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 元宵節:源自波斯的拜火教新年

看板historia作者 (陳V)時間6年前 (2018/03/04 19:05), 編輯推噓5(8311)
留言22則, 11人參與, 6年前最新討論串1/1
【來源出處】 (網址或出版項) http://www.gooread.com/article/20126058157/ -------轉文內容------- 在中國歷史上,曾有許多外域的文化習俗,隨著絲綢之路的貿易活動傳入中國。隨著時間 流逝,這些外來習俗也逐漸融入中國文化中,成為中華民族的民俗傳統。我們今日十分熟 悉的傳統節日——元宵節,實際上就是源自波斯的傳統新年 時至今日,很多人已經習慣於在端午節時吃粽子、在中秋節時吃月餅,自然也會理所當然 地將元宵視為元宵節的傳統食物。然而,“元宵”這一食物直到宋朝才出現,當時的宋朝 人把它稱為“浮元子”或“糖元”。 在更早的隋唐時期,元宵節的主要娛樂活動,就是觀燈。隋煬帝就曾經在正月十五大開燈 會,向各國使臣擺譜。一貫喜歡招攬外國使節顯擺的他,自然是不會放過這一當時亞洲內 陸的國際性節日。而對於當時大部分普通人而言,這樣的盛會無疑是一個稀罕物。  唐睿宗時,讓胡僧婆陀主持“燃燈”,立起高達60米的大型燈輪。這次觀燈活動持續三 天三夜,為使市民能攻縱情歡樂,長安城在舉辦燈會時也會取消日常的宵禁命令。最終, 由胡僧主持的觀燈活動,在唐玄宗時定型為從正月十四至正月十六的元宵燈會,這也是今 日元宵燈會的起源。   唐代燈會中所用的燈輪,實際上也是西域進口產品。唐代詩人張說就在詩歌《踏歌詞 》中寫下了如下詩句:西域燈輪千影合,東華金闕萬重開。   由於“燃燈”最初是一個佛教術語,不少人因此將元宵燈會解為佛教法會的演變產物 。其實,“燃燈”同樣用來指代拜火教徒的以燈代火,其原意是拜火教們追求光明的宗教 活動。   來自中亞的拜火教徒,習慣以點燃明火作為作為追求光明的祈福手段。拜火教東傳到 中國時,就已出現用燈具或其他光源代替火焰的情形。位於河西走廊一帶的前涼,即有襖 教徒以鏡子作光,代替明火的記錄。五代時期的敦煌文書則說:沿路作福,襖寺燃燈。   顧名思義,“祆寺”即拜火教之神廟。敦煌當地受“襖寺燃燈”影響,產生了每年元 宵張燈慶祝的風俗。這一習慣也一直延續至清朝,當時的敦煌人依然有元宵節在火神廟張 燈的記載。可見,元宵節的觀燈活動有一部分起源於中亞粟特人的宗教活動。唐朝人之所 以用佛教術語“燃燈”稱呼這一活動,應受到了粟特人東遷後以佛教文化自我包裝的影響 。   粟特人同樣將燈具應用於娛樂活動。莫高窟第220窟壁畫描寫了長安夜宴中的各類粟 特舶來品。這幅圖中,粟特舞者在燈輪的照明下為賓客表演胡騰舞。唐代詩人對這類場面 多有描寫,如李端的《胡騰兒》一詩中有“醉卻東傾又西倒,雙靴柔弱滿燈前”。王建的 《宮詞》中也有“內宴初秋入二更,殿前燈火一天明”的詩句。可見觀燈習俗在唐都長安 十分流行。   近年出土的一些粟特墓葬,如長安安伽墓,太原虞弘墓中,其宴飲、舞蹈場面也有燈 具出現。我們已經知道,胡騰、胡旋、柘枝等舞蹈,都是粟特人帶來的異域舞蹈,而燈輪 作為提供舞檯燈光的必要物件,也逐漸從達官貴人們的專享步入尋常百姓家、成為普遍流 行的時尚。 行文至此,有人不禁要問:那些將觀燈風俗傳入中國的粟特人,在他們的故鄉中亞又是如 何觀燈的呢?   在波斯傳統文化的新年,即諾魯孜節(novruz),同樣有觀燈之俗。諾魯孜節相傳是拜 火教始祖阿胡拉馬自達欽定的節日,至今仍是波斯文化圈以及受其影響的突厥語民族中最 重要的節日。   在長達十多天的諾魯孜節期間,波斯人除了踏青、擺七鮮桌(七種以波斯語s打頭的物 品以求吉利)之外,也會點燃火焰或者點起燈具,延續他們數千年對火焰的崇拜。   波斯人對火焰的崇拜也影響了一些周邊民族。比如在古代屬于波斯文化圈的阿塞拜疆 人就相信,在諾魯孜節當天點起的火焰和燈如果熄滅,接下來一整年都會不吉利。   諾魯孜節的重要前奏跳火節,也隨著粟特人的活動傳到了東方。跳火節因為在波斯曆 最後一周的星期三,也被人稱作紅色星期三(Chaharshanbe Suri)。在跳火節當天,人們 會首先點起篝火,隨後男女老少都會從篝火上跳過,以此作為驅邪逐厄,追求光明與幸福 的象徵。   在中國,曾是粟特人重要據點的山西及周邊區域,跳火節至今仍有留存,當地人稱為 “旺火”。作為粟特愛情故事《鶯鶯傳》舞台的晉南地區,旺火習俗和波斯跳火節幾乎完 全一致。這無疑是對粟特人將諾魯孜節習俗傳入東方的一個有力旁證。   說到這裡,我們已經能夠理清粟特人和元宵觀燈間的關聯。元宵燈會實際上來源于波 斯新年諾魯孜節的慶祝傳統,以及粟特人拜火教宗教活動在東方的變形。兩者合二為一, 形成了名為佛教“燃燈”。這個活動的內裡,則是粟特拜火教的觀燈活動。   隨著粟特人在絲路貿易中不斷進入中國,原有的宗教成色和異域風味逐漸褪去,最終 演變成了今日的傳統節日元宵節。(完) -------分享完畢------- 【個人眉批】 中國窪地 內亞秩序連同文化習俗一倒進入 中土之人卻已不知所以 還之沾沾自喜 不過有人類以來就有的全球化的一個面向而已 無須抱著中國當文明 那比拿雞毛當令箭拿內褲當令旗還low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60.134.32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historia/M.1520161502.A.B9E.html

03/04 19:48, 6年前 , 1F
就文化交流啊 不懂原PO的感想想表達什麼
03/04 19:48, 1F

03/04 19:54, 6年前 , 2F
就像聖誕節在不信基督的人之中,也是個可以歡樂遊玩的日子
03/04 19:54, 2F

03/04 19:59, 6年前 , 3F
至於當令箭到底指什麼太難懂你心思,但從講華埠不融入那邊
03/04 19:59, 3F

03/04 19:59, 6年前 , 4F
來看,美洲反而是中南的西葡國家,還留存更多的美洲文學
03/04 19:59, 4F

03/04 20:01, 6年前 , 5F
元宵道人感覺就很弱
03/04 20:01, 5F

03/04 20:02, 6年前 , 6F
華人還保有部分文化習慣,反倒溫吞多了
03/04 20:02, 6F

03/04 20:03, 6年前 , 7F
原來宋朝就有浮元子了
03/04 20:03, 7F

03/04 21:19, 6年前 , 8F
喔 沒聽過聖誕節源自於太陽神祭典?
03/04 21:19, 8F

03/04 21:20, 6年前 , 9F
拿外教豐年慶典當作唯一神的生日豈非更可恥?
03/04 21:20, 9F

03/04 21:23, 6年前 , 10F
太陽神祭典定在12/25是當時曆法中的冬至代表太陽神復活
03/04 21:23, 10F

03/04 21:58, 6年前 , 11F
幾篇看下來,頗有koupon風
03/04 21:58, 11F

03/04 21:59, 6年前 , 12F
kuopo
03/04 21:59, 12F

03/04 22:41, 6年前 , 13F
據說根據教會考證,主耶穌確實是冬日誕生的
03/04 22:41, 13F

03/05 00:00, 6年前 , 14F
小時候看BBC的科普節目,以曆法(誤算了四年)和星相(伯利
03/05 00:00, 14F

03/05 00:01, 6年前 , 15F
恆之星)去回推,老耶是四月出生的
03/05 00:01, 15F

03/05 03:41, 6年前 , 16F
到底什麼才是伯利恆之星其實也沒有定論
03/05 03:41, 16F

03/05 03:43, 6年前 , 17F
大概是拿文獻中 當年有的彗星 超新星等現象來湊
03/05 03:43, 17F

03/05 05:44, 6年前 , 18F
所以說元宵節類似宋朝人過的耶誕節?(過外來節)
03/05 05:44, 18F

03/05 10:57, 6年前 , 19F
話說這不是洗文章哥嗎?
03/05 10:57, 19F

03/05 12:05, 6年前 , 20F
那個BBC節目找來著專家們是拿火星來湊
03/05 12:05, 20F

03/05 18:26, 6年前 , 21F
當下流行的獵奇為主媚外為輔的邏輯支配下的中國網文
03/05 18:26, 21F

03/10 21:20, 6年前 , 22F
今年的nowruz也快開始了,在3/20
03/10 21:20, 22F
文章代碼(AID): #1QczBUkU (histor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