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文] 海上絲綢之路千年興衰史

看板historia作者 (wladimir)時間8年前 (2016/04/20 00:54), 編輯推噓7(7016)
留言23則, 9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http://history.people.com.cn/n/2014/0520/c385134-25040882.html 陸上“絲綢之路”興盛的同時,海上也有一條“絲綢之路”通往世界。在前者不斷衰落 的過程中,隨著國內造船及航海技術的不斷發展,海上的貿易商路逐漸上升為對外交往 的主要通道。據《新唐書》記載,當時東南沿海有一條通往東南亞、印度洋北部諸國、 紅海沿岸、東北非和波斯灣諸國的海上航道,即所謂“廣州通海夷道”,這大概是“海 上絲綢之路”的最早叫法。 海上絲綢之路形成期——秦漢 “海上絲綢之路”事實上早已存在。《漢書?地理志》所載海上交通路線,實為早期的“ 海上絲綢之路”,當時海船載運的“雜繒”,即各種絲綢。中國絲綢的輸出,早在公元 前,便已有東海與南海兩條起航線。中國南方是南島人種的發源地。先秦時代稱之為百 越民族,是世界上分布最廣的民族之一,他們擁有優秀的航海經驗和冒險精神,足跡遍 及太平洋和印度洋,史前時代起即開始了向遠洋遷徙,馬達加斯加、夏威夷、新西蘭均 有分布,其文化間接影響到印度洋沿岸及其島嶼。秦始皇統一嶺南后發展很快。當時番 禺地區已經擁有相當規模、技術水平很高的造船業。先秦南和越國時期嶺南地區海上交 往為海上絲綢之路的形成奠定了基礎。主要的貿易港口有番禺(今廣州)和徐聞(今徐 聞),由南越王墓出土的文物便是見證。 西漢中晚期和東漢時期海上絲綢之路真正形成并開始發展。西漢時期,南方南粵國與印 度半島之間海路已經開通。漢武帝滅南越國后憑借海路拓寬了海貿規模,這時“海上絲 綢之路”興起。《漢書?地理志》記載,其航線為:從徐聞(今廣東徐聞縣境內)、合浦 (今廣西合浦縣境內)出發,經南海進入馬來半島、暹羅灣、孟加拉灣,到達印度半島 南部的黃支國和已程不國(今斯里蘭卡)。這是目前可見的有關海上絲綢之路最早的文 字記載。 東漢時期還記載了與羅馬帝國第一次的來往:東漢航船已使用風帆,中國商人由海路到 達廣州進行貿易,運送絲綢、瓷器經海路由馬六甲經蘇門答臘來到印度,并且采購香料 、染料運回中國,印度商人再把絲綢、瓷器經過紅海運往埃及的開羅港或經波斯灣進入 兩河流域到達安條克,再由希臘、羅馬商人從埃及的亞歷山大、加沙等港口經地中海海 運運往希臘、羅馬兩大帝國的大小城邦。 這標志著橫貫亞、非、歐三大洲的、真正意義的海上絲綢之路的形成,從中國廣東番禺、 徐聞、廣西合浦等港口啟航西行,與從地中海、波斯灣、印度洋沿海港口出發往東航行 的海上航線,就在印度洋上相遇并實現了對接,廣東成為海上絲綢之路的始發地。隨著漢 代種桑養蠶和紡織業的發展,絲織品成為這一時期的主要輸出品。 海上絲綢之路的發展期——魏晉 三國時代,魏、蜀、吳均有絲綢生產,而吳雄踞江東,漢末三國正處在海上絲綢之路從 陸地轉向海洋的承前啟后與最終形成的關鍵時期。三國時期,由于孫吳同曹魏、劉蜀在 長江上作戰與海上交通的需要,積極發展水軍,船艦的設計與制造有了很大的進步,技 術先進,規模也很大。在三國后面的其他南方政權(東晉、宋、齊、梁、陳)也一直與 北方對峙,也促使了海洋、航海技術的發展以及航海經驗的積累也為海上絲綢之路發展 提供良好條件。 據對文獻考證,孫吳造船業尤為發達,當時孫吳造船業已經達到了國際領先的水準,孫 吳所造的船,主要為軍艦,其次為商船,數量多,船體大,龍骨結構質量高。這對于貿 易與交通的發展、海上絲路的進一步形成起了積極的推動作用。同時孫吳的絲織業已遠 超兩漢的水平與規模,始創了官營絲織,而有自已獨特的創新與發展。這也極大地促進 與推動了中國絲綢業的發展。具有出海遠航的主客觀條件,因而形成東海絲綢之路。 魏晉以后,開辟了一條沿海航線。廣州成為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經海南島東面海域, 直穿西沙群島海面抵達南海諸國,再穿過馬六甲海峽,直駛印度洋、紅海、波斯灣。對 外貿易涉及達十五個國家和地區,絲綢是主要的輸出品。 海上絲綢之路繁盛期——隋唐 隋唐時期,廣州成為中國的第一大港、世界著名的東方港市。由廣州經南海、印度洋, 到達波斯灣各國的航線,是當時世界上最長的遠洋航線。 海上絲綢之路開辟后,在隋唐以前,即公元6~7世紀,它只是陸上絲綢之路的一種補充 形式。但到隋唐時期,由于西域戰火不斷,陸上絲綢之路被戰爭所阻斷。代之而興的便 是海上絲綢之路。到唐代,伴隨著我國造船、航海技術的發展,我國通往東南亞、馬六 甲海峽、印度洋、紅海,及至非洲大陸的航路的紛紛開通與延伸,海上絲綢之路終于替 代了陸上絲綢之路,成為我國對外交往的主要通道。 根據《新唐書?地理志》記載,唐時,我國東南沿海有一條通往東南亞、印度洋北部諸國 、紅海沿岸、東北非和波斯灣諸國的海上航路,叫作“廣州通海夷道”,這便是我國海 上絲綢之路的最早叫法。當時通過這條通道往外輸出的商品主要有絲綢、瓷器、茶葉和 銅鐵器四大宗;往回輸入的主要是香料、花草等一些供宮廷賞玩的奇珍異寶。這種狀況 一直延續到宋元時期。 海上絲綢之路鼎盛時期——宋元 宋代的造船技術和航海技術明顯提高,指南針廣泛應用于航海,中國商船的遠航能力大 為加強。宋朝與東南沿海國家絕大多數時間保持著友好關系,廣州成為海外貿易第一大 港。“元豐市舶條”標志著中國古代外貿管理制度又一個發展階段的開始,私人海上貿 易在政府鼓勵下得到極大發展。但是為防止錢幣外流,南宋政府于公元1219年下令以絲 綢、瓷器交換外國的舶來品。這樣,中國絲綢和瓷器向外傳播的數量日益增多,范圍更 加擴大。 宋代海上絲綢之路的持續發展,大大增加了朝廷和港市的財政深收入,一定程度上促進 了經濟發展和城市化生活,也為中外文化交流提供了便利條件。而元朝在經濟上采用重 商主義政策,鼓勵海外貿易,同中國貿易的國家和地區已擴大到亞、非、歐、美各大洲 ,并制定了堪稱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系統性較強的外貿管理法則。海上絲綢之路發展進入 鼎盛階段。 海上絲綢之路由盛及衰——明清 十五至十八世紀是人類歷史上發生重大變革的時代。歐洲人相繼進行全球性海上擴張活 動,特別是地理大發現,開啟了大航海時代,開辟了世界性海洋貿易新時代。西歐商人 的海上擴張,改變了傳統海上絲綢之路以和平貿易為基調的特性,商業活動常常伴隨著 戰爭硝煙和武裝搶劫。 這一時期的明代海上絲綢之路航線已擴展至全球:(1)向西航行的鄭和七下西洋:這是 明朝政府組織的大規模航海活動,曾到達亞洲、非洲39個國家和地區,這對后來達.伽馬 開辟歐洲到印度的地方航線,以及對麥哲倫的環球航行,都具有先導作用。(2)向東航 行的“廣州—拉丁美洲航線”(1575年):由廣州啟航,經澳門出海,至菲律賓馬尼拉 港。穿圣貝納迪諾海峽基進入太平洋,東行到達墨西哥西海岸。這樣,開始于漢代的海 上絲綢之路,經唐、宋、元日趨發達,迄于明代,達到高峰。鄭和遠航的成功,標志著 海上絲路發展到了極盛時期。 明清兩代,由于政府實行海禁政策.其間廣州成為中國海上絲綢之路惟一對外開放的貿 易大港,廣州海上絲綢大路貿易比唐、宋兩代獲得更大的發展,形成了空前的全球性大 循環貿易,并且一直延續和保持到鴉片戰爭前夕而不衰。而這在清代的外貿史上也是重 要的轉折點。進口商品中,鴉片逐漸占據了首位,并從原來的走私演化到合法化。 鴉片戰爭后,中國海權喪失,淪為西方列強的半殖民地,沿海口岸被迫開放,成為西方 傾銷商品的市場,掠奪中國資源和壟斷中國絲、瓷、茶等商品的出口貿易。從此,海上 絲路一蹶不振,進入了衰落期。這種狀況一直延續了整個民國時期,直至新中國成立前 夕。 (本網綜合整理)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83.206.13.202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historia/M.1461084887.A.F64.html

04/20 12:38, , 1F
這有資料來源嗎?
04/20 12:38, 1F

04/20 13:34, , 2F
感覺某官方為了南海爭議的宣傳
04/20 13:34, 2F

04/20 13:39, , 3F
不錯啊~ 海洋發展史
04/20 13:39, 3F

04/20 13:40, , 4F
哦~ 嗅到一絲不對勁的怪味: 直至新中國成立前夕。
04/20 13:40, 4F

04/20 13:42, , 5F
人民網....
04/20 13:42, 5F

04/20 13:57, , 6F
可信度多少?
04/20 13:57, 6F

04/20 20:31, , 7F
因為我看中國學術單位發的海洋史論文也沒寫到像本文一樣
04/20 20:31, 7F

04/20 20:31, , 8F
我很想知道此文的資料來源
04/20 20:31, 8F

04/20 22:17, , 9F
海上絲綢之路是聯合國認定的。20世紀20、30年代就開始
04/20 22:17, 9F

04/20 22:18, , 10F
這方面的研究。教科文組織認定起點為泉州
04/20 22:18, 10F

04/20 22:24, , 11F
中國出土最古的獨木舟有8千年歷史,日本也有7500年歷史
04/20 22:24, 11F

04/20 22:24, , 12F
的獨木舟
04/20 22:24, 12F

04/21 09:22, , 13F
所以現在加緊宣傳是確實要重建海陸絲路?
04/21 09:22, 13F

04/21 09:24, , 14F
我是說文中所謂的造船技術的根據是什麼?中國考古發現秦漢
04/21 09:24, 14F

04/21 09:25, , 15F
船塢不假,但造船技術是否有宣傳的如此高?
04/21 09:25, 15F

04/21 19:59, , 16F
當然有很多資料。如宋代古船http://t.cn/RqCabva
04/21 19:59, 16F

04/21 20:00, , 17F
水密隔艙造船技藝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非物質文化遺
04/21 20:00, 17F

04/21 20:02, , 18F
http://t.cn/RyXvx5h 隋唐海船。
04/21 20:02, 18F

04/21 23:10, , 19F
孫吳的絲織業不知出處何在?關於秦漢太多語焉不詳的出處
04/21 23:10, 19F

04/23 17:38, , 20F
前面的我看都不可信, 反而是最重要的鄭芝龍卻低調掠過
04/23 17:38, 20F

04/23 19:39, , 21F
對呀~鄭和下西洋就大吹特吹, 鄭芝龍鄭成功就避重就輕; 鄭
04/23 19:39, 21F

04/23 19:39, , 22F
和下西洋那個我反而覺得最扯
04/23 19:39, 22F

04/26 20:20, , 23F
文中未提 孫吳可聯繫公孫淵 這點是蠻強的
04/26 20:20, 23F
文章代碼(AID): #1N5cBNza (historia)