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 歷史學者最新研究:盧溝橋事變是場意外,

看板historia作者 (陳V)時間6年前 (2018/06/18 18:30), 編輯推噓14(16229)
留言47則, 24人參與, 6年前最新討論串1/1
【來源出處】 (網址或出版項) https://gushi.tw/%e6%ad%b7%e5%8f%b2%e5%ad%b8%e8%80%85%e6%9c%80%e6%96%b0%e7%a0%94%e7%a9%b6%ef%bc%9a%e7%9b%a7%e6%ba%9d%e6%a9%8b%e4%ba%8b%e8%ae%8a%e6%98%af%e5%a0%b4%e6%84%8f%e5%a4%96%ef%bc%8c%e8%80%8c%e4%b8%8d%e6%98%af/ -------轉文內容------- 歷史學者最新研究:盧溝橋事變是場意外,不是日本的陰謀 作者:史丹佛大學胡佛研究院「重探抗戰史」 (Revisiting the 2nd Sino-Japanese War) 跨國研究團隊 自從 1931 年九一八事變日本占領東北,中國的對日抗戰就開始了,其間雙方已有數次軍 事衝突,比較著名的有 1932 年的一二八淞滬之戰、 1933 年的長城之戰、 1936 百靈廟 之戰,但最終都和平解決。這是因為,國民政府的對日的方針是「隱忍」,對日本做有限 度的讓步,盡量避免、拖延爆發大戰,以爭取時間備戰。[1] 但是,七七事變後國民政府對日的態度改變了,反對妥協退讓,蔣介石更是「積極運兵北 進備戰!」[2] 為什麼蔣介石在七七事變不再隱忍?更重要的是,中日是怎麼打起來的呢 ? 過去的研究多認為七七盧溝橋事變是日本挑釁,日本想製造一起地方事件,截斷平漢路, 劃定永定河東北為其後方基地,以圖北進蘇俄之西伯利亞。不料中國奮起抗戰,以至日本 的企圖不但沒得逞,反而引發中日大戰。[3] 也有研究指出七七事變是「日本帝國主義為 實現鯨吞中國的野心而蓄意製造出來的。」[4] 近年許多相關檔案先後開放,一些撲朔迷 離的歷史脈絡逐漸浮現出來,對於七七盧溝橋事變的來龍去脈也有了新的理解。 中日均望和平解決 七七其實是個意外,而且中日雙方都希望能和平解決,中國的冀察政務委員會與日本華北 駐屯軍密切交涉,並達成初步協議。但衝突卻停不下來,最後,一個地區性的意外事件卻 演變成中日大戰的導火線。 1937 年 7 月 7 日夜,日本駐屯軍中隊長清水節郎率領一中隊(大約一個步兵連的兵力 )在宛平城外永定河畔的荒地進行夜間實彈演習。盧溝橋位於北平城西南約 15 公里的永 定河上,既是南下的要衝,也是北平進出的咽喉要道,軍事地位極為重要。 當天晚上 22 時 40 分左右,突然傳來兩次槍擊聲,日軍立即停止演習點名,發現一名士 兵(志村菊次郎)失蹤。兩次槍聲究竟從何而來?日方認為是二十九軍方面的射擊,中國 否認,雙方各說各話。參與調查的日本駐北平武官今井武夫事後表示[5]:「有人認為是 由中國兵偶然發生,或有計畫性的、或陰謀,此陰謀是由於日本軍的謀略、或是尖銳抗日 分子之謀略等,雖以各種方式調查,但至今仍然不清楚該開火者是誰。」[6] 因為始終找 不到證據,今井武夫以及日本歷史學者認為,這件事仍無答案,「總之是個謎。」[7] 既然有士兵失蹤,清水中隊長緊急報告駐豐台的大隊長一木清直,一木大隊長立即報告駐 北平的聯隊長牟田口廉也。牟田口在午夜作出指示,要求豐台駐屯部隊迅速開赴當地,並 發出命令「做好戰鬥準備,傳喚宛平城內的營長出來進行交涉。」[8] 日軍要進入宛平尋 找失蹤的士兵。 日軍要進入宛平找人,這個要求沒有道理,但過去幾年日軍在華北對中國部隊予取予求, 已經習慣了,而宋哲元的二十九軍(西北軍)大多容忍讓步。但是,這次宛平的守軍卻不 同意。 駐守宛平城內的中國守軍是二十九軍 37 師 110 旅 219 團第 3 營的營長金振中(團長 是吉星文)。金振中不同意日軍進入宛平城搜查失蹤士兵,雙方僵持,發生小規模的互相 射擊。正在這個時候,失蹤的士兵出現了,日方也在8日凌晨2時向中方通報了最新情況。 [9] 人雖然找到了,但因為中方拒絕日軍進城,開始射擊,日軍立刻開火,雙方打起來了,雖 然是極小規模的衝突,但日軍態度變得強硬, 8 日凌晨 5 時 30 分,日軍開始砲擊宛平 城,守城的中國軍隊起而抵抗,打打停停,互不讓步。 與此同時,櫻井德太郎少佐(冀察政務委員會的軍事顧問)代表日方進城和宛平縣縣長王 冷齋交涉,雙方同意暫停開火,天亮後展開聯合調查,並達成三點共識:[10] 不調用其他部隊; 不讓盧溝橋的部隊出城; 極力避免事態擴大。 中日聯合調查團 8 日清晨開始在宛平城內調查槍擊的真相,查不出槍聲來自何處,但雙 方都不肯讓步,不時仍出現零星的戰鬥。 8 日傍晚,日本駐北平武官今井武夫和北平市長秦德純(也是二十九軍副軍長,代理冀察 政務委員會事務)徹夜交涉。 中日雙方同意「不擴大事態」,但直到 9 日凌晨 4 時左右,對於撤軍的事情仍無共識, 不過氣氛尚平和。[11] 天津方面的協談也同時進行。 8 日晚上,張自忠(天津市長、二十九軍三十八師師長) 出面和駐屯軍參謀長橋本群協商,到 9 日凌晨 3 點,雙方才達成共識:[12] 雙方立即停止射擊; 以永定河為界,雙方在早上5點同時撤退; 由保安隊守備盧溝橋。 談判已有結果,日本參謀本部決定不擴大事態, 9 日發出「臨命第 400 號」,指示「避 免主動投入更多兵力,以防止事態擴大」。[13] 於是, 9 日清晨開始撤兵,日軍撤退到豐台,中方撤至盧溝橋以西,宛平城內的防務則 由原有的保安隊以及冀北保安隊擔任。[14] 到此,衝突應可和平落幕。然而,之後一連串的發展,出人意料,中日的衝突不但沒有解 決,反而繼續擴大,成為中日大戰的序幕。 東京認為中日全面戰爭沒有爆發的可能 事實上,七七盧溝橋事變發生時,日本當時並沒有對中國全面開戰的計畫,東京的陸軍省 及參謀本部也不想把事態擴大。當時日本陸軍的假想敵是蘇俄,海軍的假想敵是美國,他 們認為「國民政府無能、國家又未統一」,不可能引起全面性戰爭。[15] 日本對中國的策略是:經營東北(滿洲),再利用中國軍閥割據的現實,各個擊破,分而 治之,在各地區成立自治政府或親日的地方政府。當時日本已經扶植了殷汝耕的冀東自治 政府以及德王的蒙古軍政府,正積極製造「華北特殊化」。 所以,七七盧溝橋事變發生時,陸軍中央及參謀本部「均未特別予以重視。」[16] 陸軍 中央在8日清晨5時接到盧溝橋事變的電報,上午 9 時又收到第二份電報,說明雙方開火 、日本駐屯軍已掌控盧溝橋情勢。陸軍省認為「事態已逐漸平安解決,反而放了心。」 [17] 同時,參謀本部判斷「日中戰爭幾乎沒有爆發的可能,自然也不可能有對中全面戰 爭計畫。」[18] 而且,他們不願意任何中國的戰爭影響到蘇俄對日開戰,所以決定採取 不擴大事態的方針。[19] 這期間有一件小意外,促使參謀本部決心採取不擴大方針。盧溝橋事變不久,日方從竊聽 電話中得知,孔祥熙(國民政府代理行政院院長)正在訂製數千萬元的武器,他們判斷, 「中國抵抗的決心非比尋常……此時如變成戰爭,將演變到最後極限」。[20] 因此亟欲 避免導致戰爭。 不過,日本雖然避免擴大事態,而且也沒有打算在中國作戰,但日本欲控制華北的的目的 是明顯的。 此時日本駐屯軍已有五千六百多人,是個步兵旅團,下轄兩個聯隊,包括步兵、騎兵、工 兵、砲兵、還有輜重、裝甲車等。另外還有一些偽組織部隊,例如冀東保安隊、蒙漢回自 衛軍、滿蒙征綏聯合軍及一些雜牌部隊等,約有 6 萬人,但雜牌軍的戰鬥力相當差。 駐屯軍司令部在天津,除了一部分駐守天津、北平外,還控制了平津外圍的豐台、通縣、 南苑、北苑,北平四周的交通要道幾乎都在日軍牽制中,中國軍隊鎮守的只剩下宛平縣以 及旁邊的盧溝橋這一個出入口了。 當時,中國駐守華北的是西北軍背景的二十九軍,軍長宋哲元(也是冀察政務委員會的委 員長),下轄 5 個師、 4 個旅,約 7 萬多人。 有一個狀況值得一提。七七事變發時,日本駐屯軍司令官田代皖一郎中將正重病臥床, 7 月 11 日東京命香月清司中將接任駐屯軍司令官,田代皖一郎於 16 日病逝。最高指揮 官臥病,司令部對分在各地部隊的掌控不無影響。 中方也有類似的現象。事變發生時,中方在華北的最高軍政領導宋哲元正好缺席。宋哲元 因為中日之間事故不斷,日方對華北提出各種要求,他不勝其擾,在當年的 5 月 12 日 以「養病」為名,回到山東老家樂陵,把當地的事務交給二十九軍副軍長(也是北平市長 )秦德純代理。 田代皖一郎臥病、逝世之事情中方是知道的,在南京的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委員長蔣介石 也清楚盧溝橋事變並不是日本蓄意的挑戰:「倭駐津司令田代死亡,此實為陰狠之敵將, 竟為其部下不聽命而逼死矣。」[21] 註解: [1] 蔣介石日記中有許多這樣的句子:「三年之內,倭寇不能滅亡中國,我何患其強迫, 但此時尚不可不隱忍耳。」( 1936 年 9 月 26 日)「韜光養晦乃為國家唯一自處之道 乎。」( 1933 年 7 月 4日),美國史丹福大學胡佛檔案館藏。 [2] 蔣介石日記,1937 年 7 月 9 日。 [3] 陳誠,《陳誠先生回憶錄‧抗日戰爭(上)》,頁 27 。 [4] 張憲文,《中華民國史》第3卷(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 2005 ),頁 10 。 [5] 今井武夫名義上是日本大使館駐北平武官,實際上是直接向東京日本陸軍參謀總長負 責。 [6] 今井武夫,《今井武夫回憶錄》(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 1987 ),頁 48-50 。 [7] 今井武夫,《今井武夫回憶錄》,頁 49;Hata Ikuhiko, Ryokokyo jiben no kenkyu (An Inquiry into the Marco Polo Bridge Incident), Tokyo Daigaku Shuppankai, 1996. [8]《支那駐屯軍步兵第一聯隊第三大隊戰鬥詳報〉,日本防衛研究所戰史研究中心史料 室藏,下同。 [9] 王冷齋,〈抗戰建國第一年〉,《盧溝橋事變回憶錄》(七七書店編印, 1938 ), 頁 4 。 [10]《北平陸軍機關業務日誌》(防衛研究所戰史研究中心史料室藏,下同);《支那駐 屯軍步兵第一聯隊第三大隊戰鬥詳報〉,收錄於《支那駐屯兵旅團之作戰》(防衛研究所 戰史研究中心史料室藏,下同)。 [11] 今井武夫,《今井武夫回憶錄》,頁 27 。 [12]《日軍對華作戰紀要(一):從盧溝橋事變到南京戰役》,頁 205 。 [13] 「臨命‧大陸指綴」(防衛研究所戰史研究中心史料室藏,下同)。 [14] 王冷齋,〈盧溝橋事變始末記〉,《文史資料選編》第二輯, 1979 年,頁 46 。 [15]《日軍對華作戰紀要(一):從盧溝橋事變到南京戰役》,頁 376 。 [16]《日軍對華作戰紀要(一):從盧溝橋事變到南京戰役》,頁 206 。 [17]《日軍對華作戰紀要(一):從盧溝橋事變到南京戰役》,頁 206 。 [18]《石原莞爾中將回想應答錄(參謀本部製作)》,日本防衛研究所戰史研究中心史料 室藏。 [19]《日軍對華作戰紀要(一):從盧溝橋事變到南京戰役》,頁 210 。 [20]《日軍對華作戰紀要(一):從盧溝橋事變到南京戰役》,頁 211 。 [21] 蔣介石日記, 1937 年 7 月 16 日,本週反省錄。 -------分享完畢------- 【個人眉批】 這種說法很久了 只是頭一次看到如此完整爬梳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60.143.129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historia/M.1529317804.A.FDB.htmlvikk33:轉錄至看板 JapanHistory 06/18 18:31

06/18 18:37, 6年前 , 1F
小時候課本都寫是意外啊,一個日本兵失蹤,日軍要去找
06/18 18:37, 1F

06/18 18:44, 6年前 , 2F
國軍不讓找啊....
06/18 18:44, 2F

06/18 18:47, 6年前 , 3F
只寫到狀況好轉 沒寫到後來是怎麼變壞的 只寫一半?
06/18 18:47, 3F

06/18 18:48, 6年前 , 4F
聯經出<<重探抗戰史>>都三年了
06/18 18:48, 4F

06/18 18:58, 6年前 , 5F
蔣不想,但底下已經快壓不住了...事實上日軍的確過分...
06/18 18:58, 5F

06/18 19:00, 6年前 , 6F
就算不在這次出狀況,之後某個小衝突都可能引發全面戰爭..
06/18 19:00, 6F

06/18 19:02, 6年前 , 7F
這樣都能替日本合理化.....
06/18 19:02, 7F

06/18 19:10, 6年前 , 8F
關鍵字(人):盟軍之友牟田口
06/18 19:10, 8F

06/18 19:17, 6年前 , 9F
文章顯然是經過刪減,這編輯部的意思只想表達這是意外
06/18 19:17, 9F

06/18 19:17, 6年前 , 10F
對於後面天津軍的暴走就是忽略不寫,給人一種錯覺
06/18 19:17, 10F

06/18 19:50, 6年前 , 11F
別人已經進到家裏面 要你打開房間門說沒事 ??
06/18 19:50, 11F

06/18 20:54, 6年前 , 12F
咚咚咚,我住隔壁的啦,我家貓不見了要進你家搜搜,你開
06/18 20:54, 12F

06/18 20:54, 6年前 , 13F
門出來的話,我保證不打死你
06/18 20:54, 13F

06/18 21:06, 6年前 , 14F
樓上其實人已經在鄰居家客廳裏啦,是敲臥室的門
06/18 21:06, 14F

06/18 21:49, 6年前 , 15F
以前看過的是 牟田口強硬制造事端 想再打一次戰功
06/18 21:49, 15F

06/18 23:40, 6年前 , 16F
這是恐龍法官邏輯,小偷只是進家裡偷東西不是打砸搶,
06/18 23:40, 16F

06/18 23:40, 6年前 , 17F
去阻止會有傷害、強制罪等過度防衛疑慮;同樣日本只是
06/18 23:40, 17F

06/18 23:40, 6年前 , 18F
在中國國土操演找人,就不能抗爭戰鬥。老共也出過類似
06/18 23:40, 18F

06/18 23:40, 6年前 , 19F
文章,重點不是幫日本洗脫陰謀開戰而是要把老蔣打成
06/18 23:40, 19F

06/18 23:40, 6年前 , 20F
陰謀發動戰爭的戰犯
06/18 23:40, 20F

06/19 01:03, 6年前 , 21F
說法不是一直都是日軍不想全面戰爭,因為一直鬧總會不爽
06/19 01:03, 21F

06/19 01:03, 6年前 , 22F
這算最新研究?
06/19 01:03, 22F

06/19 08:48, 6年前 , 23F
推佔領北平純屬意外
06/19 08:48, 23F

06/19 10:03, 6年前 , 24F
這靈夢是在向小叮噹的吃七天前食物老婆婆致敬嗎?
06/19 10:03, 24F

06/19 14:19, 6年前 , 25F
日本軍官那時候流行獨走 軍部默認天皇也沒辦法處理
06/19 14:19, 25F

06/19 14:20, 6年前 , 26F
日本在中國邊境一系列的行動其實大多都是獨走 盧溝
06/19 14:20, 26F

06/19 14:21, 6年前 , 27F
橋其實也是其一
06/19 14:21, 27F

06/19 16:31, 6年前 , 28F
最新
06/19 16:31, 28F

06/19 16:32, 6年前 , 29F
噓最新
06/19 16:32, 29F

06/19 16:35, 6年前 , 30F
不過我一直很好奇那個兵失蹤期間在幹嘛...
06/19 16:35, 30F

06/19 16:47, 6年前 , 31F
應該沒有士兵真的失蹤,不然導致中日大戰應該很紅才是
06/19 16:47, 31F

06/19 16:58, 6年前 , 32F
好像說去拉肚子拉了20分鐘,沒跟上面報備,名字是志村
06/19 16:58, 32F

06/19 16:58, 6年前 , 33F
菊次郎
06/19 16:58, 33F

06/19 17:24, 6年前 , 34F
真的MIA就算了,結果是拉肚子...。很牟田口風格
06/19 17:24, 34F

06/19 18:31, 6年前 , 35F
拉個屎結果導致帝國毀滅
06/19 18:31, 35F

06/19 22:23, 6年前 , 36F
晚點名,人沒有出現的結果XD
06/19 22:23, 36F

06/19 22:30, 6年前 , 37F
「馬的我才消失個20分鐘怎麼就打起來了?」
06/19 22:30, 37F

06/19 23:10, 6年前 , 38F
滿州國弄完又弄華北國 中原心臟被割走老蔣不打政權維持的
06/19 23:10, 38F

06/19 23:12, 6年前 , 39F
下去麼? 罵不下還有底氣麼? 中國本部被端走了有臉要其他
06/19 23:12, 39F

06/19 23:12, 6年前 , 40F
黨派聽自己指揮?
06/19 23:12, 40F

06/20 12:15, 6年前 , 41F
牟田口廉也 的名字應該上色。
06/20 12:15, 41F

06/20 13:59, 6年前 , 42F
冀察政務委員會<-這個組織不是老蔣指揮不動以後全拉下了嗎
06/20 13:59, 42F

06/20 19:46, 6年前 , 43F
後來蔣介石在上海黃埔炮轟租介區,才是真正的爆發點吧
06/20 19:46, 43F

06/21 18:15, 6年前 , 44F
我看的也是在上海把日軍趕出,才引發大戰,不然應該
06/21 18:15, 44F

06/21 18:15, 6年前 , 45F
也是從事發點的北京開始打起,而非上海
06/21 18:15, 45F

06/21 22:21, 6年前 , 46F
華北早就打的如火如荼了
06/21 22:21, 46F

06/24 17:48, 6年前 , 47F
日本中央也壓不住駐中馬糞,尤其918太成功招人眼紅
06/24 17:48, 47F
文章代碼(AID): #1R9uci_R (histor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