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益] 明代的朝鬥

看板historia作者 (SaltLake)時間4年前 (2019/11/16 14:26), 4年前編輯推噓13(14161)
留言76則, 9人參與, 4年前最新討論串1/1
為何明代主政者如皇帝、首輔、大太監,遇到(中央)文官集團 集體對抗,多半持法不責眾的態度息事寧人? 首先是皇帝跟文官集團鬥,最有名的兩次分別是朱重八和朱老 四。他們的手段乾脆,不聽話的就殺掉,或者貶官和打廷杖。大 不了整個文官集團大洗牌,沒有法不責眾這種事情。 其次是內閣首府跟文官集團的大部或部分鬥。這裡最有名的當 數張江陵。手段幾乎和前面兩位朱大爺一樣,而主旨也是沒有法 不責眾這種事。 再次就是大太監與文官集團鬥。雖說宦官權力基礎來自皇權, 故概念上這邊可說是皇帝鬥文官集團。可相較於最前面兩位朱兄 弟自己擺明態度出手,躲在宦官背後的各個皇帝顯然弱得多。當 文官集團人數眾多、態度堅決,內閣和六部等重要部門長官都遞 奏摺乞骸骨的時候,就只好退讓。 問題是,和當代讀書人數比起來,朝廷官位數目遠少之,尤其 只算京官位置。甚至北京的官不聽話,明代還有特殊的南京官可 以立刻轉調過來用。為何多半當朝者會選擇退讓?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4.44.196.25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historia/M.1573885588.A.DC4.html

11/16 17:19, 4年前 , 1F
可能科舉進來的官大多如此,全殺光誰來幫皇帝辦差呢?之前
11/16 17:19, 1F

11/16 17:19, 4年前 , 2F
有人說明代官甚至以被杖責來提高在仕人中的名氣。
11/16 17:19, 2F

11/16 17:21, 4年前 , 3F
除非皇帝自己開學校大學,自己從小學開始訓練聽話的吏員,
11/16 17:21, 3F

11/16 17:21, 4年前 , 4F
不然無法迴避各大書院訓練出來酸民覺青
11/16 17:21, 4F

11/16 19:35, 4年前 , 5F
誰跟你不責重,嘉靖也跟文官戰了幾十年,該貶職貶職
11/16 19:35, 5F

11/16 19:35, 4年前 , 6F
,該廷杖廷杖,事實就是戰不過整個讀書圈子的風氣啊
11/16 19:35, 6F
忘了嘉靖初登臨大位那段大禮議事件。首輔楊某陰謀想給小皇帝下馬威,硬逼人家 小孩認別人老子當爹的事件。 之後萬曆為了幫愛妃的福氣兒子爭太子位,好像也跟群臣鬥爭了許久。

11/16 19:36, 4年前 , 7F
就像古代西方國王誰敢反基督教,儒家的地位在中國就
11/16 19:36, 7F

11/16 19:36, 4年前 , 8F
跟宗教相若
11/16 19:36, 8F

11/16 19:38, 4年前 , 9F
支持皇帝的會被文官集團群起排擠攻擊,有同儕壓力
11/16 19:38, 9F

11/16 19:41, 4年前 , 10F
被排擠了,然後就被歸類成閹黨
11/16 19:41, 10F
明代文官這種鬥爭還有個問題是,就算皇帝不殺不打,他可以減俸、停俸、甚至免官。 不是每種官位在任上都有油水豐富的灰色收入,尤其是京官,尤其是禮部的官。 一旦遇到減/停等罰俸懲罰或甚至免官,日子怎麼過? ※ 編輯: saltlake (114.44.196.25 臺灣), 11/16/2019 23:01:31

11/17 00:04, 4年前 , 11F
西方國王為了避免受教會訓練出的文官反抗,就自己設學校ca
11/17 00:04, 11F

11/17 00:04, 4年前 , 12F
mpus,訓練聽話的文官,東方皇帝只能依靠酸民的產地:私人
11/17 00:04, 12F

11/17 00:04, 4年前 , 13F
書院來訓練科舉文官
11/17 00:04, 13F

11/17 03:01, 4年前 , 14F
當全國的讀書人都加入儒家直銷體系,區區一個皇帝怎會放
11/17 03:01, 14F

11/17 03:01, 4年前 , 15F
眼裡?你皇帝敢搞暴政試試看,這群讀書人會煽動全天下人
11/17 03:01, 15F

11/17 03:01, 4年前 , 16F
圍攻你,跟大家講你德不配位準備滾蛋吧!
11/17 03:01, 16F

11/17 03:09, 4年前 , 17F
更過份的,搞不好還會有人在天橋底下擺幾張凳子,就開始
11/17 03:09, 17F

11/17 03:09, 4年前 , 18F
說書給大家聽了。
11/17 03:09, 18F
所以當年張江陵會致力於禁絕私學...但他之後還有哪位高層這樣? ※ 編輯: saltlake (114.44.196.25 臺灣), 11/17/2019 03:20:10

11/17 07:41, 4年前 , 19F
下什麼馬威,那是禮制……
11/17 07:41, 19F
禮制? 所以我們要把當年大禮議的內容重新跑一次嗎? 當年就有駁斥楊廷和等 的說法: 「繼統不繼嗣」。

11/17 12:40, 4年前 , 20F
因為土木堡把明朝的武勳貴族給清了,以前文官集團不聽話,
11/17 12:40, 20F

11/17 12:40, 4年前 , 21F
可以讓武勳貴族上來接官位繼續運轉
11/17 12:40, 21F

11/17 12:41, 4年前 , 22F
重八和朱隸都是行伍多年,也懂權術,自然懂得怎樣去整文官
11/17 12:41, 22F

11/17 12:42, 4年前 , 23F
集團,嘉靖和萬曆也是懂得用自己的權力
11/17 12:42, 23F

11/17 12:44, 4年前 , 24F
明朝皇帝的手段其實還可以,不能單純看一件事的退讓
11/17 12:44, 24F

11/17 13:58, 4年前 , 25F
你舉的例子真的很爛 重八朱棣父子倆一個打天下一個造
11/17 13:58, 25F

11/17 13:58, 4年前 , 26F
反成功當然想幹嘛就幹嘛 重八兄四大案不用說明了就是
11/17 13:58, 26F

11/17 13:58, 4年前 , 27F
老子想殺就殺沒在客氣兒子當然也是殺了不少但是至少能
11/17 13:58, 27F

11/17 13:58, 4年前 , 28F
臣留了不少輔佐兒孫他們從軍伍而起當然權力更強阿
11/17 13:58, 28F

11/17 14:04, 4年前 , 29F
後面的皇帝都是血緣即位要怎麼操控由他祖父輩建立的龐
11/17 14:04, 29F

11/17 14:04, 4年前 , 30F
大的文官系統?當然靠儒術跟八股文阿不然誠如朱棣還是
11/17 14:04, 30F

11/17 14:04, 4年前 , 31F
得弄出內閣雛形才能統治天下你以為人人都是重八一生現
11/17 14:04, 31F

11/17 14:04, 4年前 , 32F
役喔
11/17 14:04, 32F

11/17 14:12, 4年前 , 33F
然後文臣起來了皇權雖然集中但被壓制時太監就相伴而起
11/17 14:12, 33F

11/17 14:12, 4年前 , 34F
了 久而久之就形成黨派了才有黨爭 至於減俸貶官我看根
11/17 14:12, 34F

11/17 14:12, 4年前 , 35F
本文官沒人在怕當官根本沒人靠俸祿 你被皇帝弄之後新
11/17 14:12, 35F

11/17 14:12, 4年前 , 36F
帝即位(甚至不用)就會召你回京高升怕個屁 東林黨最強
11/17 14:12, 36F

11/17 14:12, 4年前 , 37F
的時候還能在江湖操縱廟堂呢 你當後面皇帝多牛 你再怎
11/17 14:12, 37F

11/17 14:12, 4年前 , 38F
麼貶人杖責還是得找人幫你做事不然國家大事要自己來多
11/17 14:12, 38F

11/17 14:13, 4年前 , 39F
11/17 14:13, 39F
皇帝是寡人拚不過有各種社會關係的文官集團沒錯,但是,首輔等也是文官集團份子, 要拚拉幫結派,沒道理在先天上必然輸給其他文官。 不管文官還是宦官集團,權力來源都出於皇帝。宦官就不說了,文官也是權出皇帝。 畢竟選官用科舉制,是皇帝定的;科舉考試範圍和考官人選也是皇帝定的。另外,皇 帝可以懲罰官,為啥? 不就因為選任升遷賞罰之權終究出於皇帝? 大臣要抗命,不管 個人或團體,可以,但僅止於上書表達反對和最終極的致仕。要再過了,就是造反了 。打出清君側的靖難名義不改變其造反的實質,只是造反的理由有些正當性罷了。 既然首輔甚至文官裡的某些份子也有其人際網路,何況文官集團內份子各有其利害, 那就可以從中做操弄拉扯。嘉靖和萬曆就是皇帝裡面天分比較高的。 基於文官集團不是鐵板一塊的事實,把從中央到地方所有官吏一掃空或許太過,但是 把當前所有京官一掃空並無理論上之不可能。前面說過了,北京的官位,南京還有一套 備份的在。當然,罷免的官越多越大,越考驗皇帝的政治手腕。 ※ 編輯: saltlake (114.44.194.57 臺灣), 11/17/2019 17:02:52

11/17 18:21, 4年前 , 40F
你忘記了太子也有老師嗎?歷史上除了武將出生的,大部份
11/17 18:21, 40F

11/17 18:21, 4年前 , 41F
文官體系出生的太傅也是儒家直銷體系的,所以太子從小就
11/17 18:21, 41F

11/17 18:21, 4年前 , 42F
加入儒家直銷體系,長大當然也是內建儒家觀念囉!
11/17 18:21, 42F

11/17 18:27, 4年前 , 43F
你一直想用西方那種國王最大,什麼都能做的思維去推古中
11/17 18:27, 43F

11/17 18:27, 4年前 , 44F
國,當然會想不通這些事情。在西方國王洗腦人民必需絕對
11/17 18:27, 44F

11/17 18:27, 4年前 , 45F
服從,在東方古中國儒學洗腦人民好的王和皇帝應該長什麼
11/17 18:27, 45F

11/17 18:27, 4年前 , 46F
樣。
11/17 18:27, 46F

11/17 18:32, 4年前 , 47F
你的論述從一開始就有問題 權臣集團及宦官是起於皇權
11/17 18:32, 47F

11/17 18:32, 4年前 , 48F
但是後面的皇帝能輕鬆解決嗎?光是科舉就相當問題了你
11/17 18:32, 48F

11/17 18:32, 4年前 , 49F
以為科舉人才是皇帝的人喔?那些都是主考官挑好給皇帝
11/17 18:32, 49F

11/17 18:33, 4年前 , 50F
檢核最後變成天子門生 還有不入翰林不成首輔之潛規則
11/17 18:33, 50F

11/17 18:33, 4年前 , 51F
你以為皇帝自己提拔有個屁用 你連明朝的體制都不懂覺
11/17 18:33, 51F

11/17 18:33, 4年前 , 52F
得皇帝可以仲裁他可以仲裁那神宗直接立福王就好了阿
11/17 18:33, 52F

11/17 18:33, 4年前 , 53F
升遷貶謫取決皇帝?阿你當他可以不顧後世評價沒有權臣
11/17 18:33, 53F

11/17 18:33, 4年前 , 54F
權閹攪和喔?出仕人選也是各部提供然後內閣決議皇帝決
11/17 18:33, 54F

11/17 18:33, 4年前 , 55F
定要不要用誰你以為明朝皇帝很勤奮樣樣自己來喔?
11/17 18:33, 55F

11/17 18:46, 4年前 , 56F
文官體系的權力並非都來自皇帝喔
11/17 18:46, 56F

11/17 18:52, 4年前 , 57F
明的文官可以干預立嗣 皇帝抗爭15年都認輸
11/17 18:52, 57F

11/17 18:53, 4年前 , 58F
士大夫不納稅 中央有權 地方有土地有勢力
11/17 18:53, 58F

11/17 18:55, 4年前 , 59F
只有太監權力來源才是皇帝 如權閹 劉瑾 魏忠賢等
11/17 18:55, 59F

11/17 18:56, 4年前 , 60F
縱使權傾朝野 幾千歲 皇帝收拾起來也只是分分鐘的事
11/17 18:56, 60F

11/17 19:39, 4年前 , 61F
明朝大部分的時間南京就是在養老 你以為殺掉會用南京
11/17 19:39, 61F

11/17 19:39, 4年前 , 62F
的人喔?你到底在恭三小?罷免??人家是致仕或削官哪
11/17 19:39, 62F

11/17 19:39, 4年前 , 63F
來的罷免 你以為起於皇權,皇帝就能操控喔(扣除前面兩
11/17 19:39, 63F

11/17 19:39, 4年前 , 64F
個)?強如嘉靖還不是被嚴嵩和徐階輪流玩,萬曆立儲後
11/17 19:39, 64F

11/17 19:39, 4年前 , 65F
悔想跟收回聖旨還不是只能龜縮 到底是什麼觀念讓你覺
11/17 19:39, 65F

11/17 19:39, 4年前 , 66F
得皇帝可以決定任何大事阿?
11/17 19:39, 66F
大明文官潛規則不入翰林不成首輔,但從沒明示或默示,翰林畢業必成或立即成首輔。 南京官許多時候是退休養老的位置沒錯,但宦海起伏也是古今中外的常識之一。大明可 沒有明示或默示當過南京任何官者,日後必不可為首輔。 以下就是永樂之後到萬曆結束前,為官經歷當中包括被派或任職南京官位,日後依然成 為首輔者。 至於曾被派或就任南京官位,日後就算未任首輔,入閣或至少也升到京官的就別提了。 楊廷和,正德七年十二月進;劉瑾私自擬詔,貶其為南京吏部左侍郎...過了三個月,在 ^^^^^^^^^^^^^^ 武宗過問劉瑾關於楊廷和去向後,楊廷和被召回朝廷,提升兼任文淵閣大學士... 梁儲,正德十年三月進;後被劉瑾調任南京吏部尚書。劉瑾被誅後,以吏部尚書兼文淵閣 大學士進入內閣... ^^^^^^^^^^^ 楊一清,嘉靖五年五月進;入朝,任太常寺少卿,進南京太常寺卿。...安化王朱寘鐇謀 ^^^^^^^^^^^ 反,武宗詔令楊一清起用,...除掉劉瑾。此後楊一清被召還入朝,拜為戶部尚書... 張孚敬,嘉靖八年九月進;張璁也被外放,任南京刑部主事...張璁受楊一清幫助,得以 奉召赴京,獲世宗重用,委為翰林學士... ^^^^^^^^^^^^^ 嚴嵩,嘉靖二十三年八月進;幾年內先後遷其為吏部右侍郎,進南京禮部尚書,兩年後改 ^^^^^^^^^^^^ 任吏部尚書...時值廷議重修《宋史》,遂留京以禮部尚書兼翰林院學士銜主持其事... 沈一貫,萬曆二十九年九月進;萬曆二十二年(1594年),出任南京禮部尚書、正史副總 ^^^^^^^^^^^^^^ 裁;協理詹事府,但未赴任。萬曆二十三年(1595年),入內閣,參與機務。萬曆二十九 年十一月,成為當朝首輔 李廷機,萬曆三十六年十一月進;歷任南京吏部右侍郎、...萬曆三十四年(1606年), ^^^^^^^^^^^^^ 廷機受萬曆賞識,以禮部尚書兼東閣大學士入內閣... 葉向高,萬曆四十年九月進;南京國子監司業...吏部右侍郎...禮部尚書兼東閣大學士 ^^^^^^^^^^^^^ ...內閣首輔 ※ 編輯: saltlake (114.44.194.57 臺灣), 11/17/2019 20:40:24

11/17 21:45, 4年前 , 67F
喔喔所以這些重臣曾官至南京部門然後被重用跟南京的人
11/17 21:45, 67F

11/17 21:45, 4年前 , 68F
有何干係?你是不是國文不好覺得有當過該部門就算南京
11/17 21:45, 68F

11/17 21:45, 4年前 , 69F
部門的人??我是哪句話有說去南京不能曾當過首輔??
11/17 21:45, 69F

11/17 21:45, 4年前 , 70F
?一個覺得皇帝就能做主整天喊著政治手腕政治手腕就覺
11/17 21:45, 70F

11/17 21:45, 4年前 , 71F
得很懂明史然後跟人討論明朝政治 LUL
11/17 21:45, 71F

11/17 21:50, 4年前 , 72F
最好笑的是你還敢舉楊廷和 人家參與立帝然後被劉瑾弄
11/17 21:50, 72F

11/17 21:50, 4年前 , 73F
你都能當例子 我真的會被笑死 別人在講那些仕途最後在
11/17 21:50, 73F

11/17 21:50, 4年前 , 74F
南京部門的官員說這些人是在養老 你拿重臣曾官至該地
11/17 21:50, 74F

11/17 21:50, 4年前 , 75F
舉例 我看你要滑幾個坡
11/17 21:50, 75F

11/18 12:09, 4年前 , 76F
哪有退讓,土木堡之遊,採經血,建炮房…
11/18 12:09, 76F
文章代碼(AID): #1TpvQKt4 (histor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