢墟」時代(The Ruin Period) 的開始。東岸親俄的統領布留霍維茨基(Ivan Bryukhovetsky)與莫斯科簽署了一系列協 議,這大大限制了克薩克國的自治權力;而西岸統領則恢復舊波蘭貴族權力,這讓底層哥 薩克平民也飽受壓迫,叛亂此起彼伏。 這個分裂也是烏克蘭在一個獨立政體下有史以來,第一次以聶伯河為界出現分裂癥兆,而 彼時彼刻,恰如此時此刻。 (未完) 題外:因為科諾托普戰役是烏克蘭靠自己大敗莫斯科沙皇國(俄羅斯)的少數歷史戰役, 所以在沙俄、蘇聯時期都是盡量不去強調的戰爭。但烏克蘭獨立後,許多民族主義和政治 的需要下,紛紛在這場戰役上做文章,同時組織紀念活動。戰役的紀念碑也是在尤申科( Viktor Yushchenko)總統時期建造的,對略知烏克蘭這幾十年國際新聞的人而言,尤申 科會提倡這些活動毫不意外。 科諾托普戰役紀念被座標 https://goo.gl/maps/PQCvsJPM9z1YqkF56 維霍夫斯基家族博物館座標 https://goo.gl/maps/yKt6h5ZZMnzegB2z7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8.169.85.72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historia/M.1647934565.A.B7F.html

03/22 15:57, 2年前 , 1F
頭香
03/22 15:57, 1F
※ 編輯: Igroun (223.136.29.20 臺灣), 03/22/2022 17:43:19

03/22 20:30, 2年前 , 2F
03/22 20:30, 2F

03/23 00:49, 2年前 , 3F
03/23 00:49, 3F

03/23 12:57, 2年前 , 4F
03/23 12:57, 4F

03/23 13:59, 2年前 , 5F
推!
03/23 13:59, 5F

03/24 02:04, 2年前 , 6F
03/24 02:04, 6F
文章代碼(AID): #1YENnbj_ (histor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